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4264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的电动工具,该电动工具通过电机驱动其顶端工具对被加工材料进行规定的加工作业。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2003-117855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一种在壳体上设置供电源线装卸用的插座的电动工具电源连接装置。该插座具有插座侧电极片和插座侧卡合部。装卸式电源线(延长线)的一端设置有插头,该插头具有插头侧电极片和插头侧卡合部。又有,安装在插座上的插头相对于插座被向第I位置转动时,将插座侧卡合部和插头侧卡合部的卡合锁定解除,从而使插头侧电极片可相对于插座侧电极片被插入或拔出。当插头侧电极片处于插入到插座侧电极片中的状态时,将插头相对于插座向第2位置处转动, 使插座侧卡合部和插头侧卡合部卡合锁定,此时不能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上述公报中记载的电源连接装置中,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座侧的电极片和插头侧的电极片以接通电路的方式被连接,该电源连接装置中的插头和插座的卡合锁定,是在插座侧电极片和插头侧电极片呈被连接状态时进行的。即,插头和插座为非卡合锁定(非防脱)状态时电机仍可被通电工作。因此,在非卡合锁定状态进行加工作业时,存在电源线从电动工具中脱落从而使外部电源的供电被断开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表明对于电动工具的电源连接装置还存在改善的空间。专利文献I :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特开平2003-117855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被改良的电动工具,能够防止在作业中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电意外断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电机驱动顶端工具而进行规定作业的电动工具。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进行规定作业的电动工具”广泛包含有,顶端工具在长轴方向作直线运动或者绕长轴周向作转动动作而对被加工材料进行锤击破碎作业、钻孔作业的单锤、锤钻等的冲击工具,顶端工具作转动运动对被加工材料进行切割作业的圆盘锯等的切割工具,顶端工具作转动运动而进行螺钉紧固作业的紧固工具及进行钻孔作业的单钻或者顶端工具作往复直线运动对灌木进行剪切的灌木修剪等的园艺工具等的电动式工具。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工具具有电动工具机身、第I供电部件、第2供电部件和卡合锁定部。电动工具机身,用于收装电机。第I供电部件,其一端与电动工具机身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I电气端子,用于通过外部电源向电机供电。第2供电部件,其具有第2电气端子,通过该第2电气端子与第I电气端子卡合,使其与第I供电部件选择性连接,用于经第I供电部件由外部电源向电机供电。卡合锁定部,用于将第I电气端子和第2电气端子进行卡合锁定并保持该卡合状态。设定第I电气端子和第2电气端子的一方为凸端子,另一方为凹端子,该凸端子插入到凹端子同时,仅通过卡合锁定部使凸端子和凹端子的卡合状态被锁定时,可向电机通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I供电部件”为典型的被固定在工具机身上的固定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I电气端子”为典型的设定在固定线的端部上的工具侧端子。另外,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供电部件”为典型的连接外部电源的电源线,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2电气端子”为典型的被设定在电源线的端部的电源线侧端子。本实用新型优选,作为凸端子和凹端子的第I电气端子和第2电气端子的卡合状态通过卡合锁定部被锁定时,可向电机通电。即,第I电气端子和第2电气端子的卡合状态未通过卡合锁定部锁定时,不能向电机通电。因此,操作者能够安心的进行加工作业而不必担心在加工作业中外部电源意外断开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优选,凸端子实施向凹端子的插入动作并通过卡合锁定部使凸端子和凹端子的卡合状态被锁定时,第2供电部件与第I供电部件可通电。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2供电部件和第I供电部件的电路连通时,可向电机通电。 本实用新型优选,凸端子插入凹端子的动作与由卡合锁定部使凸端子和凹端子进行卡合锁定的动作为不同的动作。本实用新型的“卡合锁定动作”为典型的使凸端子和凹端子在轴线圆周方向(插入动作方向的圆周方向)作的转动动作。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仅在由卡合锁定部对凸端子和凹端子进行了卡合锁定动作时,才能够向电机通电。本实用新型优选,第I供电部件全部或一部分为可弯曲部件,同时可保持其所规定的弯曲形状。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进行加工作业时,连接在电动工具机身的第I供电部件能够保持便于作业的弯曲方向。本实用新型优选,具有将可向电机通电的可通电状态向操作者报告的报告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报告部”可适当采用通过光线报告、通过声音报告或者通过光线和声音共同报告的形式。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通过报告部将电机可通电工作的状态向操作者报告。实用新型效果根据本实用新型,可提供一种改良的电动工具,使作业中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电不会意外断开。

图I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锤钻的整体结构外观图及线的连接断开状态示意图;图2表示线的连接断开的放大截面图;图3表示线的连接状态的放大截面图;图4表示工具侧端子的外观图;图5表不工具侧端子的王视图;图6表示电源线侧端子的主视图。符号说明101 :锤钻(电动工具);103 :机身部;105 :电机壳体;107 :齿轮箱体;109 :握把;109a :触发开关;111 :驱动电机;113 :运动转换机构;115 :冲击构件;117 :动力传递机构;119:锤头(顶端工具);137:工具保持架;150:接线装置;151:固定线(第I供电部件);151a :导体;153 :电源线(第2供电部件);153a :导体;154 :插头;155 :接线端子;157 :线护罩;161 :工具侧端子(第I电气端子);163 :端子体;165 :插入部;167 电极片;171 :电源线侧端子(第2电气端子);173 :端子体;175 :插座;175a :插座周边部;177 电极片;179 :电极片导向孔;181 :卡合锁定部;183 :导槽;183a :第I导槽;183b :第2导槽;185 :凸起;187 :报告器(报告部);187a,187b LED发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I 6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采用电动式锤钻作为电动工具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如图I所示,概括地看,本实施方式中的锤钻101的主体结构包括机身部103,其构成了锤钻101外部轮廓;锤头119,其以可以装卸的方式安装在工具保持架137上,该工具保持架137设置在机身部103的长轴方向(图I的左右方向)的一端(顶端区域);握把109,其作为主把手设置在锤头119相反一侧并与机身部103连接。机身部103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机身”,锤头119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顶端工具”。锤头119被保持在工具保持架137上,其可沿长轴方向作相对的往复运动,但其 在圆周方向的相对转动被限制。机身部103在结构上主要包括收装有驱动电机111 (未图示)的电机壳体105 ;收装有运动转换机构113、冲击构件115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17的作为内部壳体的齿轮箱体107。驱动电机111产生的转动输出力,通过以曲柄机构为构成主体的运动转换机构113转变为直线运动后,输出传递给冲击构件115,通过该冲击构件115在锤头119的长轴方向(图I中左右方向)上产生冲击力。另外,驱动电机111的转动输出力通过以多个齿轮为构成主体的动力传递机构117将转动速度降低后,经作为最终轴的工具保持架137传递到锤头119,从而使该锤头119在周向作旋转运动。驱动电机111通过操作者拉引操作设置在握把109处的触发开关109a而被通电工作,通过操作者解除拉引操作而使驱动电机111断电。由于运动转换机构113、冲击构件115及动力传递机构117的具体构成为公知的技术且与本实用新型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对于上述部件的说明省略。驱动电机111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电机”。下面对向锤钻101提供电力的接线装置150进行说明,该电力来自外部电源并用于驱动电机。如图I所示,接线装置150在结构上主要包括固定线151,其固定在机身部103上;电源线153,其与外部电源以可装卸的方式连接;接线端子155,用于将固定线151和电源线153连接。固定线151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第I供电部件”,电源线153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供电部件”。固定线151通过线护罩157被固定在机身部103上。固定线151在延伸方向一端的导体端部以可通电的方式与机身部103内的导线连接,在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固定有工具侧端子161。线护罩157为柔性的线护罩,由可弯曲的材料构成,并可保持其弯曲的形状。可装卸式的电源线153设计为带有颜色的线,在其外表面涂上颜色是为了便于识另IJ。电源线153在其延伸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插头154,该插头154用于插入作为外部电源的插座(图中省略),在其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固定有电源线侧端子171。接线端子155由工具侧端子161及电源线侧端子171构成,其中工具侧端子161被固定在固定线151的端末处,而电源线侧端子171被固定在电源线153的端末处。工具侧端子161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第I电气端子”,电源线侧端子171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第2电气端子”。工具侧端子161被设定为凸端子,电源线侧端子171被设定为凹端子。又有,工具侧端子161插入到电源线侧端子171中后,当两个端子161和171相对转动90度时,固定线151和电源线153接通电路,此时由于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为止脱状态,从而可保持其电路为接通状态。下面对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 图5所示,工具侧端子161具有端子体163及插入部165,该端子体163被固定在固定线151上,呈大致圆柱状,该插入部165的外径小于该端子体163的外径也呈大致圆柱状。又有,插入部165的端面轴向上按规定长度伸出两根分别为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片167。2根电极片167在插入部165的径向相向设置,并作为圆柱状的柱部件在端子内部与固定线151的导体151a连接。即,2根电极片167被设置在轴对称位置上。 如图2,图3及图6所示,电源线侧端子171具有固定在电源线153上的呈大致圆柱状的端子体173,在该端子体173上设置有可供工具侧端子161的插入部165插入的呈大致圆形状的插座175。另外,在端子体173内隐藏设置有与电源线153的导体153a连接并分别为正极和负极的2根电极片177。2根电极片177在插座175的径向相向设置,并与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相对应。当工具侧端子161的插入部165向插座175插入时,在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端子体173上设置有将工具侧端子161的2根电极片167分别导入的2个电极片导向孔179。电极片导向孔179的开口分别设置在插座175的底面上,并在端子体173的周方向以所规定的角度(大致90度)范围延伸设置为圆弧状的长孔。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电极片177被分别设置在电极片导向孔179孔底的圆周方向的一端,又有,为了使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插入到电极片177中,与电极片导入孔179相向的电极片177的开口被设置为呈大致C形状。本实施方式中的线端子155用于使固定线151和电源线153之间通电,具体为当工具侧端子161的插入部165插入到电源线侧端子171的插座175中后,在周方向作大致呈90度的相对转动时,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与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电极片177接触而到达通电的目的。下面参照图2 图6对线端子155的连接状态,即,对卡合锁定部181进行说明,该卡合锁定部181用于将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的卡合状态锁定。卡合锁定部181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卡合锁定部”。卡合锁定部181由导槽183和凸起185构成,该导槽183设置在工具侧端子161的插入部165的外侧面上,该凸起185设置在电源线侧端子171的插座175的内侧面上。导槽183由相互连接且在轴方向和周方向呈交叉状延伸的第I导槽183a和第2导槽183b构成。第2导槽183b设置在与插入部165的端子体163接近部位处的周方向并在至少90度的范围中延伸。导槽183在插入部165的径向位置处相向设置为2处。S卩,上述导槽183的2处被设置在分别相对于2个电极片167在周方向偏离90度的轴对称位置处。凸起185对应于导槽183被设置为2个,并在插座175的径向相向设置。当工具侧端子161的插入部165插入到电源线侧端子171的插座175中时,2个凸起185与在导槽183轴向延伸的第I导槽183a在周方向位置处卡合定位。此时,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和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电极片177被设定为在周方向偏离90度。下面对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的连接操作进行说明。首先,操作工具侧端子161的插入部165和电源线侧端子171的插座175,将凸起185与导槽183的第I导槽183a在周方向卡合定位。由此,工具侧端子161的插入部165可插入到电源线侧端子171的插座175中。即,工具侧端子 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仅在所规定的位置处被容许插入,该所规定的位置为凸起185和第I导槽183a在周向的卡合处。上述状态如图2所示。通过上述操作,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在容许插入位置处被定位时,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被设置在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电极片导向孔179的圆弧状区域中与电极片177侧相对的端部(参照图6的双点划线)。进行上述的定位操作后,当工具侧端子161的插入部165向电源线侧端子171的插座175中插入时,凸起185沿着第I导槽183a作相对移动。由此,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被引导呈相对直线移动。此时,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被插入到电极片导向孔179内。然后,凸起185移动到第I导槽183a与第2导槽183b的连接区域,同时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的顶端到达电极片导向孔179的孔底处,此时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与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电极片177不接触。接下来,当两端子161,171在周向作相对转动时,凸起185沿着第2导槽183b在周向作相对移动。此时,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也沿着电极片导向孔179在周向作相对移动,当两端子161,171相对转动呈大致90度时,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与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电极片177接触。由此,固定线151和电源线153的电路接通,从而可相互间通电。另外,两电极片167,177在接触状态中,由于凸起185与周向的第2导槽183b的侧面卡合(接触),从而限制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在轴向作相对移动。此时,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以相互防脱落的卡合状态被锁定,并保持两电极片167,177的接触状态。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相互之间防脱落的状态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卡合锁定状态”,上述状态如图3所示。如上述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工具侧端子161插入到电源线侧端子171后,仅在使两端子161,171在周向作相对转动而将之锁定为它们不能相互脱落的卡合状态时,两电极片167,177处于接触状态。由此,固定线151和电源线153的电路被接通,而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经过电源线153和固定线151可使驱动电机111通电工作。在上述状态中,通过对触发开关109a的拉引操作使驱动电机111通电工作,从而能够通过电动工具进行所规定的加工作业。S卩,根据本实施方式,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和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电极片177相互接触为可通电状态即为,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为相互防脱落的锁定状态。因此,操作者可放心的进行加工作业而不必担心在进行加工作业时外部电源意外断开。将电源线153从固定线151上取下时,首先使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以与插接时相反方向相对转动而使凸起185向第2导槽183b和第I导槽183a的连接区域移动,进而解除两端子161,171的卡合锁定状态。接下来两端子161,171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作直线的相对移动,从而将电源线153从固定线151中取出。[004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源线侧端子171上安装有用于对驱动电机111的通电状态进行报告的报告器187。报告器187对应于本实用新型的“报告部”。报告器187的主体为多个(2种)LED发光灯(发光二极管)187a,187b。一侧的LED发光灯187a被设定为用于报告驱动电机111的通电状态,另一侧的LED发光灯187b被设定为用于报告驱动电机111非通电的状态。当工具侧端子161和电源线侧端子171被正常连接时,也就是呈防止脱落的锁定状态时,一侧的LED发光灯187a亮灯,同时另一侧的LED发光灯187b灭灯,当锁定状态被解除时,另一侧的LED发光灯187b亮灯,一侧的LED发光灯187a灭灯。多数的LED发光灯187a,187b在亮灯时被设定为不同颜色进行发光。例如,设定一侧的LED发光灯187a发蓝色的光,另一侧的LED放光灯187b发红色的光。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任何一种颜色的LED发光灯187a,187b亮灯,操作者都能够知道线端子155的连接状态。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对固定线151起保护作用呈软管状的线护罩157为可弯曲部件,并且能够保持其所规定的弯曲形状。由于线护罩157能够任意弯曲且能够保持其弯曲形状,因此在进行加工作业时,固定线151可保持便于进行作业的弯曲方向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线153以可自由装卸的方式被安装在固定线151上。因此,例如准备长度不同的多个种类的电源线,可对应作业场所和使用目的而适当区别使用。又有,由于电源线153根据不同长度被用颜色区分为不同的带色线,因此能够简单的识别自己正在使用的电源线和其他的电源线,例如使用具有多个插座的电源线卷盘进行供电时,能够避免误将其他的电源线取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工具侧端子161插入到电源线侧端子171中后,当使两端子161,171相对转动而被锁定时,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和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电极片177接触,由此可使驱动电机111通电,也可改变上述结构,采用对两端子161,171被锁定的状态进行检测,并根据该检测信号可使驱动电机111通电。S卩,工具侧端子161插入到电源线侧端子171中后,当使两端子161,171相对转动而被锁定时,该锁定状态通过传感器检测,并将来自前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入到控制电机的控制器(在图中省略)中,并通过该控制器可使驱动电机111通电。在上述情况下,工具侧端子161插入到电源线侧端子171中后,工具侧端子161的电极片167和电源线侧端子171的电极片177即使接触也没问题。另外,也可使工具侧端子作为凹端子,电源线侧端子171作为凸端子。又有,通过导槽183和凸起185构成的卡合锁定部181,也可变更为在作为凸端子的工具侧端子161的插入部165的外面上设置凸起185,在作为凹端子的电源线侧端子171的插座175的内侧设置导槽183。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动工具的一例,是对锤头119在长轴方向作直线运动及在长轴周向作转动动作的锤钻101进行的说明,但不仅局限于锤钻101的情况,也可适用于进行锤击作业用的单锤、螺钉紧固用的螺钉紧固机以及进行切割作业用的圆盘锯等的切割工具或者剪切灌木作业用的灌木修剪等的园艺工具等。鉴于上述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可为下述的形式。(形式I)顶端工具通过电机驱动进行所规定作业的电动工具,包括电动工具机身,用于收装前述电机;第1供电部件,其一端与前述电动工具机身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I电气端子,用于通过外部电源向前述电机供电;第2供电部件,其具有第2电气端子,通过该第2电气端子与前述第I电气端子卡合,使其与前述第I供电部件选择性连接,用于经前述第I供电部件由前述外部电源向前述电机供电;卡合锁定部,用于将前述第I电气端子和前述第2电气端子进行卡合锁定并保持该卡合状态。设定前述第I电气端子和前述第2电气端子的一方为凸端子,另一方为凹端子,该凸端子插入到凹端子的同时,仅在通过前述卡合锁定部使前述凸端子和前述凹端子的卡合状态被锁定时,可向前述电机通电。(形式2)根据形式I所述的电动工具,前述凸端子插入到凹端子中,且通过前述卡合锁定部使前述凸端子和前述凹端子的卡合状态被锁定时,前述第2供电部件可向前述第I供电部件通电。(形式3)根据形式I或者形式2所述的电动工具,前述凸端子插入前述凹端子的插入动作 和由前述卡合锁定部使前述凸端子和前述凹端子进行卡合锁定的动作为不同的动作。(形式4)根据形式I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前述第I供电部件全部或一部分为可弯曲部件,同时可保持其所规定的弯曲形状。(形式5)根据形式I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具有将可向前述电机通电的可通电状态向操作者报告的报告部。(形式6)根据形式I或者形式2所述的电动工具,保持前述凸端子插入到凹端子的状态,同时将该两端子在轴的周向作相对转动,从而通过前述卡合锁定部将前述凸端子和前述凹端子卡合锁定。(形式7)根据形式6所述的电动工具,前述凸端子具有呈圆柱状的插入部,前述凹端子具有供前述插入部插入及在轴的周向可相对转动的插座,前述卡合锁定部在前述插入部的外侧和前述插座的内侧两者中任何一侧设置相互连接的轴向和径向呈交叉状延伸的导槽,另一侧设置可嵌入前述导槽并在其中移动的凸起,前述凸起处于前述导槽的周向区域时使前述凸端子和前述凹端子被卡合锁定。(形式8)根据形式6或者7所述的电动工具,保持前述凸端子插入到凹端子的状态同时将该两端子在轴的周向作相对转动,从而使前述凸端子的电极片和前述凹端子的电极片相互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工具,其顶端工具通过电机驱动进行所规定的作业,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动工具机身,用于收装前述电机;第I供电部件,其一端与所述电动工具机身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I电气端子,用于通过外部电源向所述电机供电;第2供电部件,其具有第2电气端子,通过该第2电气端子与所述第I电气端子卡合,使其与所述第I供电部件选择性连接,用于经所述第I供电部件由所述外部电源向所述电机供电;卡合锁定部,用于将所述第I电气端子和所述第2电气端子进行卡合锁定并保持该卡合状态, 设定所述第I电气端子和所述第2电气端子的一方为凸端子,另一方为凹端子,该凸端子插入到凹端子的同时,仅在通过所述卡合锁定部使所述凸端子和前述凹端子的卡合状态被锁定时,才能向所述电机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端子插入到凹端子中,且通过所述卡合锁定部使所述凸端子和所述凹端子的卡合状态被锁定时,所述第2供电部件可向所述第I供电部件通电。
3.根据权利要求I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前述凸端子插入前述凹端子的插入动作和由前述卡合锁定部使前述凸端子和前述凹端子进行卡合锁定的动作为分别进行的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供电部件全部或一部分为可弯曲部件,同时可保持其所规定的弯曲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可向所述电机通电的可通电状态向操作者报告的报告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被改良的电动工具,使作业中来自外部电源的供电不会意外断开,该电动工具包括第1供电部件,其一端与电动工具机身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1电气端子,用于通过外部电源向电机供电;第2供电部件,其具有第2电气端子,通过该第2电气端子与第1电气端子卡合,使其与第1供电部件选择性连接,用于经第1供电部件由外部电源向电机供电;卡合锁定部,用于将第1电气端子和第2电气端子进行卡合锁定并保持该卡合状态。设定第1电气端子和第2电气端子的一方为凸端子,另一方为凹端子,该凸端子插入到凹端子的同时,仅在通过所述卡合锁定部使凸端子和凹端子的卡合状态被锁定时,才能向电机通电。
文档编号B25F5/00GK202498525SQ201220048288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5日
发明者古泽正规, 糟谷喜洋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