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20348发布日期:2021-05-28 14:2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公路软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公路软基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是可以行驶汽车的公用之路、公众的交通工具行驶之路,汽车、单车、人力车、马等众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尤其是公路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软基是因为该路段下原来是水塘、河流、湖泊、沼泽等有淤泥软土的地方,这样的软土含水量高、高孔隙比、低强度、固结缓慢、沉降大、稳定性差,所以施工中虽然进行了处理,在路基施工的时候考虑了水泥搅拌桩,预制管虹水泥、塑料排水板、加密袋装砂井、增设土工布等,进行一系列的加固施工作业后,可以降低公路软基出现塌陷的几率,保证了公路使用的安全系数。

公路软基的施工涉及到水泥浇筑、砂石填充、下水管道预埋等,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公路软基处治结构,未设置暗涵排水,易导致填埋的夯土层被下水管道排放的积水冲刷,增加了夯土层下陷的几率,大大降低了公路软基处治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对此,需要设计一种公路软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公路软基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路软基结构,包括基层浇筑层,所述基层浇筑层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的顶端铺设有路面浇筑层,所述基层浇筑层的顶端且位于两个立柱之间的位置铺设有若干沙袋填层,若干沙袋填层之间铺设有碎石层,两个所述立柱、基层浇筑层以及路面浇筑层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夯土层,所述路面浇筑层的底端设有中控机构,且所述中控机构位于两个立柱之间的位置,所述中控机构位于若干沙袋填层的上方,所述路面浇筑层上对称开凿有两个下水道口,两个所述下水道口与两个立柱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下水道口的顶端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格栅板,所述路面浇筑层上且位于两个下水道口之间的位置开凿有圆形开口,且所述圆形开口与中控机构相互连通,所述圆形开口顶端开口处卡合安装有井盖,两个所述立柱内均转动安装有一个推压机构,两个所述推压机构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封堵机构,两个所述封堵机构远离对应设置的推压机构的一端均与基层浇筑层卡合连接,两个所述推压机构均与中控机构啮合连接。

具体的,所述基层浇筑层内开凿有暗涵,所述基层浇筑层内对称开凿有两个与暗涵连通的下陷槽,两个所述下陷槽均位于相匹配设置的封堵机构的下方,所述基层浇筑层内且与两个下陷槽相对应的位置对称开凿有两个第一排水通道,四个所述第一排水通道远离对应设置的下陷槽的一端均与暗涵连通,所述基层浇筑层上且位于两个下陷槽的上方对称开凿有两个排水口,两个所述封堵机构均与相匹配设置的排水口卡合连接,所述基层浇筑层上且与两个防堵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对称开凿有两个圆形限位孔,且两个所述防堵机构均与相匹配设置的圆形限位孔转动连接。

具体的,两个所述立柱内均开凿有一个圆形通槽,两个所述圆形通槽均通过相匹配设置的排水口与暗涵连通,两个所述立柱的柱壁上均开凿有一个第二排水通道,两个所述圆形通槽均通过对应设置的第二排水通道与相匹配设置的下水道口连通,两个所述圆形通槽内壁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圈,两个所述立柱的柱壁上均开凿有一个齿带穿口,两个所述立柱的柱壁上均开凿有一个限位槽,两个所述齿带穿口均通过对应设置的限位槽与暗涵连通。

具体的,所述中控机构包括控制盒,且所述控制盒固定安装于路面浇筑层的底端,所述控制盒上对称螺纹安装有两个膨胀螺丝,两个所述膨胀螺丝的螺纹端均穿过控制盒的盒壁并与相匹配设置的立柱螺纹连接,所述控制盒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内置底座,所述内置底座的顶端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手轮转杆,两个所述手轮转杆上均固定套接有一个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上均啮合套接有一个环形齿条带,两个所述环形齿条带均与相匹配设置的推压机构和防堵机构啮合连接。

具体的,两个所述推压机构均包括一个螺纹杆,且两个所述螺纹杆均转动安装于相匹配设置的圆形通槽内,两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一个第一连接座,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活塞,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均转动安装有一个第二连接座,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座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活塞,两个所述第一活塞和两个第二活塞均与相匹配设置的圆形通槽的内壁紧密贴合。

具体的,两个所述螺纹杆上均螺纹安装有一个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转动安装于相匹配设置的两个限位圈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均与相匹配设置的环形齿条带啮合连接。

具体的,两个所述封堵机构均包括一个连接支架,两个所述连接支架均固定安装于相匹配设置的第二活塞的底端,两个所述连接支架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圆形密封塞,且两个所述圆形密封塞均与相匹配设置的排水口卡合连接,两个所述圆形密封塞内均开凿有一个排水通槽,且两个所述排水通槽均与暗涵呈平行设置。

具体的,两个所述防堵机构均包括一个第三齿轮,且两个所述第三齿轮均转动安装于对应设置的立柱内并与相匹配设置的环形齿条带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三齿轮上均固定插入安装有一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均转动安装于相匹配设置的限位槽内,两个所述转轴的底端均穿过对应设置的圆形限位孔并延伸至暗涵内,两个所述转轴远离对应设置的第三齿轮的一端且位于暗涵内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搅拌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公路软基结构,通过第二排水通道将下水道口内的积水排入圆形通槽中,再转动手轮转杆带动环形齿条带转动,继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在第二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螺纹杆进行升降移动,继而将圆形密封塞压入下陷槽内,此时排水口处于打开状态,并将圆形通槽与暗涵连通,通过第二活塞将圆形通槽内的积水压入暗涵中,可以减少夯土层、碎石层以及沙袋填层接触积水的量,防止积水对夯土层造成冲刷,有效降低夯土层下陷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公路软基整体的牢固性。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公路软基结构,通过转动的环形齿条带可以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在第三齿轮转动时可以带动转轴在限位槽内进行稳定转动,继而带动搅拌桨在暗涵内转动,通过转动的搅拌桨可以搅动排水口与暗涵交汇处的污泥等杂质,确保污泥等杂质可以跟随暗涵内流通的地下水流动,避免污泥等杂质对排水口造成堵塞,提高了处治结构的排水效率,大大提高了其防堵塞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公路软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层浇筑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中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推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封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防堵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浇筑层;15、下陷槽;16、暗涵;17、排水口;18、圆形限位孔;19、第一排水通道;2、立柱;21、第二排水通道;22、圆形通槽;23、齿带穿口;24、限位槽;25、限位圈;3、夯土层;4、路面浇筑层;5、下水道口;6、圆形开口;7、井盖;8、中控机构;81、控制盒;82、内置底座;83、环形齿条带;84、膨胀螺丝;85、手轮转杆;86、第一齿轮;9、格栅板;10、推压机构;101、螺纹杆;102、第一活塞;103、第一连接座;104、第二齿轮;105、第二活塞;106、第二连接座;11、封堵机构;111、连接支架;112、排水通槽;113、圆形密封塞;12、防堵机构;121、第三齿轮;122、转轴;123、搅拌桨;13、碎石层;14、沙袋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公路软基结构,包括基层浇筑层1,基层浇筑层1的顶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立柱2,两个立柱2的顶端铺设有路面浇筑层4,基层浇筑层1的顶端且位于两个立柱2之间的位置铺设有若干沙袋填层14,若干沙袋填层14之间铺设有碎石层13,两个立柱2、基层浇筑层1以及路面浇筑层4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夯土层3,路面浇筑层4的底端设有中控机构8,且中控机构8位于两个立柱2之间的位置,中控机构8位于若干沙袋填层14的上方,路面浇筑层4上对称开凿有两个下水道口5,两个下水道口5与两个立柱2一一对应设置,两个下水道口5的顶端开口处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格栅板9,路面浇筑层4上且位于两个下水道口5之间的位置开凿有圆形开口6,且圆形开口6与中控机构8相互连通,圆形开口6顶端开口处卡合安装有井盖7,两个立柱2内均转动安装有一个推压机构10,两个推压机构10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封堵机构11,两个封堵机构11远离对应设置的推压机构10的一端均与基层浇筑层1卡合连接,两个推压机构10均与中控机构8啮合连接,通过第二排水通道21可以将下水道口5内的积水排入圆形通槽22内,转动手轮转杆85即可带动两个第一齿轮86转动,继而带动第二齿轮104进行转动,在第二齿轮104转动时可以带动螺纹杆101进行升降移动,在螺纹杆101下移时可以将第二活塞105向下推压,并让圆形密封塞113与排水口17脱离连接,确保圆形通槽22与暗涵16连通,通过下移的第二活塞105将圆形通槽22内的积水压入暗涵16中,可以减少夯土层3、碎石层13以及沙袋填层14接触积水的量,防止积水对夯土层3造成冲刷,有效降低夯土层3下陷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公路软基整体的牢固性。

具体的,基层浇筑层1内开凿有暗涵16,基层浇筑层1内对称开凿有两个与暗涵16连通的下陷槽15,两个下陷槽15均位于相匹配设置的封堵机构11的下方,基层浇筑层1内且与两个下陷槽15相对应的位置对称开凿有两个第一排水通道19,四个第一排水通道19远离对应设置的下陷槽15的一端均与暗涵16连通,基层浇筑层1上且位于两个下陷槽15的上方对称开凿有两个排水口17,两个封堵机构11均与相匹配设置的排水口17卡合连接,基层浇筑层1上且与两个防堵机构12相对应的位置对称开凿有两个圆形限位孔18,且两个防堵机构12均与相匹配设置的圆形限位孔18转动连接,通过暗涵16对公路软基内的积水进行排放,减少夯土层3、碎石层13以及沙袋填层14的泡水率,有效加强公路软基整体结构的牢固性,当圆形密封塞113压入下陷槽15时,通过第一排水通道19可以将下陷槽15内的积水压入暗涵16中。

具体的,两个立柱2内均开凿有一个圆形通槽22,两个圆形通槽22均通过相匹配设置的排水口17与暗涵16连通,两个立柱2的柱壁上均开凿有一个第二排水通道21,两个圆形通槽22均通过对应设置的第二排水通道21与相匹配设置的下水道口5连通,两个圆形通槽22内壁均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圈25,两个立柱2的柱壁上均开凿有一个齿带穿口23,两个立柱2的柱壁上均开凿有一个限位槽24,两个齿带穿口23均通过对应设置的限位槽24与暗涵16连通,通过第二排水通道21可以将下水道口5内的积水排入圆形通槽22内,继而将积水从排水口17排入暗涵16内,可以减少排水时对夯土层3造成的冲击,降低夯土层3下陷的几率,有效提高公路软基结构的牢固性。

具体的,中控机构8包括控制盒81,且控制盒81固定安装于路面浇筑层4的底端,控制盒81上对称螺纹安装有两个膨胀螺丝84,两个膨胀螺丝84的螺纹端均穿过控制盒81的盒壁并与相匹配设置的立柱2螺纹连接,控制盒81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内置底座82,内置底座82的顶端对称转动安装有两个手轮转杆85,两个手轮转杆85上均固定套接有一个第一齿轮86,两个第一齿轮86上均啮合套接有一个环形齿条带83,两个环形齿条带83均与相匹配设置的推压机构10和防堵机构12啮合连接,转动手轮转杆85即可带动第一齿轮86转动,继而带动环形齿条带83转动,由于第二齿轮104和第三齿轮121均与环形齿条带83啮合连接,继而可以带动推压机构10进行升降移动,并能够带动防堵机构12转动。

具体的,两个推压机构10均包括一个螺纹杆101,且两个螺纹杆101均转动安装于相匹配设置的圆形通槽22内,两个螺纹杆101的顶端均转动安装有一个第一连接座103,两个第一连接座103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活塞102,两个螺纹杆101的底端均转动安装有一个第二连接座106,两个第二连接座106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二活塞105,两个第一活塞102和两个第二活塞105均与相匹配设置的圆形通槽22的内壁紧密贴合,通过第一活塞102可以对螺纹杆101的顶端进行限位,确保螺纹杆101呈垂直转动状态进行升降移动,继而保证第二活塞105沿着圆形通槽22内壁进行垂直升降移动,有效将圆形通槽22内的积水压入暗涵16内。

具体的,两个螺纹杆101上均螺纹安装有一个第二齿轮104,两个第二齿轮104均转动安装于相匹配设置的两个限位圈25之间,两个第二齿轮104均与相匹配设置的环形齿条带83啮合连接,通过同组设置的限位圈25可以对第二齿轮104进行限位,确保第二齿轮104转动时不会产生垂直方向的移动,提高其转动的稳定性。

具体的,两个封堵机构11均包括一个连接支架111,两个连接支架111均固定安装于相匹配设置的第二活塞105的底端,两个连接支架111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圆形密封塞113,且两个圆形密封塞113均与相匹配设置的排水口17卡合连接,两个圆形密封塞113内均开凿有一个排水通槽112,且两个排水通槽112均与暗涵16呈平行设置,通过圆形密封塞113与排水口17之间的卡合连接,可以防止暗涵16内的地下水倒灌进入圆形通槽22内,有效提高其防倒灌性能。

具体的,两个防堵机构12均包括一个第三齿轮121,且两个第三齿轮121均转动安装于对应设置的立柱2内并与相匹配设置的环形齿条带83啮合连接,两个第三齿轮121上均固定插入安装有一个转轴122,两个转轴122均转动安装于相匹配设置的限位槽24内,两个转轴122的底端均穿过对应设置的圆形限位孔18并延伸至暗涵16内,两个转轴122远离对应设置的第三齿轮121的一端且位于暗涵16内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搅拌桨123,通过搅拌桨123在暗涵16内转动,可以对排水口17附近的杂质进行搅拌,避免地下水中的污泥等杂质造成排水口17处堵塞,有效提高了其防堵塞性能。

在使用时,首先路面积水穿过格栅板9进入下水道口5内,继而让积水沿着第二排水通道21排入圆形通槽22中,打开井盖7并转动手轮转杆85即可带动两个第一齿轮86转动,由于两个环形齿条带83均与相匹配设置的第一齿轮86啮合连接,继而可以带动两个环形齿条带83转动,由于第二齿轮104和第三齿轮121均与相匹配设置的环形齿条带83啮合连接,继而可以带动第二齿轮104和第三齿轮121进行转动,在第二齿轮104转动过程中,通过匹配设置的两个限位圈25可以对其进行限位,确保第二齿轮104转动时不会产生垂直或水平方向的移动,由于螺纹杆101与第二齿轮104的内圈壁螺纹连接,故而可以带动螺纹杆101进行升降移动,当螺纹杆101向下移动时,可以带动第一活塞102和第二活塞105向下移动,通过第一活塞102可以对螺纹杆101进行限位,确保螺纹杆101以及第二活塞105沿着圆形通槽22的内壁进行垂直升降移动,在第二活塞105下移时,可以带动连接支架111向下移动,并将圆形密封塞113逐步压入暗涵16中,再进入下陷槽15内,当圆形密封塞113进入暗涵16时,通过排水通槽112可以保证暗涵16内的地下水穿过,避免阻碍暗涵16内地下水的流通,当圆形密封塞113嵌入下陷槽15内并与其卡合连接时,排水口17与圆形密封塞113彻底脱离连接,此时排水口17被打开,通过第二活塞105可以将圆形通槽22内的积水压入暗涵16内,有效的将路面积水直接引入暗涵16中,可以减少夯土层3、碎石层13以及沙袋填层14接触积水的量,防止积水对夯土层3造成冲刷,有效降低夯土层3下陷的几率,大大提高了公路软基整体的牢固性,同时在第三齿轮121跟随环形齿条带83转动时,可以带动转轴122在限位槽24内稳定转动,继而带动搅拌桨123在暗涵16内进行转动,通过转动的搅拌桨123可以搅动排水口17与暗涵16交汇处的污泥等杂质,避免污泥等杂质对排水口17造成堵塞,提高了处治结构的排水效率,大大提高了其防堵塞性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