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棘轮起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74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速棘轮起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单向旋转并提 供较快旋转效果的快速螺丝起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丝起子在旋松或旋紧的过程中皆需要持续转动直径较大 的握柄,虽然转动直径较大的握柄可以提供较大的扭力,然而旋松或 旋紧固定元件的操作过程中只有在开始或者快要锁紧的时候需要较大 的力量,因此如此需要持续转动直径较大的握柄的操作方式会造成使 用者费时以及转动麻烦的缺点。请参看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328246号"棘轮扳手驱动头组合 结构"新型专利案,其提供一种单向旋转的扳手构造,此种构造于锁紧 或旋松固定元件时,单向卡制的棘齿构造虽能够提供使用者以往复的 动作进行操作,进而方便使用者利用,但由于操作过程中转动的幅度 相同,故仍然不能够提供快速螺锁或旋松固定元件的效果。发明内容由于现有螺丝起子在旋松或旋紧的过程中皆需要持续转动直径较 大的握柄,因此造成操作费时以及转动麻烦的缺点。有鉴于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棘轮扳手驱动头连接握柄与驱动杆之 间的构造,以及驱动杆前端可供插设多种手工具的设计,提供螺锁、 螺松阻力较小时的快速转动功效,由此达到操作省时、省力以及用途 广泛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棘轮起子,其包括 一握柄,该握柄内形成一容槽并于前后两端分别形成与该容槽相 通的一前穿孔以及一后穿孔;一棘轮扳手驱动头,该棘轮扳手驱动头固设于该容槽内,该棘轮扳手驱动头的前后端分别形成一驱动形状以及枢设一露出后穿孔的转 向盘;一驱动杆,该驱动杆是沿前后方向的直杆体并枢穿该前穿孔,该 杆体的后端形成一连结形状,该连结形状以凹凸卡合的方式与该驱动形状结合,于该驱动杆伸出前穿孔的前端面凹设一多角形的嵌孔;一转环,该转环套设固定于该驱动杆伸出前穿孔的前端周面并且由此位于该握柄的前侧;以及一手工具,该手工具的后端部配合该嵌孔形成多角形的插掣部,通过插掣部以可插拔形态插设定位于该驱动杆的嵌孔。进一步,本实用新型将驱动形状设为方柱体,并将连结形状设为配合该驱动形状的方形套筒,该连结形状以凹凸卡合的方式与该驱动形状结合。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握柄设有一握把,所述容槽形成于该握把 内并且于后端开口,所述前穿孔穿设于该握把前端与该容槽之间,该 容槽为六角形槽体,该握把于后端周缘形成一环直径较小的扣合部, 设有一后盖,该后盖嵌合于扣合部,所述后穿孔穿设于该后盖的中间; 所述棘轮扳手驱动头以周围嵌设定位于该容槽。更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于驱动杆穿出前穿孔的前端部周面凹设一 环状的内凹槽,于内凹槽与嵌孔之间穿设一内窄外宽的锥孔,所述转 环内周面对应内凹槽凹设一外凹槽,转环于外周面与外凹槽之间穿设 一螺锁孔,设有一螺柱,螺柱螺合于螺锁孔且以内端抵靠于内凹槽定 位,于锥孔内嵌放一定位珠,该定位珠的内端凸出于嵌孔,于定位珠 外侧抵靠设有一弹簧,弹簧外端抵靠于转环的外凹槽。较佳的,所述棘轮扳手驱动头设有一外壳,该外壳是外周壁为六 角形的环体并且内周壁为圆形,该外壳于内周壁形成一内棘齿,于该 外壳内以可旋转形态枢设一单向旋转头,该单向旋转头设有一圆盘, 该圆盘位于该外壳的前端缘,所述驱动形状形成于该圆盘的前面,该 圆盘朝后伸设一旋转块,该旋转块于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面对内棘齿 的滑动面以及一凹槽,该旋转块的后端形成一螺孔;于滑动面与该内棘齿之间以可左右滑动形态设置一棘齿块,该棘 齿块对应内棘齿形成一卡制棘齿,该棘齿块对应滑动面形成一滑动面,于该滑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斜面,该棘齿块的后面形成一插孔;于该旋转块以及该棘齿块的后面贴设一心形弹簧,该心形弹簧配 合该插孔形成一延伸脚,以该延伸脚插设于插孔内,所述转向盘位于 心形弹簧后侧,该转向盘对应螺孔形成一枢孔,设有一螺栓,该螺栓 枢穿枢孔并螺锁于螺孔,该转向盘于前面对应凹槽伸设一凸柱,该凸 柱勾合于心形弹簧相对于延伸脚的内缘。较佳的,所述嵌孔为六角形,所述手工具的插掣部为配合嵌孔的 六角形状。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先旋动转向盘选择棘轮扳手驱动头单向旋转 的正逆方向,接着使用者可以转动握把,以棘轮扳手驱动头带动驱动 杆以及手工具作正逆旋转,由此利用手工具螺锁或螺锁固定元件。当转动握把正转并以手工具转动螺锁固定元件时,由于一开始不 需要太大的力量,因此可以握住握把并用手指直接转动转环带动手工 具旋转,当固定元件快旋紧并需要较大的扭转力量时,即可利用手转 动握把,以较大的力量旋紧固定元件。当转动握把逆转并以手工具螺松固定元件时,由于一开始需要较 大的力量,因此先利用手转动握把以较大的力量旋松固定元件,由于 固定元件旋松之后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即可旋转,因此可以握住握把并 用手指直接转动转环带动手工具旋转螺松固定元件。当本实用新型需要使用不同的手工具作为螺锁或旋松手段时,将 原有的手工具拆卸再换上需要使用的手工具,以插拔方式即可做更换。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通过转动直径较小的转环 来旋松或旋紧固定元件,操作过程不需要全程旋转握把,因此使用起 来较为快速且省力,并且可通过更换不同的手工具来适应使用于各种 不同的场合,由此,除能方便使用者快速操作利用以外,还兼有用途 广泛的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棘轮扳手驱动头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棘轮扳手驱动头调整的实施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实施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握柄(11)握把(111)容槽(112)前穿孔(114)扣合部(12)后盖(121)后穿孔(20)棘轮扳手驱动头(21)外壳(211)内棘齿(22)单向旋转头(221)圆盘(222)驱动形状(223)旋转块(2231)滑动面(2232)凹槽(2233)螺孔(23)棘齿块(231)卡制棘齿(232)滑动面(2321)斜面(233)插孔(24)心形弹簧(241)延伸脚(25)转向盘(251)枢孔(252)凸柱(26)螺栓(30)驱动杆(31)连结形状(32)嵌孔(33)内凹槽(34)锥孔(40)转环(41)外凹槽(42)螺锁孔(43)螺柱(44)定位珠(45)弹簧(50)手工具(51)插掣部(52)嵌沟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轮起子,请参看图1至图3的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一握柄IO,握柄10设有一握把11,握把11内形成一后端开口的容槽111,容槽111是六角形的槽体,握把11前端与容槽111之间穿设一前穿孔112,握把11后端周缘形成一环直径较小的扣合部114, 设有一后盖12,后盖12嵌合于扣合部114,于后盖12的中间对应容 槽111穿设一后穿孔121。一棘轮扳手驱动头20,请配合参看图3、图4,棘轮扳手驱动头 20固设于容槽111内并位于握柄10的后端部,棘轮扳手驱动头20设 有一外壳21,外壳21是外周壁为六角形的环体且内周壁为圆形,外壳 21嵌设于容槽111内,于外壳21内周壁形成一内棘齿211;于外壳21内以可旋转形态枢设一单向旋转头22,单向旋转头22 设有一圆盘221,圆盘221位于外壳21前端缘,于圆盘221的前面形 成一驱动形状222,驱动形状222是朝前凸伸的方柱体,圆盘221朝外 壳21内朝后伸设一旋转块223,旋转块223于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面 对内棘齿211的滑动面2231以及一凹槽2232,旋转块223的后端形成 一螺孔2233;于滑动面2231与内棘齿211之间以可左右滑动形态设置一棘齿块 23,棘齿块23对应内棘齿211形成一卡制棘齿231,棘齿块23对应滑 动面2231形成一滑动面232,于滑动面232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斜 面2321,棘齿块23的后面形成一插孔233;于旋转块223以及棘齿块23的后面贴设一心形弹簧24,心形弹簧 24配合插孔233形成一延伸脚241,以延伸脚241插设于插孔233内, 设有一转向盘25,转向盘25为盘体并位于心形弹簧24后侧,转向盘 25对应螺孔2233形成一枢孔251,设有一螺栓26,螺栓26枢穿枢孔 251并螺锁于螺孔2233,转向盘25于前面对应凹槽2232伸设一凸柱 252,凸柱252勾合于心形弹簧24相对于延伸脚241的内缘,转向盘 25的后端穿置于后穿孔1221,由此露出于后穿孔1221。一驱动杆30,驱动杆30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形直杆体并枢穿于 前穿孔112,驱动杆30的后端形成一连结形状31,连结形状31配合 驱动形状222的方形套筒,连结形状31以凹凸卡合的方式与驱动形状 222结合,驱动杆30于穿出前穿孔112的前端面凹设一六角形的嵌孔 32,于驱动杆30穿出前穿孔112的前端部周面凹设一环状的内凹槽33, 于内凹槽33与嵌孔32之间穿设一内窄外宽的锥孔34。一转环40,转环40为圆环体并套设于杆体31形成内凹槽33处, 转环40内周面对应内凹槽33凹设一外凹槽41,转环40于外周面与外 凹槽41之间穿设一螺锁孔42,设有一螺柱43,螺柱43螺合于螺锁孔 42且以内端抵靠于内凹槽33,由此,转环40结合于驱动杆30穿出前 穿孔112的前端部并位于握柄10的前侧,于锥孔34内嵌放一定位珠 44,定位珠44的内端凸出于嵌孔32,于定位珠44外侧抵靠设有一弹 簧45,弹簧45外端抵靠于转环40的外凹槽41,由此,以弹簧45提 供定位珠44朝嵌孔32内凸出的弹力。一手工具50,手工具50的后端部配合该嵌孔32形成六角形的插 掣部51,通过插掣部51以可插拔形态插设定位于驱动杆30的嵌孔32, 于嵌孔32的周面配合定位珠44凹设一环状的嵌沟52,以嵌沟52嵌放 定位珠44的内端,由此定位前后的位置。由于本实用新型棘轮扳手驱动头20的形式很多,再者,棘轮扳手 驱动头20的详细构造并非本实用新型构造特征的所在,因此棘轮扳手 驱动头20可以选用他种形态的棘轮扳手驱动头,且驱动形状222可为 套筒状并与配合套筒设为直杆状的连结形状31嵌设结合,其次,手工 具50可设为各种不同的形式,容槽111可设为其它转折数量的多角槽 体,棘轮扳手驱动头20的外壳21配合容槽111设为其它转折数量的 多角形,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加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请参看图4至图7,是以手工具50的前端提 供螺锁或旋松的功用,同时旋动转向盘25选择棘轮扳手驱动头20单 向旋转的正逆方向,由于棘轮扳手驱动头20调整单向旋转的方式与背 景技术的棘轮扳手驱动头并无二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在此赘述,待 调整棘轮扳手驱动头20的正逆方向完毕之后,使用者可以转动握把11, 以固设于握把11后端的棘轮扳手驱动头20带动驱动杆30以及手工具 50作正逆旋转,由此达到螺锁或螺锁固定元件的功效。当转动握把11正转并以手工具50转动螺锁固定元件时,由于一 开始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因此可以手指直接转动转环40,以转环40 带动驱动杆30以及手工具50旋转作用,由于转环40直径较小,因此 操作过程较为省力且快速,当固定元件快旋紧并需要较大的扭转力量 时,即可利用手转动握把ll,以较大的力量带动手工具50旋紧固定元当转动握把11逆转并以杆体31转动旋松固定元件时,由于一开 始需要较大的力量,因此先利用手转动握把11,以较大的力量带动手工具50旋松固定元件,由于固定元件旋松之后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即可 旋转,因此可以手指直接转动转环40,以转环40带动驱动杆30以及 手工具50旋转作用,由于转环40直径较小,因此操作过程较为省力 且快速。当本实用新型需要使用于不同的使用场合,例如套筒时,是将原 来的手工具50由驱动杆30的嵌孔32处拆卸,接着换上套筒形式的手 工具50,换上的手工具50后端同样形成插掣部51以供定位于驱动杆 30的嵌孔32内,由此,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用途广泛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棘轮起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握柄,该握柄内形成一容槽并于前后两端分别形成与该容槽相通的一前穿孔以及一后穿孔;一棘轮扳手驱动头,该棘轮扳手驱动头固设于该容槽内,该棘轮扳手驱动头的前后端分别形成一驱动形状以及枢设一露出后穿孔的转向盘;一驱动杆,该驱动杆是沿前后方向的直杆体并枢穿该前穿孔,该杆体的后端形成一连结形状,该连结形状以凹凸卡合的方式与该驱动形状结合,于该驱动杆伸出前穿孔的前端面凹设一多角形的嵌孔;一转环,该转环套设固定于该驱动杆伸出前穿孔的前端周面并且由此位于该握柄的前侧;以及一手工具,该手工具的后端部配合该嵌孔形成多角形的插掣部,通过插掣部以可插拔形态插设定位于该驱动杆的嵌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棘轮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 形状为方柱体,所述连结形状为配合该驱动形状的方形套筒,该连结 形状以凹凸卡合的方式与该驱动形状结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快速棘轮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 握柄设有一握把,所述容槽形成于该握把内并且于后端开口,所述前 穿孔穿设于该握把前端与该容槽之间,该容槽为六角形槽体,该握把 于后端周缘形成一环直径较小的扣合部,设有一后盖,该后盖嵌合于 扣合部,所述后穿孔穿设于该后盖的中间;所述棘轮扳手驱动头以周 围嵌设定位于该容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棘轮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 杆于穿出前穿孔的前端部周面凹设一环状的内凹槽,于内凹槽与所述 嵌孔之间穿设一内窄外宽的锥孔,所述转环内周面对应内凹槽凹设一 外凹槽,转环于外周面与外凹槽之间穿设一螺锁孔,设有一螺柱,螺柱螺合于螺锁孔且以内端抵靠于内凹槽定位,于锥孔内嵌放一定位珠, 该定位珠的内端是凸出于嵌孔,于定位珠外侧抵靠设有一弹簧,弹簧 外端抵靠于转环的外凹槽。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棘轮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 扳手驱动头设有一外壳,该外壳是外周壁为六角形的环体并且内周壁 为圆形,该外壳并于内周壁形成一内棘齿,于该外壳内以可旋转形态 枢设一单向旋转头,该单向旋转头设有一圆盘,该圆盘位于该外壳的 前端缘,所述驱动形状形成于该圆盘的前面,该圆盘朝后伸设一旋转 块,该旋转块于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面对内棘齿的滑动面以及一凹槽, 该旋转块的后端形成一螺孔;于滑动面与该内棘齿之间以可左右滑动形态设置一棘齿块,该棘 齿块对应内棘齿形成一卡制棘齿,该棘齿块对应滑动面形成一滑动面, 于该滑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斜面,该棘齿块的后面形成一插孔;于该旋转块以及该棘齿块的后面贴设一心形弹簧,该心形弹簧配 合该插孔形成一延伸脚,以该延伸脚插设于插孔内,所述转向盘位于 心形弹簧后侧,该转向盘对应螺孔形成一枢孔,设有一螺栓,该螺栓 枢穿枢孔并螺锁于螺孔,该转向盘于前面对应凹槽伸设一凸柱,该凸 柱勾合于心形弹簧相对于延伸脚的内缘。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棘轮起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孔 为六角形,所述手工具的插掣部为配合嵌孔的六角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棘轮起子,其设有一握柄,握柄内形成一容槽并于前端形成一前穿孔,于容槽后端固设一棘轮扳手驱动头,于棘轮驱动轴前端结合一朝前延伸并穿出前穿孔的驱动杆,驱动杆前面凹设一多角形的嵌孔,于驱动杆前端的周围套固一位于握柄前端的转环,配合嵌孔插设定位一手工具;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以手工具转动螺丝等固定元件或转接套筒使用,由于棘轮扳手驱动头提供驱动杆单向旋转的功能,因此于开始螺锁或将要松开固定元件时,能够先以手指快速转动直径较小的转环带动转杆动作,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使用时较为快速的功效。
文档编号B25B23/00GK201124359SQ20072019998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2日
发明者林佳韵 申请人:林佳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