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输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170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输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件传输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传输架。



背景技术:

管件在个个工位上进行加工切割,要实现对管件的传输与加工切割前需要对管件进行输送与定位,使管件距离地面一定的高度,减少地面的阻碍对与管件的加工切割产生的影响。且管件的长度较长,要使管件在加工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形状形变,就需要实现对长形管件的整体支撑定位,方便实现对管件的生产与加工。

现有技术(参考附图2所示)一种传输架,包括底座1、与底座1垂直设置的支撑杆2以及设置转动设置在支撑杆2自由端上的传输辊3。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传输辊实现对管件的支撑与传输,传输辊在传输的过程中主要受到来自于管件重量对其产生的作用力;放置在传输辊的管件沿传输辊的轴向并没有受到对其限位的作用力,所以不能保证管件一直处于与支撑杆持平的位置,而偏离该位置的管件改变了作用力的方式,会对支撑杆产生周向上的作用力;并由于支撑杆与底座之间通过端面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在支撑杆的周向并没有产生很好的固定作用力,且对支撑杆的周向固定力主要来自于支撑杆的端面,导致管件施加的周向作用力过大时,很容易使支撑杆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处发生断裂,影响传输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更好,延长使用寿命的传输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与之垂直的支撑杆以及转动设置在支撑杆自由端上的传输辊,所述底座上设有工字钢,所述工字钢相互交叉呈十字设置,所述支撑杆靠近底座的一端穿过工字钢的交叉位置且抵触底座实现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穿过交叉设置的工字钢,对支撑杆的周向起到固定与支撑的作用,且工字钢材料本身的强度与形状特性,赋予了工字钢具有很好的承载受力,增强对支撑杆的周向固定力,增加支撑杆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且工字钢的设置缩短了受力点到施力点之间的距离,试下能对支撑杆更好的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字钢的自由端向外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外延伸设置的工字钢增大了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传导到工字钢上作用力能通过工字钢与底座之间的接触面,将作用力快速且分散的传导向底座,实现对作用力更好的承载,达到更好的支撑与固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与传输辊的两端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支撑杆上设有螺纹段,所述连接板与螺纹段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杆上螺纹段螺纹连接的方式,并在螺纹段螺旋纹路的特性下,改变支撑杆上传输辊的高度,使传输辊能实现管件在不同高度工位之间的传输,提升传输架的适用范围以及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的连接板靠近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有与螺纹段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连接在第一螺母上,通过第一螺母与螺纹段螺纹连接的方式改变传输辊的高度;由于第一螺母为标准件,在市面上均可购得,减少了对于连接板处的螺纹加工,减少生产与加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段上连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连接有套设于支撑杆的环套,两个所述的连接板均连接在环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的设置增加与支撑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传输辊上受到的作用力能更加快速的传导向支撑杆,减少连接板的受到的承载力,延长传输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辊的两端均设有轴承,所述连接板靠近传输辊的一端设有套设所述轴承的轴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轴承与轴套之间的配合,减少传输辊在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使传输辊的传输更加便捷;且通过轴套的设置能对轴承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靠近轴套的一端设有平行板,所述轴套设在平行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行板的设置增大连接板与轴套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轴套上受到的作用力能更加快速分散的传导向连接板,减少局部受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套与平行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可对发生破损的传输辊或轴承起到更换的作用,增加传输架的实用性,减少材料上的浪费,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与轴套之间套设有弹性垫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刚性的管件与刚性的传输辊在抵触转动的过程中,由于刚性的碰撞会使传输辊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振动,通过弹性垫圈对螺栓的轴向施加向外扩张的作用力,防止螺栓出现松动的现象;且弹性垫圈存在的弹性回复力,能对振动力起到一定的减震与缓冲的作用,实现更好的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平行板之间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传输辊的轴向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两连接板之间沿传输辊轴向上产生作用力,使两连接板之间能对传输辊达到更好的固定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工字钢的设置对支撑杆起到周向的固定力,并通过工字钢的设置缩短施力点到受力点到之间的距离,提升支撑杆的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传输架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传输架的立体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杆;3、传输辊;4、工字钢;5、连接板;6、螺纹段;7、第一螺母;8、第二螺母;9、环套;10、轴承;11、轴套;12、平行板;13、螺栓;14、弹性垫圈;15、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一种传输架,包括底座1、交叉呈十字设置在底座1上的工字钢4以及一端穿过工字钢4的交叉位置且抵触底座1实现焊接的支撑杆2;支撑杆2上设有螺纹段6,螺纹段6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7与第二螺母8,支撑杆2上套设有连接第一螺母7与第二螺母8的环套9;环套9上连接有朝向支撑杆2自由端方向向外扩张的两个连接板5,连接板5的自由端上均设有平行板12;平行板12上通过螺栓13连接有轴套11,轴套11与螺栓13之间套设有弹性垫圈14,平行板12之间位于轴套11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筋15;轴套11内设有轴承10,两轴承10之间连接有传输辊3。

参考图1,根据管件需要加工的工位高度不同,通过转动第一螺母7与第二螺母8并在螺旋纹路形状特性的带动连接板5上传输辊3实现高度位置的调节,去适应管件加工的不同高度;管件与传输辊3的表面产生的摩擦带动传输辊3实现转动,从而实现管件的传输,传输辊3的转动带动轴承10实现转动,减少传输辊3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实现对管件更好的输送;刚性的管件与刚性的传输辊3表面在传输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震动,通过弹性垫圈14的弹性起到缓冲与减震的作用,实现更好的连接;作用力通过传输辊3传导到连接板5上,通过第一螺母7与第一螺母7增大与支撑杆2之间的接触面积,使作用力更加快速的实现传输,并通过工字钢4的设置对支撑杆2起到周向的固定力,实现对支撑杆2更好的支撑,增加支撑杆2的结构强度与使用寿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