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墩柱施工平台的同步升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29132发布日期:2023-11-04 23:5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用于多墩柱施工平台的同步升降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柱系梁一体化施工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多墩柱施工平台的同步升降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1、在高墩滑模施工时,同一个盖梁下,墩柱通常沿桥梁宽度方向设置多个,墩柱之间采用系梁连接,系梁浇筑段为系梁高程范围内的墩柱和系梁,通常一起浇筑,系梁浇筑段浇筑前,需要搭设支撑,若使用落地支架,墩柱越高,工程量越大,危险系数越高,越不利于施工成本控制。为此,通常采用的是主墩上埋设穿心棒,然后在穿心棒上单独搭建系梁的支架(系梁模板支撑机构),以便于系梁模板施工。

2、然而,一方面,高空中重新搭设系梁支撑机构,不仅危险,还费时费力;另一方面,各个桥墩模板机构的提升速度无法保证一致,提升到系梁浇筑段时无法保证搭设的系梁模板支撑机构水平,如何保证多墩柱施工时,所有桥墩模板机构同步提升,成为施工现场的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意在提供用于多墩柱施工平台的同步升降系统及方法,解决背景技术中重新搭设系梁模板支撑机构的危险问题,保证多墩柱施工时,所有桥墩模板机构同步提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多墩柱施工平台的同步升降系统及方法,包括若干系梁支撑机构、桥墩模板机构和爬升控制系统,系梁支撑机构连接相邻的桥墩模板机构,桥墩模板机构均包括提升架,提升架上设有若干提升千斤顶,墩柱已浇段上预埋有竖向的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和提升千斤顶穿接,每个提升千斤顶的油路都单独控制,爬升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若干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每个提升千斤顶上,位移传感器能测出提升千斤顶在支撑杆上爬升的距离,位移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位移传感器将测得的距离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调整每个提升千斤顶,使所有位移传感器的距离信号相同。

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4、1.在地面上连接系梁支撑机构连接相邻的桥墩模板机构,使系梁支撑机构和桥墩模板机构共同提升,从而避免了高空中重新搭设系梁模板支撑机构的危险。

5、2.由于系梁支撑机构和桥墩模板机构共同提升,各个桥墩模板机构的提升的同步性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引起系梁支撑机构的变形,进而降低整体结构的承载力;因此,本方案设置爬架控制系统,进而保证各个桥墩模板机构同步提升;

6、具体的,由于桥墩模板机构的每个位置重量不一样,因此提升千斤顶的功率相同时,爬升的距离不同,于是本方案中,每个提升千斤顶的油路都单独控制,进而满足不同提升千斤顶的动能需求;通过位移传感器测出每个提升千斤顶在支撑杆上爬升的距离,通过控制器及时调试提升千斤顶的位移,以防止桥墩模板机构之间的系梁支撑机构变形。

7、进一步的,爬升控制系统还包括水平姿态传感器,水平姿态传感器设置在提升架上,水平姿态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水平姿态传感器以水平面为初始平面,当提升架和水平面的夹角超过角度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所有提升千斤顶停止爬升。如此设置,如果位移传感器存在偏差,偏差值的大小为固定值,则经过多次爬升后,偏差经过累积变大,水平姿态传感器检测到提升架发生倾斜,控制器通过水平姿态传感器测得的倾角和提升千斤顶的距离,计算并显示每个千斤顶需要补充的行程量,以便于及时将提升架调整水平。

8、进一步的,还包括系梁模板机构,每个桥墩模板机构均包括支撑架和拉杆,支撑架和桥墩已浇段连接,支撑架上设有调节单元,拉杆上端和调节单元连接;

9、系梁支撑机构包括若干挑梁和分配支架,若干挑梁分别设置在桥墩两侧,挑梁两端分别和相邻两个桥墩模板机构的拉杆下端连接,调节单元能带动挑梁移动;

10、初始状态下,分配支架支撑在相邻两个桥墩之间的挑梁上,系梁模板机构支撑在分配支架上,分配支架的两侧边分别为转动侧和自由侧,转动侧和桥墩其中一侧的挑梁转动连接,自由侧和另一侧的挑梁可拆卸连接;自由侧和另一侧的挑梁断开连接,调节单元带动该侧挑梁移动,分配支架失去该侧挑梁的支撑,自由侧在重力作用下旋转至分配支架呈竖直。

11、本方案的实施步骤为:

12、1.将支撑架预埋在系梁浇筑段下方的桥墩已浇段上表面,将调节单元安装在支撑架上,依次连接调节单元、拉杆、挑梁和分配支架,将系梁模板机构支撑在分配支架上,浇筑系梁浇筑段。

13、2.拆除系梁模板机构除系梁底模之外的部分,自由侧和该侧的挑梁断开连接,驱动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带动该侧挑梁移动,使分配支架的自由侧失去该侧挑梁的支撑,自由侧在重力作用下旋转至分配支架呈竖直。

14、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5、1.系梁支撑机构的搭设,属于高空作业,为实现对分配支架的支撑,需要通过设置挑梁来对分配支架进行支撑;而为了保证支撑效果,挑梁需要设置在分配支架的下方,但如此设置,在分配支架旋转时,挑梁必定会阻碍分配支架旋转;而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调节单元带动挑梁移动,避免挑梁阻碍分配支架旋转。

16、2.分配支架旋转时,无需人工站在系梁旁边操作,驱动调节单元,在重力作用下即可实现分配支架的旋转,方便快捷,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17、3.不必拆除支架,分配支架旋转后,不在系梁底部,而在系梁侧面,因此桥墩模板带动分配支架上升时,和已浇筑系梁不发生干涉。

18、进一步的,调节单元为调节千斤顶,拉杆上端和调节千斤顶连接,调节千斤顶能带动拉杆上升或下降。如此设置,通过调节千斤顶带动拉杆和挑梁下降,从而使分配支架的自由侧失去该侧挑梁的支撑,进而使分配支架旋转至竖直。

19、进一步的,分配支架的自由侧相对于对应的挑梁侧面凸出,分配支架的自由侧能和钢索连接,驱动靠近分配支架自由侧的调节千斤顶后,挑梁和分配支架的自由侧向下移动,分配支架呈倾斜状态,使钢索能依次绕过系梁靠近转动侧一侧、系梁下侧并和分配支架的自由侧连接。如此设置,浇筑系梁浇筑段之后,钢索和调节千斤顶相配合使用,从而降低分配支架的旋转速度。

20、具体的:

21、首先,驱动分配支架的自由侧的调节千斤顶,带动拉杆和挑梁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分配支架的自由侧向下转动,直至分配支架的自由侧和挑梁侧面齐平,即分配支架自由侧不再相对于后侧挑梁向后凸出,此时挑梁依旧对分配支架具有支撑作用,分配支架则由于旋转呈倾斜状态,即分配支架和已浇筑的系梁底部产生了间隙,此时,将钢索上端固定在桥墩侧模等物体上,工人站在靠近分配支架的转动侧的一侧,将钢索的一部分放在分配支架和已浇筑的系梁底部之间的间隙中,用钢筋等杆状物,将钢索的下端从分配支架的自由侧推至分配支架的转动侧,然后另一个工人在分配支架的自由侧接住钢索下端,并将钢索下端挂扣在分配支架自由侧。

22、若不将钢索从分配支架的转动侧穿到自由侧,而是直接将钢索和分配支架的自由侧连接,则分配支架旋转后,由于钢索上端和分配支架在系梁的两侧,同时,钢索下端又和分配支架连接,桥墩模板机构带动系梁支撑结构上升时,钢索依旧会和系梁发生干涉,进而阻止系梁支撑结构上升。

23、然后,继续驱动分配支架的自由侧的调节千斤顶,使挑梁继续向下移动,直至挑梁无法再继续支撑分配支架的自由侧,与此同时,工人拉住钢索,将分配支架的自由端缓慢放下,防止因旋转速度过快撞坏分配支架。

24、最后,桥墩模板机构带动系梁支撑机构向上滑动,在整个桥墩模板机构上滑过程中,钢索上端始终固定在挑梁上方的任意结构上,以便于到达第二个系梁浇筑段,驱动钢索向上回收,使分配支架旋转至水平,否则没有其他简单安全的方法使分配支架旋转至水平;此时第二个系梁尚未浇筑成型,拉动钢索时,钢索和分配支架都不会和系梁发生干涉。

25、进一步的,系梁模板机构包括系梁底模和两个系梁侧模,系梁底模水平连接在分配支架上,两个系梁侧模分别设在系梁两侧,两个系梁侧模之间设有转角密封模板,转角密封模板填充在系梁底部一端和墩柱之间,系梁底模和其中一个系梁侧模转动连接,该系梁侧模为转动系梁侧模,另一个系梁侧模为可拆系梁侧模,转角密封模板拆除后,系梁底模、转动系梁侧模和墩柱之间形成条形缝隙,钢索端部依次穿过条形缝隙、系梁下侧并和分配支架的自由侧连接。如此设置,有以下效果:

26、浇筑系梁浇筑段后,先拆除系梁侧模和转角密封模板,系梁底模和墩柱之间存在间隙,旋转拉杆带动挑梁下移,使分配支架和系梁底模由于旋转呈倾斜状态,使系梁和转动系梁侧模脱模,转动系梁侧模斜靠在系梁侧面;然后,旋转拉杆,继续带动挑梁下移,使分配支架旋转至竖直;最后,桥墩模板机构带动分配支架、系梁底模和转动系梁侧模一起上升,转动系梁侧模由于失去系梁的支撑,在重力作用下,绕系梁底模连接位置旋转,并和系梁底模碰撞,并在上升的过程中,在风荷载作用下,不断和系梁底模碰撞,使转动系梁侧模和系梁底模残留的混凝土和其他杂质抖落,以便于提高下次系梁浇筑时,系梁的混凝土外观质量。

27、本发明意在提供用于多墩柱施工平台的同步升降系统及方法,保证多墩柱施工时,所有墩模板机构同步提升。

2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多墩柱施工平台的同步升降系统的升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步骤一、将位移传感器调至初始状态;

30、步骤二、同时驱动所有提升千斤顶在支撑杆上爬升,从而带动提升架和桥墩模板机构爬升,位移传感器将测得的提升千斤顶爬升距离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位移传感器的数据控制提升千斤顶,保证每个提升千斤顶的位移量相等;

31、步骤三、提升千斤顶进行多次爬升后,当提升架和水平面的夹角超过角度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所有提升千斤顶停止共同爬升,控制器通过水平姿态传感器测得的倾角和提升千斤顶的距离,计算并显示每个千斤顶需要补充的行程量,以便将第一槽钢单元和第二槽钢单元调整至水平:控制器单独控制每个提升千斤顶爬升,直至提升架和水平面平行,将所有位移传感器调至初始状态,重复步骤二。

32、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33、1.通过位移传感器,保证每个提升千斤顶爬升距离相同,进而使整个系统平稳上升。

34、2.通过水平姿态传感器,保证提升架水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