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保持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049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辊保持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挤压工具的辊保持单元。
背景技术
从DE 196' 31' 019可知一种挤压装置,其包括用于将管件连接到挤压配件的挤压 钳。挤压钳包括位于两个相同T形载板之间的两个枢转臂,每个枢转臂分别由一个螺栓枢 接。活塞缸单元活动连接到包括两个辊的辊保持件。枢转臂的一端设置有支撑于挤压装置 的挤压缸上的辊面。枢转臂的相对端设计为具有相互面对的挤压面的夹爪。用于螺栓的联 接件以一定距离位于载板上。连接螺栓的容置部位于T形载板的自由端区域中,以与挤压 装置连接。在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中,使挤压钳朝向挤压装置被拉到后部。这样做时,枢转臂 通过它们的辊表面沿挤压装置滑动到后部。张力通过连接螺栓传递到T形载板上。由此, 枢转臂绕支承螺栓(bearing bolt)枢转,并且挤压爪彼此相对地运动并被压在一起。
从EP-1'103'349可知一种挤压工具,其通过电动液压泵驱动液压活塞缸单元。该 活塞缸单元被活动连接到包括两个辊的辊保持件。夹爪经由固定螺栓通过T形悬架被连接 到叉状容置部。叉状容置部是活塞缸单元的一部分。 一旦夹钳被活塞缸单元拉向后时,辊 保持件上的辊就在夹钳的夹爪上滚动,并由此实施夹钳。这样做时,夹钳通过辊分别挤压位 于后部的夹爪而被压在一起。在该设计中,辊呈刚性连接到活塞杆的轭状。由于活塞缸单 元的总压力和冲击力需要经由辊安装件通过辊来承受(accommodate)并传递到辊保持件, 所以需要以非常坚固的方式设计辊保持件、辊以及辊安装件。该设计需要结构尺寸和大小 相应的固定板、辊、辊支承件以及支承销。因此,该装置不仅重并且制造复杂。
最后,欧洲专利EP-1684948描述了一种电动挤压工具的辊保持单元,其中两个相 同辊的支承块设有滑动支承面,滑动支承面的形状与辊面相符并由此与辊的外径相符。该 设计的缺点是,灰尘颗粒可能会积聚在滑动支承面的区域中且位于两个辊之间,在一段时 间后,积聚的灰尘颗粒可能导致堵塞,并由此导致卡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造一种不再具有这些缺点的辊保持单元。该辊保持单元必须易 于制造、重量轻、节约空间,并且性能可靠。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多个辊的辊保持单元,其用于具有活塞缸 单元的电动、电子液压驱动或气动挤压工具,在该挤压工具中多个夹爪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到一叉状容置部,其中,当通过所述活塞缸单元使夹钳运动时,所述辊在所述夹钳的夹爪上 滚动;通过所述辊沿轴向的运动能分别挤压位于后部的所述夹爪来实施挤压;所述辊保持 单元包括支承块和设置于所述支承块上的至少一个侧部固定板;两个所述辊借助于多个安 全销以位于所述安全销之间的区域中的所述辊的外围沿接触线相互接触的方式保持为能 自由地旋转;并且所述支承块设有用于各所述辊的滑动支承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和所 述滑动支承面的接触面与两个辊的接触线之间的区域中具有灰尘收集腔。
3
优选地,所述灰尘收集腔包括多个侧部灰尘排出腔,所述侧部灰尘排出腔位于靠 近所述接触面的区域中。 优选地,所述灰尘收集腔很大以至于所述滑动支承面形成为一个连续平面。
优选地,所述支承块的滑动支承面均包括一个设置为垂直于所述轴向的平面部 分以及一个升高的平面或曲面部分。 优选地,所述支承块的滑动支承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辊的曲率半径。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通过多个双头螺栓沿所述轴向螺接到所述支承块。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包括灰尘刮削件,所述灰尘刮削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并位
于所述辊的远离所述支承块的侧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基于本发明的辊保持单元很大程度地确保了无堵塞状态。通 过引入灰尘收集腔来实现无堵塞状态。其灰尘收集空间的形状和尺寸受滑动支承面的形状 影响。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通过刮垢器进一步减小堵塞的趋势。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点在于通过使固定板与支承块在轴向上螺钉连接,对于支承 块和滑动支承面的两件式设计,可将支承块和滑动支承面同时螺接在一起。这种情况下可 省略附加的紧固件。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l示出了挤压钳的视图2示出了活塞缸单元的3D图3示出了新的辊保持单元的活塞缸单元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新的辊保持单元的3D图;以及
图5示出了具有支承块的新的辊保持单元的分解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支承块2辊3固定板4固定板紧固件5活塞缸单元6灰尘刮削件7安装面11滑动支承面lla平面部分llb升高部分12滑动支承面12a平面部分12b升高部分13润滑槽21安全销50密封保持圈51缸头52活塞杆53弹簧垫圈54垫圈紧固件55叉状容置部57压縮弹簧58锁紧销59刮环60夹钳61固定销62夹爪63滚动侧面
4
70驱动单元 71灰尘收集腔
72灰尘排出腔 R轴向
B接触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现有技术的挤压工具示于图1中。该挤压工具包括驱动单元70、带有叉状容置部55的活塞缸单元5以及实际的夹钳60。夹钳60紧固到T形安装件上,T形安装件通过固定螺栓61和固定螺栓容置部连接到叉状容置部55。带有两个辊的辊保持件位于叉状容置部55中。叉状容置部55是活塞缸单元5的一部分。 一旦活塞杆被推到前部,辊就在夹钳60的夹爪62的滚动侧面63上滚动。这样做时,通过辊分别挤压后部的夹爪62,使得夹钳60被压在一起,以实施夹紧。 驱动单元70和夹钳60的连接由活塞缸单元5形成。根据图2,活塞缸单元5由用于紧固夹钳60的缸头51组成,缸头51具有用于容置固定螺栓54的通孔(throughbore)。压縮弹簧57位于缸头51中,压縮弹簧57用于将活塞杆52推到前部休息位置(restposition)处。在叉状容置部55中,其中一个辊2是部分可见的。当驱动挤压工具时,活塞杆52被推到前部。缸头51保持静止不动,由此辊2相对地移动到叉状容置部55内的前部。夹爪62稍微伸入到叉状容置部55中,并通过它们的滚动侧面63抵靠于辊2的外侧。因此,辊2沿向外挤压它们的滚动侧面63的方式在夹爪62上行进(run)。在夹钳60中实现挤压。 结合辊保持单元,从以剖视图示出的图3中,活塞缸单元5的更多细节将变得明显。活塞杆52的一侧伸入到缸头51中。其通过压縮弹簧57而被偏压。压縮弹簧57围绕活塞杆52,并且其一端紧靠于弹簧垫圈53上,而其另一端则抵靠于密封保持圈50。弹簧垫圈53通过螺钉紧固到活塞杆52。在密封保持圈50与缸头51之间设有刮环59,活塞杆52穿过刮环59。在活塞杆52的前侧端紧固有辊保持单元。辊保持单元以两个辊2部分地位于叉状件的开口中的方式从缸头51伸入到叉状容置部55的区域中。辊保持单元的支承块1通过锁紧销58固定在活塞杆52上。当驱动挤压工具时,活塞杆52沿轴向R被推到前部,其中缸头51和夹钳60保持静止不动,随后辊保持单元在叉状容置部55内朝向固定螺栓61向前移动,之后抵靠夹爪62。因此,辊2沿夹爪62的滚动侧面63滚动并分别挤压滚动侧面63。 一旦完成挤压,压縮弹簧57就使活塞杆52移回到休息位置。因此,辊保持单元又再次到达缸头51的稍靠外的休息位置。 图4中示出了辊保持单元的3D图。辊保持单元由支承块1组成,支承块1的外部边缘面(outer end-face)与缸头51中的圆柱形凹部相符。固定板3垂直地设置在支承块1上。固定板3通过螺钉4(见图5)紧固到支承块1。固定板3上具有相互分隔的两个辊2。辊2设置为沿它们的外周上的接触线B(见图3)相互接触。因此,辊2彼此相互支撑并在彼此上滚动。通过安全销21防止辊脱落。因为安全销21不必承受支承力,所以安全销的尺寸稍小,并且安全销21本身不需要用于辊2的额外的安装件。即使实施例没有辊2的通孔,也是可行的。夹爪的几何配置和设计能够防止辊2脱落。而且,当允许辊2旋转运动时能确保辊的牢固功能,并且在辊的(?L)内径比安全销21的直径大很多并由此出现大量间隙(play)时,安全销21上的表面合适并且辊2通孔上的表面适合就足够了。例如,可使用带有铜制安全销21的钢辊,钢辊确保了该处的永久自润滑。最后,在固定板3上,具体地,在使用挤压工具的过程中面向固定销61的区域中,另附连有灰尘刮削件6。
如所述的, 一方面,辊2彼此相互支撑,另一方面,辊2被支撑抵靠于支承块1上的适合的滑动支承面11、12。在驱动挤压工具时辊2上的主要载荷一方面由分别挤压夹爪62的滚动侧面63产生。该载荷的方向经由辊表面在经过辊2的中心的直线上作用于相应的另一个辊上。因此,辊2彼此相互地支撑。这意味着,这种负载不必由任何安装件承受,因此,不必由安全销21和固定板3承受和传递。 辊上的第二种载荷由活塞杆52及由此的支承块1的相对运动产生。这种载荷总是垂直于支承块l(即,沿轴向R)起作用。为此,支承块1设有滑动支承面11、12。滑动支承面11、 12形成于支承块1中。滑动支承面的几何设计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示于图5中。在此,内部构造的最深位置位于支承块l的周边(即,外边缘)与它的中心之间。因此,上述力原则上垂直传递到滑动支承面H、12上。为了使滑动支承面11、12上的辊2的表面的滑动摩擦不至太大而阻碍挤压工具的驱动,辊2的表面特性与滑动支承面11、12的表面特性相互匹配。它们可以是硬化的、烧结的、或覆层的。例如,滑动支承面的碳氮化(carbonnitration)、特氟纶涂覆等是适合的。支承块1和具有硬化表面的钢辊2选择陶瓷材质也是适合的。还可构想到的是,选择其它特殊的配对材料(material pairings)。例如,一对尼龙-6制成的支承块与铬钢辊可达到满意的结果。此时,事实上,在不影响挤压力的情况下实现了附加的减震。另外,可设置一个用于各滑动支承面11、12的润滑槽13,润滑槽13可用于供给若干润滑剂并移除可能存在的磨损颗粒。 总之,关于承受所产生的力而言,这种结构由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优点。为了承受最大的力,辊2相互地支撑在彼此之上。它们的旋转轴不被加载并能够限定为防止辊2脱落。
在辊2和滑动支承面11、 12的接触面与两个辊2的接触线B之间的区域中具有灰尘收集腔71 (见图3),灰尘收集腔71至少在靠近接触面的区域中包括多个侧部灰尘排出腔72。灰尘收集腔71大致呈三角形,而在其侧面延伸的灰尘排出腔72形成得相对扁平并与灰尘收集腔71相连。灰尘收集腔71和灰尘排出腔72用于以即使操作较长时间之后也不会卡住的方式容置灰尘积聚物。 最后,图5示出了带有支承块1的新的辊保持单元的分解图。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非常明显的是,滑动支承面11、12均包括平面部分11a、12a和升高(raised)部分llb、12b。平面部分11a、12a在此设置为垂直于轴向R。升高部分11b、12b可以是平坦的或弯曲的,并在该例中邻近安装面7,安装面7也设置为垂直于轴向R,并且固定板3可螺接在安装面7上。因此,安装面7大体形成为辊2之间的基本呈三角形的灰尘收集腔71的底侧。在临界情况下,灰尘收集腔71可被选择为非常大,以便滑动支承面11和12 (与安装面7 —起)形成一个单独的平面。 还可进一步分别设计滑动支承面11和12或灰尘收集腔71的变型方案。例如,滑动支承面11、12可包括大于辊2的曲率半径的曲率半径,并且可设置固定板3的侧部紧固件。 支承块1和滑动支承面11、12可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一体件,或者为采用不同材料的两件式设计。由于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双头螺栓(stud-bolt)沿轴向R将固定板3螺接到支承块1,因此,即使采用两件式的结构,也可避免独立地紧固滑动支承面。
权利要求
一种带有多个辊(2,2’)的辊保持单元,其用于具有活塞缸单元(5)的电动、电子液压驱动或气动挤压工具,在该挤压工具中多个夹爪(62)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到一叉状容置部(55),其中,当通过所述活塞缸单元(5)使夹钳(60)运动时,所述辊(2)在所述夹钳(60)的夹爪(62)上滚动;通过所述辊(2)沿轴向(R)的运动能分别挤压位于后部的所述夹爪(62)来实施挤压;所述辊保持单元包括支承块(1)和设置于所述支承块(1)上的至少一个侧部固定板(3);两个所述辊(2)借助于多个安全销(21)以位于所述安全销(21)之间的区域中的所述辊(2)的外围沿接触线(B)相互接触的方式保持为能自由地旋转;并且所述支承块(1)设有用于各所述辊(2)的滑动支承面(11,1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辊(2)和所述滑动支承面(11,12)的接触面与两个辊(2)的接触线(B)之间的区域中具有灰尘收集腔(71)。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辊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收集腔(71)包括多个侧 部灰尘排出腔(72),所述侧部灰尘排出腔(72)位于靠近所述接触面的区域中。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辊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收集腔(71)很大以至于 所述滑动支承面(11,12)形成为一个连续平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块(1)的滑动支承 面(11,12)均包括一个设置为垂直于所述轴向(R)的平面部分(11a,12a)以及一个升高 的平面或曲面部分(11b,12b)。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块(1)的滑动支承面 (11, 12)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辊(2)的曲率半径。
6. 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辊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通过 多个双头螺栓沿所述轴向(R)螺接到所述支承块(1)。
7. 根据权利要求1到6中任一项所述的辊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包括 灰尘刮削件,所述灰尘刮削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板(3)上并位于所述辊(2)的远离所述支承 块(1)的侧部。
全文摘要
一种挤压工具包括驱动单元、带有叉状容置部(55)的活塞缸单元及实际的夹钳。夹钳包含T形安装件,其通过固定螺栓(61)和固定螺栓容置部连接到叉状容置部(55)。带有两个辊(2)的辊保持件位于叉状容置部(55)中。叉状容置部(55)是活塞缸单元的一部分。当驱动挤压工具时,活塞缸单元被拉回,由此带有辊的辊保持件沿轴向(R)相对于活塞缸单元朝夹钳向前运动。这样做时,辊(2)在夹钳的夹爪滚动侧面上滚动。通过使辊(2)分别挤压后部的夹爪,使得夹钳被压在一起。这样做时,辊被支撑于带有滑动支承面的支承块(1)上。在辊(2)和滑动支承面的接触面与两个辊(2)的接触线(B)之间的区域中具有灰尘收集腔(71)。
文档编号B25B7/00GK101712142SQ2009101782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日
发明者斯塔基·安德烈亚斯, 施魏策尔·贝亚特 申请人:沃恩阿克斯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