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加热耙松及移动拌合的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法_2

文档序号:9392815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二加热机2后部的出料口。第二加热机2可自行前后及左右方向移动,首先利用第二加热机2前部再生料转移装置203,将第一加热机前进工作形成的梯形垄状再生料进行收集,收料铲斗2031利用加热机前进推力,将垄状再生料铲入带有刮料板的斜上料输送器2032,将再生料提升到加热机中部并经水平输送带2033输送到加热机后部出料口 2011。第二加热机中下部的加热板205用于对路面2-6厘米厚的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加热温度70-80°C,加热机的行驶速度为O-1Okm/小时,加热的燃料采用丙烷。第二加热机中后部的耙松装置202将沥青路面耙松2-6厘米深,后将再生料收集到耙松装置中后部,随着加热机向前移动,在再生路面中间形成一条梯形的垄状再生料堆放带,如图3所示。第二加热机2前端收集过来的第一加热机再生沥青混合料由加热机后部出料口 2011落到第二加热机耙松再生料之上,形成了第一、第二加热机分层加热再生的梯形垄状再生料,供再生拌合摊铺机3使用。第二加热机2将路面加热到70-80°C左右,不会产生沥青烟,同时路面沥青混合料软化,在耙松的同时原路面的级配及碎石没有被破坏,再生料温度一致性及再生料均匀性比传统再生设备提升显著。
[0025]如图5-6所示,再生拌合摊铺机3包括车身301,在车身301上安装有新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料斗302、加热拌合滚筒303、再生料收集装置304、卧式拌缸305、布料摊铺装置、动力行走装置与操作系统306。添加料斗302经物料输送带传送至加热拌合滚筒303,加热拌合滚筒拌合好的再生料经加热拌合滚筒出料口 3031输送至卧式拌缸305。加热拌合滚筒303的长度为5-15米,宽度为3-5米,加热拌合滚筒303呈前高后低的倾斜布置,倾斜角度为1-6度,安放在车身301的中后部,加热拌合滚筒303可自行旋转,后部设置有火焰加热器307。所述再生料收集装置的结构同第二加热机中的再生料转移装置,包括收料铲斗、斜上料输送器和水平输送带,斜上料输送器倾斜布置,其上设置有刮料板,所述收料铲斗设置在斜上料输送器的底端,斜上料输送器的顶端接水平输送带的一端,水平输送带的另一端延伸至加热拌合滚筒303的进料口 3032。卧式拌缸305的顶部安装再生剂喷洒装置308,卧式拌缸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叶片309,卧式拌缸拌合好的物料经卧式拌缸出料口输送至布料摊铺装置。卧式拌缸305的两侧设置有控制卧式拌缸305上下移动的液压臂3020。布料摊铺装置包括布料搅龙3010和熨平板3011。动力行走装置包括发动机3012和车轮3013等。
[0026]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设计,所述再生拌合摊铺机上还设置有加热板3014和加热燃料室3015,在加热板3014的上方设置有烟尘输送管道3016,烟尘输送管道3016的尾端设置有风机3017。所述加热拌合滚筒也外接风机3017,并通过风机3017外接第一热风管道3018和第二热风管道3019,第一热风管道3018连接火焰加热器307,第二热风管道3019连接加热板3014。
[0027]再生拌合摊铺机3可自行前后及左右方向移动。再生拌合摊铺机3前端为新沥青混合料的添加料斗302,再生施工前需对原路面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路面损坏程度可选择添加0-30%新拌沥青混合料,添加的新拌沥青混合料从再生拌合摊铺机前端的添加料斗302进入经输送带送入加热拌合滚筒303。再生拌合摊铺机前进方向第二排轮后部为再生料收集装置304,结构如图4所示,再生料收集装置304用以将再生料收集到加热拌合滚筒303内,同添加料斗302进入的新拌沥青混合料拌合。加热拌合滚筒303长度5_15米,宽度3-5米,前高后低倾斜角度为1—6度,安放在再生拌合摊铺机车身的中后部,加热拌合滚筒可自行旋转,后部带有火焰加热器,可将进入滚筒的再生料由原来的70-80°C,加热到140-160°C,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再生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保证碾压密实。在再生拌合摊铺机中下部有加热板3014,对再生耙松后的路面进行保温加热,保证再生层与耙松顶面进行充分的热连接。经加热拌合滚筒303拌合好的再生料经滚筒后部出料口 3031输送到再生拌合摊铺机3第三排轮胎后部的可上下移动的卧式拌缸305内,卧式拌缸305顶部安装再生剂喷洒装置308,再生剂喷洒的计量按预先实验室确定的沥青老化再生试验确定添加再生剂用量,再生剂喷洒装置308在卧式拌缸305上部。喷洒后利用卧式拌缸内部旋转叶片309进行再生剂与旧沥青混合料拌合。拌合后从卧式拌缸后部出料口排出,经布料搅龙3010将沥青混合料平均分布到路面,经熨平板3011将再生后的混合料摊铺到路面上。摊铺后的再生料进行碾压,采用双钢轮双驱双震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配合进行,将路面碾压密实。另外加热拌合滚筒303在加热过程中对经过滚筒的热风进行回收,利用滚筒上部的风机3017对排出的热风进行重新利用,其中50%的热风经第一热风管道3018回收利用到加热器重新使用,另外50%的热风经第二热风管道3019分配到再生拌合摊铺机中下部加热板3014,进行对耙松后的路面保温工作,从而对加热拌合滚筒上部排出的热风充分的利用。
[0028]本发明利用第一加热机1、第二加热机2与再生拌合摊铺机3共三套装置,充分改变了传统再生机摊铺再生料时温度低,质量难以保证的困难,大大提升了再生后的路面质量,同时节约能源,提升自主创新的竞争力。
[0029]上述方式中未述及的部分采取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30]以上仅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表层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将其温度加热至70--80°C,然后将表层沥青路面耙松,并收集起来,形成第一再生料; (2)对里层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将其温度加热至70--80°C,然后将里层沥青路面耙松,并收集起来,形成第二再生料; (3)将第一再生料、第二再生料与新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合,并加热升温至140-160°C,得到拌合料; (4)将拌合料平均摊铺到路面,并经碾压密实,得到再生沥青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沥青路面为路面1-2厘米厚的沥青路面,表层沥青路面耙松深度为1-2厘米;所述里层沥青路面为路面2-6厘米厚的沥青路面,里层沥青路面耙松深度为2-6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生料与第二再生料均收集在再生路面中间,分别形成一条梯形垄状再生料堆放带;且在步骤(2 )进行的同时,还包括将第一再生料转移至第二再生料上方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合料中新沥青混合料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1一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合料在摊铺到路面之前还同再生剂进行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拌合料平均摊铺到路面之前还包括对耙松后的路面进行加热保温的步骤。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表层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将其温度加热至70-80℃,然后将表层沥青路面耙松,并收集起来,形成第一再生料;对里层沥青路面进行加热,将其温度加热至70-80℃,然后将里层沥青路面耙松,并收集起来,形成第二再生料;将第一再生料、第二再生料与新沥青混合料进行拌合,并加热升温至140-160℃,得到拌合料;将拌合料平均摊铺到路面,并经碾压密实,得到再生沥青路面。本发明采用分两层加热两次耙松的方式,加热效率明显提高,比传统沥青加热140℃温度明显降低,高温产生沥青黑色粉尘也就不存在了,而且再生路面受热更均匀,可大大节省加热燃料,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IPC分类】E01C19/10, E01C19/46
【公开号】CN105113365
【申请号】CN201510429103
【发明人】王志山, 姜军
【申请人】吉林省嘉鹏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