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减振装置

文档序号:25329928发布日期:2021-06-04 18:1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减振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减振装置,属于桥梁支撑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传统的桥梁橡胶支座在工程应用普通,是由多层橡胶片与薄钢板硫化、粘合而成,有足够的竖向钢度,能将上部构造的反力可靠的传递给墩台,且具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梁端的转动,又有较大的剪切变形能力,以满足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但随着工业的发展,桥梁负载量的增大,桥梁橡胶支座因疲劳问题产生的损伤乃至损坏,需及时更换维修以保障桥梁正常工作。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桥梁减振装置,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该桥体减振装置更换支撑气囊的效率,降低桥梁的维护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保证传统的橡胶减振支座的功能的前提下,能够更加方便替换维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减振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桥体的支撑气囊;位于所述支撑气囊一侧,用于限制桥体和桥墩之间最小间距的刚性支撑部;罩设在所述支撑气囊外侧,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气囊体型在向四周扩张的限位环结构;所述支撑气囊具有承托桥体的第一支撑状态和具有收缩脱离桥体的第二支撑状态;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刚性支撑部的顶部与桥体底面具有一定间隙;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刚性支撑部的顶部与桥底底面抵触。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桥梁减振装置:
6.一种桥梁减振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桥体的支撑气囊;位于所述支撑气囊一侧,用于限制桥体和桥墩之间最小间距的刚性支撑部;罩设在所述支撑气囊外侧,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气囊体型在向四周扩张的限位环结构;所述支撑气囊具有承托桥体的第一支撑状态和具有收缩脱离桥体的第二支撑状态;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刚性支撑部的顶部与桥体底面具有一定间隙;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刚性支撑部的顶部与桥底底面抵触。
7.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底部,用于承托所述支撑气囊的移动拖轮;所述支撑气囊底部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移动拖轮的拖轮槽。
8.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支撑气囊底部的所述移动拖轮的数量为2

10个。
9.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拖轮槽之间的所述支撑气囊底面为支撑底面;在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支撑底面与桥墩的顶面接触;在所述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支撑底面与桥墩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
10.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支撑部的支撑高度可多级调节。
11.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结构包括:位于中部的收窄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收窄支撑部上端的向上扩张部;设置在所述收窄支撑部下端的向下扩张部;所述述向上扩张部和所述向下扩张部的纵向轴面线截面图为类三角形;所述述向上扩张部、所述收窄支撑部和所述向下扩张部依次连通。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气囊的充气嘴位于中部,所述充气嘴从所述限位环结构的中部伸出。
12.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结构的高度低于所述刚性支撑部的高度。
13.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上,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气囊内部气压的测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上,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气囊内部温度的内部测温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上,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气囊外部温度的外部测温传感器。
14.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气囊的数量为1

20个;所述刚性支撑部的数量为3

20个。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减振装置维修维护的效率,降低桥梁维护的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气囊、限位环结构和移动拖轮的结构位置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测压传感器、内部测温传感器和外部测温传感器的布置位置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气囊处于第一支撑状态下的桥体和桥墩位置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气囊处于第二支撑状态下的桥体和桥墩位置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气囊和刚性支撑部的布置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支撑气囊;101:拖轮槽;102:支撑底面;103:充气嘴;2:刚性支撑部;3:限位环结构;301:收窄支撑部;302:向上扩张部;303:向下扩张部;4:移动拖轮;501:测压传感器;502:内部测温传感器;503:外部测温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2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桥梁减振装置:
29.一种桥梁减振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桥体的支撑气囊1;位于所述支撑气囊1一侧,用于限制桥体和桥墩之间最小间距的刚性支撑部2;罩设在所述支撑气囊1外侧,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气囊1体型在向四周扩张的限位环结构3;所述支撑气囊1具有承托桥体的第一支撑状态和具有收缩脱离桥体的第二支撑状态;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刚性支撑部2的顶部与桥体底面具有一定间隙;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刚性支撑部2的顶部与桥底底面抵触。
30.在本申请中,提供一种桥梁减振装置。该桥梁减振装置利用支撑气囊支撑桥体,使得桥体由于车辆行驶或环境造成的浮动、振动无法作用或减轻作用到桥墩上,从而确保整个桥体结构的坚实耐用,于此同时通过环形限位结构能够约束支撑气囊在水平面上向四周扩张的趋势,从而避免支撑气囊存在侧壁劳损的可能,进而延长了该桥梁减振装置的寿命。当该桥梁减振装置的支撑气囊需要更换时,只需排出支撑气囊内部的气体使得支撑气囊缩小,支撑气囊由第一支撑状态转变为第二支撑状态,支撑气囊的高度逐渐降低,桥体高度随之降低,当桥体高度降低到一定值时,刚性支撑部件的顶面与桥体底面接触,进而刚性支撑部件完全承托桥体,而支撑气囊的顶面则与桥体底面脱离,此时即可快速轻易的从桥体底部将老旧的支撑气囊移出,并将新的支撑气囊放入桥体底部。给新的支撑气囊充入气体,桥体底面与刚性支撑部的顶面脱离,支撑气囊进入第一支撑状态,而整个桥梁减振装置进入减振状态。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该桥体减振装置更换支撑气囊的效率,降低桥梁的维护成本。
31.需要说明的是,刚性支撑部件为固定形状的支撑部件或可调整高度的支撑部件。当支撑气囊处于第二状态时,能够支撑桥体。若出现支撑气囊突然损坏的情况,刚性支撑部件起到紧急桥体支撑的作用。防止桥体在高度方向上的过度形变。
32.在本申请的第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桥梁减振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桥体的支撑气囊1;位于所述支撑气囊1一侧,用于限制桥体和桥墩之间最小间距的刚性支撑部2;罩设在所述支撑气囊1外侧,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气囊1体型在向四周扩张的限位环结构3。
33.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1
底部,用于承托所述支撑气囊1的移动拖轮4;所述支撑气囊1底部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移动拖轮4的拖轮槽101。
34.在本申请的该实施例中,通过移动拖轮通过拖轮槽设置在支撑气囊的底部,当气囊处于第二支撑状态,需要移出时,能够快速的将具有一定重量的支撑气囊移出,降低工作难度。
35.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支撑气囊1底部的所述移动拖轮4的数量为2

10个。
36.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多个移动拖轮能够将支撑气囊平稳移出。
37.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拖轮槽101之间的所述支撑气囊1底面为支撑底面102;在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支撑底面102与桥墩的顶面接触;在所述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支撑底面102与桥墩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
38.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支撑底面在第一支撑状态下,直接与桥墩顶面接触,从而减轻或避免支撑气囊处于第一状态时,桥体重量对移动拖轮和拖轮槽整体结构的挤压,进而确保移动拖轮和拖轮槽经久耐用。
39.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刚性支撑部2的支撑高度可多级调节。
40.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结构3包括:位于中部的收窄支撑部301;设置在所述收窄支撑部301上端的向上扩张部302;设置在所述收窄支撑部301下端的向下扩张部303;所述向上扩张部302和所述向下扩张部303的纵向轴面线截面图为类三角形;所述向上扩张部302、所述收窄支撑部301和所述向下扩张部303依次连通。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气囊1的充气嘴103位于中部,所述充气嘴103从所述限位环结构3的中部伸出。
41.需要说明的是,向上扩张部、收窄支撑部和向下扩张部构成类似沙漏的形状,中间窄两端粗,整个限位环结构除了具有限制支撑气囊向外扩张的效果之外,还能在竖直方向上对支撑气囊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从而提高桥梁减振装置的减振效果和耐久度。
42.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结构3的高度低于所述刚性支撑部2的高度。
43.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1上,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气囊1内部气压的测压传感器501;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1上,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气囊1内部温度的内部测温传感器502;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1上,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气囊1外部温度的外部测温传感器503。
4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内部测温传感器和外部测温传感器的协同配合,获取此时支撑气囊的工作环境数据,结合支撑气囊内部的气压数据实时监控和预判支撑气囊的工作状态,为突发事件(气囊漏气或爆炸)做好充足的准备。
45.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气囊1的数量为1

20个;所述刚性支撑部2的数量为3

20个。
46.实施例1
47.一种桥梁减振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桥体的支撑气囊1;位于所述支撑气囊1一侧,用于限制桥体和桥墩之间最小间距的刚性支撑部2;罩设在所述支撑气囊1外侧,用于
限制所述支撑气囊1体型在向四周扩张的限位环结构3;所述支撑气囊1具有承托桥体的第一支撑状态和具有收缩脱离桥体的第二支撑状态;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刚性支撑部2的顶部与桥体底面具有一定间隙;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刚性支撑部2的顶部与桥底底面抵触。
48.实施例2
49.重复实施例1,只是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1底部,用于承托所述支撑气囊1的移动拖轮4;所述支撑气囊1底部设置有用于设置所述移动拖轮4的拖轮槽101。
50.实施例3
51.重复实施例2,只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支撑气囊1底部的所述移动拖轮4的数量为3个。
52.实施例4
53.重复实施例3,只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拖轮槽101之间的所述支撑气囊1底面为支撑底面102;在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下,所述支撑底面102与桥墩的顶面接触;在所述第二支撑状态下,所述支撑底面102与桥墩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刚性支撑部2的支撑高度可多级调节。
54.实施例5
55.重复实施例4,只是所述限位环结构3包括:位于中部的收窄支撑部301;设置在所述收窄支撑部301上端的向上扩张部302;设置在所述收窄支撑部301下端的向下扩张部303;所述向上扩张部302和所述向下扩张部303的纵向轴面线截面图为类三角形;所述向上扩张部302、所述收窄支撑部301和所述向下扩张部303依次连通。具体地进行阐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气囊1的充气嘴103位于中部,所述充气嘴103从所述限位环结构3的中部伸出。所述限位环结构3的高度低于所述刚性支撑部2的高度。
56.实施例6
57.重复实施例5,只是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1上,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气囊1内部气压的测压传感器501;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1上,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气囊1内部温度的内部测温传感器502;设置在所述支撑气囊1上,用于监测所述支撑气囊1外部温度的外部测温传感器503。
58.实施例7
59.重复实施例6,只是所述支撑气囊1的数量为1个;所述刚性支撑部2的数量为4个。
6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