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0120发布日期:2020-11-27 10:23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逐步加大,各级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了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和改善路用性能,高速公路的路面在使用3~5年就需要进行预防性养护,10年左右就需要进行中修罩面或大修等处治。目前改善路用性能仍主要是采用“开膛破肚式”的挖除恢复的传统措施,不仅导致原路面质量差异大、不均匀,而且浪费大量资源。目前我国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经过多年的运营相继进入维修期,挖除大量废旧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废料挖除量更大。根据调查,目前铣刨料绝大部分是被废弃,废弃的旧路面已堆积如山,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占用大面积农田,而且污染了环境,为这些大量的废弃材料寻找出路十分必要,路面养护必须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之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

现有结构路面的承载能力差、养护时间长、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不足,路面容易出现病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以解决现有结构路面的承载能力差、养护时间长、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不足,路面容易出现病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该结构为层状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土基层、垫层、底基层、基层、乳化沥青层及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

优选地,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上方铺设有排水沥青面层。

优选地,所述排水沥青面层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之间铺设有防水改性沥青层。

优选地,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上方铺设有上封层。

优选地,所述上封层为稀浆封层或碎石封层或微表处。

优选地,所述防水改性沥青层为一侧高一侧低的单侧排水结构或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双侧排水结构。

优选地,所述防水改性沥青层为“△”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的厚度为10-15cm。

优选地,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内含有矿粉或碎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用作为一、二级公路沥青下面层和基层使用,亦可以作为三、四级公路的的上面层使用,可以对沥青层进行全厚式再生,泡沫沥青再生技术仅需加热沥青,不需要加热和烘干集料,从而养护时间短,施工期短,对交通影响小;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与基层、垫层等配合使用整个路面承载能力得到保障。

2.中间设有防水改性沥青层可以对上层排水沥青渗透下来的水及时排除路面,增加路面的防水性能,减少路面病害,从未延长使用路面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土基层1;垫层2;底基层3;基层4;乳化沥青层5;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6;排水沥青面层7;防水改性沥青层8;上封层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

本技术:
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用于一、二级公路,该结构为层状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土基层1、垫层2、底基层3、基层4、乳化沥青层5及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6,乳化沥青层用于提高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与基层的粘结能力。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6上方铺设有排水沥青面层7,所述排水沥青面层7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6之间铺设有防水改性沥青层8。

垫层2采用天然砂砾材料砾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cm,每层压实厚度为10cm,起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底基层3与基层4采用碎石铺成,基层碎石压碎值≧26%,底基层压碎值不大于30%,用于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起主要承重作用。

所述防水改性沥青层8为一侧高一侧低的单侧排水结构或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双侧排水结构,具体为,所述防水改性沥青层为“△”型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此结构也可以为圆弧形等其他结构,从排水沥青面层7渗透下的水经过防水改性沥青层8排出,增加路面防水及排水性能。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6的厚度为10-15cm,本实施例选为12cm,具体可根据路面情况进行调整。优选地,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掺配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要求时,可以适当添加粗集料如碎石。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掺配通过率很低,应适当添加矿粉来调整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

实施例2,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用于三、四级公路,该结构为层状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土基层1、垫层2、底基层3、基层4、乳化沥青层5及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6,乳化沥青层用于提高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与基层的粘结能力。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上方铺设有上封层9。优选地,所述上封层为稀浆封层或碎石封层或微表处,根据实际路面情况选用。

垫层2采用天然砂砾材料砾石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cm,每层压实厚度为10cm,起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底基层3与基层4采用碎石铺成,基层碎石压碎值≧26%,底基层压碎值不大于30%,用于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起主要承重作用。

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6的厚度为10-15cm,本实施例选为12cm,具体可根据路面情况进行调整。优选地,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掺配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要求时,可以适当添加粗集料如碎石。当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掺配通过率很低,应适当添加矿粉来调整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为层状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土基层、垫层、底基层、基层、乳化沥青层及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上方铺设有排水沥青面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沥青面层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之间铺设有防水改性沥青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上方铺设有上封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层为稀浆封层或碎石封层或微表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改性沥青层为一侧高一侧低的单侧排水结构或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双侧排水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改性沥青层为“△”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的厚度为10-15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该结构为层状复合结构,所述复合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土基层、垫层、底基层、基层、乳化沥青层及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所述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上方铺设有排水沥青面层,所述排水沥青面层与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层之间铺设有防水改性沥青层。本实用新型具有承载能力强、养护时间长、防水性能和耐久性强及路面不易出现病害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邓曙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路达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0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