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铁路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34677发布日期:2022-01-26 16:1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铁路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专利涉及高速铁路车外噪声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铁路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2.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方式之一。随着高速铁路建设日益增多和运行速度的提高,高速铁路通过时的噪声已影响沿线居民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如何降低高速铁路车外噪声已经是国际普遍关注的问题。
3.高速铁路噪声主要来源于轮轨区域、受电弓区域、车间连接区域等。其中,轮轨区域噪声是最大声源,能量占比65%以上。高速铁路车外噪声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声屏障技术作为传播路径上的降噪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车外噪声。目前采用的声屏障主要位于桥梁栏杆处,高度通常为2.15m或3.15m,降噪效果为3db(a)~8db(a)。
4.单侧2.15m高金属声屏障造价约为2600元/延米,对于噪声超标3db(a)以内的区段,采用声屏障的性价比较低。对于超标8db(a)以上的区段,声屏障高度至少需要3.15m以上,会导致乘客视线被遮挡。
5.目前,高速铁路车外噪声控制领域没有针对3db(a)以内降噪需求的措施。如果采用2.15m高金属声屏障,则造价过高,维护工作量大,当达到使用寿命(声屏障单元板设计使用寿命25年)时还需更换,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根据高速铁路噪声能量分布规律和线路特点,提供一种造价低、维修量小、使用寿命长的高速铁路降噪结构,用于降噪需求在3db(a)以内的区段。
7.另外,作为声屏障的一种补充措施,采用轨旁降噪结构和声屏障的组合方式,在声屏障高度不变的前提下提高降噪效果。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高速铁路降噪结构,所述降噪结构设置在桥梁防护墙上,沿高速铁路轨道外侧延伸并位于铁路建筑限界外,所述降噪结构临近轨道一侧距离轨道中心线180~240cm,距离轮轨和列车下部40~125cm;所述降噪结构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为矩形结构、阶梯形结构、折角形结构或弧形结构。
10.所述弧形结构由内表面、外表面、顶面和底面围成,所述内表面和外表面均为圆弧形,且圆弧形的弯曲方向一致;所述内表面、外表面通过顶面连接;所述底面位于防护墙上,与防护墙同宽或比防护墙略窄;所述内表面与顶面连接处在铁路建筑限界外。所述弧形结构的高度为20~100cm,圆弧半径大于20cm;所述顶面宽度小于或等于底面宽度。
11.所述阶梯形结构由阶梯形顶面、内表面、外表面和底面围成;所述阶梯形顶面由顶面靠内一侧下沉形成,包括由内侧向外侧依次连接的第一横直段、竖直段和第二横直段,所述内表面与防护墙内侧面共面;所述第一和第二横直段的靠内侧一端均位于铁路建筑限界
外。所述阶梯形结构高度为20~75cm;所述第一横直段和第二横直段宽度均为5~15cm,二者总宽度≤防护墙宽度。
12.所述矩形结构的内表面与防护墙内侧面共面,矩形结构的宽度≤防护墙宽度;矩形结构的内表面的上端在铁路建筑限界外且与其邻近。所述矩形结构的高度为20~50cm,宽度大于5cm并≤防护墙的宽度。
13.所述折角形结构包括下部矩形结构和上部外折结构;所述下部矩形结构与防护墙同宽或比防护墙略窄,高度不侵入铁路建筑限界;所述上部外折结构的内表面向外倾斜;上部外折结构的外表面由竖直段和外侧倾斜段构成;所述外表面的竖直段与内表面内通过上表面连接。
14.优选的是,所述折角形结构的下部矩形结构高度为0~50cm,上部外折结构高度为20~100cm,折角形结构整体高度为20~100cm;所述折角形结构的内表面与内侧直立面夹角为90
°
~180
°
,外侧倾斜段与外侧直立面夹角为90
°
~180
°

1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速铁路降噪系统,由上述降噪结构与声屏障组合形成。
16.所述降噪结构用于新线路时,先在防护墙中预埋套管,再用螺栓连接所述降噪结构,或预埋钢板并焊接;所述降噪结构用于既有线路时,则在防护墙上钻孔,并埋入化学锚栓连接所述降噪结构。
1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降噪结构不仅适用于高速铁路,还适用于高速铁路路基段、城市轨道交通和普速铁路。
18.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的高速铁路降噪结构安装位置离轮轨和车体下部较近,采用不同高度不同形式的轨旁降噪结构,能够降低环境噪声1~3db(a)。根据降噪需要,可选用相应轨旁降噪结构,满足降噪需求3db(a)以内所有区段。
20.2、轨旁降噪结构单侧造价最多约为300元/延米,用在噪声超标3db(a)以内的区段替代声屏障,每延米节约投资至少约为2300元,相对于声屏障成本降低约88%,并且维修工作量极小,使用寿命与防护墙一致,可达100年。
21.3、采用轨旁降噪结构和2.15m金属声屏障组合,降噪效果接近3.15m金属声屏障,解决了因降噪效果要求而增加声屏障高度的难题,且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22.图1-图4分别是本发明的高速铁路降噪结构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其中:
24.1.防护墙;2.铁路轨道;3.铁路建筑限界;4.轮轨;5.列车下部;6.人行通道;
25.7-10.分别为本发明4个实施例的降噪结构8a.第一横直段;8b.竖直段;
26.8c.第二横直段;8d.外表面;8e.底面;8f.内表面;9a.内表面;9b.上表面;
27.9c.竖直段;9d.倾斜段;10a.圆弧形内表面;10b.圆弧形外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高速铁路降噪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29.以下实施例中,2为铁路轨道,虚线3为铁路建筑限界,4为轮轨,5为列车下部,6为
人行通道。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所示,一种高速铁路降噪结构7,其沿高速铁路轨道外侧延伸,用于降低车外噪声。该降噪结构安装在防护墙1上,降噪结构内侧距离轨道中心200cm。
32.详细地说,所述降噪结构7在竖直方向的截面为矩形,由防护墙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矩形截面的高度为50cm,宽度为20cm,矩形截面的内侧顶端紧贴铁路建筑限界3。
33.实施例二
34.如图2所示,一种高速铁路降噪结构,其沿高速铁路轨道外侧延伸,用于降低车外噪声。该降噪结构安装在防护墙1上方,降噪结构底端内侧距离轨道中心200cm。
35.详细地说,所述降噪结构在竖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阶梯形,由阶梯形顶面、内表面8f、外表面8d和底面8e围成,所述阶梯形顶面由顶面靠内一侧下沉形成,所述内表面8f与防护墙内侧平齐,外表面8d与防护墙外侧平齐;底面8e位于防护墙顶部;所述阶梯形顶面第一横直段8a宽度为10cm,第二横直段8c宽度为10cm,竖直段8b高度为15cm;所述阶梯形结构整体高度为65cm。两个横直段的内端紧贴铁路建筑限界3。
36.实施例三
37.如图3所示,一种高速铁路降噪结构,其沿高速铁路轨道延伸,用于降低车外噪声。该弧形结构安装在防护墙上方,降噪结构底端内侧距离轨道中心200cm。
38.详细地说,所述降噪结构在竖直方向的截面呈弧形,由圆弧形内表面10a、圆弧形外表面10b和顶面、底面构成,所述圆弧形内外表面同高。底面安装在防护墙上,与防护墙同宽,为20cm。上表面宽度为7cm。圆弧形内表面10a的半径为332.1cm,圆弧形外表面10b的半径为305.5cm。所述弧形结构整体高度为100cm,弧形结构向外倾斜段的投影宽度19.8cm,圆弧形内表面10a的上端紧贴铁路建筑限界3。
39.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列车运行速度为300km/h时,上述降噪结构在不同的典型场点降噪效果为4.1~5.7db(a),其中不采用吸声措施,降噪效果为4.1~5.2db(a);中等吸声措施时,降噪效果为4.6~5.5db(a);高等吸声措施时,降噪效果为5.0~5.7db(a)。由此可见,吸声材料的影响仅在1db(a)以内,该实施例的降噪结构降噪效果明显。
40.表1 300km/h时降噪效果
[0041][0042]
实施例四
[0043]
如图4所示,一种高速铁路桥梁轨降噪结构,其沿高速铁路轨道外侧延伸,用于降低车外噪声。该降噪结构安装在防护墙上方,降噪结构底端内侧距离轨道中心200cm。
[0044]
详细地说,所述降噪结构在竖直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折角形,由下部矩形结构和上部外折结构构成,下部矩形结构宽度为20cm、高度为46cm。所述上部外折结构的内表面9a由矩形结构内表面向外倾斜构成,倾斜角度为30
°
。外折结构的外表面由竖直段9c和倾斜段9d
构成,倾斜段9d与内表面9a平行。外表面与内表面通过上表面9b连接。所述折角形结构整体高度为100cm,折角形结构向外倾斜段的投影宽度为19.8cm,外折结构内表面9a的上端紧贴铁路建筑限界3。
[0045]
本发明的降噪结构可采用浇筑方式与防护墙1一体化现浇施工,或预制后与防护墙1连接固定。降噪结构距离轮轨4和列车下部40~125cm,能够有效遮挡列车主要噪声源。所述降噪结构用于新线路时,先在防护墙1中预埋套管,再用螺栓连接所述降噪结构,或预埋钢板并焊接;所述降噪结构用于既有线路时,则在防护墙1上钻孔,并埋入化学锚栓连接所述降噪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