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21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扳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扳手,包括扳手柄、扳手头、连接转轴、固定夹持部、移动夹持部、凹槽、移动部、转轴柄、压力弹簧、液压缸、液压杆及转动部;扳手头通过连接转轴与扳手柄连接,固定夹持部设置在扳手头顶部一侧,凹槽位于扳手头内,移动部设在移动夹持部底部;转轴柄一端与移动部螺纹连接,另一端向一侧延伸到扳手头侧边;压力弹簧套在转轴柄上;液压缸设在扳手柄的两侧壁上,转动部与连接转轴同轴连接,一对液压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液压缸及转动部;一对液压杆包括顺时针液压杆及逆时针液压杆。本实用新型能用很小的力夹紧螺母,并利用液压杆的力带动扳手头,达到松紧螺母的作用,节省体力消耗,提高螺母紧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机械扳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机械扳手。
【背景技术】
[0002]扳手用于拧紧或松懈螺栓、螺母、棘轮等连接紧固件,现有技术的扳手有棘轮扳手、梅花扳手、活动扳手等多个种类,但扳手在夹紧螺母的时候需要手动夹紧,用很大力气,手指皮肤容易磨破,也无法将螺母完全夹紧,导致在作业时不能充分松懈和拧紧,对于安全性能要求极高的设备,如飞机、船舶、汽车等的零部件上不适用,使用局限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机械扳手,能帮助快速、有效的松紧螺母,施加的力大大减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机械扳手,包括扳手柄、扳手头、连接转轴、固定夹持部、移动夹持部、凹槽、移动部、转轴柄、压力弹簧、一对液压缸、一对液压杆及转动部;所述的扳手柄上设有防滑套,所述的扳手头通过所述的连接转轴与所述的扳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扳手头的下部是半圆形结构,所述的扳手头的上部是长方形结构,所述的扳手头绕所述的连接转轴转动;所述的固定夹持部设置在所述的扳手头的顶部一侧,所述的固定夹持部与所述的扳手头是一体结构;所述的凹槽位于所述的扳手头内,所述的凹槽从所述的扳手头的一端向内延伸到所述的固定夹持部的下方;所述的移动部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夹持部的底部,所述的移动部与所述的移动夹持部是一体结构,所述的移动部与所述的凹槽滑动接触;所述的转轴柄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转轴柄的一端与所述的移动部螺纹连接,位于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转轴柄的另一端向一侧延伸到所述的扳手头的侧边;所述的压力弹簧套在所述的转轴柄上,位于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一对液压缸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扳手柄的两侧壁上,位于所述的扳手头的下方,所述的转动部与所述的连接转轴同轴连接,所述的转动部与所述的扳手头同步转动,所述的一对液压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的液压缸及转动部;所述的一对液压杆包括顺时针液压杆及逆时针液压杆。
[0006]上述的机械扳手,其中,所述的固定夹持部及移动夹持部的顶部设有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与所述的固定夹持部及移动夹持部垂直。
[0007]上述的机械扳手,其中,所述的固定夹持部与所述的移动夹持部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向内凹陷部,所述的凹陷部呈钝角三角形结构。
[0008]上述的机械扳手,其中,所述的固定夹持部与所述的移动夹持部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防磨层,所述的防磨层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的凹陷部相适配的凹陷结构。
[0009]本实用新型能用很小的力夹紧螺母,并利用液压杆的力带动扳手头,达到松紧螺母的作用,节省了大量的体力消耗,提高了螺母紧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械扳手的剖视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械扳手的移动夹持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0013]请参见附图1及附图2所示,一种机械扳手,包括扳手柄1、扳手头2、连接转轴3、固定夹持部4、移动夹持部5、凹槽6、移动部7、转轴柄8、压力弹簧9、一对液压缸10、一对液压杆11及转动部12 ;所述的扳手柄I上设有防滑套13,所述的扳手头2通过所述的连接转轴3与所述的扳手柄I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扳手头2的下部是半圆形结构,所述的扳手头2的上部是长方形结构,所述的扳手头2绕所述的连接转轴3转动;所述的固定夹持部4设置在所述的扳手头2的顶部一侧,所述的固定夹持部4与所述的扳手头2是一体结构;所述的凹槽6位于所述的扳手头2内,所述的凹槽6从所述的扳手头2的一端向内延伸到所述的固定夹持部4的下方;所述的移动部7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夹持部5的底部,所述的移动部7与所述的移动夹持部5是一体结构,所述的移动部7与所述的凹槽6滑动接触;所述的转轴柄8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转轴柄8的一端与所述的移动部7螺纹连接,位于所述的凹槽6内,所述的转轴柄8的另一端向一侧延伸到所述的扳手头2的侧边,通过转轴柄8的转动使移动夹持部5及固定夹持部4牢牢夹紧螺母,根据杠杆原理,对转轴柄8的作用力大大减小;所述的压力弹簧9套在所述的转轴柄8上,位于所述的凹槽6内;所述的一对液压缸10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扳手柄I的两侧壁上,位于所述的扳手头2的下方,所述的转动部12与所述的连接转轴3同轴连接,所述的转动部12与所述的扳手头2同步转动,所述的一对液压杆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的液压缸10及转动部12 ;所述的一对液压杆11包括顺时针液压杆及逆时针液压杆,液压杆11带动转动部12转动,从而控制扳手头2顺时针转向和逆时针转向。
[0014]所述的固定夹持部4及移动夹持部5的顶部设有延伸部14,所述的延伸部14与所述的固定夹持部4及移动夹持部5垂直,可向后方延伸,用于位置较深的螺母的拧紧和松懈。
[0015]所述的固定夹持部4与所述的移动夹持部5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向内凹陷部15,所述的凹陷部呈钝角三角形结构,可与螺母的外壁凹凸结构吻合,更好的紧固螺母。
[0016]所述的固定夹持部4与所述的移动夹持部5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防磨层16,所述的防磨层16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的凹陷部15相适配的凹陷结构。
[00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用很小的力夹紧螺母,并利用液压杆的力带动扳手头,达到松紧螺母的作用,节省了大量的体力消耗,提高了螺母紧固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扳手柄、扳手头、连接转轴、固定夹持部、移动夹持部、凹槽、移动部、转轴柄、压力弹簧、一对液压缸、一对液压杆及转动部;所述的扳手柄上设有防滑套,所述的扳手头通过所述的连接转轴与所述的扳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扳手头的下部是半圆形结构,所述的扳手头的上部是长方形结构,所述的扳手头绕所述的连接转轴转动;所述的固定夹持部设置在所述的扳手头的顶部一侧,所述的固定夹持部与所述的扳手头是一体结构;所述的凹槽位于所述的扳手头内,所述的凹槽从所述的扳手头的一端向内延伸到所述的固定夹持部的下方;所述的移动部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夹持部的底部,所述的移动部与所述的移动夹持部是一体结构,所述的移动部与所述的凹槽滑动接触;所述的转轴柄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转轴柄的一端与所述的移动部螺纹连接,位于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转轴柄的另一端向一侧延伸到所述的扳手头的侧边;所述的压力弹簧套在所述的转轴柄上,位于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一对液压缸分别设置在所述的扳手柄的两侧壁上,位于所述的扳手头的下方,所述的转动部与所述的连接转轴同轴连接,所述的转动部与所述的扳手头同步转动,所述的一对液压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的液压缸及转动部;所述的一对液压杆包括顺时针液压杆及逆时针液压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夹持部及移动夹持部的顶部设有延伸部,所述的延伸部与所述的固定夹持部及移动夹持部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夹持部与所述的移动夹持部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向内凹陷部,所述的凹陷部呈钝角三角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夹持部与所述的移动夹持部相对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防磨层,所述的防磨层上对应设有与所述的凹陷部相适配的凹陷结构。
【文档编号】B25B13/10GK203579486SQ20132082934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范振山, 张彦 申请人: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