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57131发布日期:2021-01-15 13:54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桥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抗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与建筑结构相比,由于桥梁自身的结构特点,抗震问题和建筑结构还有其独特的一面。伸缩缝装置是非结构构件,它的设置是为了适应结构材料收缩、徐变和外部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非线性问题是建筑结构所没有的。它的存在使得桥梁结构为不连续的结构体系,从而导致了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也相当复杂。大量桥梁震害经验表明,伸缩缝处过大的墩(台)梁相对位移是桥梁发生落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在桥梁架设时,需要对桥板进行定位,以此防止桥板发生偏移,存在落梁的危险,但目前桥板在安装时,其定位形成较差,并且没有相对应的减震装置,致使在桥梁后期使用时,缺少相应保护,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桥板在安装时,其定位形成较差,并且没有相对应的减震装置,致使在桥梁后期使用时,缺少相应保护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罩,且支撑罩的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延伸至支撑罩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转动连接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撑盘的两侧并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齿环,所述齿环套设在支撑盘上,所述支撑罩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罩,所述转动罩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延伸至转动罩的上方并与支撑盘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与齿环相啮合,所述连接孔内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卡板,两个卡板均与安装杆传动连接,且两个卡板的顶端均延伸至支撑盘的上方并均卡装有桥板,所述支撑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位于两个桥板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桥板相卡装。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实现快速的对两个桥板进行安装限位,以此可防止桥板发生偏移的问题,并且在对桥板安装之后能够实现缓冲减震,因此能够对桥板进行良好的保护,所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连接孔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且安装杆固定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转轴上固定套设有位于安装杆上方的摆动杆,且摆动杆与安装杆呈三十度夹角设置,所述摆动杆上对称滑动套设有两个传动环,且两个传动环分别与两个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益效果:能够带动两个卡板进行传动连接,以此能够实现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进一步,所述转动罩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螺栓,多个螺栓均贯穿支撑板并均与支撑板螺纹连接,有益效果:能够对转动罩进行稳定的限位。

进一步,所述支撑罩内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轮,且支撑柱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限位轮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槽内并分别与两个限位槽的内壁滚动连接,有益效果:可对支撑柱进行纵向滑动限位。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且移动板的底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环,所述滑环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且支撑罩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环,两个传动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转动环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可在移动板进行纵向运动时,带动两个传动杆进行转动。

进一步,所述传动杆上转动连接有压杆,且支撑罩的底部内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罩,两个压杆的底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罩内并分别与两个滑罩的内壁滑动连接,且两个转动环分别与两个滑罩传动连接,有益效果:可在传动杆进行转动时,带动压杆进行移动,并且利用滑罩对压杆进行纵向限位。

进一步,所述滑罩的一侧底部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一侧延伸至支撑罩内,所述转动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传动板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所述滑罩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扭力弹簧,且压杆和传动板均与两个扭力弹簧传动连接,有益效果:可利用扭力弹簧对支撑柱进行弹性支撑。

进一步,所述滑罩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且两个扭力弹簧均套设在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上固定套设有位于两个扭力弹簧之间的传动齿轮,且两个扭力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传动齿轮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压杆的底端和传动板的顶部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传动齿条,且两个传动齿条均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有益效果:在压杆和传动板进行移动时,能够带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

进一步,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且两个滑环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滑杆上,有益效果:可在移动板进行纵向运动时,能够转化为传动杆的转动运动。

进一步,所述滑杆上滑动套设有位于滑环一侧的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杆的一端和滑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益效果:可利用缓冲弹簧辅助对支撑柱进行弹性支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通过将两个桥板均放置在支撑盘上,之后可转动转动罩带动连接杆进行转动,此时通过转动齿轮能够带动齿环进行转动,在齿环进行转动时,可带动安装杆进行转动,在安装杆进行转动时,可通过转轴带动摆动杆进行转动,此时现在两个传动环的拉动下,可使得两个卡板相互靠近,实现对两个桥板进行挤压,在将固定板转动至支撑板的正上方时,此时可使得两个桥板均与定位板紧密接触,并且两个卡板也会分别与两个桥板紧密卡装,之后可利用多个螺栓实现固定板与支撑板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对转动罩进行制动,进一步能够对两个桥板紧密的限位;

在桥板安装完成后,之后受到较强的压力时,便会推动支撑柱向下进行移动,此时移动板便会向下进行移动,在移动板向下进行移动时,可带动两个传动杆向下进行转动,此时两个滑环便会相互远离,使得两个缓冲弹簧处于受力状态,并且在传动杆向下进行转动时,可带动转动环进行转动,此时两个转动杆便会向上进行转动,以此便会带动传动板向上进行移动,并且传动杆向下进行转动时,可推动压杆向下进行移动,此时两个传动齿条便会相向运动,以此便可使得传动齿轮进行转动,在传动齿轮进行转动时,可使得两个扭力弹簧处于受力状态,因此利用两个缓冲弹簧和四个扭力弹簧能够实现对桥板进行缓冲支撑。

2、本发明所公开的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能够实现快速的对两个桥板进行安装限位,以此可防止桥板发生偏移的问题,并且在对桥板安装之后能够实现缓冲减震,因此能够对桥板进行良好的保护,所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中连接孔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中支撑罩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中滑罩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中滑罩内部结构侧视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罩、3支撑柱、4支撑盘、5连接孔、6转轴、7安装杆、8齿环、9摆动杆、10卡板、11传动环、12定位板、13桥板、14支撑板、15转动罩、16连接杆、17转动齿轮、18固定板、19限位轮、20移动板、21滑杆、22滑环、23缓冲弹簧、24转动环、25传动杆、26压杆、27转动杆、28滑罩、29拉杆、30支撑轴、31传动板、32传动齿条、33传动齿轮、34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的一种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罩2,且支撑罩2的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顶端延伸至支撑罩2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盘4,支撑盘4上开设有连接孔5,连接孔5内转动连接有安装杆7,且安装杆7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支撑盘4的两侧并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齿环8,齿环8套设在支撑盘4上,支撑罩2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罩15,转动罩15内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的顶端延伸至转动罩15的上方并与支撑盘4转动连接。

连接杆1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17,转动齿轮17与齿环8相啮合,连接孔5内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卡板10,两个卡板10均与安装杆7传动连接,且两个卡板10的顶端均延伸至支撑盘4的上方并均卡装有桥板13,支撑盘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板12,且定位板12位于两个桥板13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桥板13相卡装,连接孔5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轴6,且安装杆7固定套设在转轴6上,转轴6上固定套设有位于安装杆7上方的摆动杆9,且摆动杆9与安装杆7呈30°夹角设置,摆动杆9上对称滑动套设有两个传动环11,且两个传动环11分别与两个卡板10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能够带动两个卡板10进行传动连接,以此能够实现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转动罩15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8,且固定板18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螺栓,多个螺栓均贯穿支撑板14并均与支撑板14螺纹连接,能够对转动罩15进行稳定的限位。

本实施例中,支撑罩2内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限位轮19,且支撑柱3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限位轮19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延伸至两个限位槽内并分别与两个限位槽的内壁滚动连接,可对支撑柱3进行纵向滑动限位,支撑柱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20,且移动板20的底部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环22,滑环22上转动连接有传动杆25,且支撑罩2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环24,两个传动杆25的底端分别与两个转动环24固定连接,可在移动板20进行纵向运动时,带动两个传动杆25进行转动,传动杆25上转动连接有压杆26,且支撑罩2的底部内壁上对称滑动连接有两个滑罩28,两个压杆26的底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罩28内并分别与两个滑罩28的内壁滑动连接,且两个转动环24分别与两个滑罩28传动连接,可在传动杆25进行转动时,带动压杆26进行移动,并且利用滑罩28对压杆26进行纵向限位。

滑罩28的一侧底部内壁上滑动连接有传动板31,传动板31的一侧延伸至支撑罩2内,转动环2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7,且两个转动杆27的底端分别与两个传动板31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滑罩28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扭力弹簧34,且压杆26和传动板31均与两个扭力弹簧34传动连接,可利用扭力弹簧34对支撑柱3进行弹性支撑,滑罩28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支撑轴30,且两个扭力弹簧34均套设在支撑轴30上,支撑轴30上固定套设有位于两个扭力弹簧34之间的传动齿轮33,且两个扭力弹簧3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传动齿轮33的两侧固定连接,压杆26的底端和传动板31的顶部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传动齿条32,且两个传动齿条32均与传动齿轮33相啮合,在压杆26和传动板31进行移动时,能够带动传动齿轮33进行转动,移动板20的底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滑杆21,且两个滑环22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滑杆21上,可在移动板20进行纵向运动时,能够转化为传动杆25的转动运动,滑杆21上滑动套设有位于滑环22一侧的缓冲弹簧23,且缓冲弹簧23的两端分别与滑杆21的一端和滑环22的一侧固定连接,可利用缓冲弹簧23辅助对支撑柱3进行弹性支撑。

该基于桥梁梁体减震的防落梁装置的使用方法,本技术方案通过将两个桥板13均放置在支撑盘4上,之后可转动转动罩15带动连接杆16进行转动,此时通过转动齿轮17能够带动齿环8进行转动,在齿环8进行转动时,可带动安装杆7进行转动,在安装杆7进行转动时,可通过转轴6带动摆动杆9进行转动,此时现在两个传动环11的拉动下,可使得两个卡板10相互靠近,实现对两个桥板13进行挤压,在将固定板18转动至支撑板14的正上方时,此时可使得两个桥板13均与定位板12紧密接触,并且两个卡板10也会分别与两个桥板13紧密卡装,之后可利用多个螺栓实现固定板18与支撑板14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对转动罩15进行制动,进一步能够对两个桥板13紧密的限位,在桥板13安装完成后,之后桥板受到较强的压力时,便会推动支撑柱2向下进行移动,此时移动板20便会向下进行移动,在移动板20向下进行移动时,可带动两个传动杆25向下进行转动,此时两个滑环22便会相互远离,使得两个缓冲弹簧23处于受力状态,并且在传动杆25向下进行转动时,可带动转动环24进行转动,此时两个转动杆27便会向上进行转动,以此便会带动传动板31向上进行移动,并且传动杆25向下进行转动时,可推动压杆26向下进行移动,此时两个传动齿条32便会相向运动,以此便可使得传动齿轮33进行转动,在传动齿轮33进行转动时,可使得两个扭力弹簧34处于受力状态,因此利用两个缓冲弹簧23和四个扭力弹簧34能够实现对桥板13进行缓冲支撑,因此本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快速的对两个桥板13进行安装限位,以此可防止桥板13发生偏移的问题,并且在对桥板13安装之后能够实现缓冲减震,因此能够对桥板13进行良好的保护,所以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