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智能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366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化智能锁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板锁,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智能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锁是把电子部分零零散散的固定在面板上,这样安装麻烦,售后服务维护也不方便,维修时需要把前后面板拆下来,需要卸下多颗螺丝将面板上的盖板卸掉后才能找到损坏的电子配件进行更换,更换零件后又要把配件装回再把前后面板安装到防盗门上。尽管也有少部分智能锁实现电子模块化,但也是将模块化固定在面板上,比起前者安装方便一点,但是在维护时还是要拆卸面板才能取出模块,同样也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维修方便的模块化智能锁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智能锁结构,包括设在门扇上的前面板、后面板、设在所述前面板上的电子集成模块,所述门扇上设有第一穿孔,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安装所述电子集成模块的安装盒,安装盒的上下两端设有开孔和滑槽,安装盒的上下两端外分别设有弹性扣件,所述弹性扣件上设有与所述安装盒上下两端上的开孔对应且带斜面与所述电子集成模块上设有的卡槽相配合的卡块,所述安装盒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门扇上第一穿孔对应的推动部件,推动部件上设有位于滑槽内与扣件相配合的契形块,所述电子集成模块上设有与所述扣件上的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后面板上设有安装模块的凹槽,凹槽的底部设有与门扇上的第一穿孔对应的第二穿孔,所述模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穿孔对应的第三穿孔;或者是所述后面板上设有与门扇上的第一穿孔对应的第四穿孔。

推动部件上设有与所述门扇上第一穿孔配合的定位柱。

所述安装盒内的底部设有弹簧。

所述第四穿孔上设有装饰盖。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更换电子集成模块时,只需要从后面板用工具通过顶压推动部件使扣件脱离电子集成模块,即可从前面板取出电子集成模块,安装电子集成模块时,只需将电子集成模块卡入前面板上的安装盒内即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拆卸安装电子集成模块简便、便于维修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前面板的拆卸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前面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集成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集成模块的拆卸示意图。

图7是前面板中另一种弹性扣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块化智能锁,包括安装在门扇7上的前面板5和后面板11、设在所述前面板5上的电子集成模块1和设在所述后面板11上的电池及操作设置集成模块10;所述门扇7上设有穿孔701,所述前面板5上设有安装所述电子集成模块1的安装盒8,所述安装盒8内的底部设有弹簧4,安装盒8的上下两端设有开孔801和滑槽802,安装盒8上下两端外分别设有通过拉簧3连接的扣件2,扣件2上设有与所述安装盒8的上下两端上的开孔801对应且带斜面的卡块201,安装盒8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门扇上穿孔701对应的推动部件6,推动部件6上设有与所述门扇7上穿孔701配合的定位柱601和位于滑槽802内与扣件2相配合的契形块602,所述电子集成模块1上设有与所述扣件2上的卡块201相配合的卡槽101;所述后面板11上设有安装所述电池及操作设置集成模块10的凹槽9,凹槽9的底部设有与门扇7上的穿孔701对应的穿孔901,电池及操作设置集成模块10上设有与凹槽9底部的穿孔901对应的穿孔1001。

如图7所示,所述扣件2也可不用拉簧3固定在前面板5的安装盒8上,而是通过设在前面板5上的弹簧支座501上的压簧12固定在安装盒8上。

安装电子集成模块1时,如图5所示,只需要将电子集成模块1卡入前面板5上的安装盒8内,由于扣件2上设有带斜面的卡块201,电子集成模块1顺着两扣件2上的卡块201斜面将扣件2顶开,直到卡块201进入电子集成模块1的卡槽101内将电子集成模块1固定。需要维护拆卸电子集成模块1时,如图3、图6所示,只需从后面板11上电池及操作设置集成模块10的穿孔1001用工具顶压推动部件6上的定位柱601,通过推动部件6上的契形块602使两扣件2克服拉簧3的弹力张开,直到扣件2上的卡块201脱离电子集成模块1的卡槽101,这时,电子集成模块1在安装盒8底部弹簧4的作用下弹出。

后面板11如果不设电池及操作设置集成模块10和凹槽9,可只设与门扇7上的穿孔701对应的穿孔1101,穿孔1101可用装饰盖1102遮盖,如图8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