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吸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0213发布日期:2021-05-14 17:1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两用吸尘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用吸尘车。


背景技术:

2.吸尘车是采用新型专利技术研制的新型环保环卫设备。它改变了以往扫路车用盘刷滚动刷扫的传统方式,而全部采用负压直吸得工作原理来完成作业,并能够过滤微米级颗粒物,有效减少粉尘污染,并同步过滤可吸入颗粒物,提升空气质量,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改善人民群众的呼吸健康。
3.吸尘车多用于北方的干燥冬季,或者南方的晴天,但是吸尘车当下雨后或路面有积水时则不能使用,因为吸尘车内的布袋不能粘到水。因此在下雨后或者路面有积水时需要使用湿式扫地车来冲水后通过负压将底面污物吸入车内。但是湿式扫地车不适合于北方寒冷的干燥冬季,因为一旦喷水即会结冰,影响行车。因此需要一种干湿两用的吸尘车来适应不同的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两用吸尘车,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吸尘车不适用于雨后环境或者路面有积水的作业环境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两用吸尘车,包括车体、箱体,车体底部前侧设置有转刷,车体底部后侧设置有收集盘,收集盘顶部连接有吸尘管,吸尘管顶部和箱体连接,箱体后侧设置有后门,箱体内设置有负压泵和布袋,还包括水箱,水箱顶部连接有水泵,水泵连接有水管,水管底部连接有横管,横管底部连接有多个球阀,球阀底部分别连接有喷头;所述负压泵连接有电磁三通阀,所述电磁三通阀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负压管和所述布袋;负压管末端连接有过滤头;箱体内侧设置有湿箱和灰箱,湿箱和所述吸尘管连接,灰箱位于布袋底部。
7.优选的,所述过滤头的形状为圆台形,过滤头底部设置有滤网。
8.优选的,所述布袋位于所述箱体内侧顶部。
9.优选的,所述灰箱前侧底部设置有向后侧下方倾斜的坡板,所述灰箱后部侧端下侧开有湿化孔。
10.优选的,所述喷头均向后侧下方倾斜。
1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1、本装置通过在负压泵底部设置电磁三通阀,通过控制电磁三通阀从而能使得本装置能根据作业环境选择湿式清扫还是干式吸尘,从而控制负压泵和布袋连通或者和负压管连通,使得本装置工作效率更高,且能有效地适应作业环境。
13.2、本装置通过设置横管及其底部的喷头来和负压管配合,从而能先将底面的污水和冲刷掉并通过转刷汇集至收集盘内,通过负压管制造的负压将污水和污物吸入箱体内,有效地解决了当常规吸尘车遇到路面污水难以清理的问题。
14.3、本装置通过设置在布袋底部的灰箱,从而能有效地保护布袋不被污水打湿,提高了布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用吸尘车的局部剖视的轴测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用吸尘车的负压泵及其连接部件的轴测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用吸尘车的湿箱及灰箱的轴测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用吸尘车的水箱的轴测图。
19.附图中:1

车体、2

转刷、3

收集盘、4

箱体、5

水箱、6

水泵、7

水管、8

布袋、9

负压管、10

过滤头、11

湿箱、12

灰箱、13

后门、14

电磁三通阀、15

负压泵、16

坡板、17

湿化孔、18

横管、19

球阀、20

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1.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用吸尘车,包括车体1、箱体4,车体1底部前侧设置有转刷2,车体1底部后侧设置有收集盘3,收集盘3顶部连接有吸尘管,吸尘管顶部和箱体4连接,箱体4后侧设置有后门13,箱体4内设置有负压泵15和布袋8,还包括水箱5,水箱5顶部连接有水泵6,水泵6连接有水管7,水管7底部连接有横管18,横管18底部连接有多个球阀19,球阀19底部分别连接有喷头20;所述负压泵15连接有电磁三通阀14,所述电磁三通阀14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负压管9和所述布袋8;负压管9末端连接有过滤头10;箱体4内侧设置有湿箱11和灰箱12,湿箱11和所述吸尘管连接,灰箱12位于布袋8底部。
22.本装置通过在负压泵15底部设置电磁三通阀14,通过控制电磁三通阀14从而能使得本装置能根据作业环境选择湿式清扫还是干式吸尘,从而控制负压泵15和布袋8连通或者和负压管9连通,使得本装置工作效率更高,且能有效地适应作业环境。
23.本装置通过设置横管18及其底部的喷头20来和负压管9配合,从而能先将底面的污水和冲刷掉并通过转刷2汇集至收集盘3内,通过负压管9制造的负压将污水和污物吸入箱体4内,有效地解决了当常规吸尘车遇到路面污水难以清理的问题。
24.本装置通过设置在布袋8底部的灰箱12,从而能有效地保护布袋8不被污水打湿,提高了布袋8的使用寿命。
25.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头10的形状为圆台形,过滤头10底部设置有滤网。过滤头10在箱体4内产生负压的同时,也能由于自身的形状有效地防止垃圾将负压管9堵塞,降低了故障率,并且滤网能防止垃圾被吸入负压泵15内。
26.如图1所示,所述布袋8位于所述箱体4内侧顶部。布袋8的位置较高,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污水打湿布袋8,提高布袋使用寿命。
27.如图4所示,所述灰箱12前侧底部设置有向后侧下方倾斜的坡板16,所述灰箱12后部侧端下侧开有湿化孔17。
28.坡板15能将布袋8吸附后掉落的灰尘汇集至灰箱12后侧,并通过湿化孔17,能将湿箱11内的污水流至灰箱12底部,起到抑尘的作用,防止垃圾倾倒时产生的大范围扬尘。
29.所述喷头20均向后侧下方倾斜。喷头20向后倾斜能将路面污水和污物向后冲刷,并通过转刷2将其送入收集盘3内,提高清扫效率和效果。
30.本装置在使用时,当在干燥寒冷天气时,使用干式吸尘功能,控制电磁三通阀14将负压泵15和布袋8连接,通过转刷2将灰尘和垃圾扫至收集盘3内后通过箱体4内的负压将其吸入箱体4内,而垃圾则会掉落至湿箱11内,灰尘在被吸附至布袋8上并掉落至灰箱12内。
31.当路面有积水时,控制电磁三通阀14将负压泵15和负压管9连通,并开启水泵6,使得喷头20能将污水和污物冲刷至收集盘3内,通过箱体4内的负压将吸入箱体内,由于布袋8不产生负压,故不会吸附污物或污水,且灰箱12能较好地保护布袋8不被溅到,使得本装置能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并且其内部件的使用寿命较长。
3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3.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车体1、转刷2、收集盘3、箱体4、水箱5、水泵6、水管7、布袋8、负压管9、过滤头10、湿箱11、灰箱12、后门13、电磁三通阀14、负压泵15、坡板16、湿化孔17、横管18、球阀19、喷头2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