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28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扳手,特别涉及一种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套筒构造,包括有一套筒主体,其两端面向内凹设有多角形孔,且使上述多 角形孔呈相连通状,如此,即可将套筒主体的多角形孔直接套置于螺栓或螺帽上转动,达到 将螺栓或螺帽松脱拆除的目的;然而,在作深孔拆除的工作时,往往会发生螺栓或螺帽因 地心引力直接从套筒主体的多角形孔内掉落,导致拆卸后无法有效将螺栓或螺帽取出的困 扰; 为改进上述困扰,遂有技术人员开发出一种于套筒主体的内凹状多角形孔内缘凹 设有一环槽,且于环槽内装设有一弹簧圈,以迫使螺栓或螺帽于拆卸后,会受弹簧圈的弹力 夹持作用而跟着套筒主体一并从深孔中被取出;此时,由于螺栓的一部分会凸出于套筒主 体的下方,因此,仅稍微拉动螺栓即可将螺栓及套筒给予完全分离取出;但是,当套筒主体 所拆卸下的是螺帽时,则会因螺帽(即扁平)完全被埋入套筒主体内,致使从深孔内一并取 出时,产生螺帽与套筒主体不易分开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包括套筒主体及控制 构件,该主体顶端形成有四角形状的承接孔及其底端形成有套接孔,该主体外侧周缘组设 有控制构件,且该控制构件与主体间呈可转动状,主体底端的套接孔容置待松开物;该控制 构件的一端形成非正圆形状的限位孔,且该限位孔侧缘朝向中心处形成有凸缘部,该限位 孔分为最大径及最小径,其中该限位孔的最小径大于或等于主体的套接孔中心线至其顶内 面间的最小距离暨小于或等于主体的套接孔的轴心线至底内面间的最大距离,且限位孔的 最大径大于或等于主体的套接孔的轴心线至底内面间的最大距离。 采用上述构造,不但具有直接扳动螺帽与螺栓间呈确实松开分离的作用,还具有 防止松开后的螺帽立即与主体间呈脱离掉落的现象,同时,也能使控制构件在转动后致使 其限位孔的最小径不会位于待松开物尖角处的垂直掉落的路径上,进而达到具有松开释放 的控制性功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局部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主体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构件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待松开物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组合剖面状态图。
3[0012] 图6为图5的7-7组合剖面状态图。 图7为图5的8-8组合剖面状态图。 图8为图5套筒主体扳动待松开物呈松脱分开时的组合剖面状态图。 图9为图8的控制构件呈转动后的组合剖面状态图。 图10为图9的9-9组合剖面状态图。 图11为图9的10-10组合剖面状态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套接孔的平面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套接孔的平面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套接孔的平面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套接孔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至少包括有 套筒主体1及控制构件2,其中该主体1顶端的轴心线上形成有四角形状的承接孔10及其 底端形成有非圆形状的套接孔12,且该承接孔10及套接孔12呈相连通为最佳;该套接孔 12至少由顶内面121及底内面122以规则性(如环形状、多角形状)排列而成的,且该二 相邻的顶内面121间则形成有底内面122,其中该顶内面121至套接孔12的中心线间的最 小距离Cl必大于待松开物4的侧边面41至其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Bl暨不会大于控制构 件2的限位孔220的凸缘部221至其中心线间的最小径A1,且该底内面122至套接孔12的 中心线间的最大距离C2 (如图2)必需大于待松开物4的尖角处42至其中心线间的最大距 离B2(如图4)暨不会大于控制构件2的限位孔220的内壁面至其中心线间的最大径A2 ; 另外,该主体1外侧周缘形成有引导部13及定位部14,以致使控制构件2的导部222能组 设于主体1外侧方的引导部13上,且能使该控制构件2能随着主体1的引导部13的限制 引导方向或以主体l的轴心线为转动中心而转动;而上述的引导部13或导部222可为凸肋 条、凸点、凹槽..等;再者,该定位部14可为凹槽、凹孔、凸粒、弹性凸粒、弹性槽等,且该定 位部14能直接或间接与控制构件2的定位部223形成相互卡抵的限位作用,而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的定位部14以间接方式与控制构件2的定位部223形成卡抵的形式,其中该定位部 14以凹槽为主,且该凹槽状的定位部14可供限位构件3组设于其内之用,并使该限位构件 3的另一端能抵顶于控制构件2的定位部223内;而上述的套接孔12呈多角形状、规则环形 排列的形状[如业界俗称的"齿套形"(如图14、"大R角形"(如图12)、"小R角形"(如 图15)、"E套形"(如图13)等]; 请参阅图1、图3,该控制构件2可分为扳动区21及套座区22 二大部分,其中该扳 动区21呈近圆弧状邻近贴合于主体1外侧方,且该扳动区21上方表面设有图案或标记,以 提高拿取使用时的识别性;该扳动区21与套座区22间的组设方式可为二独立组件相互组 设而成的或一体成型的单一组件;而该控制构件2分别形成有非圆形状的限位孔220、凸缘 部221、导部222及定位部223,其中该限位孔220的周侧适当处向内形成有若干个凸缘部 221,且该凸缘部221必需具有受压变形后可回复原状的特性,而该限位孔220至少可分为 最大径A2及最小径A1,其中该限位孔220的最小径Al指凸缘部221至限位孔220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而言,且其最小径Al必需大于待松开物4的轴心线至其侧边面41间的最小 距离Bl暨小于或等于待松开物4的轴心线至其尖角处42间的最大距离B2及大于或等于 主体1的套接孔12中心线至其顶内面121间的最小距离Cl ;而该限位孔220的最大径A2 必需大于待松开物4的轴心线至其尖角处42间所形成的最大距离B2暨大于或等于主体1 的套接孔12的轴心线至底内面122间的最大距离C2 ;该导部222环设于控制构件2的竖立 状的内壁面上,且能使导部222与主体1的引导部13呈相互套合暨受力呈可转动状,以迫 使控制构件2以引导部13的限位导引方向或以主体1的轴心线为中心而转动,且会强迫原 先位于主体1的定位部14与控制构件2的定位部223间的相互卡抵状变为不相互卡抵状、 或强迫原先已设置于主体1的定位部14与控制构件2的定位部223间的限位构件3的抵 掣件31 —端由卡抵于定位部223变成为不再卡抵于定位部223上,以作为转动后的限位孔 220的最小径Al位置不再位于待松开物4的尖角处42所欲垂直掉落的路径上;而上述限 位孔220的形状也可与主体1的套接孔12的形状呈相同;而上述的定位部223可为凹槽、 凹孔、凸粒、弹性凸粒、弹性槽等;而上述的待松开物4指螺帽45、螺栓46、火星塞..等; 该限位构件3则由抵掣件31及弹性体32所组成、或是单一弹性体32、或是单一抵 掣件31..等,且该限位构件3的两端则分别可抵顶于主体1的定位部14及控制构件2的 定位部223间,换句话说,该限位构件3则可组设于主体1的定位部14或控制构件2的定 位部223内;该抵掣件31可为滚珠、短杆(指一端必需呈圆弧状、锥状或斜面)为最佳; 当欲将已位于深孔50内的螺帽45给予松开暨取出时,仅需先将套筒主体1底 端的套接孔12直接瞄准暨套至于螺帽45后,则会因控制构件2的限位孔220的凸缘部 221(即最小径Al)位置凸伸位于主体1的套接孔12开口端的底内面122下方(即位于其 往下移动的垂直路径上)或已位于套接孔12内的螺帽45的尖角处42的往上移动的垂直 路径上,此时,若直接套合按下,则会使得螺帽45的顶端面在进入主体1的套接孔12之前, 会先使螺帽45的尖角处42压迫控制构件2的凸缘部221朝向套接孔12内侧上方产生弯曲 变形状,直至螺帽45的侧边面41已通过最小径Al的限制而进入至主体1的套接孔12的 顶内面121近处〔注本案另一操作方式也可为"大部分的尖角处42已进入套接孔12内, 且使少部分的尖角处42卡抵于最小径Al侧缘之间",而形成凸缘部221因自身的反弹力而 回复原状(如图5)或抵顶于侧边面41上〕,且会使上述凸缘部221(即指最小径A1)位置 恰位于螺帽45的尖角处42所欲垂直往下掉落的路径上(如图6、图7); 此时,即可将棘轮扳手的四方形驱动部(图中未示)插置于主体l的四角形承接 孔10内而开始施力扳动主体1暨呈转动后,而迫使主体1的顶内面121会推动螺帽45的 侧边面41跟着转动,直至螺帽45与螺栓46完全脱离分开状,且使得螺帽45受限位孔220 的最小径A1的限位或夹持作用而使其保持位于主体1的套接孔12内,而迫使已松脱后的 螺帽45会随着主体1的移动而移动(如图8); 此时,即可以单手手指施力来拨动控制构件2的扳动区21往一侧移动,且会因施 力的力量大于已位于主体1的定位部14内的限位构件3的抵掣件31 —端卡抵于控制构件 2的定位部223间的摩擦阻力,以致使该控制构件2的导部22能受主体1的引导部13的方 向导引而转动,且能因定位部223转动而迫使抵掣件31往主体1的定位部13内侧形成挤 压收縮移动状(如图10、图11),直至该凸缘部221(即最小径A1)的位置不会位于螺帽45 的尖角处42所欲垂直掉落的路径上,而致使螺帽45能达到具有扳动松开及快速松脱的释放功效(如图9)。 请参阅图12至图1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图,其主要的改变在于将 套筒主体1的套接孔12的端面形状由原来的多角形状可分别改变为"齿套形"(如图14)、 "大R角形"(如图12)、"小R角形"(如图15) 、"E套形"(如图13),且该套接孔12可由顶 内面121'及底内面122'以规则性(如环形状、多角形状)排列而成的,并于二相邻的顶 内面121'间则形成有底内面122',其中该顶内面121'至套接孔12的中心线间的最小距 离Cl必大于待松开物4的侧边面41至其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Bl暨不会大于控制构件2 的限位孔220的凸缘部221至其中心线间的最小径A1,且该底内面122'至套接孔12的中 心线间的最大距离C2必需大于待松开物4的尖角处42至其中心线间的最大距离B2暨不 会大于控制构件2的限位孔220的内壁面至其中心线间的最大径A2 ;另外,该主体1外侧 周缘形成有引导部13及定位部14,以致使控制构件2的导部222能组设于主体1外侧方 的引导部13上,且能使该控制构件2能随着主体1的引导部13的限制引导方向或以主体 1的轴心线为转动中心而转动;如此,其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及原理,已于上述内容中详加描 述,故不在此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既未见于任何刊物,且市面 上也未见有任何类似的产品,因此,具有新颖性。另外,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独特特征以及 功能远非现有技术所可比拟,所以其更具有创造性,符合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依法提起专利 申请。
权利要求一种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包括套筒主体及控制构件,该主体顶端形成有四角形状的承接孔及其底端形成有套接孔,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外侧周缘组设有控制构件,且该控制构件与主体间呈可转动状,主体底端的套接孔容置待松开物;该控制构件的一端形成非正圆形状的限位孔,且该限位孔侧缘朝向中心处形成有凸缘部,该限位孔分为最大径及最小径,其中该限位孔的最小径大于或等于主体的套接孔中心线至其顶内面间的最小距离暨小于或等于主体的套接孔的轴心线至底内面间的最大距离,且限位孔的最大径大于或等于主体的套接孔的轴心线至底内面间的最大距离。
2. 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外周缘形 成有引导部,且相对于主体的引导部的控制构件上形成有导部,该导部组设于引导部上。
3. 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主体设有定位 部,且该定位部为凹槽或凹孔或凸粒或弹性凸粒或弹性槽,相对于主体的定位部的控制构 件上也设有定位部,该定位部直接与控制构件的定位部间形成相互卡抵的限位。
4. 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主体与控制构 件间组设有限位构件。
5. 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主体设有定位 部,且该定位部为凹槽或凹孔或凸粒或弹性凸粒或弹性槽,相对于主体的定位部的控制构 件上也设有定位部,限位构件的二端分别卡抵于主体的定位部及控制构件的定位部上。
6. 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构件为单 一弹性体、或抵掣件及弹性体的组合、或单一抵掣件,上述抵掣件为滚珠或短杆。
7. 根据权力要求5所述的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限位构件为单 一弹性体、或抵掣件及弹性体的组合、或单一抵掣件,上述抵掣件为滚珠或短杆。
8. 根据权力要求3所述的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构件分为 扳动区及套座区二大部分,且该扳动区呈近圆弧状邻近贴合于主体外侧方,并于该扳动区 上方表面设有图案或标记。
9. 根据权力要求8所述的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扳动区与套座 区间为一体成型的单一组件或为二个独立组件相互组设而成。
10. 根据权力要求5或8所述的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构件 的限位孔的最小径大于螺帽的轴心线至其侧边面间的最小距离暨小于或等于螺帽的轴心 线至其尖角处间的最大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防止脱落用套筒控制构造。其包括套筒主体及控制构件,该主体顶端形成四角形状的承接孔及其底端形成套接孔,主体外侧周缘组设有控制构件,该控制构件与主体间呈可转动状,主体底端的套接孔容置待松开物;该控制构件的一端形成非正圆形状的限位孔,且该限位孔侧缘朝向中心处形成有凸缘部,该限位孔分为最大径及最小径,该限位孔的最小径大于或等于主体的套接孔中心线至其顶内面间的最小距离暨小于或等于主体的套接孔的轴心线至底内面间的最大距离,限位孔的最大径大于或等于主体的套接孔的轴心线至底内面间的最大距离。上述构造,不但防止松开后的螺帽立即脱离掉落,还具有将松脱后的螺帽自主体内脱落释放的控制性功效。
文档编号B25B23/02GK201483433SQ20092015663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4日
发明者聂羽鹏 申请人:聂羽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