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切刀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7123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裁切刀加热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裁切刀加热装置,其包括一加热板、一导热板组、一承受板以及至少一裁切刀,该导热板组包括一第一导热板、一第二导热板、一第三导热板,将该加热板加热后,经由该导热板组的传导使得该第三导热板的温度分布均匀,进而让该至少一裁切刀的温度分布均匀,且该至少一裁切刀的温度维持在一塑胶板熔融状态时的温度,该至少一裁切刀底缘可将该塑胶板加热至熔融态并同时切削,其切削所造成的切边因熔融卷曲而较为平滑,即切削完成后的各塑胶盒成品的周缘因在熔融态下切削而较为平滑,则各塑胶盒的周缘不易割伤使用者而提高其安全性。
【专利说明】裁切刀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裁切刀装置,尤指一种裁切刀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装盛糕饼类的塑胶盒,或免洗餐具常见的塑胶碗盘等塑胶成品,主要以一薄片状的原料片经由一压空成形装置压制成形而形成一塑胶板,且在该塑胶板上形成数个矩阵排列的容置槽,再以一裁切机进行裁切,藉以裁切成多个具有容置槽的塑胶成品。
[0003]一般的裁切机包括一下模座以及一可相对该下模座升降的上模座,该上模座的形状及位置与该下模座相互对应,使得上模底面可下降至接触该下模座顶面,且在该上模座的底面设置有一裁切装置,当裁切该塑胶板时,将该塑胶板经由一输送架而设置在该上模座以及下模座之间,让该上模座相对该下模座下降,而让该裁切装置对应各容置槽间的间隙进行裁切,以裁切成多个塑胶成品。
[0004]然而,现有的裁切装置及该塑胶板在操作过程中的温度与室温接近,且该塑胶板为薄片状,故锋利的裁切装置在裁切该塑胶板后,会造成各塑胶成品的周缘形成锋利的切边,而容易造成使用者在使用塑胶成品的过程中,容易被塑胶成品锋利的切边所割伤,而造成安全上的疑虑,故现有的裁切装置诚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解决现有裁切装置在裁切该塑胶板后,各塑胶成品的周缘会形成锋利的切边,而容易造成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割伤的缺失及安全上的疑虑,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裁切刀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将该加热板加热,让各裁切刀增温至该塑胶板的熔融态温度,切削完成后的各塑胶盒成品的周缘因在熔融态下切削而较为平滑,则各塑胶盒的周缘不易割伤使用者,而增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先前技术问题所提出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包括:
[0007]一加热板,该加热板为一板体,该加热板贯穿形成多个加热管,各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伸出该加热板相对应的两侧面,该加热板在两相邻的加热管凸出该加热板的其中一侧设有一连结件;
[0008]一导热板组,该导热板组的顶面贴靠固接在该加热板底面;
[0009]一承受板,该承受板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导热板组的底面,该承受板为一非导热体所制成,该承受板直立贯穿设有至少一定位沟;以及
[0010]至少一裁切刀,该至少一裁切刀与该导热板组底面相固接,该至少一裁切刀的底缘形成一锐利的切割面,该至少一裁切刀穿设在该承受板的定位沟,让该至少一裁切刀的顶缘固接在该导热板组的底面。
[0011]前述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中该导热板包括一第一导热板、一第二导热板、一第三导热板,该第一导热板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加热板的底面,该第二导热板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第一导热板的底面,该第三导热板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第二导热板的底面,该第三导热板的底面贴靠固定在该承受板顶面。
[0012]前述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中该第三导热板的厚度小于该第二导热板及该第一导热板的厚度。
[0013]前述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中该第二导热板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导热板的面积,该第三导热板的面积与该第二导热板的面积相同。
[0014]前述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定位沟包括多个凹沟,该多个凹沟间隔且环绕设置,则该至少一定位沟形成一环状间隔沟,该至少一裁切刀的顶缘间隔形成与该至少一定位沟中多个凹沟形状相对应的多个卡扣部,则该至少一裁切刀的各卡扣部穿设过该承受板的该至少一定位沟的各凹沟中。
[0015]前述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中该承受板形成多个定位沟,该多个定位沟沿着该承受板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该多个定位沟在该承受板上为矩阵状排列。
[001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功效增进包括:
[0017]1.本实用新型利用该加热板将各裁切刀加热至该塑胶板的熔融态温度,则各裁切刀将该塑胶板对应各裁切刀的底缘处加热至熔融态并同时切削,因该塑胶板在熔融态下受到切削,其切削所造成的切边因熔融卷曲而较为平滑,即切削完成后的各塑胶盒成品的周缘因在熔融态下切削而较为平滑,使得各塑胶盒的周缘不易割伤使用者,而增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18]2.本实用新型将该加热板的热量传递至各裁切刀的过程中,经由该第一导热板、一第二导热板、一第三导热板传导,则该第三导热板的温度分布平衡,进一步让各裁切刀的温度趋近于相同,可确保切削完成后的各塑胶盒成品周缘的平滑度接近,以提高各塑胶盒的品质稳定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部分外观立体分解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及局部放大剖面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与一裁切机相结合的侧视示意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操作示意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A裁切刀加热装置
[0028]10加热板11加热管
[0029]12连结件20导热板组
[0030]21第一导热板22第二导热板
[0031]23第三导热板30承受板
[0032]31定位沟311凹沟
[0033]40裁切刀41切割面
[0034]42卡扣部
[0035]B裁切机50下模
[0036]51定位模块
[0037]60上模70电线
[0038]80塑胶板81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004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裁切刀加热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该裁切刀加热装置A包括一加热板10、一导热板组20、一承受板30以及至少一裁切刀40,其中:
[0041]该加热板10为一金属制成的水平板体,该加热板10水平贯穿形成多个间隔设置的加热管11,各加热管11的两端分别伸出该加热板10相对应的两侧面,该加热板10在两相邻的加热管11凸出该加热板10的其中一侧设有一连结件12,各连结件12可使两相连邻的加热管11形成一导电回路,优选的是,各加热管11为一电阻式加热管;
[0042]该导热板组20的顶面贴靠固接在该加热板10底面且包括一第一导热板21、一第二导热板22及一第三导热板23,该第一导热板21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加热板10的底面,该第一导热板21为一金属制成的板体,该第二导热板22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第一导热板21的底面,该第二导热板22为一金属制成的板体,优选的是,该第二导热板22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导热板21的面积,该第三导热板23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第二导热板22的底面,该第三导热板23为一金属制成的板体,优选的是,该第三导热板23的面积与该第二导热板22的面积相同,该第三导热板23的厚度小于该第二导热板22及该第一导热板21的厚度;
[0043]该承受板30与该导热板组20相互固接,该承受板30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第三导热板23的底面,该承受板30为一非导热体所制成,该承受板30直立贯穿设有至少一定位沟31,该至少一定位沟31包括多个凹沟311,该多个凹沟311间隔且环绕设置,使得该至少一定位沟31形成一环状的间隔沟,优选的是,该承受板30形成多个定位沟31,该多个定位沟31沿着该承受板30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该多个定位沟31在该承受板30为矩阵状排列;以及
[0044]如图1、图3及图4所示,该至少一裁切刀40穿设在该承受板30并与该导热板组20相固接,则该至少一裁切刀40的上半部穿设过该承受板30的定位沟31且顶缘固接在该第三导热板23的底面,该至少一裁切刀40的底缘形成一锐利的切割面41,优选的是,该至少一裁切刀40的顶缘间隔形成与该多个凹沟311形状相对应的多个卡扣部42,则该至少一裁切刀40的各卡扣部42穿设过该承受板30中该至少一定位沟31的各凹沟311中,进一步,该裁切刀加热装置A包括多个裁切刀40,且该多个裁切刀40与该多个定位沟31的位置相对应而呈矩阵排列。
[0045]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操作使用时,将该裁切刀加热装置A装设在一裁切机B上,该裁切机B包括一下模座50、以及一可相对该下模座50升降的上模座60,该加热装置A装设在该上模座60底面,该下模座50的顶面向上间隔凸设有多个定位模块51,在各加热管11未设有该连结件12的一端连接一电线70,将该电线70通电后使得各加热管11开始增温,使各加热管11的热量传递至该加热板10,此时,因该加热板10的热量集中在各加热管11,使得该加热板10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因此,可通过该导热板组20的顶面贴靠固接在该加热板10底面,及各裁切刀40的顶缘固接在该第三导热板23的底面,故该加热板10的热量逐步经由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导热板21、22、23传导至各裁切刀40,而该加热板10的热量沿高度方向经由该第一、第二导热板21、22的传导至该第三导热板23的过程中,该加热板10的热量亦会在该第一、第二导热板21、22中沿宽度及长度方向传导,使得该第三导热板23的温度分布均匀,则各裁切刀40的温度趋近于相同,其中,该各裁切刀40的上半部穿设在该承受板30的定位沟31中,及该承受板30为非导热体,使得该各裁切刀40的热量不易由该各裁切刀40的上半部散出,而能维持该各裁切刀40的温度;
[0046]将一压空成形后的塑胶板80经由一输送架而设置在该下模座50及该上模座60之间,其中该塑胶板80上形成矩阵排列状的多个容置槽81并对应套设在该下模座50的各定位模块51上,并让各裁切刀40的温度维持在该塑胶板80熔融态时的温度,将该上模60相对该下模座50下降至各裁切刀40接触该下模座50,各裁切刀40的切割面41切削该塑胶板80的各容置槽81外周缘时,各裁切刀40的切割面41加热该各容置槽81外周缘至熔融态并同时切削,其切削所造成的切边因熔融态温度的切割面41而产生熔融卷曲,较现有裁切装置在室温进行裁切为平滑,即切削完成后的各塑胶成品的周缘因在熔融态下切削而较为平滑,使得各塑胶成品的周缘不易割伤使用者,而增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4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裁切刀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加热板,该加热板为一板体,该加热板贯穿形成多个加热管,各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伸出该加热板相对应的两侧面,该加热板在两相邻的加热管凸出该加热板的其中一侧设有一连结件; 一导热板组,该导热板组的顶面贴靠固接在该加热板底面; 一承受板,该承受板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导热板组的底面,该承受板为一非导热体所制成,该承受板直立贯穿设有至少一定位沟;以及 至少一裁切刀,该至少一裁切刀与该导热板组底面相固接,该至少一裁切刀的底缘形成一锐利的切割面,该至少一裁切刀穿设在该承受板的定位沟,让该至少一裁切刀的顶缘固接在该导热板组的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热板包括一第一导热板、一第二导热板、一第三导热板,该第一导热板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加热板的底面,该第二导热板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第一导热板的底面,该第三导热板的顶面贴靠固定在该第二导热板的底面,该第三导热板的底面贴靠固定在该承受板顶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导热板的厚度小于该第二导热板及该第一导热板的厚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热板的面积小于该第一导热板的面积,该第三导热板的面积与该第二导热板的面积相同。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定位沟包括多个凹沟,该多个凹沟间隔且环绕设置,使该至少一定位沟形成一环状间隔沟,该至少一裁切刀的顶缘间隔形成与该至少一定位沟中多个凹沟形状相对应的多个卡扣部,使该至少一裁切刀的各卡扣部分别穿设过该承受板的该至少一定位沟的各凹沟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裁切刀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受板形成多个定位沟,该多个定位沟沿着该承受板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使得该多个定位沟在该承受板上为矩阵状排列。
【文档编号】B26D7-10GK204295750SQ201420758171
【发明者】刘世纁 [申请人]启凯铁工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