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度规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043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约束条件,对多轴机构的所有轴进行S型速度规划;其中,所述第一约束条件包括运动的路程、起点速度、末点速度、起点加速度、末点加速度、运行速度、最大运行速度、最大加速度以及最大加加速度;

从规划结果中,选取时间最长的轴作为基准轴;

根据第二约束条件,以三次B样条曲线为规划曲线,对其余的轴重新进行给定时间的速度规划;其中,所述第二约束条件包括运动的路程、起点速度、末点速度、起点加速度、末点加速度、最大运行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大加加速度以及所述基准轴的总运行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约束条件,以三次B样条曲线为规划曲线,对其余的轴重新进行给定时间的速度规划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约束条件,并以三次准均匀B样条曲线为规划曲线,对所述基准轴以外的其余的轴进行给定时间的速度规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曲线为六个控制点的三次准均匀B样条曲线;

所述六个控制点的三次准均匀B样条曲线的表达式为:

<mrow> <mo>(</mo> <mi>t</mi> <mo>,</mo> <mi>s</mi> <mo>)</mo> <mo>(</mo> <mi>u</mi> <mo>)</mo> <mo>=</mo> <munderover> <mo>&Sigma;</mo>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n>6</mn> </munderover> <msub> <mi>B</mi> <mi>i</mi> </msub> <mo>(</mo> <mi>u</mi> <mo>)</mo> <msub> <mi>cp</mi> <mi>i</mi> </msub> </mrow>

其中,t为时间,s为路程,u为节点,Bi(u)为基函数,cpi为控制点;i为控制点在所述规划曲线上的次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约束条件,以三次B样条曲线为规划曲线,对其余的轴重新进行给定时间的速度规划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与所述规划曲线,获取6个控制点信息;所述控制点信息包括控制点所对应的时间与路程;

根据获取的所述控制点信息与所述规划曲线,获取各时刻所对应的位置、速度与加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与所述规划曲线,获取6个控制点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节点的个数、控制点个数以及曲线次数之间的关系,获取所述规划曲线的节点矢量;

根据所述节点矢量,获取节点分别为0与1时,基函数、所述基函数的一阶导数值、所述基函数的二阶导数值;

若所述起点时刻、所述起点位置均为0,速度为vs,加速度为as,所述末点的时刻为t,位置为s,速度为ve,加速度为0,则得出所述起点的节点为0,基函数值为(0,0),所述基函数的一阶导数值为所述基函数的二阶导数值为其中,

计算得出第一个控制点为(0,0),第二个控制点为第三个控制点为

根据所述规划曲线中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按照线性方法给定第四个控制点为(s-k1*ve,t-k1),第五个控制点为(s-k2*ve,t-k2),其中,k1、k2为常数,k1>k2>0,第六个控制点为(s,t)。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6个控制点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个控制点与所述第二个控制点,得出第一不等式;其中,所述第一不等式为

根据所述第二个控制点与所述第三个控制点,得出第二不等式与第三不等式;其中,所述第二不等式为所述第三不等式为

根据所述第三个控制点与所述第四个控制点,得出第四不等式与第五不等式;其中,所述第四不等式为所述第五不等式为其中,所述第四个控制点为(cp4t,cp4s);

根据所述第一不等式、所述第二不等式、所述第三不等式、所述第四不等式、所述第五不等式的可行域的中心点,确定所述与所述的最优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与所述规划曲线,获取6个控制点信息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与所述规划曲线,求解得出所述第四个控制点、所述第五个控制点与所述第六个控制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约束条件与所述规划曲线,获取6个控制点信息具体包括:

若所述as为0,根据所述规划曲线中路程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按照线性方法给定所述第一个控制点、所述第二个控制点与所述第三个控制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当前时刻计算对应的节点;其中,u为所述当前时刻所对应的节点,u0为所述当前时刻前一时刻的节点,所述Δt为所述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的时间差,所述与所述由所述规划曲线得出;

将计算得出的节点代入所述规划曲线,得出所述当前时刻对应的位置,并根据所述计算得出所述当前时刻所对应的速度,根据所述计算得出所述当前时刻所对应的加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度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约束条件,以三次B样条曲线为规划曲线,对其余的轴重新进行给定时间的速度规划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约束条件,并以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为规划曲线,对所述多轴机构的基准轴以外的其余的轴进行给定时间的速度规划。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