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沥青喷洒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23876发布日期:2022-10-25 19:2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沥青喷洒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沥青喷洒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沥青路面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对路面进行修补作业,即需要将液体沥青喷洒在路面上;现有的养护车辆只能对车辆的后方进行沥青喷洒,无法对车辆的侧面进行喷洒,降低了产品的喷洒范围,因此设计一款能与养护车辆相配合,并对养护车辆的侧面进行喷洒的沥青喷洒器是十分必要的了。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能对车辆的后方进行沥青喷洒,无法对车辆的侧面进行喷洒,降低了产品的喷洒范围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沥青喷洒器,采用将第一支撑管、喷洒管和第二支撑管连通在一起,使产品设置在养护车辆的侧壁上,并使第一支撑管与沥青罐相连通,同时,将至少两个喷头设置在喷洒管的外壁上,以实现产品与现有的养护车辆相配合,并对养护车辆的一侧进行喷洒沥青,从而扩大了养护车辆喷洒沥青范围的效果。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4.一种道路沥青喷洒器,道路沥青喷洒器设置在养护车辆的侧壁上,道路沥青喷洒器与养护车辆上的沥青罐相连通,道路沥青喷洒器包括:第一支撑管、喷洒管、喷头、第二支撑管、第一支撑座、第一压紧板、第一螺纹杆、第一固定螺母、第二支撑座、第二压紧板、第二螺纹杆和第二固定螺母;第一支撑管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第一支撑管的一端与沥青罐相连通;喷洒管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喷洒管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管的另一端相连通;至少两个喷头设置在喷洒管的外壁上,且至少两个喷头的一端与喷洒管相连通;第二支撑管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第二支撑管的一端开口与喷洒管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支撑管嵌入第一安装槽内;第一压紧板与第一支撑管的顶部相贴合;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至少两个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相连接,且至少两个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压紧板;第一固定螺母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固定螺母套设在第一螺纹杆的外侧,且第一固定螺母与第一压紧板相贴合;第二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支撑管嵌入第二安装槽内;第二压紧板与第二支撑管的顶部相贴合;第二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至少两个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相连接,且至少两个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压紧板;第二固定螺母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固定螺母套设在第二螺纹杆的外侧,且第二固定螺母与第二压紧板相贴合;其中,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适配,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适配。
5.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安装槽呈v形,第二安装槽呈v形。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一万向滚轮和第二万向滚轮;第一
万向滚轮与第一支撑座的底部相连接;第二万向滚轮与第二支撑座的底部相连接。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一减震架、第一弹簧和第一移动板;第一减震架上设置有第一缓冲槽,第一减震架与第一支撑座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弹簧嵌入第一缓冲槽内,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减震架相连接;第一移动板嵌入第一缓冲槽内,第一移动板与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一移动板与第一万向滚轮相连接。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一限位盖;第一限位盖套设在第一减震架的外侧,第一限位盖绕设在第一万向滚轮的外侧,且第一限位盖位于第一移动板的下方。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二减震架、第二弹簧和第二移动板;第二减震架上设置有第二缓冲槽,第二减震架与第二支撑座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弹簧嵌入第二缓冲槽内,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减震架相连接;第二移动板嵌入第二缓冲槽内,第二移动板与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移动板与第二万向滚轮相连接。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二限位盖;第二限位盖套设在第二减震架的外侧,第二限位盖绕设在第二万向滚轮的外侧,且第二限位盖位于第二移动板的下方。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一垫板和第二垫板;第一垫板为弹性体,第一垫板设置在第一压紧板的底部,且第一垫板与第一支撑管相贴合;第二垫板为弹性体,第二垫板设置在第二压紧板的底部,且第二垫板与第二支撑管相贴合。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一滚珠、连接座、第一固定盖、第二滚珠、连接杆和第二固定盖;第一滚珠嵌入第一支撑座内;连接座内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三内螺纹,连接座与第一滚珠相连接;第一固定盖内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固定盖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第一固定盖绕设在连接座的外侧,且第一滚珠嵌入第一凹槽内;第二滚珠嵌入第二支撑座内;连接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连接杆的一端嵌入连接座的螺纹孔内,且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滚珠相连接;第二固定盖内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固定盖固定在第二支撑座上,第二固定盖绕设在连接杆的外侧,且第二滚珠嵌入第二凹槽内;其中,第三外螺纹与第三内螺纹相适配。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道路沥青喷洒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5.1.通过将第一支撑管的一端与沥青罐相连通,将喷洒管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管的另一端相连通,并将第二支撑管的一端开口与喷洒管的另一端相连通,以实现第一支撑管、喷洒管和第二支撑管连通在一起,从而实现养护车辆上的沥青罐内的液体沥青流入第一支撑管、喷洒管和第二支撑管内;通过将至少两个喷头设置在喷洒管的外壁上,并使至少两个喷头的一端与喷洒管相连通,以实现喷洒管内的沥青经喷头喷洒在道路上,从而实现对道路的养护;通过将第一支撑管潜嵌入第一支撑座的第一安装槽内,将第一压紧板与第一支撑管的顶部相贴合,使第一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相连接,使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压紧板,并将第一固定螺母套设在第一螺纹杆的外侧,以实现旋拧第一固定螺母,使第一固定螺母带动第一压紧板与第一支撑管紧密贴合,从而使第一支撑管嵌入第一安装槽内,以提升第一支撑管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支撑管潜嵌入第二支撑座的第二安装槽内,将第二压紧板与第二支撑管的顶部相贴合,使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相连接,使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压紧板,并将第二固定螺母套设在第二螺纹杆的外侧,以实现
旋拧第二固定螺母,使第二固定螺母带动第二压紧板与第二支撑管紧密贴合,从而使第二支撑管嵌入第二安装槽内,以提升第二支撑管的稳定性。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支撑管、喷洒管和第二支撑管连通在一起,使产品设置在养护车辆的侧壁上,并使第一支撑管与沥青罐相连通,同时,将至少两个喷头设置在喷洒管的外壁上,以实现产品与现有的养护车辆相配合,并对养护车辆的一侧进行喷洒沥青,从而扩大了养护车辆喷洒沥青的范围。
16.2.通过将第一安装槽设置呈v形,以实现第一安装槽与第一支撑管紧密贴合,从而提升第一支撑管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安装槽设置呈v形,以实现第二安装槽与第二支撑管紧密贴合,从而提升第二支撑管的稳定性。
17.3.通过将第一万向滚轮与第一支撑座的底部相连接,以实现通过第一万向滚轮对第一支撑座进行支撑,从而实现第一支撑座通过第一万向滚轮在地面上移动;通过将第二万向滚轮与第二支撑座的底部相连接,以实现通过第二万向滚轮对第二支撑座进行支撑,从而实现第二支撑座通过第二万向滚轮在地面上移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万向滚轮和第二万向滚轮分别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进行支撑,以实现产品能够跟随养护车辆移动,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18.4.通过将第一减震架与第一支撑座的底部相连接,将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减震架相连接,将第一移动板与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并将第一移动板与第一万向滚轮相连接,以实现当第一万向滚轮在地面上移动时,第一弹簧能够吸附第一万向滚轮震动,从而实现对第一万向滚轮减震的技术效果。
19.5.通过将第一限位盖套设在第一减震架的外侧,将第一限位盖绕设在第一万向滚轮的外侧,并使第一限位盖位于第一移动板的下方,以实现第一限位盖安装在第一减震架上,并使第一限位盖对第一移动板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第一移动板从第一减震架内脱离,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20.6.通过将第二减震架与第二支撑座的底部相连接,将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减震架相连接,将第二移动板与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相连接,并将第二移动板与第二万向滚轮相连接,以实现当第二万向滚轮在地面上移动时,第二弹簧能够吸附第二万向滚轮震动,从而实现对第二万向滚轮减震的技术效果。
21.7.通过将第二限位盖套设在第二减震架的外侧,将第二限位盖绕设在第二万向滚轮的外侧,并使第二限位盖位于第二移动板的下方,以实现第二限位盖安装在第二减震架上,并使第二限位盖对第二移动板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第二移动板从第二减震架内脱离,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22.8.通过将第一垫板设置为弹性体,将第一垫板设置在第一压紧板的底部,并使第一垫板与第一支撑管相贴合,以增大第一垫板与第一支撑管进行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第一支撑管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垫板设置为弹性体,将第二垫板设置在第二压紧板的底部,并使第二垫板与第二支撑管相贴合,以增大第二垫板与第二支撑管进行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第二支撑管的稳定性。
23.9.通过将连接座与第一滚珠相连接,将第一滚珠嵌入第一支撑座内,将第一固定盖固定在第一支撑座上,并将第一滚珠嵌入第一固定盖的第一凹槽,以实现将第一滚珠安装在第一安装座内,以使第一滚珠可在第一支撑座内转动,从而实现连接座与第一支撑座转动连接;通过将连接杆与第二滚珠相连接,将第二滚珠嵌入第二支撑座内,将第二固定盖
固定在第二支撑座上,并将第二滚珠嵌入第二固定盖的第二凹槽,以实现将第二滚珠安装在第二安装座内,以使第二滚珠可在第二支撑座内转动,从而实现连接杆与第二支撑座转动连接。通过将连接杆嵌入连接座的螺纹孔,以实现连接杆与连接座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转动连接杆或连接座调节连接杆嵌入连接座内的长度,从而调节连接杆与连接座的整体长度,进而实现将第一支撑座与第二支撑座连接在一起,以提升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一种道路沥青喷洒器的主视图;
25.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26.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27.图4为图1的c处局部放大图;
28.图5为图1的d处局部放大图;
29.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0.10第一支撑管,11喷洒管,12喷头,13第二支撑管,14第一支撑座,15第一安装槽,16第一压紧板,17第一螺纹杆,18第一固定螺母,19第二支撑座,20第二安装槽,21第二压紧板,22第二螺纹杆,23第二固定螺母,24第一万向滚轮,25第二万向滚轮,26第一减震架,27第一弹簧,28第一移动板,29第一限位盖,30第二减震架,31第二弹簧,32第二移动板,33第二限位盖,34第一垫板,35第二垫板,36 第一滚珠,37连接座,38第一固定盖,39第二滚珠,40连接杆,41第二固定盖。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32.实施例1:
33.一种道路沥青喷洒器,如图1至图5所示,道路沥青喷洒器设置在养护车辆的侧壁上,道路沥青喷洒器与养护车辆上的沥青罐相连通,道路沥青喷洒器包括:第一支撑管10、喷洒管11、喷头12、第二支撑管13、第一支撑座14、第一压紧板16、第一螺纹杆17、第一固定螺母18、第二支撑座19、第二压紧板21、第二螺纹杆22和第二固定螺母23;第一支撑管10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第一支撑管10的一端与沥青罐相连通;喷洒管11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喷洒管1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管 10的另一端相连通;至少两个喷头12设置在喷洒管11的外壁上,且至少两个喷头12 的一端与喷洒管11相连通;第二支撑管13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第二支撑管 13的一端开口与喷洒管11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支撑座1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5,第一支撑管10嵌入第一安装槽15内;第一压紧板16与第一支撑管10的顶部相贴合;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至少两个第一螺纹杆1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 14相连接,且至少两个第一螺纹杆17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压紧板16;第一固定螺母18 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固定螺母18套设在第一螺纹杆17的外侧,且第一固定螺母18与第一压紧板16相贴合;第二支撑座19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0,第二支撑管 13嵌入第二安装槽20内;第二压紧板21与第二支撑管13的顶部相贴合;第二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
第二外螺纹,至少两个第二螺纹杆22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19相连接,且至少两个第二螺纹杆2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压紧板21;第二固定螺母23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固定螺母23套设在第二螺纹杆22的外侧,且第二固定螺母23与第二压紧板21相贴合;其中,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适配,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适配。
34.通过将第一支撑管10的一端与沥青罐相连通,将喷洒管1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管 10的另一端相连通,并将第二支撑管13的一端开口与喷洒管11的另一端相连通,以实现第一支撑管10、喷洒管11和第二支撑管13连通在一起,从而实现养护车辆上的沥青罐内的液体沥青流入第一支撑管10、喷洒管11和第二支撑管13内;通过将至少两个喷头12设置在喷洒管11的外壁上,并使至少两个喷头12的一端与喷洒管11相连通,以实现喷洒管11内的沥青经喷头12喷洒在道路上,从而实现对道路的养护;通过将第一支撑管10潜嵌入第一支撑座14的第一安装槽15内,将第一压紧板16与第一支撑管10的顶部相贴合,使第一螺纹杆1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14相连接,使第一螺纹杆17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压紧板16,并将第一固定螺母18套设在第一螺纹杆17 的外侧,以实现旋拧第一固定螺母18,使第一固定螺母18带动第一压紧板16与第一支撑管10紧密贴合,从而使第一支撑管10嵌入第一安装槽15内,以提升第一支撑管 10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支撑管13潜嵌入第二支撑座19的第二安装槽20内,将第二压紧板21与第二支撑管13的顶部相贴合,使第二螺纹杆22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19 相连接,使第二螺纹杆2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压紧板21,并将第二固定螺母23套设在第二螺纹杆22的外侧,以实现旋拧第二固定螺母23,使第二固定螺母23带动第二压紧板21与第二支撑管13紧密贴合,从而使第二支撑管13嵌入第二安装槽20内,以提升第二支撑管13的稳定性。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支撑管10、喷洒管11和第二支撑管13连通在一起,使产品设置在养护车辆的侧壁上,并使第一支撑管10与沥青罐相连通,同时,将至少两个喷头12设置在喷洒管11的外壁上,以实现产品与现有的养护车辆相配合,并对养护车辆的一侧进行喷洒沥青,从而扩大了养护车辆喷洒沥青的范围。
35.具体地,第一支撑座14与养护车辆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与第一支撑管10之间呈预定角度,以实现加强杆、第一支撑管10和养护车辆的侧壁围成一三角形,以提升第一支撑座14与养护车辆的连接强度。
36.具体地,在养护车辆上的沥青罐的出口处设置三通阀,三通阀的一个出口与养护车辆现有的喷洒器相连通,将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与第一支撑管相连通。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安装槽15呈v形,第二安装槽20呈v形。
38.通过将第一安装槽15设置呈v形,以实现第一安装槽15与第一支撑管10紧密贴合,从而提升第一支撑管10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安装槽20设置呈v形,以实现第二安装槽20与第二支撑管13紧密贴合,从而提升第二支撑管13的稳定性。
39.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一万向滚轮24和第二万向滚轮25;第一万向滚轮24与第一支撑座14的底部相连接;第二万向滚轮25与第二支撑座19的底部相连接。
40.通过将第一万向滚轮24与第一支撑座14的底部相连接,以实现通过第一万向滚轮24对第一支撑座14进行支撑,从而实现第一支撑座14通过第一万向滚轮24在地面上移动;通过将第二万向滚轮25与第二支撑座19的底部相连接,以实现通过第二万向滚轮25对第二
支撑座19进行支撑,从而实现第二支撑座19通过第二万向滚轮25 在地面上移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万向滚轮24和第二万向滚轮25分别第一支撑座14和第二支撑座19进行支撑,以实现产品能够跟随养护车辆移动,从而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41.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一减震架26、第一弹簧27和第一移动板28;第一减震架26上设置有第一缓冲槽,第一减震架26与第一支撑座14的底部相连接;第一弹簧27嵌入第一缓冲槽内,第一弹簧27 的一端与第一减震架26相连接;第一移动板28嵌入第一缓冲槽内,第一移动板28与第一弹簧27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一移动板28与第一万向滚轮24相连接。
42.通过将第一减震架26与第一支撑座14的底部相连接,将第一弹簧27的一端与第一减震架26相连接,将第一移动板28与第一弹簧27的另一端相连接,并将第一移动板28与第一万向滚轮24相连接,以实现当第一万向滚轮24在地面上移动时,第一弹簧27能够吸附第一万向滚轮24震动,从而实现对第一万向滚轮24减震的技术效果。
4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一限位盖29;第一限位盖29套设在第一减震架26的外侧,第一限位盖29绕设在第一万向滚轮24的外侧,且第一限位盖29位于第一移动板28的下方。
44.通过将第一限位盖29套设在第一减震架26的外侧,将第一限位盖29绕设在第一万向滚轮24的外侧,并使第一限位盖29位于第一移动板28的下方,以实现第一限位盖29安装在第一减震架26上,并使第一限位盖29对第一移动板28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第一移动板28从第一减震架26内脱离,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4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二减震架30、第二弹簧31和第二移动板32;第二减震架30上设置有第二缓冲槽,第二减震架30与第二支撑座19的底部相连接;第二弹簧31嵌入第二缓冲槽内,第二弹簧31 的一端与第二减震架30相连接;第二移动板32嵌入第二缓冲槽内,第二移动板32与第二弹簧31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二移动板32与第二万向滚轮25相连接。
46.通过将第二减震架30与第二支撑座19的底部相连接,将第二弹簧31的一端与第二减震架30相连接,将第二移动板32与第二弹簧31的另一端相连接,并将第二移动板32与第二万向滚轮25相连接,以实现当第二万向滚轮25在地面上移动时,第二弹簧31能够吸附第二万向滚轮25震动,从而实现对第二万向滚轮25减震的技术效果。
4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二限位盖33;第二限位盖33套设在第二减震架30的外侧,第二限位盖33绕设在第二万向滚轮25的外侧,且第二限位盖33位于第二移动板32的下方。
48.通过将第二限位盖33套设在第二减震架30的外侧,将第二限位盖33绕设在第二万向滚轮25的外侧,并使第二限位盖33位于第二移动板32的下方,以实现第二限位盖33安装在第二减震架30上,并使第二限位盖33对第二移动板32进行限位,从而防止第二移动板32从第二减震架30内脱离,以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49.实施例2:
50.一种道路沥青喷洒器,如图1至图5所示,道路沥青喷洒器设置在养护车辆的侧壁上,道路沥青喷洒器与养护车辆上的沥青罐相连通,道路沥青喷洒器包括:第一支撑管10、喷洒管11、喷头12、第二支撑管13、第一支撑座14、第一压紧板16、第一螺纹杆17、第一固定
螺母18、第二支撑座19、第二压紧板21、第二螺纹杆22和第二固定螺母23;第一支撑管10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第一支撑管10的一端与沥青罐相连通;喷洒管11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喷洒管1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管 10的另一端相连通;至少两个喷头12设置在喷洒管11的外壁上,且至少两个喷头12 的一端与喷洒管11相连通;第二支撑管13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第二支撑管 13的一端开口与喷洒管11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支撑座14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5,第一支撑管10嵌入第一安装槽15内;第一压紧板16与第一支撑管10的顶部相贴合;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至少两个第一螺纹杆1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 14相连接,且至少两个第一螺纹杆17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压紧板16;第一固定螺母18 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第一固定螺母18套设在第一螺纹杆17的外侧,且第一固定螺母18与第一压紧板16相贴合;第二支撑座19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0,第二支撑管 13嵌入第二安装槽20内;第二压紧板21与第二支撑管13的顶部相贴合;第二螺纹杆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螺纹,至少两个第二螺纹杆22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19相连接,且至少两个第二螺纹杆2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压紧板21;第二固定螺母23内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固定螺母23套设在第二螺纹杆22的外侧,且第二固定螺母23与第二压紧板21相贴合;其中,第一外螺纹与第一内螺纹相适配,第二外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相适配。
51.通过将第一支撑管10的一端与沥青罐相连通,将喷洒管1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管 10的另一端相连通,并将第二支撑管13的一端开口与喷洒管11的另一端相连通,以实现第一支撑管10、喷洒管11和第二支撑管13连通在一起,从而实现养护车辆上的沥青罐内的液体沥青流入第一支撑管10、喷洒管11和第二支撑管13内;通过将至少两个喷头12设置在喷洒管11的外壁上,并使至少两个喷头12的一端与喷洒管11相连通,以实现喷洒管11内的沥青经喷头12喷洒在道路上,从而实现对道路的养护;通过将第一支撑管10潜嵌入第一支撑座14的第一安装槽15内,将第一压紧板16与第一支撑管10的顶部相贴合,使第一螺纹杆17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14相连接,使第一螺纹杆17的另一端穿过第一压紧板16,并将第一固定螺母18套设在第一螺纹杆17 的外侧,以实现旋拧第一固定螺母18,使第一固定螺母18带动第一压紧板16与第一支撑管10紧密贴合,从而使第一支撑管10嵌入第一安装槽15内,以提升第一支撑管 10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支撑管13潜嵌入第二支撑座19的第二安装槽20内,将第二压紧板21与第二支撑管13的顶部相贴合,使第二螺纹杆22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19 相连接,使第二螺纹杆2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压紧板21,并将第二固定螺母23套设在第二螺纹杆22的外侧,以实现旋拧第二固定螺母23,使第二固定螺母23带动第二压紧板21与第二支撑管13紧密贴合,从而使第二支撑管13嵌入第二安装槽20内,以提升第二支撑管13的稳定性。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第一支撑管10、喷洒管11和第二支撑管13连通在一起,使产品设置在养护车辆的侧壁上,并使第一支撑管10与沥青罐相连通,同时,将至少两个喷头12设置在喷洒管11的外壁上,以实现对养护车辆的一侧进行喷洒沥青,从而扩大了养护车辆喷洒沥青的范围。
52.具体地,第一支撑座14与养护车辆的侧壁之间设置有加强杆,加强杆与第一支撑管10之间呈预定角度,以实现加强杆、第一支撑管10和养护车辆的侧壁围成一三角形,以提升第一支撑座14与养护车辆的连接强度。
53.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一垫板34和第二垫板35;第一垫板34为弹性体,第一垫板34设置在第一压紧板16的底部,且第一垫板
34与第一支撑管10相贴合;第二垫板35为弹性体,第二垫板35设置在第二压紧板21的底部,且第二垫板35与第二支撑管13相贴合。
54.通过将第一垫板34设置为弹性体,将第一垫板34设置在第一压紧板16的底部,并使第一垫板34与第一支撑管10相贴合,以增大第一垫板34与第一支撑管10进行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第一支撑管10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垫板35设置为弹性体,将第二垫板35设置在第二压紧板21的底部,并使第二垫板35与第二支撑管13相贴合,以增大第二垫板35与第二支撑管13进行的摩擦力,进一步提升第二支撑管13的稳定性。
55.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道路沥青喷洒器还包括:第一滚珠36、连接座37、第一固定盖38、第二滚珠39、连接杆40和第二固定盖41;第一滚珠36嵌入第一支撑座14内;连接座37内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第三内螺纹,连接座37与第一滚珠36相连接;第一固定盖38内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固定盖38 固定在第一支撑座14上,第一固定盖38绕设在连接座37的外侧,且第一滚珠36嵌入第一凹槽内;第二滚珠39嵌入第二支撑座19内;连接杆40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外螺纹,连接杆40的一端嵌入连接座37的螺纹孔内,且连接杆40的另一端与第二滚珠 39相连接;第二固定盖41内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固定盖41固定在第二支撑座19 上,第二固定盖41绕设在连接杆40的外侧,且第二滚珠39嵌入第二凹槽内;其中,第三外螺纹与第三内螺纹相适配。
56.通过将连接座37与第一滚珠36相连接,将第一滚珠36嵌入第一支撑座14内,将第一固定盖38固定在第一支撑座14上,并将第一滚珠36嵌入第一固定盖38的第一凹槽,以实现将第一滚珠36安装在第一安装座内,以使第一滚珠36可在第一支撑座14内转动,从而实现连接座37与第一支撑座14转动连接;通过将连接杆40与第二滚珠39相连接,将第二滚珠39嵌入第二支撑座19内,将第二固定盖41固定在第二支撑座19上,并将第二滚珠39嵌入第二固定盖41的第二凹槽,以实现将第二滚珠 39安装在第二安装座内,以使第二滚珠39可在第二支撑座19内转动,从而实现连接杆40与第二支撑座19转动连接。通过将连接杆40嵌入连接座37的螺纹孔,以实现连接杆40与连接座37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转动连接杆40或连接座37调节连接杆40 嵌入连接座37内的长度,从而调节连接杆40与连接座37的整体长度,进而实现将第一支撑座14与第二支撑座19连接在一起,以提升第一支撑座14和第二支撑座19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