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书机及其复斜式针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4416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订书机及其复斜式针沟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订书机及其构件,尤指一种订书机及其复斜式针沟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订书机设有一针沟结构,该针沟结构用于在装订过程中将订书针的针脚折弯压平,使纸张可被装订而集结成份,且可避免未压平的针脚刺破纸张或是刺伤使用者。

现有订书机的针沟结构请参阅图8至图9B所示为一针沟片50,该针沟片50的顶部呈凹状且具有两斜面部51、一平面部52以及两折弯部53,该凹状的顶部呈等宽,该针沟片50的顶部的深度B为0.8公厘,两斜面部51形成于该针沟片50顶部的前后两侧且相向设置,该针沟片50的前方为远离订书机的心轴的方向,该针沟片50的后方为朝向订书机的心轴方向,该平面部52形成于该针沟片50顶部的底面,该平面部52相对该针沟片50的顶部呈平坦状,两折弯部53分别连接于该平面部52的两端,且各折弯部53呈弧状。装订时,当订书针的操作臂被下压,订书针的针脚会分别被两弯折部53折弯,并且订书针的针脚会沿着该平面部52延伸而被压平。

然而,由于现有订书机的针沟片50为前后等宽设置,且该平面部52相对该针沟片50的顶部呈水平状,因此在装订时,订书针出针的位置不易被校正,装订的质量较不稳定,当装订少张纸(如:两张纸)时,订书针易产生滑针现象,而当装订多张纸(如:二十张以上的纸)时,由于订书针贯穿纸张后的出针宽度会缩短,使订书针的针脚容易有收针不佳的情况,而收针不佳的针脚容易扎伤使用者。

为解决所述问题,中国台湾公告号第I409146号专利中的图6C中揭露有一具有斜面状底面的针沟片,该针沟结构的底面的前侧较后侧高,虽然在装订时,可避免订书针的针脚朝前侧滑动,但是在进行多张纸装订时,由于订书针的针脚的出针宽度会缩短,故订书针的针脚仍有不易收针与压平的问题。

请进一步参阅中国台湾公告号第I409146号专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其揭露的针沟片具有一平面底部以及一斜面底部,该平面底部位于该斜面底部的后侧,且该针沟片的斜 面底部形成前高后低的结构,当装订少张纸时,订书针的击出作用面为该平面底部,订书针的击出方向大致与该平面底部成正交,当装订多张纸时,订书针的针脚会朝该斜面底部靠近。然而,由于该针沟片的底面需形成有该平面底部与该斜面底部,故装订时,订书针的针脚较难被定位,且该针沟片的顶部底面在该针沟片的前后联机方向具有较大的尺寸,因此可能会在装订时产生倒针问题,且此种结构的针沟片的生产成本亦会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订书机的针沟结构在装订时容易产生的滑针、收针情况不佳、倒针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同时适用装订多张纸与少张纸、不易产生倒针问题,且具有较低生产成本的订书机及其复斜式针沟结构。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复斜式针沟结构,用以将一被击出的订书针折弯,该复斜式针沟结构包括有:

一本体,其具有一水平假想面,且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以及一顶部,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呈相对设置;

一作用部,其形成于该本体上且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该作用部由该本体的顶部向下呈凹状结构而具有一底面,且该作用部具有一截面,其平行于该水平假想面,该截面靠近该第一侧的宽度比该截面靠近该第二侧的宽度窄;以及

一压平底面,其形成于该作用部的底面且包括两斜底部,各该斜底部相对该水平假想面呈倾斜状,且各该斜底部的倾斜状态为靠近该第一侧较高、远离该第一侧较低,各该斜底部与该水平假想面之间形成有一斜底部夹角。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订书机,其包括有:

一底座,其包括一压针端;

一压柄组件,其枢接在该底座上;

一针匣组件,其枢接于该底座上,且位于该压柄组件与该底座之间;以及

一复斜式针沟结构,其设置在该底座的压针端处,且包括有一本体、一作用部以及一压平底面,其中:

该本体具有一水平假想面,且包括一第一侧、一第二侧以及一顶部,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呈相对设置,该顶部面向该压柄组件;

该作用部形成于该本体上且位于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之间,且该作用部由该本体的顶部向下呈凹状结构而具有一底面,该作用部具有一截面,其平行于该水平假想面,该截面靠近该第一侧的宽度比该截面靠近该第二侧的宽度窄;以及

该压平底面形成于该作用部的底面且包括两斜底部,各该斜底部相对该水平假想面呈倾斜状,且各该斜底部的倾斜状态为靠近该第一侧较高、远离该第一侧较低,各该斜底部与该水平假想面之间形成有一斜底部夹角。

凭借上述的技术手段,本发明可达到的功效有:

由于该作用部的截面靠近该第一侧的宽度较窄,而靠近该第二侧的宽度较宽,使具有该复斜式针沟结构的订书机在进行多张纸的装订时,可应对订书针的针脚出针宽度较窄的情况,使订书针可被定位于该作用部靠近该第一侧处,而具有较佳的收针质量。

各斜底部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使具有该复斜式针沟结构的订书机在进行少张纸的装订时,可顺利定位订书针的针脚,因此可有效改善滑针问题,另外,由于该复斜式针沟结构的压平底面并非水平面与斜面的组合,因此在制造上较为容易,而可具有较低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发明订书机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复斜式针沟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复斜式针沟结构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沿图3的4-4剖面线的剖面前视图。

图5A为本发明沿图3的5A-5A剖面线的剖面侧视图。

图5B为本发明图5A的局部放大图。

图6A为本发明于装订少张纸时的订书针与纸张示意图。

图6B为本发明于装订少张纸时的订书针位置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于装订多张纸时的订书针与纸张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于装订多张纸时的订书针位置示意图。

图8为现有针沟结构的俯视图。

图9A为现有针沟结构的剖面侧视图。

图9B为图9A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订书机 11底座

111压针端 12压柄组件

13针匣组件

20复斜式针沟结构 201顶部

21第一侧 22第二侧

23作用部 231截面

24压平底面 241斜底部

242连接部 243第一接触部

25多纸作用面 26少纸作用面

27本体

W1宽度 W2宽度

W3斜底部宽度 W4出针宽度

W5出针宽度 A1斜底部夹角

A2多纸作用夹角 A3少纸作用夹角

P水平假想面 D深度

50针沟片 51斜面部

52平面部 53折弯部

B深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请先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的具有一复斜式针沟结构20的一订书机10包括一底座11、一压柄组件12、一针匣组件13以及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该底座11具有一压针端111,该压柄组件12枢设于该底座11上,该针匣组件13枢接于该底座11上, 且位于该压柄组件12与该底座11之间,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设置于该底座11的压针端111上,且面向该压柄组件12,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用于折弯由该针匣组件13所击出的一订书针,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可为一针沟片,或是于该底座11的压针端111上形成一体成形的复斜式针沟结构20,在本实施例中,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为一针沟片,当该底座11与该压柄组件12被施力而相对往内压时,该针匣组件13内的订书针会被推出而抵住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并且随着持续施力而使该底座11与该压柄组件12进一步被相对往内压,该订书针的针脚可受力而被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折弯、并进一步压平,如此便可完成纸张的装订作业。

本发明提出的复斜式针沟结构20请参阅图2至图5B所示,其包括一本体27、一作用部23、一压平底面24、一多纸作用面25以及一少纸作用面26,其中,该本体27包括一水平假想面P、一顶部201、一第一侧21以及一第二侧22,该顶部201面向该针匣组件13,该第一侧21为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远离该底座11与该压柄组件12枢接处的一侧,该第二侧22与该第一侧21相对设置,且该第二侧22为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靠近该底座11与该压柄组件12枢接处的一侧,该水平假想面P为垂直于该针匣组件13所击出的一订书针针脚的平面,较佳的是,该第一侧21的延伸面以及该第二侧22的延伸面分别垂直于该水平假想面P,该作用部23形成于该本体27上且位于该第一侧21与该第二侧22之间,该作用部23形成于该本体27的顶部201,该作用部23用于折弯与压平订书针,该作用部23由该顶部201向下呈凹状结构而具有一底面,该作用部23具有一截面231,该截面231平行于该水平假想面P,该截面231靠近该第一侧21的部分较窄、靠近该第二侧22的部分较宽,使得该截面231形成前窄后宽的结构,较佳的是,该截面231为梯形,该截面231靠近该第一侧21处的宽度W1小于该截面231靠近该第二侧22处的宽度W2。

该压平底面24、该多纸作用面25以及该少纸作用面26皆形成于该作用部23,其中,该压平底面24形成于该作用部23的底面,该压平底面24包括两斜底部241、一连接部242以及两第一接触部243,其中,该连接部242连接于两斜底部241之间,两第一接触部243分别连接于两斜底部241远离该连接部242的一端,使该压平底面24以该连接部242为中心形成左、右对称的结构。两斜底部241相对该水平假想面P呈倾斜状且傾斜方向一致,且各该斜底部241的倾斜状态为靠近该第一侧21处较高、远离该第一侧21处较低,因此各该斜底部241系前高后低的倾斜状态,各该斜底部 241与该水平假想面P之间形成一斜底部夹角A1,该斜底部夹角A1的范围为2.5度至3度,较佳的是,该斜底部夹角A1为3度,该斜底部241包括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斜底部241的第一端定义为该斜底部241靠近该第一侧21的一端,该斜底部241的第二端定义为该斜底部241靠近该第二侧22的一端,该斜底部241的第二端与该本体27的顶部201之间形成有一深度D,该深度D为0.5毫米,该斜底部241具有一斜底部宽度W3,其定义为该斜底部241平行于该水平假想面P的方向,亦即该斜底部宽度W3为该斜底部24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水平距离,该斜底部宽度W3为0.8毫米,该连接部242呈中间凸起的结构,各第一接触部243由各斜底部241处往该本体27的顶部201的方向延伸。当该订书机10在装订纸张时,两第一接触部243为订书针的针脚与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的第一接触点,订书针的针脚会在两第一接触部243处被折弯。

该多纸作用面25连接于该压平底面24的一前端,且呈倾斜状,该多纸作用面25与该第一侧21之间形成有一多纸作用夹角A2;该少纸作用面26连接于该压平底面24的一后端,且该少纸作用面26呈倾斜状,该少纸作用面26与该第二侧22之间形成有一少纸作用夹角A3,又,该多纸作用夹角A2大于该少纸作用夹角A3。其中,该多纸作用夹角A2的范围为55度至65度,较佳的是,该多纸作用夹角A2为60度,当该订书机10在装订多张纸(如:二十张以上的纸)时,该多纸作用面25为订书针的针脚的强制定位点。该少纸作用夹角A3的范围为35度至45度,较佳的是,该少纸作用夹角A3为40度,当该订书机10在装订少张纸(如:两张纸)时,该斜底部241可定位订书针的针脚,且该少纸作用面26可抵靠订书针的针脚,以改善倒针的问题。

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使用时,当该订书机10的底座11与压柄组件12被相对往内压而相互靠近时,位于该针匣组件13内的订书针会被推出,而订书针的针脚首先会抵靠于两第一接触部243,订书针的针脚会因受力而折弯,当该底座11与该压柄组件12再进一步施力时,订书针的针脚会沿着该压平底面24的两第一接触部243与两斜底部241延伸的方向变形,使订书针以平针状态被装订于纸张上。

请参阅图6A及图6B所示,当装订少张纸时,订书针30的针脚31可抵靠于该压平底面24的斜底部241,并且订书针30的针脚31可顺着斜底部241滑动并承靠于该少纸作用面26,并以斜底部241与少纸作用面26的连接处作为订书针30的针脚31的强制定位点,因此可在装订少张纸时改善订书针30的定位问题,以避免装订 少张纸的滑针问题以及倒针情况。请参阅图6A以及图7A所示,当装订多张纸时,由于纸张整体的厚度比装订少张纸的整体厚度厚,故订书针30的针脚31贯穿纸张后的出针宽度W4会变窄,因此装订多张纸时,订书针30的针脚31的出针宽度W4会小于装订少张纸的出针宽度W5。请进一步参阅图3、图7A及图7B所示,当装订多张纸时,首先,订书针30的针脚31可抵靠于该多纸作用面25,并且承靠于斜底部241与多纸作用面25的连接处,因此斜底部241与多纸作用面25的连接处作为订书针30的针脚31的强制定位点,再者,该作用部23的截面231靠近该第一侧21处的宽度W1比该截面231靠近该第二侧22处的宽度W2窄,因此可应对装订多张纸时订书针30的针脚31的出针宽度W4变窄的现象,使订书针30的出针状态可容易校正定位,再随着针脚31的滑动,进而让订书针30的针脚31顺利被定位于多纸作用面25与斜底部241的连接处,并且可顺利被压平,以改善订书针30的针脚31收针不佳的问题。

请进一步参阅图5A及图5B所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斜底部241的第二端与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的顶部201之间的深度D为0.5毫米,而现有订书机的针沟结构的顶部深度大多为0.8毫米,因此本发明的复斜式针沟结构20可更容易施力于针脚31,以进一步改善针脚31的收针质量。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该订书机10的复斜式针沟结构20可在装订少张纸与多张纸时,皆具有良好的装订质量:装订少张纸时,订书针30的针脚31定位在斜底部241与少纸作用面26的连接处,且针脚31抵靠在斜底部241,使定位后的针脚31不滑针而具有良好的平针效果;装订多张纸时,订书针30的针脚31定位在斜底部241与多纸作用面25的连接处,且针脚31抵靠在多纸作用面25,并且因该作用部23的截面231可在靠近订书机10前侧的第一侧21处提供较窄的宽度W1,因此使出针宽度W4变窄的针脚31可被顺利收针,而可具有良好的平针效果。另外,由于该复斜式针沟结构20的压平底面24相对该水平假想面P呈倾斜状态,而并非水平面与斜面的组合,因此相对于现有针沟片的底面为平面底部与斜面底部的组合而言,本发明的复斜式针沟结构20在制造上较为容易,而可具有相对低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