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套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67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适应套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工具用的套筒。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常用套筒中,包含多种规格的与紧固件配合使用的套筒,但因套筒规格数量较多,在使用时,携带不方便,并且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如何选对所需规格的套筒也是比较困难的。在专利W02009132426中,提到了一种自适应套筒,但其因为不能自动复位,导致了其在真正工作中,有卡死螺栓帽不能拿出螺栓、不能快速拿下工件等问题,不能很好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自适应套筒,工作时不易出现卡死工件的缺陷,可快速锁紧、快速释放工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包括一套筒主体,该套筒主体具有复数个缺口 ;复数个夹爪,该夹爪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主体的缺口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连接;一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所述套筒主体接合,且通过斜面与所述夹爪接合;一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所述套筒主体包括输出轴部分,该输出轴具有接合部,所述夹爪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该接合部连接。所述限位部件设在所述移动部件的内部区域,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移动部件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部件以限制所述移动部件的自由移动。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可由螺纹配合在所述限位部件上旋转实现轴向移动。所述操作部件为一由所述限位部件夹持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具有凸、凹两个径向位置分别为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限位部件由所述操作杆上的凸、凹两个径向位置驱动可在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之间的空间中径向运动。所述操作部件为一伸入所述输出轴内的操作杆,所述限位部件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缺口中,所述限位部件可由所述操作杆驱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径向移动。所述操作部件外部通过一弹性部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夹爪接合的所述斜面呈向夹爪口部张开的倾斜状。所述移动部件套设在所述套筒主体外部,所述套筒主体外表面设置成齿形或设置有齿条。所述限位部件可径向移动地设在所述移动部件上的豁口中,所述限位部件内侧面具有可与所述齿条或齿形外表面形成齿啮合的齿。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径向移动至与所述套筒主体上齿条或齿形外表面啮合,限制所述移动部件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径向移动至与所述套筒主体上的齿条或齿形外表面相脱离,允许所述移动部件轴向移动。所述操作部件连接一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护套,所述·护套由所述操作部件带动沿所述移动部件外表面做轴向运动,并通过其内斜面与所述限位部件外表面接合。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夹爪接合的所述斜面呈向夹爪口部收缩的倾斜状。一种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包括一个套筒主体,该套筒主体具有复数个缺口 ;复数个夹爪,该夹爪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主体的缺口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连接;一个基体,该基体可与工具连接;—个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所述套筒主体接合,且通过斜面与所述夹爪接合;一个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所述套筒主体具有接合部,所述夹爪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该接合部连接。所述第二偏压元件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所述移动部件套设在所述套筒主体外部,且具有与所述套筒主体配合的斜面。所述限位部件可径向移动地设在所述移动部件上的豁口中。所述操作部件套设在所述移动部件外表面并可沿所述移动部件外表面做轴向运动,所述操作部件通过沿轴向设置的弹性元件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所述操作部件通过斜面与所述限位部件外表面配合。所述限位部件径向移动地设在所述移动部件上的豁口中。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的套筒,能根据不同规格的螺栓,自动调节开口大小,从而实现了对不同规格螺栓的自适应,只需一个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套筒即可对多种规格的螺栓进行紧固操作,由夹紧调节结构实现对工件的自锁、自动复位,并可以快速取下工件,不易卡死,从而大大提高了操作时的方便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8]图I是实施例I的自适应套筒分解图;图2是实施例I的自适应套筒与手动扳手组装图;图3是实施例I的自适应套筒与电动扳手组装图;图4是实施例I的自适应套筒初始状态剖视图;图5是实施例I的自适应套筒夹持M12螺栓剖视图;图6是实施例I的自适应套筒夹持M6螺栓剖视图;图7是实施例I的自适应套筒脱开螺栓剖视图;图8是实施例2的自适应套筒分解图;图9是实施例2的自适应套筒初始状态剖视图;图10-图11是实施例2的自适应套筒工作状态剖视图;图12是实施例2的自适应套筒自锁状态剖视图;图13是实施例3的自适应套筒分解图;图14是实施例3的自适应套筒初始状态剖视图;图15是实施例3的自适应套筒工作状态剖视图;图16是实施例3的自适应套筒自锁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I如图I-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自适应套筒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螺栓,并具有快速锁紧、快速释放螺栓的功能。如图I、图2和图3所示,自适应套筒100可以与手动扳手、电动扳手配合使用。自适应套筒包括套筒主体111,该套筒主体111具有三个缺口 1111。三个可活动的夹爪112,该夹爪112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套筒主体111的缺口 1111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111连接。套筒主体111包括输出轴部分,本实施例中输出轴为主轴105,主轴105上具有接合部1051,夹爪112通过弹簧113与该接合部1051连接。本实施例中接合部为设置于主轴105上的与三个弹簧113位置对应并可部分的容纳弹簧113的三个孔。弹簧113 —端容纳于主轴105的孔中,另一端偏压于夹爪112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压兀件为弹簧113,夹爪112受径向的弹簧113作用,可以沿缺口径向移动。一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111接合,移动部件套于套筒主体111外部,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包括外套筒108与移动环109,移动环109套于外套筒108 —端内且可以与外套筒108 —起移动,移动环109上具有一凸沿,由凸沿卡于外套筒108上,使移动环109可随外套筒108 —起向夹爪112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套筒108与移动环109也可以做成一整体部件。移动环109通过斜面1091与夹爪112接合;第二偏压元件为弹簧110。受夹持在套筒111与移动环109间的弹簧110的作用,移动环109在套筒主体111上不可旋转的往复移动,移动环109上有一斜面1091,与夹爪112上斜面1121配合,当移动环109向前(即所夹工件方向)运动时,推动夹爪112向径内运动;当移动环109向后运动时,夹爪112在第一偏压元件作用下向径外运动。一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件为开关101,限位部件为螺纹挡块104。螺纹挡块104设在外套筒108的内部区域,螺纹挡块104与外套筒108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螺纹,螺纹挡块104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外套筒108以限制外套筒108的自由移动。螺纹挡块104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外套筒108,外套筒108可由螺纹配合在螺纹挡块104上旋转实现轴向移动,并由外套筒108的轴向移动带动移动环109沿轴向移动,进而使夹爪112向径内或径外运动。开关101为一螺纹挡块104夹持的操作杆,操作杆上具有凸、凹两个径向位置分别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即凸台阶1011、凹台阶1012的位置。螺纹挡块104由操作杆上的凸、凹两个径向位置驱动可在外套筒108与螺纹挡块104之间的空间中径向运动。进一步,开关101为一伸入主轴105内的操作杆,螺纹挡块104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主轴105上的缺口中,螺纹挡块104可在主轴105上径向移动,并且受主轴内的开关101控制,当其与开关101杆上凸台阶1011配合时,其两螺纹咬合;当与凹台阶1012配合时,两螺纹脱开。 进一步,移动部件内设置一螺纹圈107,螺纹圈107设置在外套筒108另一端内部,与外套筒108固定并可随外套筒108 —起移动,螺纹圈107的内侧壁上具有螺纹,其上的螺纹与主轴105上螺纹挡块104啮合,螺纹挡块104可在主轴105上径向移动,并且受主轴内的开关101控制,当其与开关101杆上凸台阶1011配合时,其两螺纹咬合;当与凹台阶1012配合时,两螺纹脱开。此时,在弹簧110作用下,移动环109向后运动,夹爪112在径向的弹簧113作用下,张口变大。开关101外部通过一弹性部件102与主轴105连接。移动环109与夹爪112接合的斜面1121、1091呈向夹爪112 口部张开的倾斜状。工作过程当用套筒固定不同规格例如M12、M6螺栓时,按下开关101,开关101杆上的凹台阶1012与螺纹挡块104配合,将螺纹块与外套筒108内螺纹圈107的内螺纹处于脱开状态,如图4,此时,在弹簧110作用下,移动环109可以运动,夹爪112在径向的弹簧113作用下,张口变大,将螺栓容纳在张口中,套筒处于初始状态。夹螺栓时,如图5、图6所示,拉开开关101,开关101杆上的凸台阶1011与螺纹挡块104配合,将螺纹挡块104沿径向向外顶起,与外套筒108内螺纹圈107的内螺纹处于啮合状态,此时,可通过旋转外套筒108,使螺纹圈107在螺纹挡块104上旋转向工件方向移动,并由外套筒108带动移动环109向工件方向运动,由移动环109上的斜面1091与夹爪112上斜面1121配合,推动夹爪112向径内运动,将夹爪112内的螺栓夹紧。脱开螺栓时,按下开关101,如图7,螺纹挡块104径向向内运动,与外套筒108上螺纹脱开,外套筒108在弹簧110作用下往后运动,失去移动环109支撑后,三个夹爪112在弹簧110作用下复位,即实现了自动复位功能,与初始状态相同。夹紧调节结构包括开关101、弹簧110、螺纹挡块104和主轴105,用于调节夹爪112的开合,该调节结构比旋转方式更快捷,且可以更有效地调节夹爪112开合,能够避免套筒卡死或松脱工件的情形。实施例2[0069]如图8-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自适应套筒可以与手动扳手、电动扳手配合使用,不但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螺栓、具有快速释放螺栓的功能,同时可以快速锁紧。自适应套筒包括套筒主体205,该套筒主体具有三个缺口 2051 ;三个夹爪211可在套筒主体205上对应的缺口 2051中移动,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即本例中的弹性元件212与套筒主体205连接。套筒主体205包括输出轴部分,本实施例中输出轴为主轴202,该主轴202具有接合部2021,本实施例中接合部2021为设置于主轴205上的与三个弹性元件212位置对应并可部分的容纳弹性元件212的三个孔。夹爪211通过弹性元件212与该接合部2021连接。弹性元件212 —端容纳在主轴202的孔中,另一端偏压于夹爪211上。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205接合;本实施例中的移动部件为内护套209,第二偏压元件为弹性元件210,内护套209在弹性元件210的作用下在套筒主体205上移动。内护套209的内壁上包含有斜面2092,夹爪211的外壁上设置与 该斜面2092相配合的斜面2111。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件为销204,限位部件为锁定块207。内护套209套设在套筒主体205外部,套筒主体205外表面设置成齿形或设置有齿条。本实施例中在套筒主体205外表面固定设置齿条206。锁定块207可径向移动地设在内护套209上的缺口 2091中,锁定块207内侧面具有可与齿条206形成齿啮合的齿。锁定块207处于第一位置时,锁定块207径向移动至与套筒主体205上齿条206啮合,限制内护套209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锁定块207径向移动至与套筒主体205上的齿条206相脱离,允许内护套209轴向移动。销204连接一驱动锁定块20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护套,本实施例中护套为外护套208,销204的一端设置有径向通孔,一销201穿过此通孔将外护套208与销204连接,使销204与外护套208联动。锁定块207外壁与外护套208的内壁通过斜面配合。外护套208由销204带动沿内护套209外表面做轴向运动,并通过其内斜面与锁定块207外表面接合。内护套209与夹爪211接合的斜面2111、2092呈向夹爪211 口部收缩的倾斜状。进一步,操作部件销204为一伸入主轴202内的操作杆,限位部件锁定块207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主轴202上的缺口中,限位部件锁定块207可由操作杆驱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径向移动。操作部件销204外部通过一弹性元件203与主轴202连接。主轴202与套筒主体205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两个零件连接。销204在弹性元件203的作用下可在主轴202中的孔中自动复位。工作过程如图9所示,初始状态时,内护套209在弹性元件210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内护套209的斜面2092与夹爪211的斜面2111相配,所以夹爪211此时也处于张口最小的位置。工作时,如图10所示,按压销204,销204推动外护套208克服弹性元件203的作用移动,即向夹爪211夹持工件的方向,内护套209保持不动,此时,外护套208的斜面与锁定块207斜面配合作用解除,锁定块207无外护套208斜面的限制作用可以沿径向移动,与齿条206脱齿。继续按压销204,此时外护套208连同内护套209 —起克服弹性元件210的作用移动,同时锁定块207在内护套209的作用下沿径向方向向外移动直至与齿条206脱齿,最后外护套208与内护套209 —起到达第二位置,弹性元件212偏压夹爪211沿径向向外运动,夹爪211在弹性元件212的作用下处于张口最大位置。然后,将套筒套在螺栓上,如图11所示,松开销204,内护套209与外护套208在弹性元件210的作用下开始复位,此时,锁定块207与齿条206配合仍处于解锁状态;随着内护套209向上运动,其斜面2092作用于夹爪211的斜面2111,使夹爪211沿径向向内运动,从而夹紧螺栓,此时内护套209停止移动。如图12所示,当夹紧螺栓后,内护套209停止运动,而销204继续向上运动(即远离螺栓方向运动),带动外护套208随之继续向上运动,并通过外护套208斜面迫使锁定块207沿径向向内移动,使锁定块207与齿条206形成齿啮合,从而使得内护套209与主轴202的位置锁定,完成对螺栓的自锁。脱开螺栓时的自动复位过程与初始状态到张口最大位置过程相同。夹紧调节结构包括销204、201、齿条206、锁定块207、外护套208和主轴202,用于调节夹爪211的开合,该调节结构比旋转方式更快捷,且更有效地调节夹爪211开合,能够避免套筒卡死或松脱工件的情形。实施例3如图13-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自适应套筒可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螺栓,并具有自动锁紧、快速释放螺栓的功能。自适应套筒包括套筒主体308,套筒主体308具有三个缺口 3081 ;三个夹爪310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套筒主体308的缺口 3081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308连接;第一偏压元件为弹性元件309,弹性元件309 —端容纳在套筒主体308中的孔中,另一端偏压夹爪310。基体301,该基体301可与工具连接。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308接合,且通过斜面与夹爪310接合;本实施例中移动部件为内护套304,在第二偏压元件即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302的作用下可在套筒主体308上移动,弹性元件302 —端与内护套304连接,另一端与基体301连接。内护套304与夹爪310之间设置相配合的斜面320。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本实施例中操作部件为外护套307,限位部件为锁紧块305。锁紧块305可径向移动地设在内护套304上的豁口中。还包含一与套筒主体308连接的轴30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套筒主体308、轴303两者也可以是一个零件。套筒主体308具有接合部3082,夹爪310通过第一偏压元件即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元件309与该接合部3082连接。内护套304套设在套筒主体308外部,且具有与套筒主体308配合的斜面。外护套307套设在内护套304外表面并通过轴向设置的三个弹性元件306与内护套304连接,外护套307沿内护套304外表面做轴向运动,并通过一斜面330与锁紧块305外表面配合。工作过程如图14所示,初始状态时,内护套304在弹性元件302的作用下,处于第一位置;内护套304与夹爪310的斜面320相配合,所以夹爪310此时处于张口最小的位置。工作时,如图15所示,向基体301方向按压外护套307,外护套307克服弹性元件306的作用向基体301方向移动,外护套307与锁紧块305的斜面330配合解除,锁定块5可沿径向向外移动;继续向基体301方向按压销外护套307,此时外护套307连同内护套304 一起克服弹性元件302的作用移动,同时锁紧块305在内护套304和主体308的斜面340共同作用下沿径向方向向外移动,最后外护套307与内护套304 —起到达第二位置,夹爪310在弹性元件309的作用下沿径向向外运动,夹爪310张开,处于张口最大位置。将套筒套在螺栓上,松开外护套307,如图16所示,内护套304与外护套307在弹性元件302的作用下开始复位,一起向上(即夹爪310方向)运动,内护套304与夹爪310的斜面320作用下,使夹爪310沿径向方向向内运动,直至夹爪310夹紧螺栓,此时内护套304停止移动。而外护套307在弹性元件306的作用下继续复位,向夹爪310方向运动,在外护 套307与锁紧块305之间配合的斜面330作用下,使锁定块5沿径向向内移动,锁紧块305与主体308的斜面340完全配合时,从而使得内护套4与主体8的位置锁定,完成对螺栓的自锁。夹紧调节结构包括外护套307、锁紧块305、内护套304和套筒主体308,用于调节夹爪310的开合,该调节结构比旋转方式更快捷,且更有效地调节夹爪310开合,能够避免套筒卡死或松脱工件的情形。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包括 一套筒主体,该套筒主体具有复数个缺口 ; 复数个夹爪,该夹爪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主体的缺口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连接; 一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所述套筒主体接合,且通过斜面与所述夹爪接合; 一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套筒主体包括输出轴部分,该输出轴具有接合部,所述夹爪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该接合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件设在所述移动部件的内部区域,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移动部件的相对面上设置有螺纹,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部件以限制所述移动部件的自由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可由螺纹配合在所述限位部件上旋转实现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部件为一由所述限位部件夹持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具有凸、凹两个径向位置分别为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件由所述操作杆上的凸、凹两个径向位置驱动可在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操作部件之间的空间中径向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部件为一伸入所述输出轴内的操作杆,所述限位部件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缺口中,所述限位部件可由所述操作杆驱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径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部件外部通过一弹性部件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夹爪接合的所述斜面呈向夹爪口部张开的倾斜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移动部件套设在所述套筒主体外部,所述套筒主体外表面设置成齿形或设置有齿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件可径向移动地设在所述移动部件上的豁口中,所述限位部件内侧面具有可与所述齿条或齿形外表面形成齿啮合的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径向移动至与所述套筒主体上齿条或齿形外表面啮合,限制所述移动部件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径向移动至与所述套筒主体上的齿条或齿形外表面相脱离,允许所述移动部件轴向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部件连接一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护套,所述护套由所述操作部件带动沿所述移动部件外表面做轴向运动,并通过其内斜面与所述限位部件外表面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夹爪接合的所述斜面呈向夹爪口部收缩的倾斜状。
15.一种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包括 一个套筒主体,该套筒主体具 有复数个缺口 ; 复数个夹爪,该夹爪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主体的缺口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连接; 一个基体,该基体可与工具连接; 一个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所述套筒主体接合,且通过斜面与所述夹爪接合; 一个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套筒主体具有接合部,所述夹爪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该接合部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偏压元件一端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体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移动部件套设在所述套筒主体外部,且具有与所述套筒主体配合的斜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件可径向移动地设在所述移动部件上的豁口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部件套设在所述移动部件外表面并可沿所述移动部件外表面做轴向运动,所述操作部件通过沿轴向设置的弹性元件与所述移动部件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操作部件通过斜面与所述限位部件外表面配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自适应套筒,其特征是,所述限位部件径向移动地设在所述移动部件上的豁口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套筒,包括一套筒主体,该套筒主体具有复数个缺口;复数个夹爪,该夹爪可径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套筒主体的缺口中,且通过第一偏压元件与套筒主体连接;一移动部件,该移动部件通过第二偏压元件与所述套筒主体接合,且通过斜面与所述夹爪接合;一限位机构,包括操作部件和限位部件,操作部件可以驱动限位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处于第一位置时,该限位部件限制移动部件自由移动;处于第二位置时,该限位部件允许移动部件移动。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的套筒,能根据不同规格的螺栓,自动调节开口大小,并可以快速夹紧自锁工件,不易卡死,从而大大提高了操作时的方便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25B23/00GK202702123SQ20122031331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陈亮, 倪桂功 申请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