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站闸机智能防误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05506发布日期:2022-11-02 12:5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出站闸机智能防误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主要涉及闸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出站闸机智能防误夹装置。


背景技术:

2.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日常中常见的如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从而形成付费区与非付费区。闸机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也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在行人通过闸机时,由于部分人因为年龄、身体等因素,会出现刚走一半闸机就关闭导致夹住行人的情况,对行人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3.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1043891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夹伤的闸机,包括机身,机身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腔和右腔,机身中部设有通道,通道下方设有下槽,左腔上方设有左滑槽,右腔上方设有右滑槽,左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延伸到通道内的左滑门,右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延伸到通道内的右滑门,该专利设有防护杆和缓冲装置,主要针对在闸机未完全打开之前无法打开防护杆,防止人体对闸机进行冲撞,从而防止人体被绊倒,还针对在人没有离开闸机通道时,不启动闸机门,防止人体被夹伤。该专利中虽然也能防止夹伤,但是该专利针对的是闸机未完全打开时的防夹伤,且当出现误夹时,不能迅速开门,此外,虽然该专利设置了防护杆,但是防护杆暴露在闸机外,防护杆复位时容易误触行人,使行人容易磕绊到。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需要提供一种进出站闸机智能防误夹装置,能够自动控制闸门的开合,同时准确防止闸门误关,防止夹伤行人。
6.(二)技术方案
7.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出站闸机智能防误夹装置,包括闸机固定体和感应器,闸机固定体上转动安装有闸门,所述的闸机固定体内设置有防误夹机构,所述的防误夹机构包括循环监测部件和控制部件;所述的循环监测部件包括矩形架、复位组件、横杆,所述的矩形架固定安装在闸机固定体内,所述的复位组件设置在矩形架上,所述的横杆滑动安装在矩形架上,所述的横杆从闸机固定体内伸出,形成阻挡杆;所述的横杆从矩形架长度方向的一端滑动至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时,横杆将与复位组件接触,横杆将收缩至闸机固定体内,所述的闸门将关闭,所述的复位组件将带动横杆在矩形架上继续滑动,使横杆复位;所述的控制部件包括主体架,所述的主体架上滑动安装有水平往复组件,所述的水平往复组件与闸门连接,所述的水平往复组件的上方设置有正向组件和反向组件,所述的正向组件用于带动闸门打开,所述的主体架上还设置有齿轮组件,所述的齿轮组件用于改变反向组件的转动方向,从而控制闸门的开合。
8.进一步地,所述的矩形架包括顶部矩形架,所述的顶部矩形架固定安装在闸机固
定体上,所述的顶部矩形架上设置有顶部滑槽,所述的顶部矩形架上固定安装有顶部挡架,所述的顶部挡架上设置有顶部斜面;所述的横杆滑动安装在顶部滑槽内,当横杆从顶部矩形架长度方向的一端,滑动至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时,横杆将脱离与顶部挡架的接触收缩至闸机固定体内,所述的横杆与复位组件接触,所述的复位组件设置在顶部矩形架上。
9.进一步地,所述的复位组件包括矩形板,所述的矩形板固定安装在顶部矩形架上,所述的矩形板上设置有动力源;动力源与第一移动组件之间通过第一摩擦带连接,动力源与第二移动组件之间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件连接,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三移动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锥齿轮组件连接;所述的第一移动组件用于横杆滑动至闸机固定体的另一端之后,继续带着横杆沿顶部矩形架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二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横杆沿顶部矩形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的第三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横杆回到初始位置。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移动组件包括侧边架,所述的侧边架固定安装在顶部矩形架上,所述的侧边架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的移动板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座,所述的移动座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斜块,移动斜块与移动座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的移动板上固定安装有移动柱,所述的移动柱上滑动安装有移动连杆,所述的移动连杆转动安装在移动第一轴上,当横杆滑动至闸机固定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时,将挤压移动斜块,所述的移动连杆带动移动座滑动,所述的移动斜块将推动横杆沿着顶部矩形架上靠近矩形板的宽度方向滑动,所述的横杆将滑动至第二移动组件处,由第二移动组件继续带着横杆滑动。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移动组件包括上部次轴、长侧板,所述的上部次轴转动安装在矩形板上,所述的上部次轴上固定安装有传动轮;所述的长侧板固定安装在顶部矩形架上,所述的长侧板上转动安装有另一个上部次轴,该上部次轴上固定安装有另一个传动轮,两个传动轮上套设有长传送带,所述的长传送带上设置有齿形结构,所述的长传送带转动时将带动横杆沿着顶部矩形架长度方向继续移动,所述的长传送带将带动顶部矩形架移动至第三移动组件处。
12.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三移动组件包括复位第二轴,所述的复位第二轴转动安装在长侧板上,所述的长侧板上转动安装有复位第三轴,所述的复位第二轴和复位第三轴上设置有复位皮带,所述的复位皮带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凸起块;所述的长侧板上固定安装有复位连接板,所述的复位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复位柱,所述的复位连接板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座,所述的复位座上滑动安装有复位斜块,复位斜块与复位座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的复位凸起块移动时将带动横杆复位。
13.进一步地,所述的横杆包括横杆接触块,所述的横杆接触块滑动安装在顶部滑槽上,所述的横杆接触块上固定安装有横杆座,所述的横杆座上固定安装有横杆凸起柱,所述的横杆座上转动安装有横杆主体,所述的横杆主体上设置有横杆齿条,所述的横杆主体上设置有横杆限制槽,当复位凸起块移动时将带动横杆凸起柱移动,将横杆主体沿着顶部矩形架靠近长侧板的宽度方向继续滑动,所述的复位柱与横杆限制槽滑动配合,所述的横杆主体将挤压复位斜块回到初始位置。
14.进一步地,所述的主体架包括开合滑槽架,所述的开合滑槽架固定安装在主固定板上,主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反向杆和固定正向杆,固定正向杆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正向连接板;所述的固定反向杆上滑动安装有水平往复组件,所述的水平往复组件包括开合长杆,所述的开合长杆上固定安装有开合齿条,所述的开合长杆上滑动安装有滑槽杆,所述
的滑槽杆与闸门固定连接,所述的正向组件带动开合齿条滑动时,闸门将打开。
15.进一步地,所述的正向组件包括正向驱动轮、正向宽环、正向小棘轮,所述的正向驱动轮固定安装在驱动组件上,所述的正向驱动轮上固定安装有正向大棘轮;正向宽环上设置有棘爪,正向宽环固定安装在正向窄环上,正向窄环上设置有棘爪,正向窄环转动安装在正向圆环上,正向圆环固定安装在固定正向杆上;所述的正向小棘轮固定安装在正向轴上,正向轴转动安装在固定正向连接板上,所述的正向轴上固定安装有正向齿轮;所述的正向驱动轮转动时带动正向齿轮与开合齿条形成齿轮齿条啮合,所述的开合齿条靠近开合滑槽架滑动,将闸门打开;当横杆主体挤压移动斜块时,反向组件将带动闸门关闭。
16.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向组件包括开合次轴、反向上传递齿轮,所述的开合次轴转动安装在主固定板上,开合次轴上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的反向上传递齿轮固定安装在反向轴上,所述的反向轴转动安装在固定反向杆上,所述的反向轴上固定安装有反向齿轮,所述的反向齿轮与开合齿条形成齿轮齿条配合;齿轮组件包括反向中传递齿轮和反向下传递齿轮,当反向下传递齿轮同时与反向上传递齿轮、开合次轴上的齿轮啮合时,将带动开合齿条远离开合滑槽架滑动,将闸门关闭;当反向中传递齿轮与反向下传递齿轮形成啮合时,所述的反向齿轮将反向转动,带动开合齿条靠近开合滑槽架滑动,将闸门打开。
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设置了循环监测部件和控制部件,其中控制部件中的水平往复组件与正向组件和反向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保持闸门正常开关,在发现误关闸门时也能迅速打开闸门,防止夹伤行人;2、循环监测部件的横杆能够随着行人一起移动,直至到达闸机的另一侧,能够准确判断行人是否通过闸机,将信号传递给循环监测部件,使循环监测部件对闸门进行控制,在横杆没有达到预定位置时,闸门保持常开的状态,有效防止夹伤行人;3、本发明循环监测部件中的复位组件,能够使横杆自动复位,以待下一个行人通过闸机时使用,复位组件对横杆的管理,能够使横杆在复位时不对通行的前后行人产生影响,不会对行人造成磕绊,保证了行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发明顶部矩形架和顶部挡架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发明横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发明防误夹机构局部顶面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a1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图7为图5中a2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8为本发明防误夹机构局部第一角度示意图。
26.图9为图8中a3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10为本发明防误夹机构局部第二角度示意图。
28.图11为图10中a4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12为本发明防误夹机构局部第三角度示意图。
30.图13为本发明防误夹机构局部第四角度示意图。
31.图14为本发明防误夹机构局部正视图。
32.图15为图14中a-a处剖视图。
33.图16为图15中a6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4.图17为图14中a5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5.图18为本发明防误夹机构局部第五角度示意图。
36.图19为本发明防误夹机构局部剖开后示意图。
37.图20为图19中a7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38.附图标号:1-闸机固定体;2-闸门;3-防误夹机构;4-感应器;301-顶部矩形框;302-顶部矩形架;303-升降板;304-主固定板;305-伸缩杆;306-伸缩气缸;307-顶部滑槽;308-顶部挡架;309-顶部斜面;310-横杆接触块;311-横杆座;312-横杆主体;313-横杆齿条;314-横杆限制槽;315-横杆凸起柱;316-长侧板;317-矩形板;318-上部电机;319-长传送带;320-齿形结构;321-传动轮;322-次锥齿轮;323-上部次轴;324-第一摩擦带;325-主锥齿轮;326-上部主轴;327-复位第一轴;328-第二摩擦带;329-第一锥齿轮;330-第二锥齿轮;331-复位凸起块;332-复位皮带;333-复位第二轴;334-复位斜块;335-复位座;336-复位连接板;337-复位第三轴;338-复位异形板;339-复位柱;340-侧边架;341-移动第一轴;342-移动连杆;343-移动斜块;344-移动座;345-移动板;346-移动柱;347-插轴;348-滑槽杆;349-开合长杆;350-开合次轴;351-开合皮带;352-开合电机;353-开合带轮;354-开合弧面;355-开合滑槽架;356-开合第一连杆;357-开合第二连杆;358-正向轴;359-正向齿轮;360-正向圆环;361-正向窄环;362-正向小棘轮;363-正向宽环;364-正向大棘轮;365-正向驱动轮;366-反向驱动轮;367-反向上传递齿轮;368-反向轴;369-反向齿轮;370-反向斜面杆;371-反向中传递齿轮;372-上弧形滑道;373-下弧形滑道;374-反向下传递齿轮;375-反向小连杆;376-固定反向杆;377-固定正向连接板;378-固定正向杆;379-开合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通过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40.实施例:如图1-图20所示的一种进出站闸机智能防误夹装置,包括闸机固定体1,闸机固定体1为左右对称设置,两个闸机固定体1的中间设置有感应器4,两个闸机固定体1之间为通道;闸机固定体1上转动安装有闸门2,闸门2上设置有传感器,闸机固定体1内设置有防误夹机构3,防误夹机构3包括循环监测部件和控制部件。
41.矩形架包括顶部矩形框301,顶部矩形框301上固定安装有顶部矩形架302,顶部矩形架302上设置有顶部滑槽307,顶部矩形架302上固定安装有顶部挡架308,顶部挡架308上设置有顶部斜面309;横杆滑动安装在顶部滑槽307内,当横杆从顶部矩形架302长度方向的一端,滑动至长度方向的另一端时,横杆将脱离与顶部挡架308的接触收缩至闸机固定体1内,横杆与复位组件接触,复位组件设置在顶部矩形架302上。
42.复位组件包括矩形板317,矩形板317固定安装在顶部矩形架302上,矩形板317上设置有动力源;动力源与第一移动组件之间通过第一摩擦带324连接,动力源与第二移动组件之间通过第一锥齿轮组件连接,第二移动组件与第三移动组件之间通过第二锥齿轮组件连接。
43.动力源包括上部电机318,上部电机318固定安装在矩形板317上,上部电机318的
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上部主轴326,上部主轴326转动安装在矩形板317上,第一摩擦带324的一端套设在上部主轴326上,另一端套设在移动第一轴341上,第一摩擦带324与移动第一轴341、上部主轴326之间摩擦传动。
44.第一锥齿轮组件包括主锥齿轮325、次锥齿轮322,主锥齿轮325固定安装在上部主轴326上,次锥齿轮322固定安装在上部次轴323上,次锥齿轮322与主锥齿轮325形成锥齿轮配合。
45.第二锥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锥齿轮329、第二锥齿轮330,第一锥齿轮329固定安装在复位第一轴327上,复位第一轴327转动安装在长侧板316上,复位第一轴327上套设有第二摩擦带328,第二摩擦带328的另一端套设在复位第二轴333上,复位第二轴333、复位第一轴327与第二摩擦带328之间摩擦传动;第二锥齿轮330固定安装在另一个上部次轴323上。
46.第一移动组件包括侧边架340,侧边架340固定安装在顶部矩形架302上,侧边架340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板345,移动板345上固定安装有移动座344,移动座344内设置有传感器,移动座344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斜块343,移动斜块343与移动座344之间设置有弹簧,移动斜块343滑动收缩至移动座344内时,能触发传感器,弹性部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座344内,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移动斜块343上;移动板345上固定安装有移动柱346,移动柱346上滑动安装有移动连杆342,移动连杆342上设置有滑槽,滑槽与移动柱346滑动连接,移动连杆342转动安装在移动第一轴341上。
47.第二移动组件包括上部次轴323、长侧板316,上部次轴323转动安装在矩形板317上,上部次轴323上固定安装有传动轮321;长侧板316固定安装在顶部矩形架302上,长侧板316上转动安装有另一个上部次轴323,该上部次轴323上固定安装有另一个传动轮321,两个传动轮321上套设有长传送带319,长传送带319上设置有齿形结构320,长传送带319转动时将带动横杆沿着顶部矩形架302长度方向继续移动,长传送带319将带动顶部矩形架302移动至第三移动组件处。
48.第三移动组件包括复位第二轴333,复位第二轴333转动安装在长侧板316上;长侧板316上转动安装有复位第三轴337,复位第二轴333和复位第三轴337上设置有复位皮带332,复位第二轴333、复位第三轴337与复位皮带332之间摩擦传动,复位皮带332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凸起块331;长侧板316上固定安装有复位连接板336,复位连接板336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异形板338,复位异形板338上固定安装有复位柱339;复位连接板336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座335,复位座335上滑动安装有复位斜块334,复位斜块334与复位座335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复位斜块334上,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复位座335上,复位凸起块331移动时将带动横杆复位。
49.横杆包括横杆接触块310,横杆接触块310滑动安装在顶部滑槽307上,横杆接触块310上固定安装有横杆座311,横杆座311上固定安装有横杆凸起柱315,横杆座311上转动安装有横杆主体312,横杆主体312上设置有横杆齿条313,横杆主体312上设置有横杆限制槽314,横杆主体312分为长段和短段,当长段为水平状态时,将伸出闸机固定体1内,形成阻挡杆;当复位凸起块331移动时将带动横杆凸起柱315移动,将横杆主体312沿着顶部矩形架302靠近长侧板316的宽度方向继续滑动,复位柱339与横杆限制槽314滑动配合,横杆主体312将挤压复位斜块334,回到初始位置。
50.主体架包括开合滑槽架355,开合滑槽架355固定安装在主固定板304上,主固定板
304固定安装在闸机固定体1上,主固定板304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反向杆376和固定正向杆378,固定正向杆378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正向连接板377;固定反向杆376上滑动安装有水平往复组件,水平往复组件包括开合长杆349,开合长杆349上固定安装有开合齿条379,开合长杆349上滑动安装有滑槽杆348,滑槽杆348与闸门2固定连接,插轴347固定安装在闸机固定体1上,闸门2转动安装在插轴347上,正向组件带动开合齿条379滑动时,闸门2将打开。
51.驱动组件包括开合电机352,开合电机352固定安装在主固定板304上,开合电机352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开合带轮353;开合电机352与传感器电性连接。
52.正向组件、反向组件均设置有四组;水平往复组件中的开合齿条379也设置有四个。
53.正向组件包括正向驱动轮365、正向宽环363、正向小棘轮362,正向驱动轮365固定安装在开合带轮353上,正向驱动轮365与开合带轮353同轴心,两者之间利用一个远离圆心的杆固定,正向驱动轮365上固定安装有正向大棘轮364;正向宽环363上设置有棘爪,正向宽环363固定安装在正向窄环361上,正向窄环361上设置有棘爪,正向窄环361转动安装在正向圆环360上,正向圆环360固定安装在固定正向杆378上,正向小棘轮362固定安装在正向轴358上;正向轴358转动安装在固定正向连接板377上,正向轴358上固定安装有正向齿轮359;正向驱动轮365转动时带动正向齿轮359与开合齿条379形成齿轮齿条啮合,开合齿条379靠近开合滑槽架355滑动,将闸门2打开;上述设置正向大棘轮364只能单向带动正向宽环363转动,从而使正向窄环361只能单向带着正向小棘轮362转动,当正向大棘轮364往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将无法带动正向宽环363转动,正向窄环361也无法带着正向小棘轮362转动。
54.反向组件包括开合次轴350,开合次轴350上也固定安装有一个开合带轮353,两个开合带轮353上套设有开合皮带351,开合皮带351与两个开合次轴350形成带传动,开合次轴350转动安装在主固定板304上,开合次轴350上固定安装有齿轮,反向上传递齿轮367固定安装在反向轴368上,反向轴368转动安装在固定反向杆376上,反向轴368上固定安装有反向齿轮369,反向齿轮369与开合齿条379形成齿轮齿条配合。
55.齿轮组件包括伸缩气缸306,伸缩气缸306固定安装在闸机固定体1上,伸缩气缸306的活动端固定安装有伸缩杆305,伸缩杆305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板303,升降板303上设置有开合弧面354,升降板303上转动安装有反向小连杆375,反向小连杆375上通过轴转动安装有反向下传递齿轮374,反向下传递齿轮374的轴滑动安装在下弧形滑道373上,下弧形滑道373固定安装在主固定板304上,升降板303上固定安装有反向斜面杆370,反向中传递齿轮371通过轴滑动安装在上弧形滑道372上,上弧形滑道372固定安装在固定反向杆376上;开合次轴350上的齿轮与反向下传递齿轮374啮合;反向斜面杆370推动反向中传递齿轮371滑动,使反向中传递齿轮371与反向上传递齿轮367啮合,当反向斜面杆370停止推动反向中传递齿轮371时,在上弧形滑道372的作用和重力作用下,反向中传递齿轮371将下滑,回到初始位置。
56.如图14所示,四个正向驱动轮365之间利用开合第一连杆356铰接,四个反向驱动轮366之间利用开合第二连杆357铰接。
57.当反向下传递齿轮374同时与反向上传递齿轮367、开合次轴350轴上的齿轮啮合时,将带动开合齿条379远离开合滑槽架355滑动,将闸门2关闭;当反向中传递齿轮371与反
向下传递齿轮374形成啮合时,反向齿轮369将反向转动,带动开合齿条379靠近开合滑槽架355滑动,将闸门2打开。
58.感应器4、开合电机352、上部电机318之间电性连接。
59.本发明工作原理:行人刷卡进入闸机固定体1内,当经过感应器4时,感应器4获得信号,得知当前有人通过,将信号传递给开合电机352,开合电机352启动,带动开合带轮353转动,开合带轮353带动正向驱动轮365转动,如图14所示,正向驱动轮365将顺时针转动,正向驱动轮365转动时将带动正向大棘轮364转动,正向大棘轮364带动正向宽环363转动,正向宽环363带动正向窄环361转动,正向窄环361带动正向小棘轮362转动,正向小棘轮362转动时带动正向轴358转动,进而使正向齿轮359转动,最终带动开合齿条379靠近闸门2滑动,开合齿条379滑动时带动开合长杆349滑动,开合长杆349带动滑槽杆348转动,滑槽杆348带动闸门2打开,只要感应器4不传递信号给开合电机352,则闸门2一直保持开启转态,防止闸门2关闭误夹行人。
60.当闸门2打开后,行人通过通道将手动推动横杆主体312,横杆主体312将在顶部矩形架302上滑动,一直跟随行人滑动至闸机固定体1的另一端,在横杆主体312没有到达闸机固定体1的另一端时,闸门2永远保持打开状态,能防止误夹行人。
61.横杆主体312在顶部矩形架302上滑动时,直至经过顶部斜面309,顶部挡架308将解除对横杆主体312的限制,横杆主体312将转动,使横杆主体312上的长段变为竖直状态,收缩至闸机固定体1内,在横杆主体312经过顶部挡架308时,将与移动斜块343接触,并挤压移动斜块343,移动斜块343滑动时触发传感器,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开合电机352,表示当前行人完全通过闸机固定体1,可以关闭闸门2。
62.此时开合电机352接收信号将反向转动,如图14所示,开合电机352将带动正向驱动轮365逆时针转动,正向驱动轮365逆时针转动时,正向大棘轮364将不带动正向宽环363转动;此时,通过开合皮带351、开合带轮353的皮带传动,将带动开合次轴350逆时针转动,此时需启动伸缩气缸306,伸缩气缸306活动端伸出带着伸缩杆305上升,从而带着升降板303上升,升降板303上升时带动反向下传递齿轮374在下弧形滑道373上滑动,使反向下传递齿轮374与反向上传递齿轮367啮合,从而使反向上传递齿轮367带动反向齿轮369转动,反向齿轮369转动时带动开合齿条379远离闸门2,开合齿条379远离闸门2时,将拉动开合长杆349远离闸门2,开合长杆349将通过滑槽杆348带动闸门2转动,将闸门2关闭。
63.在开合齿条379远离闸门2时,开合齿条379与正向齿轮359的啮合下,将使正向齿轮359(逆时针)反转,从而使正向小棘轮362带着正向窄环361一起反转,且与开合电机352一样反转。
64.如果在关闭闸门2的过程中,闸门2触碰到行人,将启动伸缩气缸306的活动端再次伸出,带着伸缩杆305再次上升,此时反向斜面杆370将推动反向中传递齿轮371滑动与反向上传递齿轮367啮合,反向下传递齿轮374将靠近反向中传递齿轮371,反向下传递齿轮374与反向中传递齿轮371啮合,最终使反向上传递齿轮367反转(如图14所示,顺时针转),反向齿轮369将带动开合齿条379靠近闸门2,将闸门2再次打开,防止误夹行人;在开合齿条379滑动靠近闸门2的过程中,正向小棘轮362不会带着正向窄环361转动。
65.在上述过程中,当横杆主体312收缩至闸机固定体1内后(如图12所示),启动上部电机318,上部电机318带动上部主轴326转动,上部主轴326转动时通过第一摩擦带324带动
移动第一轴341转动,从而使移动连杆342带动移动柱346滑动,由移动斜块343推着横杆主体312沿顶部矩形架302的宽度边继续滑动,直至横杆主体312与长传送带319接触,
66.由于次锥齿轮322与主锥齿轮325啮合带动传动轮321转动,传动轮321转动时带动长传送带319转动起来,长传送带319将带动横杆主体312继续沿着闸机固定体1的长度边继续滑动,当走完所在的长度边时(如图7所示),第二锥齿轮330带动第一锥齿轮329转动,利用第二摩擦带328带动复位第二轴333转动,从而使复位皮带332转动,复位凸起块331将推动横杆凸起柱315移动,从而带着横杆主体312移动,沿着顶部矩形架302宽度的边滑动,也就是靠近复位第三轴337滑动,当横杆限制槽314经过复位柱339时,将使横杆主体312转动,使横杆主体312上的长段再次转为水平状态,且横杆主体312移动时经过复位斜块334,挤压复位斜块334,最终通过复位斜块334,复位斜块334通过弹簧弹出,对横杆主体312进行阻挡,使横杆主体312的长段保持水平转态,以待下一个行人通过,推着横杆主体312滑动。
67.本发明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