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探测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859阅读:7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安全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井下探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煤炭开采行业是人员事故高发的危险行业,井下危险恶劣环境存在着CH4、CO等有毒有害气体,并可能发生爆炸、火灾等事故,对井下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能够实现井下危险恶劣环境探测的机器人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危险环节的人员岗位,提升安全生产技术的井下探测机器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探测机器人,包括: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有驱动机构;运动机构,所述运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运动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传感器及摄像头,所述传感器及所述摄像头通过机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传感器及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运动机构包括: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设置在所述支架侧面的一端,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置在所述支架侧面的另一端;履带,所述履带包裹在所述主动轮及所述从动轮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电子舱及设置在所述电子舱内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及减速机,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减速机与所述运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控制机构上连有脐带缆,所述脐带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板连接,所述脐带缆的另一端与井上控制端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机架上还设有LED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井下探测机器人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携带CH4、CO、温湿度、风量等检测传感器,结合摄像机、拾音头等电子装备,采样并就位检测气体、温湿度及风速等环境信息,并将井下图像及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传到远端控制中心。

2)能够在快速大范围信息获取、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等方面代替人进入危险现场,完成环境信息探测及预警任务,对于提高煤矿井下作业安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井下探测机器人结构原理图。

图中:

1-支架 2-驱动机构 3-运动机构

4-机架 5-传感器 6-摄像头

7-LED光源 8-电子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探测机器人,包括:支架1,运动机构3设置在支架1的两侧,其中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在支架1两侧外部的两端,在主动轮及从动轮的外侧包裹履带,以适应井下的地形。

工作时,由脐带缆(图中未示出)从井上端向机器人供电,保证机器人持续工作。脐带缆(图中未示出)同时承担井下机器人和井上控制端之间的双向通讯功能。井上控制端通过脐带缆(图中未示出)将信号传递到电子舱8、控制驱动机构2(电机和减速器)带动运动机构3运动,进而实现对机器人的远程运动控制。机器人可以通过机架4携带传感器5、摄像头6和LED光源7,可将井下的信息(周围环境视频、CH4、CO、温湿度、风量等)传递到井上控制端,并实时在显示屏上显示。电子舱9采用井下密封(干舱密封)的结构,能够保证长时间地负载工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