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14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通过直接在动作棘块上形成的拨杆,且配合棘块两端外侧缘可与棘块容槽两侧内缘完全贴合的设计结构,使棘轮扳手同时兼具有易于拨位及抗扭力性能高的功效,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延长使用寿命的改进的棘轮扳手。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是一种供使用者迅速迫紧或放松螺栓或螺帽的手工工具,其使用极为广泛,其结构如图1所示,手握的柄杆10端部设有一较大的头部11,头部11中央设有供置设工具头20的工具头容槽12,且头部11与柄杆10间相继形成与工具头容槽12连通的棘块容槽13与拨块容槽14,用于分别容设棘块22与拨块15;又,拨块容槽14内底面形成有一枢槽140,其壁面设有一向柄杆10延伸的容置孔141,容置孔141内可供设置顶撑拨块15的顶梢160和弹性元件161,且拨块15相对壁面设有拨位弧缘151,使拨块15拨动后定位;另,拨块15底面设有一与枢槽140对应的枢块150;再者,该拨块15对应棘块22的外缘设有一容孔152,且容孔152内设有供顶撑棘块22的顶梢170和弹性元件171,棘块22对应的壁面形成定位弧缘23;又,工具头20外缘形成与棘块22对应的棘齿21,以利用棘块22供工具头20转向定位,且头部11在工具头容槽12上缘设有限位结构25,以将工具头20锁设在头部11内。现有的棘轮扳手虽然能够具有一般手工工具的作用,但是,其在制造时确实存在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请配合参看第图2、图3所示,1、该棘轮扳手的组件很多,因此,不论是在制造或库存均较为复杂,同时其柄杆10的容置孔141、枢槽140、拨块15的容孔152、枢块150以及工具头20和工具头容槽12等至少有八处需要进行中心校正,相应的对其精度要求较高,这样也使其制造的不良几率提高。所以制造工艺难度比较大,而且由于部件多,相应会增加库存量,故,其整体制造成本极高,无形之中降低了市场竞争力。2、承前所述,可知该棘轮扳手由于公差容许范围小,因此制造时稍有偏差,其组合后的确动性就不佳,常会发生不当的空转现象,影响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为了解决现有棘轮扳手存在的上述问题,曾有业者创作出一种申请号为第89221901号的“棘轮扳手拨块结构”的新型专利案,其主要在具有凸角的弧弯拨块顶面锁设一切换杆,扳手主体的容置空间上覆设一定位盖,定位盖具有与切换杆对应的导位孔,该申请案虽然解决了上述现有棘轮扳手制造及操作上的问题,但其与现有棘轮扳手一样,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克服的缺失和不便,诸如A、抗扭力差。由于其拨块的外侧缘另外形成有一凸角,且该拨块的外侧缘与扳手主体的容置空间内缘形状不同,因此当拨块向其中一侧拨动时,拨块几乎仅以单点抵顶在容置空间内缘,进而造成其抗扭力仅有这一接触点所承受,如果再配合制造时公差产生的间隙,则拨块的定位齿负荷过大,容易发生崩牙的现象。B、使用寿命短。承前所述,由于棘轮扳手在操作扳动的过程中,拨块仅利用单点与容置空间内缘面抵顶,这样将会造成各齿受力不平均,稍一不慎就会造成施力过当,而发生脱齿现象,同时也容易造成齿牙磨耗,无形间缩短了使用的寿命。C、确动性差。由于拨块在拨动卡掣棘动件一侧后,拨块与棘动件的齿牙间完全相互啮合,这样,当棘轮扳手欲逆向空转时,由于拨块与棘动件的咬合啮齿较多,造成拨块相对棘动件的反作用力加大,如弹簧的灵敏性降低,使扳手在逆向空转时, 会略为带动螺帽或螺栓回转,影响棘轮扳手回转时的确动性,浪费作用在螺锁螺帽或螺栓的时间。
经由上述说明,不难理解,现有棘轮扳手存在有抗扭力差,使用寿命短及确动性差等问题,导致降低整体的竞争力,故有必要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创作人通过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深入探讨,经长期努力的研究与试验,终于成功的创作出一种抗扭力强,易于拨位的改进的棘轮扳手,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及增进确动性的目的。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其在动作棘块上形成的拨杆,且棘块两端外侧缘可与棘块容槽两侧内缘完全贴合,使棘轮扳手同时兼具有易于拨位及抗扭力性能高的功效,达到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棘轮扳手,棘轮扳手柄杆端部设有一较大的头部,且头部内可供容置一工具头与一棘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柄杆头部上设有一底缘具有凸抵环片的工具头容槽,该头部邻近柄杆一侧设有一连通工具头容槽的棘块容槽,该棘块容槽的两侧设有与棘块对应的内缘面,头部棘块容槽内设有一可自动向前复位的棘块,该棘块与工具头啮合的棘齿曲度小于工具头的棘齿曲度,使棘块的部份棘齿与工具头棘齿啮合,棘块后侧缘两侧设有与棘块容槽内缘面对应的外缘面,棘块可向工具头中心线两侧分别拨移,棘块偏移后的外缘面可贴抵在对应的棘块容槽的内缘面上,且头部顶面对应棘块容槽的顶缘设有凹陷状的缺槽,该缺槽供嵌设一覆片;工具头外缘设有系列棘齿,棘块与工具头啮合,棘块顶面凸伸有一拨杆,该拨杆穿出覆片,其中覆片中央设有一对应的横向拨槽,由此构成一抗扭力强且易于拨位的改进的棘轮扳手。
前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其中棘块可向任一侧偏移约20度,且棘块外缘面约有三分之一与棘块容槽内缘面完全贴抵,棘块棘齿约有三分之一与工具头棘齿啮合,以提高抗扭力,并增进空转的确动性。
前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其中头部缺槽两侧顶面设有螺孔,覆片设有对应的穿孔,利用锁固螺栓使覆片锁固在头部上。
前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其中工具头为套筒形式或凸柱形式。
前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其中头部棘块容槽的后壁面设有一具有顶梢和弹性元件的容置孔,棘块对应侧缘设有一定位弧缘,供工具头转向后定位。
前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其中头部棘块容槽后壁面设有一定位弧缘,棘块对应侧缘设有一具有顶梢和弹性元件的容置孔,供工具头转向后定位。


图1为现有棘轮扳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用于详细说明其构成及各组件的相对关系。
图2为现有棘轮扳手组成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棘轮扳手的动作状态示意图,其揭示现有棘轮扳手的操作状态。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用于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及各组件的相关位置关系。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棘轮扳手组成后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拨动转向及使用时的对应关系。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现有技术部分10柄杆、11头部、12工具头容槽、13棘块容槽、14拨块容槽、140枢槽、141容置孔、15拨块、150枢块、151拨位弧缘、152容孔、160顶梢、161弹性元件、170顶梢、171弹性元件、20工具头、21棘齿、22棘块、23定位弧缘、25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部分50柄杆、51头部、52工具头容槽、53凸抵环片、54棘块容槽、540内缘面、541内缘面、55容置孔、56缺槽、57螺孔、58棘块容槽、581定位弧缘、60工具头、61棘齿、63棘块、630外缘面、631外缘面、84定位弧缘、65拨杆、66顶撑杆、660弧形凸部、67复位弹簧、68容置孔、690顶梢、691弹性元件、70覆片、71拨槽、72穿孔、73锁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下列技术手段,具体实现上述的目的效能。该棘轮扳手在一柄杆端部设有一较大的头部,头部内可供容设一工具头与一棘块;柄杆头部上设有一底缘具有凸抵环片的工具头容槽,该头部邻近柄杆一侧设有一连通工具头容槽的棘块容槽,该棘块容槽的两侧设有与棘块对应的内缘面;再者,头部棘块容槽内设有一可自动向前复位的棘块,该棘块后侧缘两侧设有与棘块容槽内缘面对应的外缘面,且当棘块向其中一侧拨移时,棘块该侧的外缘面可完全贴抵在对应的棘块容槽的内缘面上,且头部顶面在对应棘块容槽的顶缘设有凹陷状的缺槽,供嵌设一覆片; 其中,工具头的外缘设有系列棘齿,棘块适可与工具头啮合,棘块顶面凸伸有一拨杆,该拨杆可穿出覆片,覆片中央设有一对应的横向拨槽;由此, 其除可具有易于拨位的特性外,还可大幅度增进其抗扭力,避免发生脱齿现象,并且可减少棘齿的磨耗,延长使用寿命,更可进一步提高逆转操作的确动性。
接下来本实用新型以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及图号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提高抗扭力及易于拨位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参阅图4、图5所示,该棘轮扳手主要在一柄杆50端部设有一较大的头部51,且头部51内可供容设一工具头60与一棘块63,以利用棘块63控制工具头60的空转与限位方向;其中,头部51上设有一底缘具有凸抵环片53的工具头容槽52,用于容置工具头60,又,头部51邻近柄杆50一侧设有一连通工具头容槽52的棘块容槽54,该棘块容槽54的两侧设有与棘块63对应的内缘面540、541,且两侧内缘面540、541可用于对应紧抵棘块63;再者,头部51在棘块容槽54的壁面设有一凹陷的容置孔55,头部51顶面对应棘块容槽54的顶缘设有凹陷状的缺槽56,供嵌设一覆片70,且头部51在缺槽56的范围内设有供锁设覆片70的螺孔57;工具头60可为套筒形式或凸柱形式,且工具头60外缘设有系列棘齿61,另,壁面两端具有棘齿的棘块63顶面凸伸有一拨杆65,该拨杆65可穿出覆片70;再者,棘块63内缘曲度小于工具头60外缘的曲度,当棘块63向一侧拨移时,令棘块63对应拨移侧棘齿与工具头60棘齿61啮合;又,棘块63后侧缘两侧设有与棘块容槽54内缘面540、541对应的外缘面630、631,且当棘块63由对应工具头60中心线向其中一侧拨移时,棘块63该侧的外缘面630、631适可完全贴抵在对应的棘块容槽54的内缘面540、541上(如图6所示);再者,棘块63后侧缘中段设有凹陷状的定位弧缘64,且头部51容置孔55内设有顶撑杆66和复位弹簧67,顶撑杆66端面设有弧形凸部660可供抵顶在棘块63的定位弧缘64上,使棘块63的定位更为确实;覆片70中央设有一对应棘块63拨杆65的横向拨槽71,让拨杆65可拨动棘块63进行左、右移动,覆片70两侧分别设有对应头部51螺孔57的穿孔72,以利用锁固螺栓73将覆片70锁固在头部51上,并覆盖棘块63与工具头60,由此构成一抗扭力强且易于拨位的改进的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运用,首先,参阅图5、图6所示,当转动螺纹件时,使用者将棘块63的拨杆65拨向对应转动方向的拨槽71一侧,使棘块63可同步偏移,棘块63对应偏移侧的棘齿并啮合工具头60的棘齿61,同时让棘块63对应侧的外缘面630、631完全贴抵在对应的棘块容槽54的内缘面540、541,使棘块63部份棘齿与工具头60棘齿61啮合,当使用者进行扳动,使工具头60卡死在棘块63时,即可达到改变方向或定位的目的,并进一步让棘块63的两端完全夹掣在工具头60与棘块容槽54间,以产生最佳的定位效果;这样,除可提高抗扭力外,且当施力越大时,卡掣力越强,从而可避免发生脱齿现象,有效的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如图7所示,其主要在扳手柄杆50的头部51棘块容槽58后侧缘设有一定位弧缘581,棘块63后缘设有一凹陷状的容置孔68,该容置孔68内设有一顶梢690和弹性元件691,顶梢适可顶撑棘块容槽58的定位弧缘581,以供转向定位。
经由上述说明,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的简化组件,降低制造成本,并可快速的拨动棘块,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同时更进一步具有下列的功效A、增进抗扭力的效果。由于棘块的外缘面在拨动定位后,可与棘块容槽的内缘面完全贴抵,使棘块形成类似两面夹合的状况,如此,棘块将完全受到限位,而不会产生任何间隙,且越施力其密合度越佳,可让棘块的棘齿所受负荷更为平均,大幅度的提高棘块棘齿抗扭力的效果,而不易发生崩牙的现象。B、延长使用寿命。承前所述,由于棘轮扳手在操作扳动的过程中,棘块与棘块容槽呈两面夹合的紧密贴抵状,这样不仅齿牙受力平均,而且也不会发生脱齿的现象,还可以大幅度减少棘齿的磨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C、提高确动性。由于棘块在拨动卡掣工具头一侧后,棘块与工具头只有部份棘齿啮合,当棘轮扳手逆向空转时,由于棘块与工具头的咬合啮齿较少,因此与现有产品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棘块相对工具头的反作用力较小,而进一步提高弹簧的灵敏度,如此,当扳手在逆向空转时,不会带动螺帽或螺栓回转,可提高棘轮扳手回转时的确动性,缩短螺锁的时间。D、降低成本。虽然覆片仅覆盖工具头的一侧周缘,但由于工具头的施力方向呈轴向旋转状,与覆片的施力方向不同,再者,通过棘块特殊形状的设计,在动作过程中,棘块与工具头的贴合度越佳,其固定性越不会有任何问题,可减少不必要的全圆周加工及组件,故,可进一步简化制造流程,有效降低其成本。E、拨杆行程缩短。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棘轮扳手的拨块凸角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棘块以凹陷的定位弧缘进行卡掣定位的作用,因此当棘块拨位时,其仅需将弹簧下顶一个棘齿的距离即可让棘块位移到另侧,而现有产品却必须要更长的距离,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仅需让棘块有部份棘齿由工具头卡掣,即可利用工具头的转动使其完全定位,但是现有棘轮扳手则必须先让拨块完全定位,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棘轮扳手的拨动行程较短。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除解决了现有棘轮扳手存在的缺点外,还提高了抗扭力性能,并具有易于拨位的功效,使用效果理想,且在相同的技术领域中未见相同或近似的产品公开使用,故,本实用新型符合实用新型专利有关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棘轮扳手柄杆端部设有一较大的头部,头部内容置工具头与棘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柄杆头部上设有一底缘具有凸抵环片的工具头容槽,该头部邻近柄杆一侧设有一连通工具头容槽的棘块容槽,该棘块容槽的两侧设有与棘块对应的内缘面,头部棘块容槽内设有一自动向前复位的棘块,该棘块与工具头啮合的棘齿曲度小于工具头的棘齿曲度,使棘块的部份棘齿与工具头棘齿啮合,棘块后侧缘两侧设有与棘块容槽内缘面对应的外缘面,棘块偏移后的外缘面贴抵在对应的棘块容槽的内缘面上,头部顶面对应棘块容槽的顶缘设有凹陷状的缺槽,该缺槽供嵌设一覆片;工具头外缘设有系列棘齿,棘块与工具头啮合,棘块顶面凸伸有一拨杆,该拨杆穿出覆片,其中覆片中央设有一对应的横向拨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棘块可向任一侧偏移约20度,且棘块外缘面约三分之一与棘块容槽内缘面完全贴抵,棘块棘齿约三分之一与工具头棘齿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缺槽两侧顶面设有螺孔,覆片设有对应的穿孔,利用锁固螺栓使覆片锁固在头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头为套筒形式或凸柱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棘块容槽的后壁面设有一具有顶梢和弹性元件的容置孔,棘块对应侧缘设有一定位弧缘,供工具头转向后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棘块容槽后壁面设有一定位弧缘,棘块对应侧缘设有一具有顶梢和弹性元件的容置孔,供工具头转向后定位。
专利摘要改进的棘轮扳手,棘轮扳手柄杆端部设头部,头部内供容置工具头与棘块;柄杆头部上设底缘具有凸抵环片的工具头容槽,头部邻近柄杆侧设连通工具头容槽的棘块容槽,棘块容槽两侧设与棘块对应的内缘面,头部棘块容槽内设自动向前复位的棘块,棘块与工具头啮合的棘齿曲度小于工具头棘齿曲度,使棘块部分棘齿与工具头棘齿啮合,棘块后侧缘两侧设有与棘块容槽内缘面对应的外缘面,棘块可向工具头中心线两侧分别拨移,棘块偏移后的外缘面可贴抵在对应的棘块容槽内缘面上,头部顶面对应棘块容槽的顶缘设缺槽,缺槽嵌设覆片,工具头外缘设系列棘齿,棘块与工具头啮合,棘块顶面凸伸拨杆,拨杆穿出覆片,覆片中央设横向拨槽,其易于拨位,抗扭力性能高,操作便利,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B25B13/00GK2644102SQ0325819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4日
发明者刘玲琅 申请人:刘玲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