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组件及具有该吸尘组件的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998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吸尘组件及具有该吸尘组件的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一种吸尘组件以及具有该吸尘组件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通常具有电机和旋转输出轴,在所述旋转输出轴上组装不同的旋转附件后,实现诸如切割,雕刻,打磨,抛光等各种各样的功能。但是,由于在实现上述功能的时候,通常伴随着材料的去除,因而很容易产生灰尘和碎片,影响作业环境和操作者的健康。随着环保和自我防护意识的增强,电动工具行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用来收集灰尘和碎片的设计,但是,这些设计有的需要额外购置一个吸尘器,有的是一体设计,但存在结构复杂或者体积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因此,需要改进吸尘组件以及具有该吸尘组件的电动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吸尘组件和具有该吸尘组件的电动工具,其具有可方便拆卸的设计和较佳的吸尘效果。

为此,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吸尘组件,可组设于具有本体部和旋转输出轴的驱动单元上,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壳体,可组设于所述本体部并具有用于收集含尘空气的吸尘口、与所述吸尘口相通的旋风腔以及一端与所述旋风腔相通而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的出风通道;风扇,置于所述壳体的出风通道内并形成有可被所述旋转输出轴驱动的旋转轴部,所述风扇旋转时在吸尘口处形成抽吸气流,并在所述旋风腔内形成围绕所述旋转轴部旋转同时产生轴向运动的螺旋气流,以及自所述旋风腔进入出风通道并最终排至外界的释出气流。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旋风腔包括端壁、与端壁相连的外筒壁、 与外筒壁相连的内环壁外缘以及自所述内环壁内缘向端壁一侧延伸的内筒壁,所述旋风腔连通吸尘口的开口位于靠近内环壁一侧的外筒壁上。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端壁和内环壁均呈圆形或圆环形,端壁的外径不大于所述内环壁的外径,所述外筒壁呈锥筒形。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内环壁的一侧为所述旋风腔,所述风扇回转面平行地置于所述内环壁的另一侧,所述内筒壁内侧和所述风扇所在的腔共同形成所述出风通道。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风扇的旋转轴部置于所述内筒壁内侧,所述端壁上还设有使所述旋转轴部在轴向上暴露的附件穿孔。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附件穿孔的孔缘向内环壁一侧延伸形成有套筒。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套筒在轴线方向上延伸至内筒壁内部。

本申请在其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吸尘组件的电动工具。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旋风腔以及风扇具有与所述旋转输出轴重合的轴线。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吸尘组件依次包括组装至本体部的配合部、收容所述风扇且排出空气的出风部、具有所述旋风腔的旋风分离部以及位于所述吸尘组件最前端的吸尘口。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电动工具还包括组装于所述旋转输出轴上的旋转附件,所述旋风腔位于所述旋转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上并设有供所述旋转附件穿过的附件穿孔。

根据一种可行实施方式,所述螺旋气流形成有远离旋转输出轴的轴向运动,附件穿孔的孔缘向旋风腔内部轴向延伸形成有套筒。

根据本申请,所述组装的旋风吸尘附件,利用现有资源为吸尘组件提供动力,具有可拆式设计和较佳的吸尘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来更彻底地理解并认识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可行实施方式的组设有吸尘组件的电动工具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中部分去除吸尘组件壳体后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吸尘组件部分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吸尘组件壳体经过旋风腔开口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可行实施方式的组设有吸尘组件的电动工具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关于一种电动工具200及组装于其上的吸尘附件100。所述电动工具200包括具有本体部201和旋转输出轴(图未示)的驱动单元,在旋转输出轴上组装不同的旋转附件300后,如钻头、磨头等,可以实现不同的加工目的。

请结合参阅图2所示,所述吸尘组件100,包括壳体101,可组设于所述本体部201并具有用于收集含尘空气的吸尘口1011、与所述吸尘口1011相通的旋风腔1012以及一端与所述旋风腔1012相通而另一端与外界连通的出风通道1013;风扇102,置于所述壳体101的出风通道1013内并形成有可被所述旋转输出轴驱动的旋转轴部1021,所述风扇102旋转时在吸尘口1011处形成抽吸气流a,并在所述旋风腔1012内形成围绕所述旋转轴部1021旋转同时产生轴向运动的螺旋气流b,以及自所述旋风腔1012进入出风通道1013并最终排至外界的释出气流c。所述可组装的旋风吸尘附件100,具有更集约的设计以及更佳的吸尘效果。结构上看,所述吸尘组件100在轴向上依次包括组装至本体部201的配合部、收容所述风扇102且排出空气的出风腔、具有所述旋风腔1012的旋风分离部以及位于所述吸尘组件100最前端的吸尘口1011。所述风扇102为离心风扇,所述出风腔于离心风扇的外周设有若干出风口1014。

所述释出气流c自旋风腔1012进入出风通道1013时具有与所述螺旋气流b相反的轴向运动方向。相反的轴向运动方向可以更好地协助灰尘和空气进行分离。可以理解,由于刚刚从螺旋气流b进入出风通道1013,不可避免地存在周向的流动。所述旋风腔1012以及风扇102具有与所述旋转输出轴重合的轴线。此设计进一步将主体结构叠加在轴线方向上,避免了结构的冗余和繁杂。所述风扇102还包括弹性或以其他方式固持在所述旋 转输出轴上的轴套部103,藉此实现风扇102跟随旋转输出轴转动。

请再结合图3所示,所述旋风腔1012包括端壁1012a、与端壁1012a相连的外筒壁1012b、与外筒壁1012b相连的内环壁1012c外缘以及自所述内环壁1012c内缘向端壁1012a一侧延伸的内筒壁1012d,所述旋风腔1012连通吸尘口1011的开口1012e位于靠近内环壁1012c一侧的外筒壁1012b上。所述端壁1012a和内环壁1012c均呈圆环形,端壁1012a的外径小于所述内环壁1012c的外径,所述外筒壁1012b呈锥筒形,从而进一步利于旋风的聚合。所述内筒壁1012d呈锥筒形且具有与所述外筒壁1012b一致的敞口方向,所述外筒壁1012b的锥角大于所述内筒壁1012d的锥角。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端壁1012a的外径小于所述内环壁1012c的外径时也是可以实现的。所述内筒壁1012d的外侧为旋风腔1012,内侧为出风通道1013。所述内环壁1012c的一侧为所述旋风腔1012,所述风扇102的回转面平行地置于所述内环壁1012c的另一侧,所述内筒壁1012d内侧和所述风扇102所在的腔共同形成所述出风通道1013。所述风扇102的旋转轴部1021置于所述内筒壁1012d内侧,所述端壁1012a上还设有使所述旋转轴部1021在轴向上暴露的附件穿孔1012f。所述旋转附件300,例如钻头或磨头,组设于旋转输出轴上并具有插设于所述旋转输出轴中部的轴孔内并穿过所述附件穿孔1012f的杆部以及远离所述杆部的工作头部3001,所述吸尘口1011面向所述旋转附件300的工作头部3001开放。

下面主要结合图2至图4介绍本发明一种具体实施例吸尘组件100的工作过程:电动工具启动,旋转输出轴带动旋转附件300和吸尘组件100的风扇102转动,面向工作头部3001的吸尘口1011将工作头部3001加工产生的含尘空气吸入,形成所述抽吸气流a;含尘空气进入旋风腔1012后,跟随螺旋气流b一起运动,使重度大于空气的粉尘颗粒等被离心力甩送并保持在旋风腔1012的最外缘边壁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最外缘边壁为端壁1012a附近,所述旋风腔1012的端壁1012a侧为旋风分离后灰尘的集中区域;分离后的洁净空气跟随释出气流c经过风扇102排出到外界。所述附件穿孔1012f的孔缘向内环壁1012c一侧延伸形成有保护筒1012g,以防止集中在端壁1012a的灰尘漏出。较佳地,所述保护筒1012g在轴线方向上延伸至内筒壁1012d内部,进一步防止灰尘的漏出。我们还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的旋风集尘区域位于风扇102的上游,因而可以避免可能的破坏 性颗粒对风扇的潜在损害。

可以看到,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附件300设于环状吸尘口1011的轴向位置上,所述壳体101还设有将所述含尘空气从吸尘口1011导引到开口1012e位置的导引腔1014,所述旋风腔1012在靠近内环壁1012c一侧的外筒壁1012b上设有两个开口1012e;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吸尘组件100’,所述吸尘口1011’也可以直接从开口引出,并以管状形式向前延伸至更加靠近工作头部3001’的位置。此外,上述实施例为吸尘组件与旋转附件一起同步工作的情况,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独立使用吸尘组件实现吸尘功能,此时只需要在所述吸尘组件上设置一个可拆卸地封闭所述穿孔1012f的盖帽(未图示),或者也可以直接设置端壁无穿孔的壳体(此一体封闭设计的端壁1012a呈圆环形),以作为独立吸尘组件使用;再者,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离心风扇102的回转面平行地置于所述内环壁1012c的另一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风扇102也可以设置于内筒壁1012d的内侧,此时,只需将风扇形式更换为轴流风扇即可。

虽然这里参考具体的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但是本申请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示的细节。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可针对这些细节做出各种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