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724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支撑台面型工具(如平台锯)的结构有关,更详而言 之是指一种可推动台面型工具改变工作位置以及方便收合的台面型 工具的支撑结构。10背景技术图1至图3为一种公知可收折的脚架2结构,该脚架2是可支 撑如平台锯1等的台面型工具,其基本组成包括有一平台3、 一对第 一支脚4、 一对第二支脚5、 一对连接件6、 二伸縮压缸7与二侧板8。15 该平台3上方承载平台锯1,且于侧边设有长形滑槽3a,并于前端设 有提把3d,于后端连结侧板8,该对第一支脚4枢接于侧板8且可于 图2的收合位置与图3的展开位置之间扳转,该对第二支脚5亦枢接 于侧板8,其等顶端共同连接一横置的握把5a,底端则分别枢接一滚 轮9,各连接件6—端枢接于第二支脚5靠近滚轮9处,另一端以可20于平台3的滑槽3a中滑移的方式与平台3结合,各伸縮压缸7的两 端分别枢接于平台3底面与第二支脚5之间。该脚架2收合时虽方便人们以滚轮9于地面滚动而拖行平台锯1 以改变工作位置,但当欲架起脚架2时,人们须先将定位销4a自第 一孔3b拔出并将第一支脚4向外扳出,之后再将定位销4a插入第二25 孔3c以固定第一支脚4,尔后,人们必须握住平台3的提把3d并将 之上提,而于上提过程中,虽可借助伸縮压缸7产生的辅助推力以使 第二支脚5与连接件6逐渐展开,但人们仍需施以相当的提起力道 以对抗平台锯1的重量,因此其操作并非方便;其次,于上提过程中, 人们虽可将脚伸至平台3下方并踩踏固设于连接件6上的踏板6a以30帮助第二支脚5的展开:但若因提起力道不足以对抗平台锯1重量或 操作不慎,导致平台3垮下时,将可能发生平台3压伤腿部的情形,所以,该脚架2的收折结构并非一完善实用的设计。发明内容5 为改善上述缺失,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具有安全使用、操作便利与结构稳固的优点。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 构包含有一供台面型工具结合其上的上框架,该上框架具有一前端与 一后端,以及于该前端与该后端之间依序设有一第一枢接点、 一第二10 枢接点与一第三枢接点; 一折迭机构支撑该上框架,且可于展开位置 与收合位置之间受操作,该折迭机构包括有 一对第一支脚,其等一 端枢接于该上框架的第一枢接点,相对一端形成一可与地面接触的抵 接端; 一对第二支脚,其等一端枢接于该上框架的第二枢接点,相对 一端各接设有可于地面滚动的一滚轮; 一对第一连接件,各别具有一15 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于该上框架的第三枢接点; 一对第二连接件,其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枢接,另一端枢接于第二支脚近中间部位;以及一对第三连接件,其一端枢接于第一连接件近中 间部位,另一端枢接于第一支脚近中间部位;在折迭机构处于展开位 置时,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呈交错设置,在折迭机构被往收合位置操 20作时,第一、第二与第三连接件一并带动第二支脚往第一支脚靠拢, 且于收合位置时,滚轮接近第一支脚的抵接端。


图1是现有可收折的脚架结构的示意图; 25 图2是图1的脚架呈收合的示意图;图3揭示图2的脚架自收合状态变换至展开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5至图9揭示折迭机构受操作而自展开位置变换至收合位置; 图IO揭示第一支脚的抵接端直接接触地面;30 图11揭示一挡件横向设于该二第一支脚之间;
图12揭示另一种锁扣机构与其配合的支撑结构的立体图,揭示第二勾部将处于展开位置的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保持在交错状态;图13揭示第二勾部脱离第二固定件,使得折迭机构可被操作收合 5 图14揭示第一勾部将处于收合位置的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保持在靠拢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于后。图410 至图9所示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支撑结构100,该支撑结构100 供台面型工具(如平台锯200)结合且架置于地面300,其包括有一上 框架10、 一支撑该上框架10的折迭机构20、 一对滚轮30、 一对调 整件40与一锁扣机构50,其中该上框架10由一对分开且平行设置的横杆11构成,且具有一15 前端10a与一后端10b,各横杆11于该前端10a与后端10b之间依 序设有一第一枢接点12、 一第二枢接点13与一第三枢接点14,横杆 11前端并形成向下弯折的握把15以方便人们手部握持,该平台锯200 借由多数固定销16穿过而固锁于横杆11。该折迭机构20可于图5的展开位置Pl与图9的收合位置P2之20 间受操作,在折迭机构20处于展开位置Pl时,该上框架10大致呈 水平取向,在折迭机构20处于收合位置P2时,该上框架10大致呈 垂直取向。前述折迭机构20包括有一对第一支脚21、 一对第二支脚 22、 一对第一连接件23、 一对第二连接件24、 一对第三连接件25与 一桥接件26,其中25 各第一支脚21 —端枢接于上框架10的第一枢接点12且位于横杆11的内侧,相对一端连续弯折形成一抵接端21a与一引导部21b, 且第一支脚21近中间部位具有一连接点2k;该引导部21b在折迭 机构20展开时与地面300夹设一锐角e 1,在折迭机构20收合时抵 触地面300,使得平台锯200直立摆置(参照图8);30 各第二支脚22 —端枢接于上框架10的第二枢接点13且位于
杆11外侧,相对一端接设滚轮30,第二支脚22并于近中间部位具 有一连接点22a,如图6所示的状态,此时的第一支脚21与第二支 脚22呈交错设置;各第一连接件23具有一第一端23a与一第二端23b,该第一端 523a枢接于上框架10的第三枢接点14且位于横杆11的内侧,其近 中间部位具有一连接点23c;各第二连接件24是介于第一支脚21与第二支脚22之间,其一 端与第一连接件23的第二端23b枢接,另一端与第二支脚22的连接 点22a枢接;请配合图6所示的状态,折迭机构20在展开时,其第10 —连接件23大致呈平行第二支脚22,其第二连接件24大致呈平行 横杆11,其等共同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于此同时,第一连接件23 的侧末端23d与第一支脚21的表面抵触,且第一连接件23与第一支 脚21之间大致呈夹设直角6 2,借此使得展开的折迭机构20更能稳 固地撑起该平台锯200;15 各第三连接件25 —端枢接于第一连接件23的连接点23c,另一端枢接于第一支脚21的连接点21c,第三连接件25不仅具有强化第 一支脚21与第一连接件23之间的稳固性,更在折迭机构20于收合 过程中(请配合图6至图8所示),与第一连接件23及第二连接件24 一同带动第二支脚22往第一支脚21靠拢,且于到达图9所示的完全20收合位置P2时,滚轮30接近第一支脚21的抵接端21a;该桥接件26的二端分别固接于该二第二支脚22且接近滚轮30, 其不仅强化该二第二支脚22之间的稳固性,更方便人们在操作收合 或展开该支撑结构100时,得以脚踩其上并搭配手部的施力以有效控 制收合或展开时的节奏速度。25 在上述结构中,当人们以手握持握把15,并以第一支脚21为主要支撑而将平台锯200逐步地扳倒时,随着握把15持续上提与折迭 机构20的收拢,并适时借助平台锯200的重量,使可以一己之力而 轻易地将平台锯200自水平摆放改变至直立摆放(请配合图9),以利 人们改变工作位置。而当人们于下压握把15时,折迭机构20将再次30展开并驱使平台锯200回复水平摆放的可工作状态(请配合图6)。上 述的收合与展开操作方式可避免前述现有脚架2结构潜藏因手部施 力不足或操作不慎而造成的危险,所以,本实施例的结构不仅具操作 安全性,更具有操作便利与结构稳固的优点。本实施例结构更可在第一支脚21近抵接端21a处分别组装有调 5 整件40,调整件40具有一螺纹身部40a穿设第一支脚21,以及一头 部40b可触抵于地面3C0,如图6所示,借由驱转调整件40的螺纹 身部40a相对第一支脚21为转进或旋退,即可微调支撑结构100的 高低差异致达到平稳的目的。需说明的是,上述调整件40为一附加 组件,用途在于使得支撑结构IOO更具实用性而已,其并非支撑结构10 IOO的不可或缺组件,故可视需求予以省略,改以使用长度略长的第 一支脚21,直接抵触地面300即可,如图10所示即是。图11进一步揭示支撑结构100更包括有一为长形板体的挡件 27,该挡件27横跨固接于该二第一支脚21近连接点21c的部位,其 除具备强化该二第一支脚21之间的稳固性外,更于折迭机构20在展15 开位置Pl时,对第一连接件23提供止挡效果,借以使得支撑结构 100使用时更加平稳及安全。须说明的是,挡件27并不局限于上述 的板体形态,其亦可为仅提供止挡效果而直接固定于第一支脚21上 的块状物件。另请配合图4与图9,本实施例的锁扣机构50包括一扣合件51、 20 —为巻簧52的偏压件与一凸设于横杆11外侧的固定件53,该扣合 件51借由一轴销17穿过巻簧52再轴枢于其中一第二支脚22后枢接 于第二支脚22上,该扣合件51于轴枢点的两端分别形成一勾部51a 与一下压部51b,在第二支脚22几近与第一支脚21并拢时(参照图 8),扣合件51勾部51a的外侧弧面将引导扣合件51前端越过固定件 25 53,此时经由巻簧52提供的偏压力促使扣合件51的勾部51a向下勾 住固定件53,据此,得以防止第一支脚21与第二支脚22分开,借 以增添使用的安全性。反之,当人们施一外力下压该下压部51b时, 将促使该勾部51a脱离该固定件53,以使折迭机构20可再度被操作 展开。30 图12揭示另一种锁扣机构60与其配合的支撑结构100'.,该支
撑结构100'与前述支撑结构100具有大致相同的构件,不同处仅在于第一支脚21改为连结于横杆11的外侧,第二支脚22改为连结于 横杆11的内侧,而第一连接件23则相对改为连结于横杆11的外侧。 前述锁扣机构60包括有一第一扣合件61、 一第二扣合件62、 一连动 5件64、 一第一固定件65与一第二固定件66,其中该第一扣合件61与第二扣合件62是轴设于同一第二支脚22上, 且分别于前端形成一第一勾部6la与一第二勾部62a,该第一扣合件 61更于相对第一勾部6]a的一侧设有一下压部61b;该连动件64为一杆体,其一端与第一扣合件61近下压部61b部10位枢接,另一端则与第二扣合件62近第二勾部62a部位枢接;该第一固定件65为长形板体且两端与该二第一连接件23固接, 该第二固定件66亦为长形板体且其两端与该二第一支脚21固接。上述锁扣机构60在支撑结构100'处于展开位置P1时,其第二 扣合件62的第二勾部62a是勾住该第二固定件66,据此可避免第一15支脚21与第二支脚22产生夹合,借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而当欲收 合支撑结构100'时,人们利用脚踏该第一扣合件61的下压部61b, 即可透过该连动件64而将第二扣合件62的第二勾部62a带离第二固 定件66(请参照图13),接着,顺势扳倒并收合该支撑结构100', 于滚轮30靠近第一支脚21的抵接端21a时(请参照图14),该第一20勾部61a借由装设在第一扣合件61与第二支脚22之间的巻簧(图未 示)所提供的偏压力而在支撑结构100'处于收合位置P2时确实勾住 第一固定件65,借以防止并拢的第一支脚21与第二支脚22分开; 同样地,人们于再次脚踏第一扣合件61的下压部61b,即可造成第 一勾部61a脱离第一固定件65,进而得将支撑结构100'再次展开。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是架置于地面,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框架,是供台面型工具结合其上,该上框架具有一前端与一后端,以及于该前端与该后端之间依序设有一第一枢接点、一第二枢接点与一第三枢接点一折迭机构,用以支撑该上框架,且可于展开位置与收合位置之间受操作,在折迭机构处于展开位置时,该上框架呈水平取向,在折迭机构处于收合位置时,该上框架大致呈垂直取向,该折迭机构包括有一对第一支脚,其等一端枢接于该上框架的第一枢接点,相对一端形成一与地面接触的抵接端;一对第二支脚,其等一端枢接于该上框架的第二枢接点,相对一端各接设有于地面滚动的一滚轮;一对第一连接件,各别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于该上框架的第三枢接点;一对第二连接件,其一端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枢接,另一端枢接于第二支脚中间部位;以及一对第三连接件,其一端枢接于第一连接件中间部位,另一端枢接于第一支脚中间部位在折迭机构处于展开位置时,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呈交错设置,在折迭机构被往收合位置操作时,第一、第二与第三连接件一并带动第二支脚往第一支脚靠拢,且于收合位置时,滚轮接近第一支脚的抵接端。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上框架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横杆,该些横杆上方结合台面型工 具,各横杆于对称位置具有该第一枢接点、该第二枢接点与该第三枢 接点,第一支脚是连结于横杆内侧,第二支脚连结于横杆外侧,第一30连接件连结于横杆内侧~该折迭机构在展开位置时,第一连接件实质 上呈平行第二支脚,第二连接件实质上呈平行横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对第一支脚具有接续该抵接端且朝外弯折的引导部,在上框架 呈垂直取向时,该引导部抵触地面。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有一锁扣机构,用以将处于收合位置的折迭机构的第一支脚与 第二支脚保持在靠拢状态。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锁扣机构包括有一扣合件与一固定件,该扣合件轴枢于其中一10第二支脚上,且其前端形成一勾部,该固定件固定在该上框架,在折 迭机构处于收合位置时,该勾部勾住该固定件。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锁扣机构更具有一偏压件促使该扣合件的勾部维持往预定方 向旋摆,该扣合件相对该勾部的一端设有一下压部,于折迭机构处于 15收合位置时,施一外力于该下压部,将促使该勾部脱离该固定件。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锁扣机构,该锁扣机构具有一第一勾部用以将处于收合位置的 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保持在靠拢状态,以及一第二勾部用以将处于展 开位置的第一支脚与第二支脚保持在交错状态。2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该锁扣机构包括一第一扣合件、 一第二扣合件、 一第一固定件与 一第二固定件,该第一扣合件与第二扣合件一同轴枢于其中一第二支 脚,且其等一端分别形成该第一勾部与该第二勾部,该第一固定件两 端分别固定于该对第一连接件,该第二固定件两端分别固定于该对第25—支脚,在折迭机构处亍收合位置时,该第一勾部勾住该第一固定件, 在折迭机构处于展开位置时,该第二勾部勾住该第二固定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锁扣机构更包括一连动件与一偏压件,该连动件连接该第一扣 合件与该第二扣合件,该第一扣合件相对该第一勾部的一端设有一下30压部,该偏压件促使第一扣合件的第一勾部维持往预定方向旋摆,在 折迭机构处于收合位置时,施一外力于该下压部,将促使该第一勾部 脱离该第一固定件,在折迭机构处于展开位置时,施一外力于该下压 部,将促使该第二勾部脱离该第二固定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5 更包括有至少一挡件固定于该第一支脚上,在折迭机构处于展开位置 时,第一连接件抵触该挡件,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一支脚呈夹设直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台面型工具的支撑结构,包含一供台面型工具置放的上框架与一支撑该上框架且可于展开与收合位置之间受操作的折迭机构,该折迭机构包括枢接于上框架的一对第一、第二支脚与第一连接件,以及枢接前述支脚与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第三连接件;在折迭机构被往收合位置操作时,第一、第二与第三连接件一并带动第二支脚顺畅地往第一支脚靠拢。
文档编号B25H1/06GK101152714SQ20061015268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5日
发明者刘嘉盛, 陈振元 申请人:圣杰机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