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7296发布日期:2020-07-10 16:10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



背景技术:

在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中,因底座板砼厚度小,底座板砼中设计两层钢筋焊网防止砼开裂,在施工过程中梁面平整度及线路超高影响,上层焊网保护层大小难以进行标准控制,易造成上层网片保护层超厚,砼浇筑完成后形成收缩裂纹,影响工程实体质量。

目前在进行无砟轨道底座板施工时通常利用钢直尺对上层焊网保护层的高度进行检查,其不仅存在工作量大的缺陷,还容易出现漏查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的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检查装置检查效率较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其能够达到快速且高效的对于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进行检查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其包括水平设置在两底座板模板上端部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均设有的通孔,通孔中设有竖直设置的且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底端固定有水平设置且与底座板模板侧壁间隙配合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横截面呈方形且第二支撑杆的高度与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的高度相同。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杆、升降机构以及第二支撑杆的设置,可以通过升降机构调节第二支撑杆的位置,使得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与底座板模板上的标线平齐,然后水平拉动第一支撑杆,在拉动第一支撑杆的过程中检查第二支撑杆的底面与工程基面上的上层焊网保护层之间的距离,如果第二支撑杆的底面与上层焊网保护层之间距离过大则将上层焊网保护层的高度提升,如果第二支撑杆的底面与上层焊网保护层之间发生接触,则将上层焊网保护层的高度调低,使得第二支撑杆正好能通过上层焊网保护层且第二支撑杆的底面不与上层焊网保护层发生接触。由于第二支撑杆的高度与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的高度相同,使得在进行底座板混凝土的浇筑后,底座板上端部的保护层的高度符合施工要求,解决了因底座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大造成的混凝土开裂的现象。本实用新型能够做到底座板范围内全覆盖检查,提升了检查的效率,从而提升了无砟轨道施工的效率。

作为优选,升降机构包括与通孔间隙的螺杆,螺杆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螺杆上位于第一支撑杆的上表面以及第一支撑杆的底面分别设有第一螺母以及第二螺母。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杆、第一螺母以及第二螺母的设置,能够在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的位置对第二支撑杆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与底座板模板上的标线平齐,从而方便了日常的使用。

作为优选,螺杆上位于第一螺母的上方设有第三螺母。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三螺母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螺母在使用时自行发生转动对检查造成干扰,从而提升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第一支撑杆的横截面呈方形。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一支撑杆设置为方形,能够使得第一支撑杆可以较为稳定的在底座板模板上端部滑动,从而提升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精准性。

作为优选,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两端部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可滑动的滑动杆,第一支撑杆上的滑动杆的底面与第一支撑杆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二支撑杆上的滑动杆的底面与第二支撑杆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滑槽以及滑动杆的设置,能够对在进行对于工程基面上的上层焊网保护层进行检查之前,可以根据两底座板模板之间的距离调节滑动杆的位置,使得该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无砟轨道底座板的上层焊网保护层的检查,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的适用性。

作为优选,滑动杆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沿滑动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盲孔,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的两端部的侧面上均设有螺孔,螺孔中设有与螺孔相配合且端部伸入盲孔中用于滑动杆进行限位的螺栓。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盲孔、螺孔以及螺栓的设置,可以对滑动杆进行水平方向上的限位,避免了滑动杆在使用时自行发生滑动,从而提升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使得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无砟轨道底座板与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

100、工程基面;110、底座板模板;120、第一支撑杆;130、第二支撑杆;140、螺杆;150、第一螺母;160、第二螺母;170、第三螺母;180、标线;190、上层焊网保护层;210、通孔;310、滑槽;320、滑动杆;330、盲孔;340、螺孔;35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实施例1

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其包括水平设置在两底座板模板110上端部的第一支撑杆120,第一支撑杆120的两端均设有的通孔210,通孔210中设有竖直设置的且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底端固定有水平设置且与底座板模板110侧壁间隙配合的第二支撑杆130,第二支撑杆130的横截面呈方形且第二支撑杆130的高度与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的高度相同。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杆120、升降机构以及第二支撑杆130的设置,可以通过升降机构调节第二支撑杆130的位置,使得第二支撑杆130的上表面与底座板模板110上的标线180平齐,然后水平拉动第一支撑杆120,在拉动第一支撑杆120的过程中检查第二支撑杆130的底面与工程基面100上的上层焊网保护层190之间的距离,如果第二支撑杆130的底面与上层焊网保护层190之间距离过大则将上层焊网保护层190的高度提升,如果第二支撑杆130的底面与上层焊网保护层190之间发生接触,则将上层焊网保护层190的高度调低,使得第二支撑杆130正好能通过上层焊网保护层190且第二支撑杆130的底面不与上层焊网保护层190发生接触。由于第二支撑杆130的高度与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的高度相同,使得在进行底座板混凝土的浇筑后,底座板上端部的保护层的高度符合施工要求,解决了因底座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大造成的混凝土开裂的现象。本实施例中的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相比于普通的用于对上层焊网保护层190高度进行检查的钢直尺在使用时能够做到底座板范围内全覆盖检查,提升了检查的效率,从而提升了无砟轨道施工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包括与通孔210间隙的螺杆140,螺杆140的底端与第二支撑杆13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螺杆140上位于第一支撑杆120的上表面以及第一支撑杆120的底面分别设有第一螺母150以及第二螺母16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螺杆140、第一螺母150以及第二螺母160的设置,能够在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一螺母150与第二螺母160的位置对第二支撑杆130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第二支撑杆130的上表面与底座板模板110上的标线180平齐,从而方便了日常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螺杆140上位于第一螺母150的上方设有第三螺母17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第三螺母170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螺母150在使用时自行发生转动对检查造成干扰,从而提升了本实施例中的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使用时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20的横截面呈方形。

通过将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杆120设置为方形,能够使得第一支撑杆120可以较为稳定的在底座板模板110上端部滑动,从而提升了该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检查的精准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20以及第二支撑杆130的两端部均设有水平设置的滑槽310,滑槽310内设有可滑动的滑动杆320,第一支撑杆120上的滑动杆320的底面与第一支撑杆120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第二支撑杆130上的滑动杆320的底面与第二支撑杆130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滑槽310以及滑动杆320的设置,能够对在进行对于工程基面110上的上层焊网保护层190进行检查之前,可以根据两底座板模板110之间的距离调节滑动杆320的位置,使得该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无砟轨道底座板的上层焊网保护层190的检查,从而使得该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具有较佳的适用性。

本实施例中,滑动杆320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个沿滑动杆32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盲孔330,第一支撑杆120以及第二支撑杆130的两端部的侧面上均设有螺孔340,螺孔340中设有与螺孔340相配合且端部伸入盲孔330中用于滑动杆320进行限位的螺栓350。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盲孔330、螺孔340以及螺栓350的设置,可以对滑动杆320进行水平方向上的限位,避免了滑动杆320在使用时自行发生滑动,从而提升了该无砟轨道底座板保护层快速检查尺在使用使得稳定性。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