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横向预应力调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85866发布日期:2020-10-28 12:5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横向预应力调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张拉调节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桥梁横向预应力调控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

在桥梁施工中,常常因受力或构造需求,需要配置横向预应力钢筋。一般通过在桥底搭设脚手架,或者对工作人员进行悬吊,对桥梁的侧壁处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通过搭设脚手架或者悬吊的方式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的操作方式,其操作较为麻烦,悬吊的工作工作人员不能保障其人身安全,同时提高了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难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桥梁横向预应力调控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横向预应力调控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横向预应力调控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张拉台架安装在桥梁上,随后通过张拉台架上的第二气缸控制第二活塞杆伸长,将两个转板顶起,使两个转板转动至与两个配重块平行的状态,通过第一气缸控制第一活塞杆伸长,将安装板顶起,通过与其配合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轮转动,将配重块靠近转板的一端移至桥梁的边缘处,使转板位于桥梁外;

s2:随后通过张拉台架上的第二气缸控制第二活塞杆收缩,带动两个转板转动至与两个配重块垂直状态,转板靠在配重块的侧壁上,第一气缸控制第一活塞杆收缩,使控制配重块下降,使安装板移进凹槽中,驱动轮带动装置移动,使限位板向桥梁方向移动,从而使配重块和转板以及限位板卡住桥梁的边缘处;

s3:再利用张拉台架上的电机带动转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齿带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螺纹杆同向转动,两个螺纹杆同向转动,由于横杆被限制在条形开口中,从而对螺母进行限制,使其不能转动,在螺纹杆转动时,带动两个螺母在转槽中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横杆上的工作台上升,打开安全门,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台上并关闭安全门;

s4:随后控制电机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螺纹杆反向转动,使两个螺母带动与横杆上方的工作台下降,工作人员即可对桥梁的侧壁处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通过驱动轮控制工作台移动,从而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

其中,s1中使用的张拉台架包括两个配重块、台架、升降机构、转动机构、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台架安装于两个配重块上,所述台架包括凹槽、安装板、驱动轮、转板、限位板、工作台、防护栏、安全门和固定板,所述凹槽开设于配重块的下侧侧壁上,且安装板滑动连接于凹槽中,所述驱动轮安装于安装板的下端,所述转板转动连接于配重块的一侧侧壁上,所述限位板横向固定连接于转板靠近配重块的一侧侧壁上,所述工作台安装于两个转板之间,且防护栏固定安装于工作台的上侧侧壁上,所述安全门安装于防护栏靠近配重块的一端上,所述固定板横向固定连接于两个转板之间;所述升降机构开设于凹槽的上内壁上;所述转动机构开设于配重块靠近转板的一侧侧壁上;所述调节机构开设于转板中;所述驱动机构开设于固定板中;所述支撑机构固定连接于工作台的下侧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腔、第一气缸和第一活塞杆,所述安装腔开设于凹槽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一气缸固定连接于安装腔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上,且第一活塞杆的另一端与安装板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槽、第二气缸和第二活塞杆,所述安装槽开设于配重块靠近转板的一侧侧壁上,所述第二气缸转动连接于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上,且第二活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转板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槽、螺纹杆、螺母、横杆和条形开口,两个所述转槽分别竖直开设于两个转板中,所述螺纹杆竖直转动连接于转槽中,所述螺母套设于螺纹杆上并与其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条形开口分别开设于两个转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并与其相应的转槽连通,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条形开口并与两个螺母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横杆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腔、电机、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带,所述转腔横向开设于固定板中并与两个转槽连通,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上侧侧壁上,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端上,且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固定板的上侧侧壁并延伸至转腔中与其下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设于转轴上,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螺纹杆上,且第一齿轮和两个第二齿轮通过齿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板和支撑杆,所述连接板竖直固定连接于横杆的下侧侧壁上,且连接板通过支撑杆与工作台的下侧侧壁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桥梁横向预应力调控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使用的张拉台架通过配重块和转板以及限位板卡住桥梁的边缘处,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能,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使用方便,不需要在桥梁下方进行搭建支架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本发明中使用的张拉台架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控制工作台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台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设置连接板和支撑杆,提高了工作台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工作台工作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张拉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调节机构和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配重块,2、台架,21、凹槽,22、安装板,23、驱动轮,24、转板,25、限位板,26、工作台,27、防护栏,28、安全门,29、固定板,3、升降机构,31、安装腔,32、第一气缸,33、第一活塞杆,4、转动机构,41、安装槽,42、第二气缸,43、第二活塞杆,5、调节机构,51、转槽,52、螺纹杆,53、螺母,54、横杆,55、条形开口,6、驱动机构,61、转腔,62、电机,63、转轴,64、第一齿轮,65、第二齿轮,66、齿带,7、支撑机构,71、连接板,7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4,一种桥梁横向预应力调控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张拉台架安装在桥梁上,随后通过张拉台架上的第二气缸控制第二活塞杆伸长,将两个转板顶起,使两个转板转动至与两个配重块平行的状态,通过第一气缸控制第一活塞杆伸长,将安装板顶起,通过与其配合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轮转动,将配重块靠近转板的一端移至桥梁的边缘处,使转板位于桥梁外;

s2:随后通过张拉台架上的第二气缸控制第二活塞杆收缩,带动两个转板转动至与两个配重块垂直状态,转板靠在配重块的侧壁上,第一气缸控制第一活塞杆收缩,使控制配重块下降,使安装板移进凹槽中,驱动轮带动装置移动,使限位板向桥梁方向移动,从而使配重块和转板以及限位板卡住桥梁的边缘处;

s3:再利用张拉台架上的电机带动转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齿带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螺纹杆同向转动,两个螺纹杆同向转动,由于横杆被限制在条形开口中,从而对螺母进行限制,使其不能转动,在螺纹杆转动时,带动两个螺母在转槽中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横杆上的工作台上升,打开安全门,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台上并关闭安全门;

s4:随后控制电机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螺纹杆反向转动,使两个螺母带动与横杆上方的工作台下降,工作人员即可对桥梁的侧壁处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通过驱动轮控制工作台移动,从而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

其中,s1中使用的张拉台架包括配重块1、台架2、升降机构3、转动机构4、调节机构5、驱动机构6、支撑机构7,台架2安装于两个配重块1上,台架2包括凹槽21、安装板22、驱动轮23、转板24、限位板25、工作台26、防护栏27、安全门28和固定板29,凹槽21开设于配重块1的下侧侧壁上,且安装板22滑动连接于凹槽21中,驱动轮23安装于安装板22的下端,转板24转动连接于配重块1的一侧侧壁上,限位板25横向固定连接于转板24靠近配重块1的一侧侧壁上,工作台26安装于两个转板24之间,且防护栏27固定安装于工作台26的上侧侧壁上,安全门28安装于防护栏27靠近配重块1的一端上,固定板29横向固定连接于两个转板24之间,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通过转动机构4将两个转板24转动至与两个配重块1平行的状态,通过升降机构3将安装板22顶起,通过与其配合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轮23转动,将配重块1靠近转板24的一端移至桥梁的边缘处,使转板24位于桥梁外,而后通过转动机构4带动两个转板24转动至与两个配重块1垂直状态,升降机构3控制配重块1下降,使安装板22移进凹槽21中,驱动轮23带动装置移动,使限位板25向桥梁方向移动,从而使配重块1和转板24以及限位板25卡住桥梁的边缘处(装置仍可移动,桥梁边缘未被卡死),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通过驱动机构6驱动调节机构5,带动工作台26上升,打开安全门28,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台26上并关闭安全门28,通过调节机构5控制工作台26下降,工作人员即可对桥梁的侧壁处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可通过驱动轮23控制装置移动,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本装置使用安全性能高,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使用方便,不需要在桥梁下方进行搭建支架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升降机构3开设于凹槽21的上内壁上,升降机构3包括安装腔31、第一气缸32和第一活塞杆33,安装腔31开设于凹槽21的上侧内壁上,第一气缸32固定连接于安装腔31的上侧内壁上,第一活塞杆3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气缸32的输出端上,且第一活塞杆33的另一端与安装板22的上侧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气缸32控制第一活塞杆33的伸缩,从而控制配重块1的升降。

转动机构4开设于配重块1靠近转板24的一侧侧壁上,转动机构4包括安装槽41、第二气缸42和第二活塞杆43,安装槽41开设于配重块1靠近转板24的一侧侧壁上,第二气缸42转动连接于安装槽41的内壁上,第二活塞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气缸42的输出端上,且第二活塞杆4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转板24的侧壁上,第二气缸42控制第二活塞杆43的伸缩,从而控制转板24的转动。

调节机构开设于转板24中,调节机构5包括转槽51、螺纹杆52、螺母53、横杆54和条形开口55,两个转槽51分别竖直开设于两个转板24中,螺纹杆52竖直转动连接于转槽51中,螺母53套设于螺纹杆52上并与其螺纹连接,两个条形开口55分别开设于两个转板24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并与其相应的转槽51连通,横杆54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条形开口55并与两个螺母53的侧壁固定连接,工作台26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横杆54上,两个螺纹杆52同向转动,由于横杆54被限制在条形开口55中,从而对螺母53进行限制,使其不能转动,在螺纹杆52转动时,带动两个螺母53在转槽51中移动,从而带动横杆54上的工作台26进行升降操作,通过设置控制工作台26的高度,便于不同身高的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台26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提高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驱动机构6开设于固定板29中,驱动机构6包括转腔61、电机62、转轴63、第一齿轮64、第二齿轮65和齿带66,转腔61横向开设于固定板29中并与两个转槽51连通,电机62固定连接于固定板29的上侧侧壁上,转轴6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电机62的输出端上,且转轴63远离电机62的一端贯穿固定板29的上侧侧壁并延伸至转腔61中与其下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一齿轮64固定套设于转轴63上,两个第二齿轮65分别固定套设于两个螺纹杆52上,且第一齿轮64和两个第二齿轮65通过齿带66传动连接,电机62带动转轴63上的第一齿轮64转动,齿带66带动第二齿轮65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螺纹杆52同向转动,对调节机构5提供动力。

支撑机构7固定连接于工作台26的下侧侧壁上,支撑机构7包括连接板71和支撑杆72,连接板71竖直固定连接于横杆54的下侧侧壁上,且连接板71通过支撑杆72与工作台26的下侧侧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板71和支撑杆72,提高了工作台26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工作台26工作时的安全性能。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通过第二气缸42控制第二活塞杆43伸长,将两个转板24顶起,使两个转板24转动至与两个配重块1平行的状态,通过第一气缸32控制第一活塞杆33伸长,将安装板22顶起,通过与其配合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轮23转动,将配重块1靠近转板24的一端移至桥梁的边缘处,使转板24位于桥梁外,而后通过第二气缸42控制第二活塞杆43收缩,带动两个转板24转动至与两个配重块1垂直状态,转板24靠在配重块1的侧壁上,第一气缸32控制第一活塞杆33收缩,使控制配重块1下降,使安装板22移进凹槽21中,驱动轮23带动装置移动,使限位板25向桥梁方向移动,从而使配重块1和转板24以及限位板25卡住桥梁的边缘处,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能,电机62带动转轴63上的第一齿轮64转动,齿带66带动第二齿轮65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螺纹杆52同向转动,两个螺纹杆52同向转动,由于横杆54被限制在条形开口55中,从而对螺母53进行限制,使其不能转动,在螺纹杆52转动时,带动两个螺母53在转槽51中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横杆54上的工作台26上升,打开安全门28,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台26上并关闭安全门28,电机62反向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螺纹杆52反向转动,使两个螺母53带动与横杆54上方的工作台26下降,工作人员即可对桥梁的侧壁处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可通过驱动轮23控制装置移动,对桥梁的各个部位进行桥梁横向预应力张拉操作,本装置使用安全性能高,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使用方便,不需要在桥梁下方进行搭建支架进行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