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飞机阻力伞设计技术,涉及对飞机阻力伞锁线圈开锁电路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一种阻力伞锁开锁电路的结构参见图1,它包括按钮AN、伞锁线圈L和受控于伞锁线圈组件的单刀双掷开关K1;按钮AN的一端与28V电源连接,按钮AN的另一端与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K1a连接,单刀双掷开关K1的常开触点K1b空置,单刀双掷开关K1的常闭触点K1c与伞锁线圈L的一端连接,伞锁线圈L的另一端接地。其工作原理是:伞锁线圈组件带有衔铁和摇臂机构,当伞锁线圈L断电时,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K1a与常闭触点K1c闭合,伞锁处于锁紧状态;当伞锁线圈L通电时,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K1a与常闭触点K1c断开,伞锁处于打开状态。其缺点是:由于伞锁线圈L的电感量很大,当断电时产生高压拉弧放电,长时间使用后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和常闭触点K1c上容易出现氧化或者烧损,造成接触电阻变化,使伞锁线圈回路的阻值发生漂移,将影响开锁性能,造成飞机着陆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飞机阻力伞锁线圈开锁电路,以便消弱伞锁工作时高压拉弧的强度,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和常闭触点K1c出现氧化或者烧损,防止伞锁线圈回路的阻值发生漂移,保证开锁性能,消除飞机着陆的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力伞锁开锁电路,包括按钮AN、伞锁线圈L和受控于伞锁线圈组件的单刀双掷开关K1;按钮AN的一端与28V电源连接,按钮AN的另一端与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K1a连接,单刀双掷开关K1的常开触点K1b空置,伞锁线圈L的另一端接地;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带有的常闭开关K2继电器J,继电器J线圈的一端与单刀双掷开关K1的常开触点K1b连接,继电器J线圈的另一端接地,常闭开关K2的动触点与按钮AN的另一端连接,常闭开关K2的静触点与伞锁线圈L的一端连接;在伞锁线圈L的两端并联着一个由二极管D、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反向高压泄放支路,二极管D的负极与常闭开关K2的静触点连接,二极管D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和电容C一端连接,电阻R和电容C的另一端伞锁线圈L的另一端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飞机阻力伞锁线圈开锁电路,大大消弱了伞锁工作时高压拉弧的强度,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后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和常闭触点K1c出现氧化或者烧损,防止了伞锁线圈回路的阻值发生漂移,保证了开锁性能,消除了飞机着陆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的一种阻力伞锁开锁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一种阻力伞锁开锁电路,包括按钮AN、伞锁线圈L和受控于伞锁线圈组件的单刀双掷开关K1;按钮AN的一端与28V电源连接,按钮AN的另一端与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K1a连接,单刀双掷开关K1的常闭触点K1c空置,伞锁线圈L的另一端接地;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带有的常闭开关K2继电器J,继电器J线圈的一端与单刀双掷开关K1的常开触点K1b连接,继电器J线圈的另一端接地,常闭开关K2的动触点与按钮AN的另一端连接,常闭开关K2的静触点与伞锁线圈L的一端连接;在伞锁线圈L的两端并联着一个由二极管D、电阻R和电容C组成的反向高压泄放支路,二极管D的负极与常闭开关K2的静触点连接,二极管D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和电容C一端连接,电阻R和电容C的另一端伞锁线圈L的另一端连接。
为了防止继电器J的触点氧化,所述的继电器J采用激光封焊外壳,内部抽真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伞锁线圈组件带有衔铁和摇臂机构,当伞锁线圈L断电时,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K1a与常闭触点K1c闭合,常闭开关K2的动触点与静触点连接,伞锁处于锁紧状态;当按压按钮AN时,伞锁线圈L通电,伞锁处于打开状态,伞锁打开后,单刀双掷开关K1的动触点K1a与常闭触点K1c断开,与常开触点K1b连接,此时继电器J的线圈通电,常闭开关K2的动触点与静触点断开,伞锁线圈L断电。当伞锁线圈L断电时,在线圈两端产生较高的反向电动势,可由电阻R和电容C滤波网络对其强度进行消弱,然后通过二极管D进行泄放,从而避免了长时间使用后开关触点出现氧化或者烧损。此外,继电器J选用的为激光焊封外壳,内部抽真空,也可以大大降低触点氧化或者烧损的程度。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伞锁线圈L的电感量为93mH,所述的二极管D采用BZ1C或BZ1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