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682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该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设有一个中间向上凸起的板状的底板,底板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对移动轮,底板的上部凸起处连接着下升降杆的一端,下升降杆的另一端铰连接在丝杠上,铰连接轴为丝帽式铰连接轴,下升降杆、稳定连接杆与主动锥度齿轮在丝杠上同轴铰连接,主动锥度齿轮滑动连接在丝帽式铰连接轴一端的端部,主动锥度齿轮与被动锥度齿轮啮合传动,稳定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躺板的下部,躺板的后部铰连接有活动枕板,活动枕板的后部连接着升降齿,升降齿控制活动枕板张起的角度的大小。该修车躺板可以手动控制其升降,操作简便,给人们修理汽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专利说明】一种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躺板,尤其是方便操作的一种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人们修理车辆底部时,有时需要人工躺倒在躺板上修理,公知的躺板其高度是固定的,并不能随意调节升降,给人们修理车辆时使用躺板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的躺板不能随意调节升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该修车躺板可以手动控制其升降,操作简便,而且价格公平合理,给人们修理汽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设有一个中间向上凸起的板状的底板,底板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对移动轮,底板的上部凸起处连接着下升降杆的一端,下升降杆的另一端铰连接在丝杠上,铰连接轴为丝帽式铰连接轴,下升降杆、稳定连接杆与主动锥度齿轮在丝杠上同轴铰连接,即丝杠从中部配合穿过丝帽式铰连接轴,下升降杆及稳定连接杆分别与丝帽式铰连接轴的两端铰连接,主动锥度齿轮滑动连接在丝帽式铰连接轴一端的端部,主动锥度齿轮与被动锥度齿轮啮合传动,稳定连接杆的上端固定在躺板的下部,躺板的后部铰连接有活动枕板,活动枕板的后部连接着升降齿,升降齿控制活动枕板张起的角度的大小。使用时,转动主动锥度齿轮,被动锥度齿轮跟着转动,从而带动丝杠转动,当丝杠顺时针转动时,两个稳定连接杆相对靠拢运动,从而将躺板的高度抬高,当丝杠逆时针转动时,两个稳定连接杆相反运动,从而将躺板的高度降低。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修车躺板可以手动控制其升降,操作简便,而且价格公平合理,给人们修理汽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08]图1中,1.躺板,2.稳定连接杆,3.活动枕板,4.升降齿,5.丝帽式铰连接轴,6.移动轮,7.下升降杆,8.丝杠,9.底板,10.主动锥度齿轮,11.被动锥度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在图1中,该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设有一个中间向上凸起的板状的底板9,底板9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对移动轮6,底板9的上部凸起处连接着下升降杆7的一端,下升降杆7的另一端铰连接在丝杠8上,铰连接轴为丝帽式铰连接轴5,下升降杆7、稳定连接杆2与主动锥度齿轮10在丝杠8上同轴铰连接,即丝杠8从中部配合穿过丝帽式铰连接轴5,下升降杆7及稳定连接杆2分别与丝帽式铰连接轴5的两端铰连接,主动锥度齿轮10滑动连接在丝帽式铰连接轴5 —端的端部,主动锥度齿轮10与被动锥度齿轮11啮合传动,稳定连接杆2的上端固定在躺板I的下部,躺板I的后部铰连接有活动枕板3,活动枕板3的后部连接着升降齿4,升降齿4控制活动枕板3张起的角度的大小。使用时,转动主动锥度齿轮10,被动锥度齿轮11跟着转动,从而带动丝杠8转动,当丝杠8顺时针转动时,两个稳定连接杆2相对靠拢运动,从而将躺板I的高度抬高,当丝杠8逆时针转动时,两个稳定连接杆2相反运动,从而将躺板I的高度降低。
【权利要求】
1.一种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该手动式升降修车躺板设有一个中间向上凸起的板状的底板(9),底板(9)的前后端分别设有一对移动轮(6);其特征是:底板(9)的上部凸起处连接着下升降杆(7)的一端,下升降杆(7)的另一端铰连接在丝杠(8)上,铰连接轴为丝帽式铰连接轴(5 ),下升降杆(7 )、稳定连接杆(2 )与主动锥度齿轮(10 )在丝杠(8 )上同轴铰连接,即丝杠(8)从中部配合穿过丝帽式铰连接轴(5),下升降杆(7)及稳定连接杆(2)分别与丝帽式铰连接轴(5)的两端铰连接,主动锥度齿轮(10)滑动连接在丝帽式铰连接轴(5) —端的端部,主动锥度齿轮(10)与被动锥度齿轮(11)啮合传动,稳定连接杆(2)的上端固定在躺板(I)的下部,躺板(I)的后部铰连接有活动枕板(3),活动枕板(3)的后部连接着升降齿(4),升降齿(4)控制活动枕板(3)张起的角度的大小。
【文档编号】B25H5/00GK203510197SQ20132064764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1日
【发明者】李付星 申请人:徐州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