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930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锤,该电锤能够在至少两种动作模式之间切换。
背景技术
电锤具有离合器,该离合器设置在位于其壳体内部的转动机构和冲击机构之间,通过该离合器可对上述两个机构进行选择。通过在壳体的外部切换离合器的滑动位置,使电锤能够在电钻模式、电锤模式和电镐模式等多个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其中,电钻模式是指保持在壳体顶端的刀头仅做转动动作;电锤模式是指刀头在做转动动作的同时还做冲击动作;电镐模式是指刀头仅做冲击动作。对于上述的离合器的滑动位置的切换操作,通过切换手柄来实现。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有:转动部,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壳体上并与离合器相接合;旋钮部,其位于壳体的外侧并在转动部的转动中心的放射方向上与转动部连续设置;锁定按钮,其被收装在旋钮部内,能进出于设置在该旋钮部上的有底孔内,且被向从旋钮部向外突出的突出方向加载,并且锁定按钮被锁定在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导槽内。在导槽内与之连续设置有锁定凹部,该锁定凹部位于与动作模式相对应的旋钮部的切换位置处,用于在使锁定按钮进一步向外突出时对锁定按钮进行锁定。因此,在进行动作模式的切换时,锁定按钮被按压向旋钮部的内部,该位置锁定按钮与锁定凹部的锁定解除,在这种状态下,旋钮部能够向对应于所期望的动作模式的切换位置作转动操作。在相对应的切换位置上,再次使锁定按钮突出而与锁定凹部锁定,并保持该动作模式。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67638号然而,对于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切换机构,在锁定按钮被收装在旋钮部内并使其伸缩的结构上,粉尘能够由锁定按钮和旋钮部之间入侵到有底孔内。该粉尘会积存在有底孔内而影响锁定按钮的滑动性,并妨碍锁定按钮的按压操作,从而产生锁定按钮不能完全突出到锁定凹部位置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锤,在该电锤中,即使粉尘入侵到旋钮部内,也能够保持锁定按钮的滑动性,并且不损坏使用便利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技术方案I中所述的电锤,在其壳体内设置有离合器,通过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切换手柄对所述离合器进行滑动操作,能对至少两种动作模式进行选择,所述切换手柄具有:转动部,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离合器相接合;旋钮部,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在所述转动部的转动中心的放射方向上与所述转动部连续设置;锁定按钮,其被收装在所述旋钮部内,能进出于设置在所述旋钮部上的有底孔内,且被向从所述旋钮部向外突出的突出方向加载,并且所述锁定按钮被锁定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导槽内,在旋钮部上设置有连通孔,该连通孔使收装锁定按钮的有底孔与旋钮部的外部连通而能够将入侵到旋钮部内部的粉尘排出。在技术方案I的基础上的技术方案2中,连通孔沿着锁定按钮的进出方向设置。在技术方案I或者2的基础上的技术方案3中,连通孔为一对。在技术方案I 3的任意一项的基础的技术方案4中,在导槽上与之连续设置有多个锁定凹部,该锁定凹部用于在动作模式的切换位置对锁定按钮的锁定部在所述突出方向上进行锁定,锁定部和各个锁定凹部在朝向突出方向上顶部较细呈锥状。实用新型效果根据技术方案I可知,在切换手柄的旋钮部上,由于设置有能够使入侵的粉尘排出的连通孔,因此,即使粉尘由锁定按钮和旋钮部之间入侵到旋钮部内,也能够保持锁定按钮的滑动性而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I的产生的效果的基础上,入侵到旋钮部内的粉尘通过对锁定按钮的按压动作被导向连通孔侧,从而使该连通孔具有更好的将粉尘排出的效果。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I或者2的产生的效果的基础上,由于连通孔被设置为一对,因此可使粉尘均匀且高效率的排出。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I 3的任何一项所产生的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抑制锁定按钮在动作模式的切换位置的晃动,从而能够对旋钮部进行可靠的定位。

图1表示电锤的侧视图;图2表示图1的A-A截面图;图3表示图2中的B-B截面图。符号说明I电锤;2壳体;3前端工具保持件;8中间轴;10离合器;11切换手柄;12转动部;13旋钮部;14接合销;15、18螺旋弹簧;16有底孔;17锁定按钮;19锁定部;20导槽;21 23锁定凹部;25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电锤的一个例子的整体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图,在收装有电机(未图示)的壳体2的前方侧(图1的左侧)突出设置有前端工具保持件3,该前端工具保持件3具有用于装卸刀头的卡盘4,如人们所熟知,在壳体2内设置有作用于前端工具保持件3的转动机构和作用于刀头的冲击机构。把手5在壳体2的后方侧形成,具有开关手柄6,在把手5的下部侧安装有作为电源的电池组7。转动机构为在中间 轴8上外装齿轮的结构,该齿轮与设置在前端工具保持件3上的齿轮啮合,中间轴8平行设置在前端工具保持件3的下方,用于传递来自电机的转动。另夕卜,冲击机构为如下结构,即,在齿轮的后方,在外装在中间轴8上的轮毂轴套上,经由角接触轴承连接有连接臂,该连接臂又与插入前端工具保持件3内的活塞缸9连接。撞击器通过空气室以能够前后移动的方式被收装在该活塞缸9的内部,以能够对设置在其前方的冲击子实施冲击。上述的转动机构及冲击机构已被公众所熟知。[0025]更有,在中间轴8上,在齿轮和轮毂轴套之间设置有离合器10,该离合器10的两端具有与齿轮及轴套锁定的锁定爪,离合器10以沿中间轴8能够滑动的方式外装在中间轴8上。通过选择上述离合器10的滑动位置,能够对各个动作模式进行选择。S卩,通过将离合器10选择设置在仅与齿轮相接合的前进位置、仅与轮毂轴套相接合的后退位置和与齿轮及轮毂轴套同时相接合的中间位置中的任意一项时,可进行电钻模式、电镐模式以及电锤模式的选择,该电钻模式是指:经由齿轮使前端工具保持件3转动,从而使刀头转动的模式;该电镐模式是指:通过连接臂的摇动使活塞缸9做往复运动,通过与活塞缸9联动的撞击器,经由冲击子对刀头实施冲击作业的模式;该电锤模式是指:前端工具保持件3的转动和冲击子的冲击同时进行的模式。上述离合器10的滑动位置通过设置在壳体2上的切换手柄11进行选择。切换手柄11具有嵌装在壳体2上的能够转动的转动部12和在该转动部12的外侧(壳体2的外侧)由其转动中心向放射性方向连续设置的旋钮部13。在转动部12上的偏心于转动中心的位置设置有接合销14,该接合销14通过螺旋弹簧15的加载向壳体2的内侧突出而与离合器10接合。即,随着转动部12的转动,接合销14作偏心运动,从而使离合器10左右移动。又有,在旋钮部13上形成有一端开口的有底孔16,在上述有底孔16内设置有锁定按钮17。如图3所示,该锁定按钮17嵌合在有底孔16内,并能够沿着有底孔16滑动,而且通过设置在锁定按钮17和有底孔16之间的螺旋弹簧18,使该锁定按钮17向突出于旋钮部13的方向加载。在锁定按钮17的壳体2侧的外表面上突出设置有锁定部19,在壳体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以转动部12为中心的呈圆弧状的导槽20,该锁定部19被锁定在该导槽20中,从而能够限制锁定按钮17的突出位置。另外,在导槽20的外周侧(锁定按钮17的突出方向侧)上设置有对应于各个动作模式的切换位置的3个锁定凹部21-23,通过将锁定部19锁定在该锁定凹部21-23上而限制旋钮部13的转动,3个锁定凹部21-23分别相对于导槽20呈连续状的突出状态。在此处,锁定凹部21对应于电钻模式;锁定凹部22对应于电锤模式;锁定凹部23对应于电镐模式。在电镐模式中,由于在壳体2内设置的锁定部件24与中间轴8上的齿轮相接合以限制该齿轮的转动,所以前端工具保持件3及刀头的转动被锁定,在电镐模式和电锤模式之间的切换位置,在转动部12上设置的未图示的按压部使锁定部件24远离齿轮,这样,前端工具保持件3及刀头的转动呈自由的中间状态模式。各个锁定凹部21-23在由与导槽20相连续的连续侧向突出侧延伸的过程中,其左右方向的宽度逐渐的变窄而形成为锥状,与其锁定的锁定部19与锁定凹部21-23的形状相对应,在向突出方向延伸过程中的左右方向的宽度也呈逐渐变窄的锥状。在旋钮部13上,在有底孔16的底面侧的侧面上贯穿形成有使有底孔16与旋钮部13的外部连通的作为连通孔的一对间隙25、25。上述的间隙25的横截面呈细长的四边形,该间隙25在夹持螺旋弹簧18的左右两侧与锁定按钮17的伸缩(进出)方向平行,但该间隙25的与有底孔16连通的连通侧的开口宽度大于与旋钮部13的外部连通的连通侧开口宽度,间隙25呈锥状。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在上述结构的电锤I中,在由电锤模式向其他的动作模式进行选择时,使锁定按钮17克服螺旋弹簧18的加载力而被按向有底孔16内,从而使锁定部19被容许离开锁定凹部22而沿着导槽20转动。在上述状态下能够使旋钮部13朝锁定凹部21或23的位置转动。当旋钮部13到达锁定凹部21或者23的位置时,锁定按钮17通过螺旋弹簧18的加载力向外突出,并由锁定部19与锁定凹部21或23进行锁定,从而能够保持该动作模式。在上述状态中,由于锁定部19和锁定凹部21或23在左右方向上呈锥状嵌合,而且锁定按钮17被向突出方向加载,所以不会出现锁定按钮17在转动方向上晃动的情况,从而能够切实的对旋钮部13进行保持。还有,在作业中即使有产生的粉尘由旋钮部13和锁定按钮17之间的间隙入侵到有底孔16内,由于在旋钮部13上设置有使有底孔16的底部与外部连通的间隙25、25,例如在进行锁定按钮17的按压动作时产生的粉尘会通过间隙25、25向旋钮部13的外部排出。因此,粉尘很难在有底孔16内存留,从而不会发生锁定按钮17很难被按压以及锁定按钮17不能完全突出到锁定凹部21-23的位置等的问题。尤其是,由于间隙25的有底孔16侧的开口很宽,因此,粉尘很容易被导入间隙25中,从而有效抑制粉尘在有底孔16内的存留。由上述可知,根据上述形式的电锤1,在旋钮部13上设置有使有底孔16与旋钮部13的外部相连通的且能够将入侵到旋钮部13内的粉尘排出的间隙25、25,因此,即使粉尘由锁定按钮17与切换手柄11的旋钮部13之间入侵到旋钮部13内,也能够保持锁定按钮17的滑动性而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尤其是,由于间隙25、25为沿锁定按钮17的伸缩(进出)方向设置,因此通过对锁定按钮17的按压操作能够将入侵到旋钮部13内的粉尘导入间隙25、25侧,通过间隙25可使粉尘的排出效果更好。又有,由于间隙25、25设置为一对,因此能够使粉尘均匀且高效的排出。更有,在导槽20上的动作模式的切换位置连续设置有多个使锁定按钮17的锁定部19在其突出方向上被锁定的锁定凹部21-23,由于锁定部19和各锁定凹部21-23在朝向其突出方向上顶端较细呈锥状,因此在动作模式的切换位置,能够抑制锁定按钮17的晃动,从而能够切实的对旋钮部13进行定位。在上述结构中,连通孔并不仅局限于一对,也可以是3个以上,反而言之,也可以为I个。另外,也可以不是锥状,而使有底孔侧和外部侧的开口大小相同。更有,连通孔的横截面并不局限于细长四边形的间隙,也可对其横截面做适当的变更,例如圆形、长圆形、正方形等。又有,连通孔设置的位置也并不局限于旋钮部的有底孔的底面侧的侧面,也可以设置在与锁定按钮的伸缩(进出)方向相垂直的侧面上,也可以设置在多个侧面上。锁定按钮的锁定部及锁定凹部的形状并不局限于锥状,动作模式也不局限于上述包括中间模式的4种可选择的动作模式。例如,也可以为并不具有中间模式的3种动作模式等,另外,只要是具有2种以上可选择的动作模式的电锤,在本实用新型中均适用。显而易见,转动机构和冲击机构也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形式。
权利要求1.一种电锤,在其壳体内设置有离合器,通过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切换手柄对所述离合器进行滑动操作,能对至少两种动作模式进行选择,所述切换手柄具有:转动部,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离合器相接合;旋钮部,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并在所述转动部的转动中心的放射方向上与所述转动部连续设置;锁定按钮,其被收装在所述旋钮部内,能进出于设置在所述旋钮部上的有底孔内,且被向从所述旋钮部向外突出的突出方向加载,并且所述锁定按钮被锁定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的导槽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钮部上设置有连通孔,该连通孔使所述有底孔与所述旋钮部的外部连通而能够将入侵到所述旋钮部内部的粉尘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沿着所述锁定按钮的进出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锤,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通孔为一对。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锤,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导槽上与之连续设置有多个锁定凹部,所述锁定凹部用于在动作模式的切换位置对所述锁定按钮的锁定部在所述突出方向上进行锁定,所述锁定部和各个锁定凹部在朝向所述突出方向上顶部较细呈锥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锤,在其壳体(2)内设置有离合器,通过位于壳体(2)外部的切换手柄(11)对所述离合器进行滑动操作,能对至少两种动作模式进行选择,锁定按钮(17)被收装在有底孔(16)内,在具有有底孔(16)的切换手柄(11)的旋钮部(13)上设置有间隙(25、25),该间隙(25、25)用于使有底孔(16)与旋钮部(13)的外部连通,从而将入侵到旋钮部(13)内的粉尘排出。本实用新型的电锤中即使有粉尘入侵到旋钮部内,也能够保持锁定按钮的滑动性而不损坏其使用便利性。
文档编号B25D17/00GK203019322SQ20122049091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垣内保广, 小野田真司, 吉兼圣展, 饭田齐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