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置机修工爬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73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位置机修工爬行器的制作方法
多位置机修工爬行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爬行器或机修躺板(creeper),如汽车机修工 的修车躺板,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在多种座位结构间变换的 爬行器,包括仰卧结构、斜坐结构与竖直坐立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维修领域,维护或修理时,通常要求机修工在车辆下 侧工作。在车辆下侧工作时,机修工广泛使用一种称为爬行器的装置 来移动。爬行器通常使机修工可在仰卧姿势自由移动并在车辆下侧工 作,同吋会考虑到车辆下方的最小间隙。爬行器通常包括一个安装在 车轮或脚轮上的平坦平台。0003爬行器已经发展为可使爬行器的平坦平台形状变换为用于在 车辆外侧周围工作而不是仅仅在车辆底盘下侧工作的"滚动座位(rolling seat)"。机修工的爬行器可使机修工在车辆某部分如车轮或 车门工作时以竖直坐立姿势坐在爬行器上。因而这种爬行器为机修工 提供了两种而不是一种独立的工作平台,这样可减少维护两种不同爬 行器的花费。另外,这些机修工爬行器通常为折叠式,可折起爬行器 至紧凑闭合形状,便于储存在工作区周围。0004虽然这些可变形或可变换的机修工爬行器免除了配备两种独 立爬行器的需要,但对于一些维护与修理工作,其通常提升的竖直坐 立位置使机修工的上身相对于工作区有些过高。 一般,竖直坐立位置 构成了 "轮凳(stool on wheels)",且没有为工作的机修工提供靠背。 因此,机修工坐在爬行器上时,经常要求向前将身体弯曲成弓背姿势, 而这容易导致背部疼痛、疲劳。0005因此,需要一种机修工爬行器,其可解决现有技术爬行器的 缺点,并可为机修工提供容易变换形状、用最小努力就可变换各种座
位结构的机修工爬行器。本实用新型满足了这些及其他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0006简短并概括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形为多种可用座 位结构的折叠式机修工爬行器。多位置爬行器包括由第一支撑框架、 第二支撑框架与第三支撑框架组成的复合框架。第一支撑框架被设计 为可绕枢轴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与第三支撑框 架又被连接在一起。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的连接使复合框架可 被折叠成为机修工提供不同特征的多种可用座位结构。0007第一结构是众所周知的仰卧结构,其中所述框架保持基本水 平,使机修工在车辆下面工作时可以以仰卧姿势躺下。支撑框架可被 变动为第二座位结构(其被称为斜坐结构),其中第一支撑框架在地 面上保持基本水平,而第二支撑框架和第三支撑框架基本保持在同一 平面,并相对于第一支撑框架成倾斜角。该座位结构形成了一个供机 修工使用的躺椅,其使机修工躯体以一种竖直姿势接近地面。在这种 结构中,爬行器能够被变换成斜椅,使机修工可以以舒适的工作姿势 坐下,并为机修工提供了所需的靠背。最后,本实用新型的机修工爬 行器也可被放置成竖直坐立结构,其中第一支撑框架保持在地面上, 而第三支撑框架形成机修工的小型座位区。在这种结构中,第三支撑 框架保持被抬高在地面之上,以使机修工操作车辆不同部分时可处于 一种更高更竖直的姿势。第二支撑框架用作支柱,其保持第三支撑框 架被抬高在地面之上。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中,多位置爬行器能够被放置成斜坐 结构并被设置成多个不同的倾斜角,以使机修工可调整爬行器,将靠 背放置在所需角度。可使用锁定机构将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锁定在所 需的倾斜角。该锁定机构使机修工可快速轻松地解锁该机构,以允许 机修工将支撑框架移动到所需的倾斜角。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中,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可被互相 连接,从而可快速轻松地将爬行器变动为竖直坐立结构。在竖直坐立 结构中,第三支撑框架通常直接在第一支撑框架之上延伸,而第一支
撑框架在地面上提供底部支承。这使机修工可将其全部重量落在第三 支撑框架上,而不必担心翻倒。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中,爬行器 包括锁定接头组件,其允许第三支撑框架可相对于第二支撑框架被固 定在至少两个不同的位置。这使机修工在爬行器被放置成竖直坐立结 构时可轻松移动第三支撑框架至水平位置。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中,在斜坐位置与竖直坐立位置间变动爬行器时,该锁定接头机构可使第三支撑框架暂时与第二支撑框 架分离。对此,简单的锁定结构使得机修工可轻松地将第三支撑框架 从锁定联接机构移动至第二支撑框架的不同锁定位置,在该锁定位置, 锁定机构又锁定处于竖直坐立结构的第三支撑框架。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多位置爬行器,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其被可绕枢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 支撑框架,而且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之间具有至 少一个可操作的锁定机构,以将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 撑框架锁定在至少两个不同位置;以及第三支撑框架,其相对于所述 第二支撑框架以至少两种不同角度可拆卸地联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 撑框架。进一步地,所述多位置爬行器进一步包括多个车轮,所述多 个车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和第三支撑框架的下侧。而且所述第二支撑框 架具有至少两个偏移套管,每个所述偏移套管具有至少两个开口,且 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栏杆(mil)构件具有与所述偏移套管数目相同的 延长端,每个所述延长端用于插入相应偏移套管的一个相应开口中。


0011根据下文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进行考虑,本实用新型的其 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其中所述附图是以示例方式图解说明本实 用新型的原理。0012图1是透视图,其示出了处于水平仰卧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 多位置爬行器;0013图2是透视图,其示出了图l的多位置爬行器的下侧;0014图3是俯视图,其示出了图1的多位置爬行器的顶侧;
0015图4是侧视图,其示出了图1的多位置爬行器的侧面;0016图5是透视图,其示出了折叠成斜坐结构的图1的多位置爬 行器;0017图6是立视图,其示出了用于改变图5爬行器倾斜角的一种 特定类型的锁定机构;0018图7是透视图,其示出了折叠成竖直坐立结构且第三支撑框 架被用作座位部分的图1的多位置爬行器;以及0019图8是部分分解的透视图,其示出了图7的多位置爬行器的 可拆卸第三支撑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参照作为示例而不是限制提供的附图,本实用新型被具体 化为一种多位置机修工爬行器。 一方面,爬行器包括由3个子框架组 成的框架,其便于折叠和展开复合框架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的各 种座位结构。0021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多位置机修工爬行器IO包括由第一 支撑框架14、第二支撑框架16和第三支撑框架18组成的复合框架12。 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14、 16和18相互连接,使爬行器10可被 折叠成多种不同座位结构。首先参照图l,所示爬行器10处于仰卧结 构,其允许机修工在车辆下侧工作。在这种布局中,第一、第二和第 三支撑框架14、 16和18大致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中,形成机修工可以 横卧在其上的平面。框架12上连接有多个车轮20,以使机修工可以自 由滚动,同时会考虑到车辆下方的最小间隙。0022现参照图5,所示爬行器10中的第一支撑框架14保持在地面 上并用作椅子的支承,而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16、 18被移动成与第一 支撑框架14成一种倾斜关系,从而形成靠背。图5所示处于斜坐位置 的爬行器IO可使机修工坐在地面上很低位置,同时通过第二和第三支 撑框架16、 18提供靠背。因为第一支撑框架14直接放在地面上,机 修工的身体保持在相当低的位置,并为机修工在工作时提供了所需的
靠背。这种特定结构在机修工操作车辆车轮或刹车时特别有利。图5 所示的斜坐结构可变化成第一支撑框架14与第二、第三支撑框架16、 18构成的复合靠背之间的多种不同倾斜角。对此,使用锁定机构22 来保持第一支撑框架14与第二、第三支撑框架16、 18之间的特定倾 斜角。该锁定机构22可使爬行器达到允许靠背(第二、第三支撑框架) 被移动的多种不同角度设置,例如,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与第一支撑 框架基本成90。角的竖直位置至靠背稍稍抬高于地面之上的小倾斜角。 锁定机构22的构造允许靠背倾斜至许多不同位置,从而允许机修工获 得所需的倾斜角。0023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提升的竖直坐立结构,其中第 三支撑框架被用作座位部分,抬高于地面且正好在第一支撑框架14上 方。在该结构中,第二支撑框架16用作支承图8所示基本处于水平位 置的第三支撑框架18的支承结构。这样,机修工可坐在处于提升位置 的第三支撑框架18上,使机修工可在车辆的其他部分工作。机修工坐 在形成爬行器的座位部分的第三支撑框架上时,第一支撑框架14的结 构提供了滚动爬行器10所需的底部支承。0024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支撑框架14包括一对纵向框架构件 24、 26,以及将纵向栏杆构件24、 26连接在一起的横向连接栏杆构件 28、 30和32。纵向栏杆构件24、 26均具有内端24a、 26a与外端24b、 26b。纵向栏杆构件24、 26的横截面一般为矩形,但也可包括其他形 状,如圆形、椭圆形和正方形。0025每个横向栏杆构件28、 30和32分别包括一对末端28a、 28b, 30a、 30b以及32a、 32b。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可将横向栏杆构 件28与纵向栏杆构件24、 26制成一个整体件,或者可将横向栏杆构 件28制成与如所显示的其他横向栏杆构件30、 32 —样的独立或分离 的构件,并将其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纵向栏杆构件24、 26上。此 外,横向栏杆构件的横截面一般为矩形,也可包括其他形状,如圆形、 椭圆形和正方形。在纵向栏杆构件上放置横向栏杆构件就形成了一个 放置软垫34的槽。对此,在图4中可以看出,软垫34可与纵向栏杆 构件24、 26的顶部基本平齐。在横向栏杆构件28下侧可设置一对凸 缘36,以提供附加支承将软垫固定就位。沿纵向栏杆构件24、 26可设 置其他凸缘,以对第一支撑框架提供附加支承结构。在靠近各纵向栏 杆构件24、 26的内端与外端处各安装一对车轮20。0026第二支撑框架16也包括一对外纵向栏杆构件38、 40和一对 横向连接栏杆构件42、 44。此外,各纵向栏杆构件38、 40分别具有一 个内端38a、 40a和外端38b、 40b。各横向栏杆构件42、 44也包括一 对末端42a、 42b和44a、 44b。如第一支撑框架14 一样,第二支撑框 架16被构造成使得软垫46位于纵向栏杆构件和横向栏杆构件形成的 槽内。第二支撑框架的纵向栏杆构件38、 40和横向栏杆构件42、 44 的横截面也可为矩形,但也可包括其他形状,如圆形、椭圆形和正方 形。0027第二对内纵向栏杆构件48、 50连接于成对的横向栏杆构件 42、 44之间,形成的凹槽可用于容纳诸如存储箱52之类的物品,而存 储箱52可用来放置诸如工具、紧固件等之类的物品。应该意识到的是, 除了存储箱52之外,其他结构也可被放置在内纵向栏杆构件48、 50 与横向栏杆构件42、 44形成的凹槽内。0028第三支撑框架18还包括一对外纵向栏杆构件54、 56和一对 横向连接栏杆构件58、 60。各纵向栏杆构件分别包括一个内端54a、 56a和外端54b、 56b。各横向栏杆构件58、 60分别包括一对末端58a、 58b和60a、 60b。横向栏杆构件的末端连接于纵向栏杆构件54、 56, 从而构成复合的第三支撑框架18。如第一支撑框架14一样,第三支撑 框架18可被构造成使纵向框架构件54、 56与横向栏杆构件58中的一 个形成单一整体。其他横向栏杆构件60可被焊接、紧固或结合到各纵 向栏杆构件54、 56,从而构成软垫62的支承,如图4所示,软垫62 在纵向栏杆构件54、 56的顶部之上延伸,以为机修工提供头枕。应该 意识到的是,如需要,软垫34、 46与62可被升高到栏杆构件的顶部 表面之上。另外,如需要,软垫可仅采用面板(无填充物)的形式。0029图6和图7说明了将第一支撑框架14连接至第二支撑框架16 的连接器64、 66。这些连接器64、 66可能仅仅不过是穿过第一、第二 支撑框架14、 16纵向栏杆构件中横向开口的螺母螺栓组件。这样,第
一和第二支撑框架14、 16就会彼此可绕枢轴转动地连接在一起。0030图6和图7示出了相对第二支撑框架16锁定第一支撑框架14 的锁定机构22的一个实施例。对此,锁定机构以相对于第一支撑框架 14的某一角度轻松地锁定第二支撑框架16,并允许机修工轻松移动两 个支撑框架14、 16至所需的倾斜角。图7说明了连接于第二支撑框架 16的纵向框架构件38的板构件68。这一板构件68可大致为月牙或半 月形(如图2所示),或者可以为实现该功能的任何功能性形状。板 构件68包括位于板构件68外半径附近的多个开口 70。这些开口 70 被设置在板构件68的所需位置,以获得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14、 16 间所需的不同倾斜角。对此,随着第二支撑框架16绕连接器64枢轴 地转动,各开口 70将与在第一支撑框架14的纵向栏杆构件24上形成 的横向开口 72对准。纵向栏杆构件24上的这一横向开口 72被设计成 用于接收穿过开口 72并与板构件68上开口 70之一啮合的活动销。板 构件68上的开口 70的定位应使得所述两个开口与在栏杆构件24上形 成的开口 72对准。这个销74可包括保持销74偏向开口 70的弹簧加 力机构(未示出),以使保持销74的末端被啮合在开口 70内。当机 修工需要移动第二支撑框架16至不同角度或倾斜位置时,仅需要抓住 连接至销74的环76,并拉出销74,使其脱离开口70。其后,机修工 可简单地移动第二支撑框架16至不同角度位置,而销74现在将啮合 板构件68上找到的一个不同开口 70。0031尽管仅示出了一个锁定机构22被连接于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 14、 16之间,但应该意识到的是,在这两个支撑框架的另一侧也可轻 松地安装另一个锁定机构,为爬行器提供额外的锁定稳定性。另外,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锁定机构22不过是相对于第一支撑框架 14来定位、锁定第二支撑框架16以获得所需倾斜角的许多不同锁定机 构中的一种。0032参照图1和图6,示出了用于将第三支撑框架18锁定到第二 支撑框架16的联接组件。第二支撑框架16的纵向栏杆构件38、 40的 各端38b、 40b包括一个被设计为固定并锁定第三支撑框架位置的联接 组件。在图1、 6和8公开的实施例中,联接组件包括一对偏移套管7778,其具有形成于纵向栏杆构件38、 40末端38b、 40b的开口 80、 82。 偏移套管77、 78的开口 80、 82被设计为接收第三支承构件的纵向栏 杆构件54、 56的末端54b、 56b。这样,套管77、 78和开口 80、 82 尺寸被设计为适于接收纵向栏杆构件54、 56的相应端54b、 56b。通过 使所述末端与相应套管配合或联接,第三支撑框架18将保持与第二支 撑框架16连接。各套管77、 78彼此偏移,以使第三支撑框架18可相 对于第二支撑框架16被放置在不同位置。0033如可从图6中最好地看出的,第三支撑框架18的纵向栏杆构 件54、 56包括裸露端54b、 56b,它们形成了适于插入那些在套管77、 78上形成的开口 80、 82内的延长柱或接合件。纵向栏杆构件的各端 54b、 56b适合插入与末端54b、 56b横截面尺寸基本相同的开口 80、 82中。末端54b、 56b被形成为在开口 80、 82内构成滑动配合,并在 第三支撑框架被放在竖直坐立结构时提供所需的支承,如图8所示。 形成于第二支撑框架上的套管77结构可简单地由用来制造所述框架的 栏杆构件的原材料制成。如图1-5所示,当爬行器位于仰卧位置和斜坐 位置时,栏杆54、 56的末端54b、 56b被示为放置于套管77中。如图 6和8所示,当爬行器被放置成竖直坐立位置,栏杆54、 56的末端54b、 56b被示为放置在套管78中。由于有可能在这一联接组件78上放置重 负载,因此可能需要某种加固材料来增加套管77、 78的总强度。0034第三支撑框架18的纵向栏杆的末端54b、 56b可包括简单的 锁定机构,例如制动装置84,它们适于在形成于第二支撑框架16的纵 向栏杆构件末端上的小开口 86内延伸。图8示出了制动装置84如何 在形成于所述框架上的制动装置开口 86内延伸。当末端54b、 56b被 置于开口 80中时,纵向栏杆上可设置其他制动装置开口 86,以接收制 动装置84。从图1可以看出,开口 80接收第三支撑框架的末端并将其 保持在图1所示的仰卧位置。制动装置84允许机修工从锁定位置快速 拆下第三支撑框架18,如图1所示,从而使得第三支撑框架可被移至 图8所示的第二锁定位置。应该意识到的是,这种特定机构只不过是 能够将第三支撑框架连接至第二支撑框架16的许多方式中的一种。本 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也可使用其他固定与联接装置来获得同样功能。此外,可以使用上文描述的诸如板构件68和销74之类的锁定 机构将第三支撑框架联接至第二支撑框架。同样,尽管所示联接组件 是第二支撑框架的一部分,但其也可被容易地设置在第三支撑框架杆 的末端。0035第二支撑框架16提供了保持第三支撑框架18处于图8所示 竖直坐立位置的支承结构。对此,如图6和8所示,当爬行器处于竖 直坐立位置时,纵向栏杆构件38、 40的末端38a、 40a被设计为接触 并靠着第一支承构件14的横向栏杆构件32。因而,多数重量将被分配 在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14、 16之间。这种框架布局也有利于防止爬行 器在竖直坐立位置时翻倒。0036组成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的纵向栏杆构件和横向栏杆 构件可由许多不同材料中的任一材料制成,所述材料包括钢、铝、金 属合金以及本领公知的其他适当金属。形成支撑框架的各种纵向栏杆 构件与横向栏杆构件可使用诸如焊接、螺母螺栓之类的紧固件以及粘 合剂等本领域已知技术连接在一起。0037因而,尽管示出和描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形式,但根据 上述内容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 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可绕枢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的第二支撑框架、以及联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的第三支撑框架;安装在所述框架下侧的车轮;其中所述框架可变动为多种结构,其包括仰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并相对于彼此处于同一平面;斜坐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并且被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成一倾斜角;以及竖直坐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被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成一倾斜角,所述第三支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成一倾斜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架 处于斜坐结构时,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可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 一支撑框架成多种倾斜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架 处于所述斜坐结构和竖直坐立结构时,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相对 于彼此是可锁定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安 装于所述第一和第三支撑框架,但不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架 处于所述竖直坐立结构时,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车轮保持处于 向下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与 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相连的锁定机构,其在所述斜坐结构中固定 并锁定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架 处于所述斜坐结构时,所述锁定机构允许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框架相 对于彼此固定成不同的倾斜角。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一个联接组件,其允许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相对于彼此固定在至 少两个不同的位置。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 撑框架被可拆卸地联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 撑框架可从所述联接组件上拆卸下来,从而在所述斜坐结构与所述竖 直坐立结构之间移动所述第三支撑框架。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 第二支撑框架可相对于彼此定位成多个倾斜角。
12. —种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可绕枢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 第一支撑框架并且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运动到多个角度位置的 第二支撑框架,以及联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支 撑框架运动到多个锁定位置的第三支撑框架;安装在所述框架下侧的多个车轮, 其中所述框架可变动为多种结构,其包括-仰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并 相对于彼此处于同一平面; 斜坐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所述第二和第 三支撑框架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且被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 架成一倾斜角;以及竖直坐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所述第二 支撑框架被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成一倾斜角,所述第三支 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成一倾斜角。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支撑框架可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拆卸下来,从而在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第三支撑框架。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支撑框架包括一对向外凸出的端,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包括形成接收开 口的多个套管,各接收开口适合接收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所述向外凸 出的端之一。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 架处于所述斜坐结构时,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 支撑框架的多个倾斜角之间是可运动的。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 括一个用于将处于所述角度位置之一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与所述第二 支撑框架锁定的机构。
17.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 架处于所述竖直坐立结构时,所述第三支撑框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框 架的上方。
18. —种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支撑框架、可绕枢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 第一支撑框架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移动至多个角度位置的第 二支撑框架,以及联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并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移动至多个锁定位置的第三支撑框架; 安装在所述框架下侧的多个车轮; 所述框架可变动为多种结构,其包括仰卧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并 相对于彼此处于同一平面;斜坐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所述第二和第三支撑框架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并且被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 框架成一倾斜角;以及竖直坐立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所述第二 支撑框架被放置成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成一倾斜角,所述第三支 撑框架保持基本水平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成一倾斜角;和一个用于将处于所述角度位置之一的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与所述第 二支撑框架锁定的机构,该机构包括一个具有贯穿其中的多个交错的 开口的板和一个可伸入所述幵口的锁定销。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被 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而且所述锁定销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框架中 的一个开口延伸。
20.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支撑框架之一包括一个接合构件,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包括形成接收开 口的多个套管,各接收开口适于接收所述接合构件。
21. —种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其被可绕枢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 而且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可操 作的锁定机构,以将所述第二支撑框架相对于所述第一支撑框架锁定 在至少两个不同位置;以及第三支撑框架,其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以至少两种不同角度 可拆卸地联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框架。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 括多个车轮,所述多个车轮安装在所述第一和第三支撑框架的下侧。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多位置爬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支撑框架具有至少两个偏移套管,每个所述偏移套管具有至少两个开 口,且所述第三支撑框架的栏杆构件具有与所述偏移套管数目相同的 延长端,每个所述延长端用于插入相应偏移套管的一个相应开口中。
全文摘要
一种多位置爬行器,其具有包括仰卧结构、斜坐结构和竖直坐立结构的多个座位位置。该爬行器包括具有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和第三支撑框架的框架。使用锁定机构将第一支撑框架、第二支撑框架可绕枢轴转动地锁定在一起。使用联接组件将第二支撑框架和第三支撑框架连接在一起。
文档编号B25H5/00GK101108479SQ20061015435
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7日
发明者H·R·赫南德兹 申请人:欧翠工具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