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拼装单元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59671发布日期:2024-02-07 13:03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道路拼装单元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拼装单元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道路施工时,一般通过现场浇筑的方式形成路面。目前,为了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可以采用预制拼装单元并现场拼接的方式形成路面。

2、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拼装单元,其包括两个拼接块,其中一个拼接块的两端的端壁均设置有上凸出部,另一拼接块的两端的端壁均设置有下凸出部;上凸出部的下表面倾斜设置有上斜面,下凸出部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有下斜面;每个拼接块的两端的端壁均预埋有螺纹套,螺纹套的长度方向沿拼接块的长度方向设置;当两个拼接块首尾相连放置时,上斜面与下斜面平行且两个拼接块上的螺纹套相互对齐;两个拼接块之间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两端的周壁均设置有螺纹,位于螺杆两端的螺纹的旋向相反。拼接块拼接时,将螺杆的其中一端与其中一个拼接块上的螺纹套螺纹配合,将螺杆的另一端与另一拼接块上的螺纹套螺纹配合;然后转动螺杆,即可使其中一个拼接块向另一拼接块的方向移动;当上斜面与对应的下斜面贴合时,两个拼接块即相互固定连接,以供下凸出部支撑对应的上凸出部。

3、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实施时,转动螺杆以使其中一个拼接块向另一拼接块方向移动的过程中,移动的拼接块容易刮动位于拼接块下方的泥土或石料;被刮动的泥土或石料位于对应的两个拼接块之间的位置,从而可能导致下斜面与对应的上斜面难以贴合;因此,需要使用工具不断地将被刮动的泥土或石料清理至两个拼接块之间的间隙的外部,导致道路的施工操作比较繁琐,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拼装单元及其施工方法,以提高道路施工操作的便捷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拼装单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市政道路拼装单元,包括单元主体和用于使两个单元主体相互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与单元主体的其中一侧相连的连接部、用于支撑连接部的承接部、与承接部的相连的连接杆、与连接杆螺纹连接的压紧件,所述承接部用于与另一单元主体相连;所述连接杆远离承接部的一端向上延伸设置,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向下贯穿设置有供连接杆插设的连接孔,所述压紧件用于与连接部的上表面抵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部与单元主体的其中一侧连接,将承接部与单元主体远离承接部的一侧相连;道路施工时,先将其中一个单元主体放置于整平后的路基的表面,然后将另一单元主体吊起并使对应的连接部与位于路基表面的单元主体的承接部对齐;然后再向下放置对应的单元主体,以供连接杆插入连接孔内;最后,安装压紧件并使压紧件与连接部的上表面抵接即可,操作简单、便捷。

5、可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与连接杆的周壁之间设置有填充间隔,填充间隔用于填充混凝土浆料。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的内径大于连接杆的直径,从而便于连接杆插入连接孔内。混凝土浆料填充于填充间隔;凝固后的混凝土可使连接杆相对于连接孔的内周壁固定,有利于提高连接部与对应的承接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对应的两个单元主体之间相互连接的稳定性。

7、可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横向受力板和纵向受力板,所述横向受力板和纵向受力板均位于连接孔内;所述横向受力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沿单元主体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纵向受力板远离连接杆的一端沿单元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内的混凝土凝固后,横向受力板和纵向受力板位于混凝土内,从而有利于增大连接杆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部与承接部之间相对固定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套设有连接套管;所述横向受力板和纵向受力板均与连接套管相连,且所述横向受力板和纵向受力板均通过连接套管与连接杆相连;所述承接部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套管设置有与限位槽插接配合的限位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受力板和纵向受力板均通过连接套管与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当连接杆插入对应的连接孔且连接部与对应的承接部抵接后,再将连接套管套设于连接杆并使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配合,便于连接杆插入连接孔,操作更贱便捷、省力。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配合,有利于限制连接套管的转动,提高横向受力板或纵向受力板相对于连接杆保持固定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套设有用于密封连接孔的密封环板,所述密封环板位于压紧件与连接部之间的位置;所述压紧件通过密封环板与连接部的上表面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环板可密封连接孔,以限制连接孔内的混凝土的位置,减小连接孔内的混凝土由移动至连接孔的外部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减小连接孔内的混凝土以连接孔的内周壁或连接杆的挤压而发生碎裂的风险,以进一步提高连接杆与连接孔的内周壁保持相对固定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沿连接孔的周向设置有对接环槽,所述密封环板设置有与对接环槽插接配合的对接环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环圈与对接环槽插接配合,有利于限制密封环板相对于连接杆发生移动的可能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密封环板密封连接孔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套设有加固套管,所述加固套管的外周壁设置有加固板;所述连接孔的内周壁沿上下方向设置有供加固板插设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内侧壁沿连接孔的周向设置有供加固板插设的加固槽;所述加固板的上表面与加固槽的内顶壁之间、加固板的下表面与加固槽的内底壁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填充混凝土浆料的间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孔内的混凝土浆料可流至加固槽内;凝固后的混凝土可使加固板与加固槽的内壁之间相互连接,以限制连接部与承接部之间沿上下方向的移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连接部与对应的承接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用于支撑加固套管的支撑环,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有用于与加固套管的上端壁抵接固定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与支撑环相互配合,以夹持加固套管,从而有利于使加固板的上表面加固槽的内顶壁保持分离,同时使加固板的下表面与加固槽的内底壁保持分离,从而便于加固槽内的混凝土流动,以便于混凝土浆料充分填充与加固槽内,从而有利于提高加固槽内的凝固的混凝土的结构强度。

19、可选的,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定位杆,所述承接部设置有与定位杆插接配合的定位孔。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与定位孔插接配合,有利于使连接部与对应的承接部对齐,从而有利于使连接杆的周壁沿自身周向各处均与连接孔的内壁之间保持分离,以便于混凝土浆料快速填充与连接孔内,同时有利于提高连接杆沿自身周向的各处的受力的均匀性。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上述的市政道路拼装单元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2、上述的市政道路拼装单元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23、预制单元主体:预先制造所述单元主体,并使所述连接部与单元主体的其中一侧相连,使所述承接部与单元主体远离自身的连接部的一侧相连;

24、整平路基:对待铺装所述单元主体的位置的路基进行夯实处理,以使路基平整;

25、铺设第一块单元主体:将第一块所述单元主体搬运至整平后的路基上;

26、铺设下一块单元主体:将待铺设的所述单元主体搬运至路基的上方,使对应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孔与位于路基表面的单元主体的承接部上的连接杆对齐;向下放置对应的所述单元主体,直至对应的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与位于路基表面的单元主体的承接部的上表面贴合;

27、安装压紧件:旋上所述压紧件,以使所述压紧件与连接部的上表面抵接;

28、路面施工:在所述单元主体的上表面铺设混凝土并整平、夯实混凝土,以形成路面。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次搬运各个单元主体并使单元主体连接部与位于路基表面的单元主体的承接部相连即可,操作简单、便捷,有利于提高道路施工效率。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单元主体拼装时,将单元主体吊起并使对应的连接部与位于路基表面的单元主体的承接部对齐;然后再向下放置对应的单元主体,以供连接杆插入连接孔内;最后再旋上压紧件即可,操作简单、便捷;

32、2.连接孔内的混凝土凝固后,横向受力板和纵向受力板位于混凝土内,从而有利于增大连接杆与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连接部与承接部之间相对固定的稳定性;

33、3.连接孔内的混凝土浆料可流至加固槽内;凝固后的混凝土可使加固板与加固槽的内壁之间相互连接,以限制连接部与承接部之间沿上下方向的移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连接部与对应的承接部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