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81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排废的 冲模。
背景技术
胶粘产品在平面显示应用十分广泛,如液晶显示屏等不方 便用紧固件方式锁定的产品,必然要用到胶粘产品。胶粘产品
冲型时有很多情况需要将几层带胶的产品冲全断,如图l、图2 所示的胶粘产品001,由双面胶003和离型纸004组成,图l中 全断部分为废料区域002。此类胶粘产品,目前的加工方式是采 用图3、图4所示的冲模,胶粘产品001在上模005与下模006 之间,通过刀模007冲型,废料008随成品一并带出后,再如 图5所示用手工去除废料008,这种加工方式的缺点是生产效率 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 供一种可以自动排废的冲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冲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下模座顶面连接下模板,上 模座底面通过上模固定板连接上模板,上模板底面设有刀模, 其特征在于刀模底面设有刃口,刃口围成一封闭区域,刀模 刃口围成区域的内部向上至刀模顶面是一通透空间,构成刀模 排废口,与刀模排废口相对应,上模板、上模固定板、上模座
也具有排废口 ,刀模排废口的侧壁在靠近刃口的一端具有突位, 突位与刃口之间的侧壁具有锥度。
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位与刀模排废口顶端也具有锥度。
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位沿刀模排废口内壁连续设置, 构成一条封闭的棱。
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位是突点组合,每个突点组合 至少包括二个突点,且突点至刃口的高度相等。
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位与刀模排废口顶端也具有锥 度;所述突位沿刀模排废口内壁连续设置,构成- 条封闭的棱。
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位与刀模排废口顶端也具有锥 度;所述突位是突点组合,每个突点组合至少包括二个突点, 且突点至刃口的高度相等。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冲模,刀模底面设有刃口,刃口围成一 封闭区域,刀模刃口围成区域的内部向上至刀模顶面是一通透 空间,构成刀模排废口,与刀模排废口相对应,上模板、上模 固定板、上模座也具有排废口,刀模排废口的侧壁在靠近刃口 的一端具有突位,突位与刃口之间的侧壁具有锥度。工作时, 刀模冲断胶粘产品之废料,由于冲型动作导致废料经刀模排废 口向上移动,因胶粘产品废料边缘具有粘性,加上刀模排废口 的侧壁具有锥度,当上模抬起时,废料与上模作为一个整体被 抬起,进入下一个冲型循环时,下一片废料将前一片废料向上 推进一个厚度的高度,如此循环下去,废料不断地从排废口排 出。刀模排废口的侧壁在靠近刃口的一端具有突位,以防止废 料因外部阻力或自身的重力原因倒流,影响冲型。与现有技术 相比,本实用新型之冲模具有自动排废的优点,可以提高生产 效率。

图1是一种胶粘产品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图3是一种习知的冲模。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一种习知的去除废料的方法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刀模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刀模部分工作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刀模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刀模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K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可以自动排废的冲模。 参考图6、图7、图8,冲模包括上模座101、下模座104,下模 座104顶面连接下模板105,上模座101底面通过上模固定板 102连接上模板103,上模板103底面设有刀模106,本实施例 中的刀模106采用雕刻刀模,刀模106底面设有刃口 1061,刃 口 1061围成一封闭区域,刀模106之刃口 1061围成区域的内 部向上至刀模106顶面是一通透空间,构成刀模排废口 1065,
与刀模排废口 1065相对应,上模板103、上模固定板102、上 模座101也具有排废口,刀模排废口 1065的侧壁在靠近刃口 1061的一端具有突位1062,突位1062与刃口 1061之间的侧壁 具有锥度1063。所述突位1062与刀模排废口 1065顶端也具有 锥度1064;所述突位1062沿刀模排废口 1065内壁连续设置, 构成一条封闭的棱。切断的废料会在刀模排废口锥度产生挤压, 当连续模切时,废料会一层一层顺着刀模排废口往上挤,因废 料边缘带胶,故最终废料会挤压成柱状而排出机体外部,进而 为此类产品的连续冲切提供了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也是 一 种可以自动排废的冲 模。参考图9,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刀模的 不同,本实施例中的刀模206也采用雕刻刀模,刀模206底面 设有刃口 2061,刃口 2061围成一封闭区域,刀模206之刃口 2061围成区域的内部向上至刀模206顶面是一通透空间,构成 刀模排废口 2065,刀模排废口 2065的侧壁在靠近刃口 2061的 一端具有突位2062,突位2062与刃口 2061之间的侧壁具有锥 度1063。所述突位2062与刀模排废口 2065顶端没有锥度,是 一个柱面1064;所述突位2062沿刀模排废口 2065内壁连续设 置,构成一条封闭的棱。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还是一种可以自动排废的冲模。 参考图10、图11,本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刀 模306的不同,本实施例中,所述突位是突点组合,包括四个 突点3062,本实施例中,刃口围成的区域是一个圆形,四个突 点3062位于圆形的四个象限点,且突点3062至刃口的高度相 等。
权利要求1、冲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下模座顶面连接下模板,上模座底面通过上模固定板连接上模板,上模板底面设有刀模,其特征在于刀模底面设有刃口,刃口围成一封闭区域,刀模刃口围成区域的内部向上至刀模顶面是一通透空间,构成刀模排废口,与刀模排废口相对应,上模板、上模固定板、上模座也具有排废口,刀模排废口的侧壁在靠近刃口的一端具有突位,突位与刃口之间的侧壁具有锥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位与 刀模排废口顶端也具有锥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位沿 刀模排废口内壁连续设置,构成一条封闭的棱。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位是 突点组合,每个突点组合至少包括二个突点,且突点至刃口的 高度相等。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位与 刀模排废口顶端也具有锥度;所述突位沿刀模排废口内壁连续 设置,构成一条封闭的棱。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突位与 刀模排废口顶端也具有锥度;所述突位是突点组合,每个突点 组合至少包括二个突点,且突点至刃口的高度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型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排废的冲模。冲模,包括上模座、下模座,下模座顶面连接下模板,上模座底面通过上模固定板连接上模板,上模板底面设有刀模,其特征在于刀模底面设有刃口,刃口围成一封闭区域,刀模刃口围成区域的内部向上至刀模顶面是一通透空间,构成刀模排废口,与刀模排废口相对应,上模板、上模固定板、上模座也具有排废口,刀模排废口的侧壁在靠近刃口的一端具有突位,突位与刃口之间的侧壁具有锥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排废的冲模。
文档编号B26F1/38GK201175937SQ200820093489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8日
发明者侯立新 申请人:戴爱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