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4195发布日期:2020-11-06 12:4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减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钢支座是国内外桥梁、建筑上广泛使用的支撑构件,其具有竖向承载力大、结构简单、耐久性好、使用范围广的特点,在我国的公路、市政高架桥等工程上广泛使用。但在桥梁的运营过程中,车辆(列车)通过时,桥梁结构会产生较大振动及噪声,虽然这种振动对桥梁的结构、功能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对沿线的居民建筑会产生较大影响,也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支座作为桥梁的传力机构,也可传递振动,在桥梁支座上采用减振措施,可有效降低桥梁的振动。常规的减振支座采用的方法为在支座上设置橡胶,而受限于橡胶易老化的特性,其使用寿命短;另一种方法是在钢支座上额外增加减振器件,额外的减振器件导致制造成本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实现钢支座的减振降噪功能,无需额外设置减振器件,节约制造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包括底座板和支座本体,所述底座板上设有盆腔,所述盆腔内设有至少一块减振垫,所述支座本体置于减振垫上并由底座板限位。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支座本体放置在减振垫上,当桥梁产生振动时,振动通过支座本体传递至减振垫,减振垫对桥梁振动进行缓冲和隔离,实现钢支座减振降噪的功能。同时减振垫放置在底座板的盆腔内,盆腔能够对减振垫进行限位,避免减振垫缓冲桥梁振动时而发生位移滑动,进而导致减振垫自支座本体与底座板间脱落。支座底板、减振垫和盆腔的设置可保证减振垫的顺利正常减振运作,且支座本体受到底座板的限位,避免支座本体自减振垫上滑落而无法将桥梁振动传递给减振垫。盆腔内设置多块减振垫,当其中一块减振垫损坏时,其他的减振垫仍然能够对支座本体进行减振,保证减振效果。

进一步,所述支座本体采用球型钢支座、盆式钢支座或摩擦摆钢支座。

支座本体采用抗震效果好、耐用的钢支座,保证钢支座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所述支座本体与底座板的盆腔形状相对应。

这样更利于支座本体与底座板对接,若支座本体大于盆腔的形状,则支座本体向减振垫压动时,支座本体的边缘易与底座板产生磕碰损坏;若支座本体小于盆腔的形状,则支座本体挤压减振垫时,支座本体可能在减振垫上产生相对滑动,影响支座本体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盆腔为矩形或椭圆形。

这样保证减振垫与盆腔的形状更为贴合,避免减振垫自盆腔内滑出。

进一步,所述支座本体与减振垫接触的底部为矩形或椭圆形。

这样使支座本体与减振垫间有足够的接触面,保证减振垫对支座本体的减振效果。

进一步,所述盆腔为正方形或圆形;

所述支座本体与减振垫接触的底部为正方形或圆形。

正方形与圆形的形状规格均匀,这样支座本体放置在减振垫上时,无需刻意控制摆放位置,安装更为简便。盆腔内设置多个减振垫时,盆腔的横向与竖向排列的减振垫数目相同,这样减振垫排布更为均匀,各减振垫与支座本体的受力更为平衡,减振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盆腔的底部设有与减振垫对应设置的用于镶嵌减振垫的至少一个凹槽。

减振垫镶嵌在凹槽内,实现减振垫的二次限位,保证减振垫不会在减振过程中自支座本体与底座板间滑出。同时设置多个减振垫时,各减振垫镶嵌在各自对应的凹槽内,避免各减振垫彼此挤压产生相对滑动而降低每一块减振垫的减振效果。

进一步,所述减振垫的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

减振垫设置一定形状,便于统一定制生产,且这样的形状利于摆放、堆叠,便于运输、安装。

进一步,所述减振垫的形状为正方形或圆形。

这样进一步优化减振垫的形状,正方形与圆形均为中心对称的图形,安装或堆叠摆放时,无需对齐减振垫与盆腔的长宽尺寸,使用更为方便。

进一步,所述减振垫的材料为橡胶、阻尼合金、减振钢。

减振垫采用阻力性能良好的且耐久性好的高阻尼材料,保证减振垫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实施例的正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实施例的减振垫单块的圆形减振垫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实施例的减振垫单块的方形减振垫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实施例的减振垫多块的圆形减振垫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实施例的减振垫多块的方形减振垫的俯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座本体1、减振垫2、底座板3、凹槽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钢支座,包括底座板3和支座本体1,底座板3的顶部设有盆腔,盆腔设置为矩形或椭圆形,优选盆腔形状为正方形或圆形。盆腔内设有至少一块减振垫2,减振垫2采用矩形或椭圆形,优选减振垫2采用方形或圆形,减振垫2的材料采用阻力性能良好的且耐久性好的高阻尼材料,如氯丁橡胶、阻尼合金、减振钢等。设置单块减振垫2的结构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设置多块减振垫2时,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与单块减振垫2相比,减振效果更好,但加工成本也将提升,为了保证良好的减振效果,一般优选多块减振垫2。如附图2-5所示,减振垫2盆腔的底部设有与减振垫2对应设置的用于镶嵌减振垫2的至少一个凹槽4,凹槽4的形状与减振垫2贴合,更利于减振垫2与凹槽4进行镶嵌。

支座本体1置于减振垫2上并由底座板3限位,支座本体1与底座板3的盆腔的形状对应,保证支座本体1的底部能够伸入盆腔内,从而使支座本体1受到盆腔的限位,避免支座本体1自底座板3上滑落。当桥梁产生振动时,振动通过支座本体1传递至减振垫2,减振垫2对桥梁振动进行缓冲和隔离,实现钢支座减振降噪的功能。支座本体1与减振垫2接触的底部为矩形或椭圆形,优选正方形或圆形,使支座本体1与减振垫2间有足够的接触面,保证减振垫2对支座本体1的减振效果。支座本体1采用球型钢支座、盆式钢支座或摩擦摆钢支座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