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罩锁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7380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罩锁和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发动机罩锁和设置有该发动机罩锁的车辆。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通常位于车辆的前侧,用于遮盖机舱。在发动机罩闭合时,发动机罩通常通过二级锁止机构与车身相连。相关技术中,发动机罩的开启需在驾驶室进行第一级锁的解锁,再在车辆的前端手动进行第二级锁的解锁,然后才能开启发动机罩,操作较为麻烦,且解锁第二级锁时,需要手动扳动第二级锁的手柄,易沾染手柄上的油污。对于车辆制造厂商,针对不同的车型需要开发不同的第二级锁的手柄,研发周期长,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罩锁,以简化发动机罩锁的操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动机罩锁包括:第一锁体,所述第一锁体适于与发动机罩相连;第二锁体,所述第二锁体与所述第一锁体相连;第一锁,所述第一锁适于与所述第一锁体锁止,且适于与车身相连;第二锁,所述第二锁适于与所述第二锁体锁止,且适于与所述车身相连;拉索,所述拉索与所述第一锁相连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与所述第一锁体解锁,且所述第二锁体构造为在所述第一锁与所述第一锁体解锁时运动至与所述第二锁锁止且与所述拉索相连的位置,所述拉索与所述第二锁体相连时,所述拉索适于驱动所述第二锁与所述第二锁体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体构造为在所述第一锁与所述第一锁体解锁时运动至与所述第二锁锁止且与所述拉索通过第一锁相连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动机罩锁还包括: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在所述发动机罩闭合时储存弹性势能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体、所述第二锁体和所述发动机罩。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动机罩锁还包括:中轴,所述第二锁体与所述第一锁体通过所述中轴可转动地相连;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用于在所述第二锁体转动时可选择性地驱动所述第二锁体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复位件为扭簧,所述第一锁体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二锁体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柱,所述扭簧套设在所述中轴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柱和所述第二限位柱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体包括:第一子板,所述第一子板上设有锁钩,在所述第一锁与所述第一锁体解锁时,所述拉索通过所述第一锁与所述锁钩相连,以使所述拉索可选择性地驱动所述第二锁体转动;第二子板,所述第二子板与所述第一子板相连,所述第二锁可选择性地止抵所述第二子板以与所述第二锁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子板的朝向所述第一锁的侧面构造为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子板的朝向所述第二锁的侧面构造为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一锁体的朝向所述第一锁的侧面构造有第三导向面,且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第三导向面从上到下向远离所述第一锁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导向面从上到下向远离所述第二锁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动机罩锁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适于安装在所述车身上,所述第一锁和所述第二锁均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复位件弹性夹设在所述中轴与所述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体上设有锁止孔,所述第一锁包括:第一锁舌,所述第一锁舌可滑动地与所述壳体相连,所述拉索与所述第一锁舌相连以使所述第一锁舌适于从所述锁止孔脱离;带动销,所述带动销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锁舌相连,所述第一锁构造为在所述第一锁与所述第一锁体解锁时运动至所述带动销与所述锁钩相连的位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罩锁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发动机罩锁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形式的第二锁体与拉索,可以通过拉动拉索实现发动机罩锁的完全解锁,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在驾驶室完成开启发动机罩的操作,使用者无需触摸油污较重的发动机罩锁,操作方便,且车辆制造厂商不必针对不同的车型需要开发不同的解锁手柄,车辆的研发周期短,且成本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设置有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的发动机罩锁。

所述车辆与上述的发动机罩锁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罩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锁体的俯视图(示出了第一复位件和中轴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罩锁在第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罩锁在第二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罩锁在第三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罩锁在第四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罩锁在第五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罩锁在第六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发动机罩锁,110-第一锁体,111-锁止孔,114-第一限位柱,120-第二锁体,121-第一子板,122-第二子板,123-锁钩,124-第二限位柱,130-第一锁,131-第一锁舌,132-第一滑动套,133-第一弹性件,134-第一挡板,135-带动销,1351-带动销导向面,136-通孔,140-第二锁,141-第二锁舌,142-第二滑动套,143-第二弹性件,144-第二挡板,150-拉索,161-第一复位件,162-中轴,170-连接板,180-壳体,191-滑动柱,192-第二复位件,193-第三挡板,Ⅰ-第一导向面,Ⅱ-第二导向面,Ⅲ-第三导向面。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参照图1-图16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100。

如图1-图16所示,发动机罩锁100包括第一锁体110、第二锁体120、第一锁130、第二锁140和拉索150。

其中,第一锁体110适于与发动机罩相连,第二锁体120与第一锁体110相连,第一锁130适于与车身相连,第二锁140适于与车身相连,且第一锁130适于与第一锁体110锁止,第二锁140适于与第二锁体120锁止。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锁止或者第二锁140与第二锁体120锁止时,发动机罩通过发动机罩锁100锁止在车身上,可选地,在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锁止时,第二锁140不与第二锁体120锁止。

拉索150与第一锁130相连以用于驱动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且第二锁体120构造为在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时运动至与第二锁140锁止且与拉索150相连的位置,拉索150与第二锁体120相连时,拉索150适于驱动第二锁140与第二锁体120解锁。

可以理解的是,拉索150可以与设置在车辆的驾驶室的操作键相连,通过控制操作键即可实现拉动拉索150的动作。拉动拉索150可以驱动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在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时,第二锁体120运动至与第二锁140锁止的位置,且在该位置第二锁体120与拉索150相连,再次拉动拉索150,拉索150可以驱动第二锁体120运动以使第二锁140与第二锁体120解锁,也就是说,拉索150也可以驱动第二锁120与第二锁体120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时,第二锁体120与拉索150相连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间接相连。

比如,拉动拉索150使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时,拉索150的一部分可以刚好运动至与第二锁体120直接相连的位置;或者拉索150可以一直与第二锁体120直接相连,拉动拉索150使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时,拉索150刚好驱动第二锁体120转动至适于与第二锁140锁止的位置,再次拉动拉索150使第二锁体120继续运动,即可使第二锁体120与第二锁140解锁;或者拉动拉索150使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时,第二锁体120运动至适于与第一锁130相连的位置,拉索150与第二锁体120通过第一锁130间接相连。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100,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形式的第二锁体120与拉索150,可以通过拉动拉索150实现发动机罩锁100的完全解锁,也就是说,使用者可以在驾驶室完成开启发动机罩的操作,使用者无需触摸油污较重的解锁手柄,操作方便,且车辆制造厂商不必针对不同的车型需要开发不同的解锁手柄,车辆的研发周期短,且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图10所示,第二锁体120可以构造为在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时运动至与第二锁140锁止且与拉索150通过第一锁130相连的位置。

也就是说,拉动拉索150使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时,第二锁体120运动至与第一锁130相连的位置,拉索150与第二锁体120通过第一锁130间接相连。由于拉动拉索150时,第一锁130与拉索150联动,且第一锁130与第二锁体120的距离近,更容易与第二锁体120相连。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锁体110可以位于第二锁体120的上方,且第一锁130和第二锁140可以分别布置在第一锁体110的两侧。这种布置方式更加节省空间。

如图1所示,发动机罩锁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复位件161,第一复位件161在发动机罩闭合时储存弹性势能以用于驱动第一锁体110、第二锁体120和发动机罩。

可以理解的是,发动机罩完全扣合在车身上时,第一复位件161可以发生形变以储存弹性势能,在拉动拉索150使第一锁体110与第一锁130解锁时,第一锁体110、第二锁体120和发动机罩可以在第一复位件161的驱动下向上运动至第二锁体120与第二锁140锁止的位置,在再次拉动拉索150使第二锁体120与第二锁140解锁时,第一锁体110、第二锁体120和发动机罩可以在第一复位件161的驱动下再次向上运动,以实现发动机罩锁100的完全解锁。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复位件161可以夹设在车身和第二锁体120之间,发动机罩闭合时第一复位件161被压缩以储存弹性势能。

可选地,第一复位件161可以为弹簧。

如图2、图5、图7、图9、图11、图13和图15所示,发动机罩锁100还可以包括中轴162,中轴162的一端可以贯穿第二锁体120且与第一锁体110固定连接,中轴162为第二锁体120的转轴。也就是说,第二锁体120可以通过中轴16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锁体110上。

可选地,第一锁体110可以构造为柱状,第二锁体120可以构造为板状且第二锁体120可以位于第一锁体110的下方,中轴162的一端可以通过螺纹结构与第一锁体110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发动机罩锁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复位件192,第二复位件192用于在第二锁体120转动时可选择性地驱动第二锁体120复位。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复位件192可以为扭簧,第一锁体110上可以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柱114,第二锁体120上可以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限位柱124,扭簧可以套设在中轴162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柱114和第二限位柱124相连。如图12和图14所示,在第二锁体120被拉索150驱动以转动至与第二锁140解锁时,第二复位件192可以驱动第二锁体120复位。

可选地,中轴162可以构造为回转体且中轴162的纵截面可以为大体“土”字形。

如图4、图6、图8、图10、图12、图14和图16所示,第二锁体120可以包括第一子板121和第二子板122,第二子板122与第一子板121相连,可选地,第二子板122与第一子板121可以一体成型。

第一子板121上可以设有锁钩123,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时,拉索150可以通过第一锁130与锁钩123相连,以使拉索150可选择性地驱动第二锁体120转动,如图11-图14所示,在第二锁140与第二锁体120解锁时,第一锁130与锁钩123分离,以使第二锁体120可以在第二复位件192的作用下复位。

第二锁140可选择性地止抵第二子板122以与第二锁140锁止。可选地,第二子板122可以构造为长条形,以在第二锁体120转动时,第二锁140易于与第二子板122解锁。

如图1所示,发动机罩锁100还可以包括连接板170,第一锁体110可以与连接板170固定连接,连接板170适于安装在发动机罩上,可选地,连接板170适于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发动机罩上。

如图1所示,发动机罩锁100还可以包括壳体180,壳体180适于安装在车身上,第一锁130和第二锁140均安装在壳体180上。也就是说,第一锁130和第二锁140均可以通过壳体180安装在车身上。壳体18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安装在车身上。

如图1所示,第一复位件161可以弹性夹设在中轴162与壳体180之间。可选地,第一复位件161可以通过第三挡板193安装在壳体180内,第三挡板193可以固定在壳体180上,且第三挡板193在所述壳体180上的安装位置可调,以调节第一复位件161的压缩量,比如第三挡板193可以与壳体180螺纹连接,第一复位件161可以弹性夹设在第三挡板193与中轴162之间。

可选地,壳体180的下部可以构造为筒状,第一复位件161可以设在筒状的壳体180的下部。

可选地,第一复位件161与中轴16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滑动柱191,滑动柱191的一端与中轴162固定连接,滑动柱191的另一端与第一复位件161相连,且滑动柱191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与壳体180相连,壳体180可以对滑动柱191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锁体110上可以设有锁止孔111,可选地,锁止孔111可以设在第一锁体110的朝向第一锁130的侧面上。

第一锁130可以包括第一锁舌131和带动销135,第一锁舌131可滑动地与壳体180相连,拉索150与第一锁舌131相连以使第一锁舌131适于从锁止孔111脱离,带动销135可移动地与第一锁舌131相连,第一锁130构造为在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时运动至带动销135与锁钩123相连的位置。

可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锁舌131上可以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136,带动销135可以间隙配合在通孔136内。

如图1所示,第一锁130还可以包括第一滑动套132和第一弹性件133,第一滑动套132适于与壳体180固定连接,第一锁舌131可滑动地设在第一滑动套132内,第一弹性件133弹性连接在第一锁舌131与第一滑动套132之间,拉动拉索150时,第一锁舌131朝远离第一锁体110的方向移动,且压缩第一弹性件133,释放拉索150时,第一弹性件133存储的弹性势能驱动第一锁舌131朝靠近第一锁体110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锁130还可以包括第一挡板134,第一弹性件133弹性连接 在第一锁舌131与第一挡板134之间,第一挡板134固定在第一滑动套132上,且第一挡板134在第一滑动套132上的安装位置可调,以调整第一弹性件133的压缩程度。可选地,第一挡板134螺纹连接在第一滑动套132上。

可选地,第一弹性件133可以为弹簧。

可选地,第一滑动套132、第一锁舌131和第一弹性件133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

如图1所示,第二锁140可以包括第二滑动套142、第二锁舌141、第二弹性件143和第二挡板144。其中,第二滑动套142适于与壳体180固定相连,第二锁舌141可滑动地设在第二滑动套142内,且第二锁舌141适于止抵第二锁体120的第二子板122,第二挡板144固定在第二滑动套142上,且第二挡板144安装在第二滑动套142上的位置可调,第二弹性件143弹性连接在第二锁舌141与第二挡板144之间,调整第二挡板144的安装位置即可调节第二弹性件143的压缩程度。可选地,第二挡板144螺纹连接在第二滑动套142上。可选地,第二滑动套142、第二锁舌141和第二弹性件143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

如图3所示,带动销135的下端设有带动销导向面1351,带动销导向面1351从上到下可以朝远离第一锁130的方向延伸。

如图7所示和图8所示,在拉动拉索150使第一锁舌131从锁止孔111脱离时,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第一锁体110和第二锁体120可以在第一复位件161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带动销导向面1351的一部分刚好与第二锁体12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释放拉索150,第一弹性件133驱动第一锁舌131朝靠近第一锁体110的方向移动,带动销导向面1351止抵第二锁体120的边沿,使得带动销135相对于第一锁舌131朝上移动,第一锁舌131和带动销135还一起朝靠近第一锁体110的方向移动,直至带动销135移动到锁钩123的上方,如图9和图10所示,带动销135下落,且与锁钩123配合。

再次拉动拉索150时,由于锁钩123勾住带动销135,第二锁体120可以在带动销135的带动下转动,如图11-图12所示,第二锁体120转动至第一子板121与第二锁140的第二锁舌141分离时,带动销135也运动到锁钩123的最外侧,继续拉动拉索150,带动销135与锁钩123分离。如图13-图14所示,第一锁体110和第二锁体120可以在第一复位件161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完成发动机罩锁100的完全解锁。

优选地,如图2所示,第一子板121的朝向第一锁130的侧面可以构造为第一导向面Ⅰ,第二子板122的朝向第二锁140的侧面可以构造为第二导向面Ⅱ,第一锁体110的朝向第一锁130的侧面可以构造有第三导向面Ⅲ,且第一导向面Ⅰ从上到下向远离第一锁130的方向倾斜,第二导向面Ⅱ从上到下向远离第二锁140的方向倾斜,第三导向面Ⅲ从上到下向远离第一锁130的方向倾斜。

可选地,第三导向面Ⅲ可以位于锁止孔111的下方,且第三导向面Ⅲ邻近锁止孔111。 可选地,第一锁体110的下端可以构造为锥面,该锥面的至少部分形成第三导向面Ⅲ。

图13和图14是发动机罩锁100完全解锁的结构示意图,在发动机罩锁100完全解锁时,关闭发动机罩,第一锁舌131止抵第一导向面Ⅰ,第一锁舌131在第一导向面Ⅰ的作用下回缩,第二锁舌141止抵第二导向面Ⅱ,第二锁舌141在第二导向面Ⅱ的作用下回缩,第二锁体120向下移动,并使第一锁舌131位于第二锁体120的上方,第一锁舌131止抵第一锁体110的第三导向面Ⅲ,第一锁体11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锁舌131可以沿着第三导向面Ⅲ滑动,直至第一锁舌131插入锁止孔111,且第二锁舌141位于第二锁体120的上方,即实现发动机罩锁100的完全锁止,且发动机罩关闭。如图15-图16所示,发动机罩锁100处于第六个状态,此时第一锁舌131止抵第一锁体110的第三导向面Ⅲ,且第一锁舌131即将插入锁止孔111,第二锁舌141止抵第二导向面Ⅱ,且第二锁舌141即将运动到第二锁体120的上方。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100的开启过程。

如图5-图6所示,发动机罩锁100处于第一个状态,发动机罩关闭,第一锁舌131插入锁止孔111,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锁止,第二锁舌14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子板122的正上方。

拉动拉索150,发动机罩锁100运动至如图7-图8所示的第二个状态,第一锁舌131脱离锁止孔111,第一锁130与第一锁体110解锁,第一锁体110和第二锁体120在第一复位件161的驱动下向上移动至第二锁140的第二子板122止抵第二锁舌141,实现第二锁140与第二锁体120的锁止。

释放拉索150,发动机罩锁100运动至如图9-图10所示的第三个状态,第一锁舌131在第一弹性件133的驱动下伸长,带动销135被锁钩123勾住。

再次拉动拉索150,发动机罩锁100运动至如图11-图12所示的第四个状态,第二锁体120可以在带动销135的带动下转动,带动销135运动到锁钩123的最外侧时,第二锁体120转动至第一子板121与第二锁140的第二锁舌141分离的位置。

继续拉动拉索150,发动机罩锁100运动至如图13-图14所示的第五个状态,带动销135与锁钩123分离,第一锁体110和第二锁体120在第一复位件161的驱动下向上移动,且第二锁体120在第二复位件192的驱动下复位。第二锁140与第二锁体120解锁,第二锁舌141在第二弹性件143的驱动下伸长,释放拉索150,第一锁舌131在第一弹性件133的驱动下伸长。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动机罩锁100,通过拉动拉索150可以实现发动机罩锁100的完全解锁,使用者可以在驾驶室完成开启发动机罩的操作,无需触摸油污较重的解锁手柄,操作方便,发动机罩锁100的结构简单,且车辆制造厂商不必针对不同的车型需要 开发不同的解锁手柄,车辆的研发周期短,且成本低。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

如图1-图1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实施例描述的任一种发动机罩锁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车辆的发动机罩开启方便,且发动机罩锁100无手柄设置,可以防止手柄对行人的伤害,车辆的安全性能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