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2682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包括头部和手柄,所述的头部上沿Z方向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远离手柄的一端呈圆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作为空转区,所述通孔的靠近手柄的一端呈方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作为拆卸区。所述的空转区的圆弧面和拆卸区的夹持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夹持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该扳手在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倒扳手时不需要严格对准双头螺栓的夹持部,而是通过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来卡准夹持部,可以实现盲倒扳手,即不需要眼睛观察,大大的提高的拆卸的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
【专利说明】
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双头螺栓拆卸的扳手。【背景技术】
[0002]在日常的维修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如图1所示的双头螺栓,即两端为螺纹部分,中间为夹持部,且位于两端的螺纹部分的尺寸均大于位于中间的夹持部的内切圆直径。以常见的内燃机车为例,内燃机车的缸头螺栓便是如图1所示的双头螺栓。随着钢铁形势的变化,内燃机车外委检修逐渐减少,自干部分逐渐增加,柴油机的中修修程已经成为基本修程,因此在日常的维修中就免不了要对缸头螺栓进行拆卸,但是由于缸头螺栓两端的螺纹部分的尺寸大于中间外六方部分的尺寸,因此应用于传统的双头螺柱拆卸的套筒无法使用,只能使用管钳或是开口扳手,但是使用管钳或是开口扳手进行拆卸,由于需要倒扳手, 且在倒扳手的过程中需要将开口扳手或管钳的开口处对准双头螺栓的夹持部,因此效率比较低,应用起来不方便。【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该扳手在进行拆卸的过程中,倒扳手时不需要严格对准双头螺栓的夹持部,而是通过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来卡准夹持部,可以实现盲倒扳手,即不需要眼睛观察,大大的提高的拆卸的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包括头部和手柄,所述的头部上沿Z方向设置有一通孔, 所述通孔的远离手柄的一端呈圆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作为空转区,所述通孔的靠近手柄的一端呈方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作为拆卸区;
[0006]所述空转区的直径大于双头螺栓的两端尺寸较大的螺纹部分的公称直径;
[0007]所述拆卸区的位于XZ平面内的面为夹持面,且两个所述夹持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双头螺栓中间的夹持部的内切圆直径。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空转区的圆弧面和拆卸区的夹持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〇〇1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夹持面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在XZ 平面内投影的宽度为所述头部沿Z方向尺寸的1/6。
[0011]进一步地,所述空转区的直径大于双头螺栓的两端尺寸较大的螺纹部分的公称直径1_,两个所述夹持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双头螺栓中间的夹持部的内切圆直径0.2_。 [〇〇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容纳双头螺栓区域分为空转区和拆卸区,并在空转区和拆卸区之间设置第一导向斜面,在拆卸区的上部设置第二导向斜面,这样在拆卸双头螺栓时,就不需要严格对准双头螺栓的夹持部,而是通过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来卡准夹持部,可以实现盲倒扳手,即不需要眼睛观察,大大的提高的拆卸的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
[0014]2、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容纳双头螺栓区域采用封闭式结构,提高了扳手的强度,增加了在拆卸过程中的安全性。【附图说明】
[0〇15]图1为双头螺检的结构不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〇〇18]图4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0019]图5为图2中的B-B剖视图;[0〇2〇]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不意图;
[0021]图7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扳手进行拆卸时的状态一;
[0023]图9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扳手进行拆卸时的状态二;[〇〇24]图10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扳手进行拆卸时的状态三;
[0025]图1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扳手进行拆卸时的状态四;
[0026]图12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扳手进行拆卸时的状态五。
[0027]图中:1-头部,11-空转区,12-拆卸区,121-第二导向斜面,122-夹持面,13-第一导向斜面,2-手柄,31-螺纹部分,32-夹持部。【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8所示。
[0029]如图2所示,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包括手柄2和设置于手柄2—端的头部1,所述的头部1上沿Z方向设置有用于容纳双头螺栓的一通孔。所述通孔的远离手柄2的一端呈圆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作为空转区11,且所述空转区11的直径大于双头螺栓的两端尺寸较大的螺纹部分31的公称直径。所述通孔的靠近手柄2的一端呈方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作为拆卸区12,所述拆卸区12的位于XZ平面内的面为夹持面122,且两个所述夹持面122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双头螺栓中间的夹持部32的内切圆直径。优选的,所述空转区11的直径大于双头螺栓的两端尺寸较大的螺纹部分31的公称直径1_,两个所述夹持面122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双头螺栓中间的夹持部32的内切圆直径0.2_。
[0030]在使用的过程中:
[0031]①沿Z方向向下移动扳手,使双头螺栓一端的螺纹部分31穿过扳手的空转区11,直至达到如图8所示的位置;[〇〇32]②向前推动扳手,使所述双头螺栓的夹持部32被夹持在所述拆卸区12的两个夹持面122之间,达到如图9所示的位置;[0〇33]③旋动扳手,达到如图10所示的位置;
[0034]④向后下方拉动扳手,使所述双头螺栓的夹持部32重新回到空转区11,达到如图 11所示的位置,在这里向后下方拉动扳手是因为,为了保证夹持效果,避免滑脱,通常所述夹持面122与双头螺栓的夹持部32之间的间隙比较小,若直着向后方拉动扳手比较费力,因此会采用向后下方拉动扳手,这一过程类似于开口扳手的使用过程;[0〇35]⑤旋动扳手,达到如图12所示的位置;
[0036]⑥向上移动扳手,达到如图8所示的位置,如此循环操作。
[0037]进一步地,为方便步骤②的操作,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的空转区11的圆弧面和拆卸区12的夹持面122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13,且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3与所述空转区11 的圆弧面,以及与所述拆卸区12的夹持面122之间的连接处均平滑过渡。这样在进行步骤② 的操作时,就不需要通过眼睛观察使拆卸区12对准双头螺栓的夹持部32,而是通过第一导向斜面13引导来卡准双头螺栓的夹持部32,方便使用。
[0038]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夹持面122的上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 121。这样,一方面,在进行步骤④的操作时,可以避免扳手的拆卸区12与所述双头螺栓的螺纹部分31发生干涉;另一方面,在进行步骤⑥的操作时,可以直接向前上方推动扳手,直接达到如图9所示的位置,从而真正的实现盲倒扳手,提高工作效率。[〇〇39]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21与夹持面122之间的夹角为a,所述a 的取值为10°,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21在XZ平面内投影的宽度为M,所述M的取值为所述头部1 沿Z方向尺寸的1/6。
【主权项】
1.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包括头部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部上沿Z方向设置 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的远离手柄的一端呈圆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作为空转区,所述通孔 的靠近手柄的一端呈方形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作为拆卸区;所述空转区的直径大于双头螺栓的两端尺寸较大的螺纹部分的公称直径;所述拆卸区的位于XZ平面内的面为夹持面,且两个所述夹持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双 头螺栓中间的夹持部的内切圆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转区的圆弧面 和拆卸区的夹持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面的上部和下 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夹 持面之间的夹角为10°,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在XZ平面内投影的宽度为所述头部沿Z方向尺寸 的 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螺栓拆卸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转区的直径大于 双头螺栓的两端尺寸较大的螺纹部分的公称直径1mm,两个所述夹持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位 于双头螺栓中间的夹持部的内切圆直径〇.2_。
【文档编号】B25B13/06GK205703895SQ20162057159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3日
【发明人】李大军, 宋艳丽, 罗青平, 赵修华, 刘运华, 赵向阳, 李恒田
【申请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