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0435发布日期:2020-09-04 11:4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私家车保有量逐年上升,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城市兴建隧道工程以进行地上地下分流,以及减少绕山绕水的弯路,缓解交通压力。而同时,为增加城市美观,以及缓解驾驶员视觉疲劳,会在隧道内设置景观设施,但目前的隧道绿化景观多是简单沿路摆放盆栽,不仅单调,并且盆栽摆放不当也容易掉落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地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带状绿化槽、包覆于所述绿化槽外表面的装饰板、以及至少设置于所述装饰板上的第一灯光带和位于所述绿化槽内的第二灯光带,所述绿化槽与所述侧墙固定。

优选地,所述绿化槽突出侧墙一定宽度,截面呈u形,其内壁设有防水层。

优选地,所述绿化槽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部开口距离所述绿化槽的底板一定高度。

优选地,所述绿化槽的两端部呈平滑状逐渐与所述侧墙贴合。

优选地,所述绿化槽的两端部的装饰板呈平滑状逐渐与所述侧墙表面的装饰板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灯光带为led灯带。

优选地,所述第二灯光带为led洗墙灯。

优选地,所述装饰板为铝板。

优选地,所述景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绿化槽底部的第三灯光带。

优选地,所述第三灯光带为led灯带。

优选地,还在所述绿化槽上部设置滴灌管道,按需要定时定量对植物供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条带状绿化槽贴合隧道开敞段侧墙设置,引导驾驶员视线向前,绿化槽的两端呈平滑状逐渐与所述侧墙贴合,整体呈流线型,增加美感,也增加与侧墙接触面积,增加固定牢固,植物栽种或摆放在绿化槽内不易掉落。

(2)本实用新型的绿化槽内、外及底设置有灯光带,用以照射绿化槽内的植物,增强景观效果,也提供一定照明,使得行车夜间行车更加安全。

(3)本实用新型在绿化槽内部排水管距离底板一定高度,该绿化槽底部形成蓄水区,从而具有蓄水功能,保证植物生长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地,1-绿化槽,2-装饰板,3-第一灯光带,4-第二灯光带,5-端部,6-侧墙,7-第三灯光带,8-排水管,9-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包括条带状绿化槽1、包覆于所述绿化槽1外表面的装饰板2、以及至少设置于所述装饰板2上的第一灯光带3和位于所述绿化槽1内的第二灯光带4,所述绿化槽1与所述侧墙6固定。绿化槽1根据侧墙6高度设置层数,一般隧道开口处侧墙低,向内延申逐渐增高,即开口处设置一层绿化槽1,而最深段设置数层绿化槽,一般1-1.5米高设置一层。

优选地,所述绿化槽1突出侧墙6一定宽度,截面呈u形,其内壁设有防水层8。一般绿化槽1长度3-5米,宽度0.3-0.5米,高度0.5米或同侧墙6的装饰板高度,以方便装修和效果统一。

优选地,所述绿化槽1设有排水管9,所述排水管9上部开口距离所述绿化槽1的底板一定高度,一般距离底板10cm左右,在绿化槽1底部形成蓄水区,从而具有蓄水保水功能,可以延长浇水间隔时间,保证植物生长需求。

优选地,所述绿化槽1的两端部5呈平滑状逐渐与所述侧墙6贴合,两端可以设置为圆弧形或锥形。

优选地,所述绿化槽1的两端部5的装饰板2呈平滑状逐渐与所述侧墙6表面的装饰板2贴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灯光带为led灯带,可以为单色或者变色led灯带,如a绿化槽设置红色led灯带,b绿化槽设置黄色led灯带,c绿化槽设置蓝色led灯带,也可设置相同色彩的或者变色led灯带。

优选地,所述第二灯光带为led洗墙灯,该灯光倾斜向上部的侧墙6照射。

优选地,所述装饰板2为铝板或塑铝板,也可为石材。

优选地,所述景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绿化槽1底部的第三灯光带7,所述第三灯光带为变色led灯带。

优选地,还在所述绿化槽1上部设置滴灌管道,按需要定时定量对植物供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条带状绿化槽贴合隧道开敞段侧墙设置,引导驾驶员视线向前,绿化槽的两端呈平滑状逐渐与所述侧墙贴合,整体呈流线型,增加美感,也增加与侧墙接触面积,增加固定牢固,植物栽种或摆放在绿化槽内不易掉落,其上部的灯光为夜晚的隧道提供照明和增加辨识度,更加安全美观。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带状绿化槽(1)、包覆于所述绿化槽(1)外表面的装饰板(2)、以及至少设置于所述装饰板(2)上的第一灯光带(3)和位于所述绿化槽(1)内的第二灯光带(4),所述绿化槽(1)与所述侧墙(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槽(1)突出侧墙(6)一定宽度,截面呈u形,其内壁设有防水层(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槽(1)设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上部开口距离所述绿化槽(1)的底板一定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槽(1)的两端部(5)呈平滑状逐渐与所述侧墙(6)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槽(1)的两端部(5)的装饰板(2)呈平滑状逐渐与所述侧墙(6)表面的装饰板(2)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光带(3)为led灯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光带(4)为led洗墙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2)为铝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绿化槽(1)底部的第三灯光带(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灯光带(7)为led灯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开敞段侧墙景观装置,包括条带状绿化槽、包覆于所述绿化槽外表面的装饰板、以及至少设置于所述装饰板上的第一灯光带和位于所述绿化槽内的第二灯光带,所述绿化槽与所述侧墙固定,所述绿化槽的两端部呈平滑状逐渐与所述侧墙贴合。本实用新型的条带状绿化槽贴合隧道开敞段侧墙设置,引导驾驶员视线向前,绿化槽的两端呈平滑状逐渐与所述侧墙贴合,整体呈流线型,增加美感,也增加与侧墙接触面积,增加固定牢固,植物栽种或摆放在绿化槽内不易掉落。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金;贾瑞瓅;吴晓慧;周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筑园景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