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动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959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摆动动力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的摆动动力工具。
背景技术
多功能机是业界常见的摆动动力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输出轴围绕轴心线做摆动运动。因此,当用户在输出轴上安装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功能,如锯、切、磨、刮等,以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 目前,在摆动动力工具中所应用的附件工作头通常包括直锯片、圆锯片、三角形磨砂盘等,其中,由于圆锯片和三角形磨砂盘本身都是中心对称的形状,因此,输出轴在工作时产生的震动感觉较小。而直锯片由于本身是非中心对称形状的。因为,直锯片的作用点位于输出轴的一侧,其自身在摆动过程中是不平衡的,从而会带来较大的震动,而且这种震动会通过输出轴传递至摆动动力工具的壳体上。因此,在使用过程中,直锯片往往会产生较大的震感。如果用户在长时间使用采用直锯片的多功能机的情况下,麻手感觉将不利于用户使用,也影响到用户的手部健康。 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专利申请US20030176225A公开了一种附带平衡块的直锯片,包括连接输出轴的连接孔,以及位于连接孔一侧的锯齿部,同时,在相对于锯齿部的另外一侧,还延伸的设有一个平衡块,平衡块的重量乘以其重心到连接孔的距离所得到的力矩,与锯齿部的重量乘以其重心到连接部的距离所得到的力矩大致上相等。这样,就可以在输出轴上达成一种动态平衡的效果,有助于减少震感。 但是,这样的技术方案是针对于附件工作头设计的,需要在每一个附件工作头上
都设置平衡块,大大的增加了附件的制造成本。 因此,实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在用户采用非对称式附件工作头工作
时,可以减小传递至输出轴上的震动,同时,还可以提供较低的制造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体以及自壳体中延伸
而出的输出轴,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马达和传动机构驱动输出轴围绕自身轴心线做摆动运
动,在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所述输出轴相对于轴心线呈
非中心对称形状,输出轴上一体成型有平衡块,并且平衡块与附件工作头的重心分别位于
轴心线的两侧。 优选的, 所述平衡块位于朝向收容有马达的壳体的一侧;所述平衡块的重心到轴心线的力矩与所述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的重心到轴心线的力矩相同;所述的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包括直锯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体以及自壳体中延伸而出的输出轴,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马达和传动机构驱动输出轴围绕自身轴心线做摆动运动,在输出轴的自由端连接有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所述输出轴相对于轴心线呈非中心对称形状,输出轴上形成有凹槽,且附件工作头的重心分别位于轴心线的同一侧。[0012] 优选的, 所述凹槽位于输出轴上背对于收容有马达的壳体的一侧;相对于凹槽,位于轴心
线另一侧的输出轴的部分的重心到轴心线的力矩与所述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的
重心到轴心线的力矩相同;所述的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包括直锯片。
本发明中的摆动动力工具,由于输出轴上一体成型有平衡块或者凹槽,从而使输
出轴相对于连接在其上的直锯片等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具有平衡补偿作用,可以
实现在输出轴上产生较小的震感。同时,附件工作头可以不用做任何改变,有效的节省了生
产制造成本。

图1为本发明中摆动动力工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摆动动力工具的剖视图。 图3为摆动动力工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此时直锯片沿着逆时针方向摆动。 图4为摆动动力工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此时直锯片位于初始位置。 图5为摆动动力工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此时直锯片沿着顺时针方向摆动。 图6为本发明中摆动动力工具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示中的相关元件对应编号如下 10、多功能机 11、壳体 12、输出轴 13、马达 14、传动机构 15、平衡块 20、凹槽 30、直锯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l,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手持式的摆动动力工具,即多功能机lO,包括壳体ll和自壳体ll中延伸而出的输出轴12。其中,在壳体ll中设置有马达13和传动机构14(见图2),输出轴12经马达13的驱动,在传动机构14的扭矩传递下,可以围绕其自身的轴心线X做摆动运动,运动方向如图1中所示的双箭头所示。当输出轴12的自由端连接有不同的附件工作头后,即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机构采用了业界常见的偏心轮及拨叉组件的方式,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当输出轴12的自由端连接了直锯片30后,由于直锯片30呈非中心对称的形状,即与输出轴12的连接部位于直锯片30的一端,而具有锯齿的工作部位于直锯片30的另一端,当直锯片30随着输出轴12做摆动运动后,造成的震感较强。因此,为了平衡震动,在输出轴12上,还一体成型的设有平衡块15,大小和形状并不做要求,但是需要满足Ml乘Ll大致上等于M2乘L2。其中,Ml表示平衡块15的质量,M2表示直锯片30的质量,Ll表示平衡块15的重心到输出轴12的距离,L2表示直锯片30的重心到输出轴12的距离。 通过这样的方式,相对于输出轴12,连接在输出轴12上的直锯片30与平衡块15在使用过程中将达成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有利于减小输出轴12上产生的震感。[0030]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其中,在图4中,平衡块15和直锯片30分别的位于输出轴12的两侧且呈180。角设置,这里将其定义为初始位置。而在图3中,直锯片30围绕输出轴12逆时针的摆动了一定角度9 ,同样的,偏心块15随着输出轴12也同样的逆时针的摆动了相同的角度e ,二者之间仍然维持180。相位角不变,在图5中,直锯片30围绕输出轴12顺时针的摆动了一定角度9 ,同样的,偏心块15随着输出轴12也同样的顺时针的摆动了相同的角度9 ,二者之间仍然维持180°相位角不变。这样,在输出轴12的摆动过程中,偏心块15起到了保持直锯片30摆动的动平衡作用,从而可以减小输出轴12上的震感。[0031]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摆动动力工具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输出轴12上并没有一体成型有平衡块,而是输出轴12上设有凹槽20,凹槽20通常设置在输出轴12的朝向壳体11的纵长延伸方向上,从而使输出轴12呈现非中心对称的结构。[0032] 使用时,当用户在使用直锯片这样的非中心对称式的附件工作头时,由于输出轴12自身形成不对称的形式,相对于轴心线,形成有凹槽20的那一侧的重量将小于输出轴12的另一侧,此时,通过直锯片30的重量的补充,相对于轴心线而言,输出轴12两侧的力矩又恢复达成一种动平衡状态,从而可以实现与实施例一相同的减震效果。[0033]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发明中并未对工具附件进行改良,因此不会对工具附件增加任何额外的制造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体(11)以及自壳体(11)中延伸而出的输出轴(12),设置在壳体(11)内部的马达(13)和传动机构(14)驱动输出轴(12)围绕自身轴心线做摆动运动,在输出轴(12)的自由端连接有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2)相对于轴心线呈非中心对称形状,输出轴(12)上一体成型有平衡块(15),并且平衡块(15)与附件工作头的重心分别位于轴心线的两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15)位于朝向收容有 马达(13)的壳体(11)的一侧。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15)的重心到轴心线 的力矩与所述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的重心到轴心线的力矩相同。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 作头包括直锯片(30)。
5. —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体(11)以及自壳体(11)中延伸而出的输出轴(12),设 置在壳体(11)内部的马达(13)和传动机构(14)驱动输出轴(12)围绕自身轴心线做摆动 运动,在输出轴(12)的自由端连接有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输 出轴(12)相对于轴心线呈非中心对称形状,输出轴(12)上形成有凹槽(20),且与附件工作 头的重心分别位于轴心线的同一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0)位于输出轴(12)上 背对于收容有马达(13)的壳体(11)的一侧。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相对于凹槽(20),位于轴心线另一 侧的输出轴(12)的部分的重心到轴心线的力矩与所述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的重 心到轴心线的力矩相同。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摆动动力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 作头包括直锯片(30)。
专利摘要一种摆动动力工具,包括壳体(11)以及自壳体(11)中延伸而出的输出轴(12),设置在壳体(11)内部的马达(13)和传动机构(14)驱动输出轴(12)围绕自身轴心线做摆动运动,在输出轴(12)的自由端连接有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所述输出轴(12)相对于轴心线呈非中心对称形状,输出轴(12)上一体成型有平衡块(15),并且平衡块(15)与附件工作头的重心分别位于轴心线的两侧。或者输出轴(12)上形成有凹槽(20),且与附件工作头的重心分别位于轴心线的同一侧。由于输出轴上一体成型有平衡块或者凹槽,从而使输出轴相对于连接在其上的直锯片等非中心对称形状的附件工作头具有平衡补偿作用,可以实现在输出轴上产生较小的震感。同时,附件工作头可以不用做任何改变,有效的节省了生产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25F5/00GK201511357SQ20092017420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5日
发明者吴海全, 霍立祥 申请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