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用扳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用扳手,解决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用途单一、操作费力、且手部易被磨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端设有U形钳口的扳手主体,以及通过颈部与扳手主体下端连接的手柄,所述扳手主体具有正面、反面和两个侧面,所述颈部呈圆弧形渐缩状;所述正面与反面在扳手主体的上端相交并且其夹角为6°~12°;所述U形钳口的两个侧面与该U形钳口轴向之间的夹角θ均为8°~10°,并且该U形钳口的轴向与手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5°~2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便捷、用途广泛、使用效果佳,具有省力、手部不易被磨伤的优点,因此,其适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多用扳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新型多用扳手。
【背景技术】
[0002]扳手主要由扳手主体、U形钳口、颈部以及手柄构成。现有市面上的扳手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主要缺陷:
[0003](I)U形钳口两个侧面与该U形钳口轴向平行,导致扳手的用途较为单一,仅适用于少数型号相差不大的螺丝和螺帽的拆装;
[0004](2)当手握处和扳手侧面有固定干涉物阻挡时,由于不方便握住手柄而造成工作人员不能很好地使用扳手,并且扳手与干涉物之间摩擦力较大,因而操作较为费力;
[0005](3)颈部形状采用非圆弧形设计,而且具有棱角,因而在长时间使用扳手的过程中,手部虎口很容易被扳手颈部磨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多用扳手,主要解决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用途单一、操作费力、且手部易被磨伤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新型多用扳手,包括上端设有U形钳口的扳手主体,以及通过颈部与扳手主体下端连接的手柄,所述扳手主体具有正面、反面和两个侧面,所述颈部呈圆弧形渐缩状;所述正面与反面在扳手主体的上端相交并且其夹角为6°?12° ;所述U形钳口的两个侧面与该U形钳口轴向之间的夹角Θ均为8°?10°,并且该U形钳口的轴向与手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5°?21° ;所述扳手主体的正面和反面的边缘均设有半径为I?3_的圆倒角;所述颈部上与扳手主体的正面处于相同平面的圆弧半径为88mm ;颈部上与扳手主体的反面处于相同平面的圆弧半径也为88mm。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扳手主体的正面和反面的表面粗糙度均不大于6.3um。
[0010]作为优选,所述扳手主体的正面与反面之间的夹角为9°。
[0011]作为优选,所述U形钳口的轴向与手柄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8°。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I)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具有实用性强、用途广泛、操作便捷、现场使用效果极佳的优点。
[0014](2)本实用新型将U形钳口的两个侧面与其轴向之间的夹角均设计为8°?10°,两侧面倾斜设置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款不同螺丝和螺帽的安装,并且安装的效率极闻。
[0015](3)本实用新型将U形钳口的轴向与手柄轴向之间的夹角设计为15°?21°,可在扳手使用时,即使手握处有干涉物,也不会对板手的正常使用造成太大的影响,其使用效果很好,并且也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0016](4)本实用新型中,扳手主体的正面与反面之间的夹角为6°?12°,并且正面和反面的边缘均设有圆倒角,如此设计减小了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其侧面与其他干涉物的接触面,从而减少了摩擦,使得操作更加省力,手部不易产生疲劳,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建筑工地以及非标准螺丝、螺帽方面的使用要求。
[0017](5)本实用新型将颈部的形状设计成圆弧形渐缩状,与原有扳手颈部的形状相比,其可以增强手握舒适度,并防止长期工作过程中扳手对手部虎口造成磨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0023]1-正面,2-反面,3-侧面,4_圆倒角,5-U形甜□ , 6_颈部,7_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扳手主体、U形钳口 5和手柄7,其中,U形钳口5设置在扳手主体上,手柄7则通过颈部6与扳手主体固为一体结构。如图2、3所示,整个扳手由高频淬火工艺处理制得,所述扳手主体具有正面1、反面2和两个侧面3,其中,正面I和反面2的表面粗糙度均不大于6.3um,如此可以避免钳口在敲击过程中产生凹坑。
[00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之一,所述U形钳口 5的两个侧面与其轴向之间的夹角Θ均为8°?10°,为适应市面上多款大小不一的螺丝、螺帽以及非标准螺丝和螺帽的拆装,将钳口的端口大小设计为21mm,内部大小设计为24mm,手柄处宽度设计为19mm。此夕卜,该U形钳口 5的轴向与手柄7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5°?21°,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该夹角设计为18°,如此设计,一方面可以达到最佳省力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在手握处有干涉物时完全不妨碍扳手的正常使用。
[002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设计要点,所述扳手主体的正面I和反面2的边缘均设有半径为I?3mm的圆倒角4,并且正面I与反面2在扳手主体的上端相交并且其夹角为6°?12°。传统扳手主体的正面和反面边缘均具有棱角,这样,当扳手侧面有固定干涉物时,由于扳手侧面与干涉物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这会增大扳手的使用摩擦力,使得工作人员操作起来相当费力。而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圆倒角及扳手主体正面I和反面2的夹角设计,由于减少了接触面积,因而会相应地减小摩擦力,如此便可达到省力操作的目的。为更好地实现省力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扳手主体的正面I与反面2之间的夹角为9。。
[0029]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设计要点,所述颈部6呈圆弧形渐缩状,并且颈部6上与扳手主体的正面I处于相同平面的圆弧半径为88mm ;颈部6上与扳手主体的反面2处于相同平面的圆弧半径也为88mm。与传统的扳手颈部的设计形状相比,将颈部6的形状设计成圆弧形渐缩状,并将与扳手主体正面I和反面2相应的圆弧半径设计为88mm,可以在工作人员使用钳口扭转螺丝或螺帽时,增强手部的舒适度,并防止长期工作过程中,扳手对手部虎口造成磨伤。
[0030]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扳手主体与手柄7的宽度比例设计为1.5: 1,如此一来,不仅不会影响扳手的正常使用,而且均衡的比重还可以避免扳手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脱落,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0031]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一种实现方式,任何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或者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所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和润色,或是进行等同置换,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实质上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多用扳手,包括上端设有U形钳口(5)的扳手主体,以及通过颈部(6)与扳手主体下端连接的手柄(7),所述扳手主体具有正面(I)、反面(2)和两个侧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6)呈圆弧形渐缩状;所述正面(I)与反面(2)在扳手主体的上端相交并且其夹角为6°?12° ;所述U形钳口(5)的两个侧面与该U形钳口(5)轴向之间的夹角Θ均为8°?10°,并且该U形钳口(5)的轴向与手柄(7)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5°?21° ;所述扳手主体的正面(I)和反面(2)的边缘均设有半径为I?3mm的圆倒角(4);所述颈部(6)上与扳手主体的正面(I)处于相同平面的圆弧半径为88mm;颈部(6)上与扳手主体的反面(2)处于相同平面的圆弧半径也为8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主体的正面(I)和反面(2)的表面粗糙度均不大于6.3u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主体的正面(I)与反面(2)之间的夹角为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多用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钳口(5)的轴向与手柄(7)轴向之间的夹角为18°。
【文档编号】B25B13/08GK203956806SQ20142012060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1日
【发明者】陈超, 张挺 申请人:张挺, 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