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刀清废刀自动清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224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刀清废刀自动清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刀清废刀自动清废装置,尤其适用于双面胶与其它材料如泡棉、硅油纸、PET等覆合,再进行模切成型圆孔形或不规则孔形产品时产生的废料的清除。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模切后的半产品需花费大量的人工成本进行手工清除废料。部分操作人员因疏忽造成废料未清除,且双面胶自身存在的流动性导致人工清除废料后,边缘处留胶,造成尺寸不合格,客户无法使用,而且人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刀清废刀自动清废装置,利用挤压排废的工作原理,刀板与清废底板通过定位柱对位紧密套合在一起, 刀板对应的圆孔刀线内侧掏空,清废底板在圆孔刀线的对应位置做锥形通孔,使用时将清废底板上侧与模切机上板贴合,刀板朝下进行模切,废料从锥形通孔向上被挤出,从而实现自动清废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刀清废刀自动清废装置,包括刀板和清废底板,刀板对应的圆孔形状的刀线内侧掏空成刀板通孔,在刀板四边有四个镂空的定位孔,清废底板在圆孔刀线的对应位置掏空成清废底板通孔,在清废底板的四个边对应刀板留有四个突起的定位柱。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清废底板通孔为锥形通孔,在靠近刀板一侧的清废底板通孔的直径与刀板通孔的直径相同,另一侧清废底板通孔的直径比刀板通孔的直径略大0. 5mm。前述的定位柱的柱高在Imm至1. 5mm之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于实用新型利用挤压排废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机器模切与排废同步完成,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刀板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废底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刀板与清废底板组合结构示意图。其中1、模切机上板2、清废底板3、玻璃板4、模切机下板5、清废底板通孔6、刀板 7、刀板通孔8、定位孔9、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 4所示的一种平刀清废刀自动清废装置,包括刀板和清废底板,所述的刀板6对应的圆孔形状的刀线内侧掏空成刀板通孔7,在刀板四边有四个镂空的定位孔8,清废底板2在圆孔刀线的对应位置掏空成清废底板通孔5,在清废底板的四个边对应刀板留有四个突起的定位柱9。清废底板通孔为锥形通孔,在靠近刀板一侧的清废底板通孔的直径与刀板通孔的直径相同,另一侧清废底板通孔的直径比刀板通孔的直径略大0. 5mm。定位柱的柱高在Imm至1. 5mm之间。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利用挤出排废的工作原理,在刀具制作方面改进,刀板与清废底板通过定位柱对位紧密套合在一起,刀板对应的圆孔刀线内侧掏空,清废底板在圆孔刀线的对应位置做喇叭状通孔,使用时将清废底板上侧与模切机上板贴合,刀板朝下进行模切,废料从锥形通孔向上被挤出,从而实现自动清废效果。安装工序a.裁切3mm玻璃板3,大小与刀板7外轮廓相近。b.通过刀板上的定位孔8与清废底板2的定位柱9对位套合,使刀板6与清废底板贴合。c.将工序b后的清废刀板背侧粘贴双面胶d.将模切机下板4从模切座中抽出,将a工序后的玻璃板用双面胶粘在模切机下板上。e.将工b后的组合体刀板向下放在d工序后的玻璃板上,外围边缘对齐。f.将工序d后的模切机下板推回模切座中,通过手工调模切机压力使模切机上板 1向下运动,使模切机上板与清废底板2背面的双面胶粘接在一起。g.开活时根据废料储存情况定时将清废槽里的废料清理。
权利要求1.一种平刀清废刀自动清废装置,包括刀板和清废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板对应的圆孔形状的刀线内侧掏空成刀板通孔,在刀板四边有四个镂空的定位孔,清废底板在圆孔刀线的对应位置掏空成清废底板通孔,在清废底板的四个边对应刀板留有四个突起的定位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刀清废刀自动清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废底板通孔为锥形通孔,在靠近刀板一侧的清废底板通孔的直径与刀板通孔的直径相同,另一侧清废底板通孔的直径比刀板通孔的直径略大0. 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刀清废刀自动清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柱的柱高在Imm至1. 5mm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刀清废刀自动清废装置,包括刀板和清废底板,刀板对应的圆孔刀线内侧掏空成刀板通孔,在刀板四边有四个镂空的定位孔,清废底板在圆孔刀线的对应位置掏空成清废底板通孔,在清废底板的四个边对应刀板留有四个突起的定位柱。本实用新型采用挤压排废的工作原理,实现了机器模切与排废同步完成,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适用于双面胶与其它材料如泡棉、硅油纸、PET等覆合,再进行模切成型如圆孔形或不规则孔形产品时产生的废料的清除。
文档编号B26D7/18GK202185946SQ20112025454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9日
发明者曹晓明 申请人:天津澳普林特通讯器材组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