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泵水阀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29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柱塞泵水阀取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塞泵水阀取出器,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注水柱塞泵的水阀取 出装置。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高压柱塞泵成为向油层注水的主要工具,得 到广泛应用。柱塞泵运动部件多、易损件多。由于注水泵水阀在液缸内部较深处,在高压 和强负荷条件下工作,水阀与液缸配合很严密,在取水阀时需要卸开柱塞卡子通过盘泵通 过拉杆用短金属杆将柱塞顶入液缸中,同时将水阀从液缸中顶出,由于柱塞在进入液缸最 后阶段才能碰到水阀,由于重力柱塞头下垂,在顶出水阀时没有顶在水阀中心,容易将水阀 顶歪卡在液缸中,同时并损害液缸内壁、水阀、柱塞,影响柱塞泵的使用寿命。而这时使用的 工具十分不方便,工作方法不科学。造成配件装取困难,维修中靠蛮力进行操作,常有损害 设备、碰伤人员的事件发生,安全性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现场维修工作量及劳动强度 大,造成停泵时间长,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柱塞泵水阀取出器,能够 方便快捷的把柱塞泵的水阀从柱塞泵的液缸中取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柱塞泵水阀取出器,包括传力架和位于其中心的拉力杆,其特殊之处在于所 述传力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杆,传力架和拉力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通过压帽和压套固定的 推力轴承,拉力杆的外部固定有旋转手柄,拉力杆的内端开有与水阀顶端的螺栓丝扣相适 配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的柱塞泵水阀取出器,为了方便拆卸液力端阀盖,另游离设置有端部 与拉力杆内端螺纹孔相适配的双头螺栓。使用过程首先拆卸液力端阀盖,将双头螺栓安装在拉力杆头上的螺纹孔中,将 另一端旋入压盖顶端中心的螺纹孔中,通过转动拉力杆上的旋转手柄通过推力轴承传递力 矩,对阀盖施加拉力将阀盖平稳拉出。同样取下双头螺栓用拉力杆头的内螺纹与水阀顶端 的螺栓丝扣连接,旋转手柄将水阀取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出柱塞泵水阀安全方便快捷,拆装平稳,操作时间 短,减少了维修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同时安全可靠,易于操作,且在操作中不易损伤液缸 和水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力架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力架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力杆与双头螺栓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力杆的左视示意图。[0018]图中,1传力架,2支杆,3拉力杆,4双头螺栓,5推力轴承,6旋转手柄,7压 帽,8压套。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传力架1和位于其中心的拉 力杆3,传力架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杆2,传力架1和拉力杆3的连接处设置有通过压帽7 和压套8固定的推力轴承5,拉力杆3的外部固定有旋转手柄6,拉力杆3的内端开有与水 阀顶端的螺栓丝扣相适配的螺纹孔;另游离设置有端部与拉力杆3内端螺纹孔相适配的双 头螺栓4。本产品主要由一个传力架1(架上装有传递推力的推力轴承5,具有自调心能力, 对中效果好,传递径向载荷摩擦阻力小),两条支杆2,一条拉力杆3,一条直径IOmm的双头 螺栓4。双头螺栓4是连接在拉力杆3上拔取阀盖用的,拉力杆3用来拔取水阀总成。该产 品通过拉力杆3由传力架1支撑,通过旋转手柄6利用轴承传动力矩摩擦力小,对中效果好 的原理通过机械作用使拉力杆将水阀均勻拉出。本产品使用在柱塞泵更换水阀的工作中, 通过平稳均勻的螺旋式旋转均勻受力,不会造成配件损伤,并且推力轴承5自调心能力好, 对中效果好,在维修工作中自然居中,避免了水阀与液缸倾斜卡住。传递轴向载荷摩擦阻力 小省力省时,通过平稳均勻的螺旋式旋转均勻受力,不会造成配件损伤。
权利要求1.一种柱塞泵水阀取出器,包括传力架(1)和位于其中心的拉力杆(3),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力架(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杆(2),传力架(1)和拉力杆(3)的连接处设置有通过 压帽(7)和压套(8)固定的推力轴承(5),拉力杆(3)的外部固定有旋转手柄(6),拉力杆 (3)的内端开有与水阀顶端的螺栓丝扣相适配的螺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水阀取出器,其特征在于另游离设置有端部与拉力 杆(3)内端螺纹孔相适配的双头螺栓(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塞泵水阀取出器。该柱塞泵水阀取出器,包括传力架和位于其中心的拉力杆,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传力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支杆,传力架和拉力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通过压帽和压套固定的推力轴承,拉力杆的外部固定有旋转手柄,拉力杆的内端开有与水阀顶端的螺栓丝扣相适配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取出柱塞泵水阀安全方便快捷,拆装平稳,操作时间短,减少了维修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率。同时安全可靠,易于操作,且在操作中不易损伤液缸和水阀。
文档编号B25B27/24GK201881347SQ20112000496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0日
发明者张前保, 李春英, 杨喜凤, 殷红霞, 王健, 王勇, 盖宁宁, 穆丙举, 耿曙光, 高利华 申请人:王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