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结构及支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5977发布日期:2022-12-07 09:09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结构及支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结构及支护系统。


背景技术:

2.桥梁的作用: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行人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路时使用的建筑物。具体来说,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它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桥梁一般讲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桥梁结构安全的保证。
3.针对于桥梁施工在桥面架设前期,需要将塔柱横跨设置于河岸中部,然后在塔柱上架设下横梁。目前,由于塔柱一般为纺锤状,在下横梁架设初期需要对下横梁的施工位置进行整体支撑,才能保证下横梁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下横梁的底端与塔柱的连接夹角处,需要进行特别支撑后,才能对下横梁的其他位置进行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下横梁的底端与塔柱的连接夹角处进行支撑,而提出的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结构及支护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结构,包括:
7.牛腿支架,所述牛腿支架设置在下横梁的底端,且所述牛腿支架与塔柱的塔壁锚接相连;
8.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水平设置在所述牛腿支架上,所述支撑横杆用于将下横梁的承载应力进行支撑传导至牛腿支架;
9.弧形梁,所述弧形梁呈圆弧倒角状,所述弧形梁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横杆上,所述弧形梁的圆弧倒角处抵接在塔柱和下横梁的夹角位处,所述弧形梁用于对在塔柱和下横梁的夹角位处进行支撑;
10.加强竖杆,所述加强竖杆的一端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杆上,且所述支撑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梁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支撑横杆用于加强所述弧形梁的承载能力;
11.加强横杆,所述加强横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竖杆上,所述加强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梁相连,且所述加强横杆水平设置。
12.优选的,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
13.弧形连板,所述弧形连板呈圆弧状,所述弧形连板的圆弧状与塔柱和下横梁的夹角位相适配;
14.所述弧形连板的外壁抵接在塔柱和下横梁的夹角位处,所述弧形连板的内壁抵接在所述弧形梁的圆弧倒角处。
15.优选的,所述弧形连板与塔柱的塔壁锚接相连。
16.优选的,所述加强竖杆设置为多个;
17.多个所述加强竖杆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弧形梁、所述支撑横杆垂直相连;
18.其中,所述加强横杆依次贯穿多个所述加强竖杆。
19.优选的,所述牛腿支架为三角结构;
20.其中,所述牛腿支架与塔柱的塔壁锚固,且所述牛腿支架的顶端平行设置于下横梁的底端,所述牛腿支架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横杆相连。
21.优选的,所述支撑横杆通过多个支撑腿与所述牛腿支架顶端焊接相连。
22.优选的,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
23.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呈t形,所述承载座的t形底端与所述支撑横杆相连,所述承载座的t形顶部一侧与所述加强竖杆相连。
24.优选的,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
25.两个斜拉杆,一个所述斜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加强竖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梁的圆弧倒角的塔壁相连;另一个所述斜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加强竖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相连;
26.其中两个所述斜拉杆均为倾斜设置。
2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系统,采用了上述中所述的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系统还包括:
28.多个所述支护结构,多个所述支护结构沿下横梁的宽度在下横梁和塔柱的夹角处设置,多个所述支护结构通过牛腿支架锚固在塔柱的塔壁上;
29.多个连接横杆,多个所述连接横杆连接多个所述支护结构上,所述连接横杆用于将多个支护结构进行连接。
30.优选的,所述连接横杆为工字钢状连接杆,所述连接横杆穿插连接于多个支护结构之间。
3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3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弧形梁抵接在塔柱和下横梁的夹角位处,利用弧形梁的的圆弧倒角对塔柱和下横梁的夹角位处进行支撑,弧形梁坐落在牛腿支架上,利用牛腿支架与塔柱的塔壁的锚固力进行支撑。同时在弧形梁上架设有加强竖杆、加强横杆,更进一步对弧形梁进行支撑加固,保证弧形梁对塔柱和下横梁的夹角位的支撑稳定。即本支护结构有效的实现对下横梁的底端与塔柱的连接夹角处进行支撑,保证了后续施工的稳定。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结构安装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系统结构示意图。
37.图中标记如下所示:
38.1、弧形梁;11、弧形连板;
39.2、加强横杆;21、斜拉杆;
40.3、支撑横杆;31、支撑脚;32、牛腿支架;
41.4、承载座;
42.5、加强竖杆;
43.6、连接横杆;
44.7、下横梁;
45.8、塔柱。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0.实施例一
51.参照图1-3,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结构通过利用自身的弧形结构设置在下横梁7与塔柱8的夹角处,让支护结构利用弧形结构与下横梁7的底端侧相抵接,然后支护结构利用自身结构锚固在塔柱8的塔壁上,让支护结构对下横梁7的底端进行支撑,支护结构将自身对下横梁7的承载应力传导至塔柱8的塔壁上,从而有效的保证所述支护结构对下横梁7在夹角处的支撑效果。也即有效的保证下横梁7在施工时的稳定。
52.具体的,所述支护结构包括:牛腿支架32、支撑横杆3、弧形梁1、加强竖杆5、加强横杆2。所述牛腿支架32设置在下横梁7的底端,且所述牛腿支架32与塔柱8的塔壁锚接相连。所述支撑横杆3水平设置在所述牛腿支架32上,所述支撑横杆3用于将对下横梁7的承载应力进行支撑传导至牛腿支架32。所述弧形梁1呈圆弧倒角状,所述弧形梁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横杆3上,所述弧形梁1的圆弧倒角处抵接在塔柱8和下横梁7的夹角位处,所述弧形
梁1用于对在塔柱8和下横梁7的夹角位处进行支撑。所述加强竖杆5的一端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杆3上,且所述支撑横杆3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梁1的另一端相连,所述支撑横杆3用于加强所述弧形梁1的承载能力。所述加强横杆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竖杆上,所述加强横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梁1相连,且所述加强横杆2水平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弧形梁1抵接在塔柱8和下横梁7的夹角位处,利用弧形梁1的的圆弧倒角对塔柱8和下横梁7的夹角位处进行支撑,弧形梁1坐落在牛腿支架32上,利用牛腿支架32与塔柱8的塔壁的锚固力进行支撑。同时在弧形梁1上架设有加强竖杆5、加强横杆2,更进一步对弧形梁1进行支撑加固,保证弧形梁1对塔柱8和下横梁7的夹角位的支撑稳定。即本支护结构有效的实现对下横梁的底端与塔柱8的连接夹角处进行支撑,保证了后续施工的稳定。
5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让所述弧形梁1与所述塔柱8和下横梁7的夹角位处进行贴合抵接。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弧形连板11,所述弧形连板11呈圆弧状,所述弧形连板11的圆弧状与所述塔柱8和下横梁7的夹角位相适配。所述弧形连板11的外壁抵接在塔柱8和下横梁7的夹角位处,所述弧形连板11的内壁抵接在所述弧形梁1的圆弧倒角处。即所述弧形连板11的外壁弧度可以根据塔柱8和下横梁7的夹角位处角度范围进行设置,以便于更好的灵活调整弧形连板11与塔柱8和下横梁7的夹角位处的低级效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弧形连板11的连接稳定性,所述弧形连板11可与塔柱8的塔壁相锚接相连。
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竖杆5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竖杆5平行设置,且均与所述弧形梁1、所述支撑横杆3垂直相连。其中,所述加强横杆2依次贯穿多个所述加强竖杆5,以此有效的保证所述支护结构的整体强度。优选的,所述加强竖杆5为两个,两个所述加强竖杆5平行设置。
55.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牛腿支架32为三角结构,所述牛腿支架32与塔柱8的塔壁锚固,且所述牛腿支架32的顶端平行设置于所述下横梁7的底端,所述牛腿支架32的顶端通过多个支撑脚31与所述支撑横杆3相连。所述牛腿支架32的顶端用于承载支撑整个支撑横杆3整体及安装在支撑横杆3上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支撑横杆3与所述牛腿支架32的连接强度,所述支撑横杆3通过所述支撑腿与所述牛腿支架32顶端焊接相连。
5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所述支护结构上进行组装对下横梁7的其他位置进行支撑。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承载座4,所述承载座4呈t形,所述承载座4的t形底端与所述支撑横杆3相连,所述承载座4的t形顶部一侧与所述加强竖杆5相连,以便于后续其他位置的支撑结构安装坐落在承载座4的t形顶端上。
57.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的对弧形梁1进行支撑,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两个斜拉杆21,一个所述斜拉杆21的一端与所述加强竖杆5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梁1的圆弧倒角的塔壁相连;另一个所述斜拉杆21的一端与所述加强竖杆5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3相连。其中两个所述斜拉杆21均为倾斜设置。有效的加强了弧形梁1对下横梁7在施工时的支撑承载强度。
58.实施例二
59.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下横梁施工用支护系统,所述支护系统采用了实施例一中的支护结构。所述支护系统还包括:连接横杆6、多个支护结构。多个支护结构沿下横梁7的宽度在下横梁7和塔柱8的夹角处设置,多个所述支护结构通过牛腿支架32(图中未视出)结构锚固在塔柱8的塔壁上,以此保证多个所述支护结构的支撑稳
定性。所述连接横杆6连接多个所述支护结构上,所述连接横杆6用于将多个支护结构进行连接,有效的增强所述支护系统的支撑稳定性。
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横杆6为工字钢状连接杆,所述连接横杆6穿插连接于多个支护结构之间。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横杆6可以在多个支护结构之间设置有多个。即多个连接横杆6在每两个支护结构之间平行设置,多个连接横杆6将每两个支护结构联系起来。另外,为节约用材和支护结构的安装时间,多个所述支护结构可以根据实际承重要求进行设置连接横杆6。即多个支护结构也可以不必全部连接在一起,在下横梁7底端与塔柱8夹角中部处,由于可安装空间过小,此时位于中间的支护结构可以不必与侧边的支护结构联系起来。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