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71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零部件由物流部仓库运送到总装车间,通常是将零部件装在 相应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相当于按照不同的零部件而设计的特定的物料架)上,然后通过 人工或室内行驶的车如电瓶车拉到相应的工位上去,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如拉移多个,则工 位器具之间不便连接,这种一次拉移一个工位器的作业方式,不仅作业效率低下,而且运输 成本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浪费能源,不符合精益生产快捷、节能降耗的管理要求,也 与当今所倡导的低碳生活的理念不符合。在中国专利号为ZL200520081123. 9,名称为《新 型重型汽车驾驶室顶盖工位器具》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工位器具,它是通过在器具框 架下安装滚轮,由人工将工位器具推至或推离工位的,这种工位器具有如下不足,如果采用 动力车辆拉移本工位器,因没有连接结构,使得工位器与车辆之间固定不便,如果多个工位 器一起拉移时,则工位器之间连接也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与拉移车辆之间、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与 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之间可方便地连接在一起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解决了现有 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因不自带连接装置而导致的,采用动力车辆拉移时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与 动力车辆之间、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与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之间连接不便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 包括带行走轮的工位器具本体,在所述工位器具本体上连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拉 杆和拉钩座,所述拉杆连接在工位器具本体的一端,所述拉杆上设有杆拉环或拉杆钩,所述 拉钩座连接在工位器具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拉钩座上设有座拉钩或座拉环。通过在工位器 具的两端分别设置带杆拉钩或杆拉环的拉杆、带座拉钩或座拉环的拉钩座,当工位器具之 间需要连接在一起时,将相邻两个工位器具的拉杆与拉钩座勾接或扣接在一起即可,与动 力车辆连接时,通过拉杆连接在车辆尾部(动力车辆尾部本身都设计有连接装置的),故连 接十分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杆拉坏和所述座拉环中至少有一者包括A环片和铰接在A环片上 的B环片,所述A环片与所述B环片合围成闭环。将其中的至少一个部件上的拉环设计为 可开合的环,这样环与环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A环片和所述B环片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通过设计复位弹簧, 使打开环完成连接后,环能自动复位即闭合,使用时更加之方便,且拉移时不易发生脱落现 象,安全性能好。作为优选,所述A环片呈“U”形,所述A环片连接在座体上,所述座体连接在所述 工位器具本体上,所述B环片依次设有第一杆体、圆弧形连接体、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通过座拉环转轴连接在所述A环片的一个侧壁上,所述座拉环转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座拉 环的环孔的中心线方向相同,所述A环片的另一个侧壁上设有环片通孔,所述座拉环转轴 位于所述环片通孔的远端侧,所述第二杆体的一端穿插在所述环片通孔内,所述复位弹簧 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体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A环片上。“远端”是指 环片通孔离A环片底壁较远的一端,“侧壁”是指A环片对应于“U”字的左右两边笔画的部 位,“底壁”是指A环片对应于“U”字的下部笔画的部位,此种设计使得向外拉座拉环时,第 二杆体是卡在环片通孔内的,向内挤压座拉环时,第二杆体脱离环片通孔,使得A环片与B 环片之间分开,便于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复位弹簧一端钩接在所述A环片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钩接在所 述B环片上。勾接的连接方式,拆装、更换复位弹簧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拉杆通过杆转轴转动连接在拉杆座上,所述拉杆座连接在所述生 产工位器具本体上。使用时,使拉杆处于水平状态,不使用时,可将拉杆以转轴为轴转动到 竖直位置,从而使得本工位器具占用面积小,有利于节省车间的面积。作为优选,所述拉杆座包括底板和两块侧板,所述两块侧板分开连接在所述底板 同一侧的两端,所述底板连接在所述汽车生产工位器具本体上,所述拉杆位于所述两块侧 板之间,在所述侧板上开有一个长条形杆通孔和一个长条形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杆通 孔的上方,所述杆转轴穿过所述杆通孔后连接在所述拉杆上,所述拉杆上设有容纳在所述 缺口内的定位销。通过设计定位销,防止拉杆处于竖直位置时倒下来,安全性能更好,长条 形杆通孔,使得拉杆的高度位置可调,且也可以将杆转轴安装在缺口内,使得拉杆的高度可 调范围更大,使连接时的通用性高。作为优选,所述杆转轴通过轴套与所述拉杆相连接。防止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现有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上加设连接器后,使 得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之间、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与动力车辆之间的连接方便,实现了一部动 力车辆可同时拉移多个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使物料的输送更加之快捷,物料的单位运输成 本下降,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可将连接器批量生产后再连接到现有汽车生产 工位器具上,不需要对汽车生产工位器具的现有结构作改动,故技改成本低,易于实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钩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带连接器的 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包括带行走轮11的工位器具本体1,在所述工位器具本体上连接有连 接器,连接器包括拉杆2和拉钩座3,拉杆2焊接在工位器具本体1的右端,拉杆2的上端设 有杆拉环21 (参见图3),拉钩座3连接在工位器具本体1的左端,拉钩座3上设有座拉环 31。[0018]参见图2,拉钩座3上的座拉环31由A环片4和B环片5合围而成,A环片4呈 “U”字形,A环片4连接在座体32上,座体32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工位器具本体1上,A 环片4与座体32为一体结构,B环片5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杆体51、圆弧形连接体52、 第二杆体53,第一杆体51、圆弧形连接体52、第二杆体53三者为一体结构,第一杆体通51 过座拉环转轴6铰接在A环片4的下侧壁41上,下侧壁41由两块相互平行的近似长方形 的铁板43构成,座拉环转轴6的两端穿设在铁板43的轴孔内,轴孔位于铁板43的左端,座 拉环转轴6的轴线方向与座拉环31的环孔的中心线方向相同,B环片5能以座拉环转轴6 为轴在A环片4上转动,A环片4的上侧壁42上开有环片通孔44,环片通孔44为长方形, 环片通孔44在上侧壁42上自左向右延伸,座拉环转轴6位于环片通孔44的左端侧,第二 杆体53的上端穿插在环片通孔44内,在A环片4与B环片5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7,复位 弹簧7的右端勾接在下侧壁41上的连接销上,复位弹簧7的左端钩接在第一杆体51上的 连接销上。参见图3,拉杆2的上端设有杆拉环21,拉杆2的下端连接在拉杆座9上,拉杆座 9焊接在工位器具本体1上,拉杆座9包括底板91和两块侧板92,两块侧板92分开连接在 底板91左侧的前后两端,拉杆2位于两块侧板92之间,在侧板92上开有一个长条形杆通 孔93和一个长条形缺口 94,缺口 94位于杆通孔93的上方,杆转轴8穿过杆通孔93后连 接在拉杆2的下端上,拉杆2上设有定位销22,定位销22可容纳在缺口 94内,在拉杆2与 杆转轴8的连接处设有轴套(需要剖视才可见,图中未有标示),以减少对拉杆2的轴孔的磨 损,杆转轴8的两端都设有销孔81,销孔81内插有销钉82,以防止杆转轴8从杆通孔93内 脱开。使用时,参见图4,此处以用一部电瓶车拉移两个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为 例作使用说明,向上提起第一个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101上的拉杆2,使定位销22 脱离缺口 94,向右转动拉杆2,使拉杆2保持基本水平,将电瓶车100尾部的拉销插接在杆 拉环21内,从而方便的实现工位器具与机动车辆的连接,采取同样的方法将第二个带连接 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102上的拉杆2翻倒至基本水平,用力向右挤压第一个带连接器的 汽车生产工位器具101上的第二杆体53,使B环片以座拉环转轴6为轴转动,第二杆体53 从环片通孔44中脱开并在二者之间产生开口,将第二个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102 上的拉杆2上的杆拉坏21伸到第一个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101上的座拉环31内, 松开对第二杆体53的挤压,在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第二杆体53回到环片通孔44内,完成 自锁功能,防止杆拉环21从座拉环31中脱开,由于杆通孔93为长条形,故可调整拉杆的高 度,使拉杆能适应与之连接的拉钩座的高度,如果还不够高,可以取掉销钉82,拉出杆转轴 8,使拉杆2从拉杆座9上脱开,将拉杆通过杆转轴8连接在缺口 94内;当把工位器具送至 相应的工位后,使拉杆2从拉钩座3中脱开,向上翻转拉杆2,使拉杆2竖直后,放下拉杆2, 这时定位销22刚好卡在缺口 94内,防止拉杆2倒下,且使工位器具整体占用面积小,如果 拉杆是连接在缺口 94内使用的,则把杆转轴8从新安装回杆通孔93内,使定位销22卡在 缺口 94内即可。多个工位器具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同上述两个的连接方法是一样的,在此不 再复述。本实施例中只将座拉环设计为可复位自锁的方式,当然只将杆拉环设计为可复位 自锁的方式或将两者都设计为可复位自锁的方式都可以,或者将拉环改为拉钩也能起到方 便连接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包括带行走轮的工位器具本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工位器具本体上连接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拉杆和拉钩座,所述拉杆连接在所 述工位器具本体的一端,所述拉杆上设有杆拉环或杆拉钩,所述拉钩座连接在所述工位器 具本体的另一端,所述拉钩座上设有座拉钩或座拉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拉坏和 所述座拉环中至少有一者包括A环片和铰接在A环片上的B环片,所述A环片和所述B环 片合围成闭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环片和所 述B环片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A环片呈 “U”形,所述A环片连接在座体上,所述座体连接在所述工位器具本体上,所述B环片依次 设有第一杆体、圆弧形连接体、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通过座拉环转轴连接在所述A环片 的一个侧壁上,所述座拉环转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座拉环的环孔的中心线方向相同,所述A 环片的另一个侧壁上设有环片通孔,所述座拉环转轴位于所述环片通孔的远端侧,所述第 二杆体的一端穿插在所述环片通孔内,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体上,所述 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A环片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 簧的一端钩接在所述A环片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钩接在所述B环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通过 杆转轴转动连接在拉杆座上,所述拉杆座连接在所述生产工位器具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 述拉杆通过杆转轴转动连接在拉杆座上,所述拉杆座连接在所述生产工位器具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座包 括底板和两块侧板,所述两块侧板分开连接在所述底板同一侧的两端,所述底板连接在所 述汽车生产工位器具本体上,所述拉杆位于所述两块侧板之间,在所述侧板上开有长条形 杆通孔和长条形缺口,所述缺口位于所述杆通孔的上方,所述杆转轴穿过所述杆通孔后连 接在所述拉杆上,所述拉杆上设有容纳在所述缺口内的定位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转轴通 过轴套与所述拉杆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杆转轴通 过轴套与所述拉杆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一种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包括带行走轮的工位器具本体,在工位器具本体上连接有连接器,连接器包括拉杆和拉钩座,拉杆连接在工位器具本体的一端,拉杆上设有杆拉环或杆拉钩,拉钩座连接在工位器具本体的另一端,拉钩座上设有座拉钩或座拉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与拉移车辆之间、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与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之间可方便地连接在一起的带连接器的汽车生产工位器具,解决了现有汽车生产工位器具因不自带连接装置而导致的,采用动力车辆拉移时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与动力车辆之间、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与汽车生产工位器具之间连接不便的问题。
文档编号B25H5/00GK201907113SQ20102060244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2日
发明者余卫, 姜赛, 李书福, 杨健, 袁恩淳 申请人: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