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装轴承拉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4612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装轴承拉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将内轴承从轴承座内取出的装置,是一种内装轴承拉拔器。
背景技术
石墨和碳化硅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属于内装轴承,轴心是空心的。石墨轴承和碳化硅 轴承与轴承座之间是间隙配合,由于轴承长期工作在高温状态下,轴承发生膨胀,轴承与轴 承座之间变成了过盈配合,在检査和更换轴承时不使用工具就取不下来。用一般的内外拉力 器因没有顶丝的受力点而无法使用。维修工通常的做法是用榔头将轴承击碎,然后将轴承座 内壁用砂纸再打磨光滑,这种作法存在以下缺点:第一、成套石墨或碳化硅轴承价格比较贵, 在不知轴承磨损的情况下就破坏性拆取,浪费了成本;第二、破坏性拆取轴承,可能损伤轴 承座内壁,造成间隙过大而使轴承失效。而目前可将石墨和碳化硅轴承取出的拉拔器由可调 式夹头、螺杆和滑锤组成,将可调式夹头插入轴承内孔,拧紧夹头螺母,使可调式夹头张开 伸到轴承后面,接好滑锤,敲击锤柄进行拉拔,但其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工具附件较多, 配带了6个(或9个)不同直径的可调式夹头,造价高;第二、只适用于拆卸钢轴承,对碳化 硅或石墨等比较脆的轴承,敲击拆卸时容易损坏轴承。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装轴承拉拔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石 墨和碳化硅轴承等比较脆的轴承不易从轴承座内取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内装轴承拉拔器,包括安装板、 拉力螺栓和通丝螺栓;有不少于二个的拉力螺栓,每个拉力螺栓的底部有能挂住内装轴承底 部的拉爪,在每个拉力螺栓上安装有紧固螺母,在安装板的中部有不少于一个的长孔,长孔 的宽度大于拉力螺栓的直径,每个拉力螺栓的下端穿过长孔并伸到安装板的下方,紧固螺母 能卡在长孔处的安装板上;在长孔外侧的安装板上固定有不少于两个的定位螺母,在安装板 上有与定位螺母的通孔相通的安装孔或定位螺母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内,每个通丝 螺栓安装在定位螺母内并能伸到安装板的下方,在每个通丝螺栓的上端有能使通丝螺栓沿定 位螺母上下移动的转动装置。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转动装置可采用手柄,手柄固定在通丝螺栓的上端。上述转动装置可采用上螺母和下螺母,在通丝螺栓的上端自上而下依序安装有上螺母和 下螺母。
上述定位螺母可均匀分布在安装板上。 上述拉力螺栓可均匀分布在安装板上。 上述安装板的形状为可圆形或长方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能快速、方便的拆取不同直径、长度的石墨和碳化硅轴 承,而且在拆取时不会对内轴承造成损伤,因而极大的降低了因内轴承损坏造成的产品成本 的增加,也极大的提高了拆取内轴承的工作效率。


附图l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在拆取内装轴承时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在拆取内装轴承时附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l为安装板,2为拉力螺栓,3为通丝螺栓,4为内装轴承,5为拉 爪,6为紧固螺母,7为长孔,8为定位螺母,9为下螺母,IO为轴承座,ll为外部平台,12为
上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 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至5所示,该内装轴承拉拔器包括安装板l、拉力螺栓2和通丝螺栓3;有不少于
二个的拉力螺栓2,每个拉力螺栓2的底部有能挂住内装轴承4底部的拉爪5,在每个拉力螺栓 2上安装有紧固螺母6,在安装板1的中部有不少于一个的长孔7,长孔7的宽度大于拉力螺栓 2的直径,每个拉力螺栓2的下端穿过长孔7并伸到安装板1的下方,紧固螺母6能卡在长孔7处 的安装板l上;在长孔7外侧的安装板1上固定有不少于两个的定位螺母8,在安装板l上有与 定位螺母8的通孔相通的安装孔或定位螺母8固定安装在安装板1上的安装孔内,每个通丝螺 栓3安装在定位螺母8内并能伸到安装板1的下方,在每个通丝螺栓3的上端有能使通丝螺栓3 沿定位螺母8上下移动的转动装置,这样,在拆取内装轴承4时,将拉力螺栓2底部的拉爪5挂 住内装轴承4的底部,然后将紧固螺母6卡在长孔7处的安装板1上,这样,就使内装轴承4与
5安装板l固定连接在一起,再通过转动装置的转动将通丝螺栓3向下移动并顶在轴承座10的外 部平台11上,通过不断下旋通丝螺栓3,由于通丝螺栓3的底部顶在轴承座10的外部平台11上 而不能向下移动,从而使内装轴承4与安装板1沿通丝螺栓3向上移动并最终被拔出轴承座10。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内装轴承拉拔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至5所示,转动装置采用手柄,手柄固定在通丝螺栓3的上端,使用时,转动手 柄即可使通丝螺栓3上下移动。
如附图1至5所示,转动装置采用上螺母12和下螺母9,在通丝螺栓3的上端自上而下依序 安装有上螺母12和下螺母9,在使用时,当旋转上螺母12时,由于下螺母9的限位,即可使通 丝螺栓3向下移动;当旋转下螺母9时,由于上螺母12的限位,即可使通丝螺栓3向上移动。
如附图1至5所示,定位螺母8均匀分布在安装板1上。这样,安装在定位螺母8上的通丝 螺栓3能均匀传递动力,有利于拆卸内装轴承4。
如附图1至5所示,拉力螺栓2均匀分布在安装板1上,这样,拉力螺栓2的底部的拉爪5能 均匀挂住内装轴承4底部,使内装轴承4受力均匀,有利于拆卸内装轴承4。
如附图1至5所示,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板l的形状可为圆形或长方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 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通过调整拉力螺栓2的水平位移,可以实现拆取 不同内径的内装轴承4;通过调整拉力螺栓2的高度,可以实现拆取不同长度的内装轴承4,在 拆取内装轴承4时,将拉力螺栓2底部的拉爪5对称的挂住内装轴承4的底部,然后将紧固螺母 6卡在长孔7处的安装板1上,这样,就使内装轴承4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在一起,再通过上螺母 12的转动将通丝螺栓3向下移动并顶在轴承座10的外部平台11上,通过不断下旋通丝螺栓3, 由于通丝螺栓3的底部顶在轴承座10的外部平台11上而不能向下移动,从而使内装轴承4与安 装板1沿两个通丝螺栓3向上移动并最终被拔出轴承座10。
权利要求权利要求11、一种内装轴承拉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拉力螺栓和通丝螺栓;有不少于二个的拉力螺栓,每个拉力螺栓的底部有能挂住内装轴承底部的拉爪,在每个拉力螺栓上安装有紧固螺母,在安装板的中部有不少于一个的长孔,长孔的宽度大于拉力螺栓的直径,每个拉力螺栓的下端穿过长孔并伸到安装板的下方,紧固螺母能卡在长孔处的安装板上;在长孔外侧的安装板上固定有不少于两个的定位螺母,在安装板上有与定位螺母的通孔相通的安装孔或定位螺母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安装孔内,每个通丝螺栓安装在定位螺母内并能伸到安装板的下方,在每个通丝螺栓的上端有能使通丝螺栓沿定位螺母上下移动的转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内装轴承拉拔器,其特征在于转动装置 采用手柄,手柄固定在通丝螺栓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内装轴承拉拔器,其特征在于转动装置 采用上螺母和下螺母,在通丝螺栓的上端自上而下依序安装有上螺母和下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装轴承拉拔器,其特征在于定 位螺母均匀分布在安装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装轴承拉拔器,其特征在于拉 力螺栓均匀分布在安装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装轴承拉拔器,其特征在于拉力螺栓 均匀分布在安装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内装轴承拉拔器,其特征在于安 装板的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装轴承拉拔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板的 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装轴承拉拔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板的 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装轴承拉拔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板 的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或方形或椭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将内轴承从轴承座内取出的装置,是一种内装轴承拉拔器,其包括安装板、拉力螺栓和通丝螺栓;有不少于二个的拉力螺栓,每个拉力螺栓的底部有能挂住内装轴承底部的拉爪,在每个拉力螺栓上安装有紧固螺母,在安装板的中部有不少于一个的长孔,长孔的宽度大于拉力螺栓的直径,每个拉力螺栓的下端穿过长孔并伸到安装板的下方,紧固螺母能卡在长孔处的安装板上;在长孔外侧的安装板上固定有不少于两个的定位螺母。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能快速、方便的拆取不同直径、长度的石墨和碳化硅轴承,而且在拆取时不会对内轴承造成损伤,因而极大的降低了因内轴承损坏造成的产品成本的增加,也极大的提高了拆取内轴承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5B27/02GK201267974SQ20082030180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2日
发明者田兴国, 胡志兵, 边朝朝, 魏全喜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西北石油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