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拉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684阅读:1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拉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拆卸皮带轮或轴承的拉码器,属拆卸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设备安装与维修过程中通常使用拉码器来拆卸皮带轮或轴承,现有的拉码器一般为三爪拉码器,使用时用拉码器的三爪头部卡在皮带轮外圆部位,螺杆头部顶在皮带轮中心的驱动轴中心,旋转螺杆,利用螺杆和三爪之间的作用力使皮带轮和轴分离。这种拉码器操作费力而且通用性差,不同尺寸的皮带轮或轴承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三爪拉码器,使用非常不方便。此外,由于爪头与皮带轮或轴承的接触面积小,容易磨损或损坏,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省力而且使用寿命长的电动拉码器。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动拉码器,构成中包括行走小车、蜗轮蜗杆箱、驱动电机、两个相对的半环状夹紧盘和两个拉杆,所述蜗轮蜗杆箱的底座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行走小车上,两个相对的半环状夹紧盘位于蜗轮蜗杆箱的蜗杆的前方且与蜗杆同轴,它们之间通过间距调整螺栓连接,两个拉杆与蜗杆平行,它们的一端与蜗轮蜗杆箱的底座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半环状夹紧盘并设置有拉杆螺母,所述驱动电机经减速机与蜗轮蜗杆箱构成驱动关系。上述电动拉码器,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由Π型支架和两个高度调节螺杆组成,所述Π型支架固定在行走小车上,其两立柱内侧设置有与蜗轮蜗杆箱的底座相匹配的竖直滑槽,两个高度调节螺杆的下端与蜗轮蜗杆箱的底座连接,上端穿过Π型支架的横梁并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母。上述电动拉码器,所述驱动电机的控制电路由正转按钮、反转按钮、正转接触器和反转接触器组成,所述正转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驱动电机的正转回路中,其控制线圈与正转按钮的常开触点、反转按钮的常闭触点和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连接后接电源,所述反转接触器的常开触点串接在驱动电机的反转回路中,其控制线圈与反转按钮的常开触点、正转按钮的常闭触点和正转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联连接后接电源。上述电动拉码器,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热继电器,所述热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在正转接触器和反转接触器的控制回路中。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相对的半环状夹紧盘卡住待拆卸的皮带轮或轴承,并使蜗杆顶住皮带轮或轴承的轴,利用蜗杆向前的顶力和拉杆的反作用拉力将皮带轮或轴承从轴上卸下来。由于夹紧盘与皮带轮或轴承的接触面积大,受力比较均匀,不容易磨损或损坏;间距调整螺栓用于调整两夹紧盘的间距,使本拉码器适应不同直径的皮带轮或轴承;通过旋转拉杆螺母可调整夹紧盘与蜗杆之间的距离,使本拉码器适应不同厚度的工件;采用驱动电机和减速机驱动蜗轮蜗杆,拆卸省力而且效率高;高度调节机构可调整蜗轮蜗杆箱底座高度,使蜗杆对准工件轴心;本电动拉码器设置有行走小车,位置调整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可拆卸不同尺寸的皮带轮或轴承,而且操作方便、省力,使用寿命长,可大大提高设备维修的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驱动电机控制电路的电原理图。图中各标号为1、高度调节螺母;2、高度调节螺杆;3、Π型支架;4、减速机;5、电控箱;6、蜗轮蜗杆箱;7、蜗杆;8、夹紧盘;9、间距调整螺栓;10、拉杆;11、底座;12、行走小车;13、平垫;14、拉杆螺母;15、间距调整螺母;16、车轮;17、行走小车扶手;18、蜗杆套管;QF、断路器;ΚΜ1、正转接触器;ΚΜ2、反转接触器;ΚΜ1-1、ΚΜ1的常开触点;ΚΜ1_2、ΚΜ1的常闭触点;ΚΜ2-1、ΚΜ2的常开触点;ΚΜ2-2、ΚΜ2的常闭触点;SB1、正转按钮;SB2、反转按钮;M、驱动电机;RJ、热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I、图2,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驱动电机M、减速机4、蜗轮蜗杆箱6、高度调节机构(包括Π型支架3、高度调节螺杆2和高度调节螺母I )、拉杆10、夹紧盘8和驱动电机控制电路组成。高度调节机构中的Π型支架3下端焊接在行走小车12上,Π型支架3横梁上两个圆孔穿有高度调节螺杆2,高度调节螺杆2下端与涡轮蜗杆箱底座11上端焊接,高度调节螺杆2上端有螺纹,通过高度调节螺母I吊在Π型支架3上,调节高度调节螺母I可调整螺杆2的高度,从而带动蜗轮蜗杆箱底座11及与之相连的其它部件在垂直方向上运动,使蜗杆7和夹紧盘8与皮带轮同轴,以适用不同高度的皮带轮轴承。Π型支架3除起到支撑作用外,两侧立柱作为蜗轮蜗杆箱底座11移动的轨道,还起到导向的作用。推动行走小车12整个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移动。使用本实用新型拆卸皮带轮或轴承时,将皮带轮或轴承等工件置于夹紧盘8和蜗杆7之间,两夹紧盘8夹在皮带轮内侧,根据皮带轮或轴承直径的大小调整间距调整螺母15,从而调节两夹紧盘8的间距,使之与皮带轮或轴承的直径相适应;夹紧盘8通过拉杆10和蜗轮蜗杆箱底座11连接,通过旋转拉杆螺母14调整夹紧盘8和蜗杆7之间的距离,满足不同厚度的皮带轮或轴承。参看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电机正反转采用点动控制,按住正转按钮SB1,正转接触器KMl线圈得电吸合,辅助常闭触点KM1-2切断反转接触器KM2线圈电源,达到接触器互锁作用,KMl常开触点KMl-I闭合,驱动电机M得电正向运转,通过减速机4和蜗轮蜗杆箱6使蜗杆7前端前伸顶在皮带轮工件外侧中心轴上,通过蜗杆7向前的顶力和拉杆10的反作用拉力将皮带轮或轴承从轴上拔下来,松开正转按钮SB1,正转接触器KMl失电断开,驱动电机M停止转动,按住反转按钮SB2,反转接触器KM2线圈得电闭合,驱动电机M反向运转,通过减速机4和蜗轮蜗杆箱6使蜗杆7前端退后,取出皮带轮或轴承。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拉码器,其特征是,该拉码器构成中包括行走小车(12)、蜗轮蜗杆箱(6)、驱动电机(M)、两个相对的半环状夹紧盘(8)和两个拉杆(10),所述蜗轮蜗杆箱(6)的底座(11)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行走小车(12)上,两个相对的半环状夹紧盘(8)位于蜗轮蜗杆箱(6)的蜗杆(7)的前方且与蜗杆(7)同轴,它们之间通过间距调整螺栓(9)连接,两个拉杆(10)与蜗杆(7)平行,它们的一端与蜗轮蜗杆箱(6)的底座(11)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半环状夹紧盘(8)并设置有拉杆螺母(14),所述驱动电机(M)经减速机(4)与蜗轮蜗杆箱(6)构成驱动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电动拉码器,其特征是,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由Π型支架(3)和两个高度调节螺杆(2)组成,所述Π型支架(3)固定在行走小车(12)上,其两立柱内侧设置有与蜗轮蜗杆箱(6)的底座(11)相匹配的竖直滑槽,两个高度调节螺杆(2)的下端与蜗轮蜗杆箱(6)的底座(11)连接,上端穿过Π型支架(3)的横梁并设置有高度调节螺母(I)。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电动拉码器,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机(M)的控制电路由正转按钮(SBl)、反转按钮(SB2)、正转接触器(KMl)和反转接触器(KM2)组成,所述正转接触器(KMl)的常开触点(KMl-I)串接在驱动电机(M)的正转回路中,其控制线圈与正转按钮(SBl)的常开触点、反转按钮(SB2)的常闭触点和反转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KM2-2)串联连接后接电源,所述反转接触器(KM2)的常开触点(KM2-1)串接在驱动电机(M)的反转回路中,其控制线圈与反转按钮(SB2)的常开触点、正转按钮(SBl)的常闭触点和正转接触器(KMl)的常闭触点(KM1-2)串联连接后接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电动拉码器,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电机(M)上设置有热继电器(RJ),所述热继电器(RJ)的常闭触点串联在正转接触器(KMl)和反转接触器(KM2)的控制回路中。
专利摘要一种电动拉码器,属拆卸工具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该拉码器构成中包括行走小车、蜗轮蜗杆箱、驱动电机、两个相对的半环状夹紧盘和两个拉杆,所述蜗轮蜗杆箱的底座通过高度调节机构安装在行走小车上,两个相对的半环状夹紧盘位于蜗轮蜗杆箱的蜗杆的前方且与蜗杆同轴,它们之间通过间距调整螺栓连接,两个拉杆与蜗杆平行,它们的一端与蜗轮蜗杆箱的底座连接,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半环状夹紧盘并设置有拉杆螺母,所述驱动电机经减速机与蜗轮蜗杆箱构成驱动关系。本实用新型可拆卸不同尺寸的皮带轮或轴承,而且操作方便、省力,使用寿命长,可大大提高设备维修的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文档编号B25B27/02GK202428386SQ20112046666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顾永辉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