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带磨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171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带磨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刀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刀带磨刀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切割机械是用于对海绵进行切割分块,按切割刀片类型可分为两种:刀片和环形刀带,环形刀带海绵切割机由于切割线速度较高而得到广泛应用。环形刀带海绵切割机主要包括龙门架、海绵输送工作平台、刀带轮、环形刀带,龙门架下方设有海绵输送工作平台,龙门架上设有刀带轮组,环形刀带套装在刀带轮组上。现有的刀带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会变钝,影响切割效率和切割精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对刀带进行磨刀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刀带磨刀装置,用于对刀带进行打磨,砂轮与刀带之间的距离可调整,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刀带磨刀装置,包括磨刀组件,磨刀组件包括砂轮、驱动电机、滑动台和滑动基座,砂轮设置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电机安装于滑动台,滑动台滑动设置于滑动基座;磨刀组件还包括用于调整滑动台和滑动基座相对位置的调节组件。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轴和调节手轮,螺杆轴的一端枢接于滑动台,螺杆轴的中部螺接于滑动基座,调节手轮固定于螺杆轴的另一端。

优选的,所述砂轮的回转轴线与外部的刀带之间的夹角a为75°~86°。

优选的,所述砂轮的回转轴线与外部的刀带之间的夹角a为82°。

优选的,所述磨刀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磨刀组件的砂轮分别设置于外部刀带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两组磨刀组件的砂轮的轴线的夹角b为160°~175°。

优选的,所述两组磨刀组件的砂轮的轴线的夹角b为17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刀带磨刀装置,调节组件驱动滑动台相对于滑动基座滑动,从而调整调整滑动台和滑动基座的相对位置,实现调整砂轮与刀带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砂轮与刀带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由于砂轮的磨损造成砂轮无法接触到刀带的现象。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刀带磨刀装置,用于对刀带进行打磨,使刀带保持锋利,同时可调整砂轮与刀带之间的距离,调整便利,减少砂轮磨损带来的影响,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0—磨刀组件 1—砂轮 2—驱动电机

3—滑动台 4—滑动基座 5—调节组件

51—螺杆轴 52—调节手轮

a—砂轮的回转轴线与外部的刀带之间的夹角

b—两组磨刀组件的砂轮的轴线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刀带磨刀装置,包括磨刀组件0,磨刀组件0包括砂轮1、驱动电机2、滑动台3和滑动基座4,砂轮1设置于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驱动电机2安装于滑动台3,滑动台3滑动设置于滑动基座4;磨刀组件0还包括用于调整滑动台3和滑动基座4相对位置的调节组件5。工作时,砂轮1与刀带的刀刃接触,驱动电机2驱动砂轮1转动,实现磨刀功能。调节组件5驱动滑动台3相对于滑动基座4滑动,从而调整调整滑动台3和滑动基座4的相对位置,实现调整砂轮1与刀带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砂轮1与刀带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由于砂轮1的磨损造成砂轮1无法接触到刀带的现象;调节组件5可可以是电力驱动也可以是人力驱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刀带磨刀装置,用于对刀带进行打磨,使刀带保持锋利,同时可调整砂轮1与刀带之间的距离,调整便利,减少砂轮1磨损带来的影响,可靠性高。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螺杆轴51和调节手轮52,螺杆轴51的一端枢接于滑动台3,螺杆轴51的中部螺接于滑动基座4,调节手轮52固定于螺杆轴51的另一端。转动调节手轮52,螺杆轴51推动滑动台3相对于滑动基座4移动,实现调整砂轮1与刀带的相对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刀带磨刀装置,调节便利。

为了实现良好的磨刀效果,所述砂轮1的回转轴线与外部的刀带之间的夹角a为75°~86°。具体的,所述砂轮1的回转轴线与外部的刀带之间的夹角a为8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刀带磨刀装置,磨刀效果好,对刀带的损伤小。

所述磨刀组件0设置有两组,两组磨刀组件0的砂轮1分别设置于外部刀带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刀带磨刀装置,可以对刀带的两侧进行打磨,磨刀效率高,稳定性好。进一步的,为了减少两个砂轮1对刀带的磨损,同时保证良好的磨刀效果,所述两组磨刀组件0的砂轮1的轴线的夹角b为160°~175°。具体的,所述两组磨刀组件0的砂轮1的轴线的夹角b为170°。

综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