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108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电子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锁。



背景技术:

电子锁是一种将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大量的电子元器件,结合多种创新的识别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内置软件卡、网络报警、锁体的机械设计)等综合的产品。电子锁的种类包括指纹锁、电子密码锁、感应锁和智能锁等。指纹锁是应用指纹开启的锁具,由于指纹具有的唯一性和永久性等特点,决定了指纹锁是目前所有锁具中最为安全的锁种,指纹锁也极大地弥补了传统防盗门利用密码、钥匙、磁卡等开启的不安全性。

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渐地提高,越来越多人拟将现有的机械锁更换为安全性更高的电子锁。不乐观的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子锁只能配电子锁体或电子锁专用的机械锁体才能使用,不能配普通的机械锁体,用户不能自由的选择所需锁体,只能购买商家昂贵的专用锁体,在机械锁更换成防盗性能更好的电子锁时,都需将本来的机械锁体一起拆掉,使机械锁体白白浪费,换锁成本高。

再有,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带指纹识别的电子锁,一般包括设置门板外表面的前面板、设置在门板内的锁体以及设置在门板内表面的后面板,前面板内设有指纹采集模块、密码按键、门卡感应线圈等用于进行身份输入的装置,后面板内设有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处理器、存储器等的电子控制装置和电池盒等,各装置之间要通过连接插线电连接,由于各装置结构复杂且分散设置在前、后面板,从各装置引出连接插线必然也要穿过门板而设置,不仅安装费时费力,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锁,其结构设置合理,通用性和实用性强,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用户更换锁具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子锁,包括前锁体,前锁体包括前面板,设置在前面板外的前执手,设置在前面板内的离合模块、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离合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壳体、后壳体以及设置在前壳体与后壳体内的手柄轴、离合轴和驱动机构,手柄轴与离合轴同轴设置,手柄轴靠近离合轴的一端设有卡槽,卡槽的下方设有离合销,离合销的一端从手柄轴露出;手柄轴远离离合轴的一端从前壳体伸出并穿过前面板设置在前执手内;离合轴卡设于手柄轴的卡槽,离合轴远离手柄轴的端部从后壳体伸出;驱动机构用于控制离合销上下移动;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对采集的身份信息进行处理以及根据处理结果控制离合模块的驱动机构运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前面板包括前衬板、前饰板、前上堵头和前下堵头;前饰板贴设在前衬板的外表面,前上堵头和前下堵头分别设置在前衬板的两端;离合模块设置在前面板内的中间位置;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设置在前面板内靠近前上堵头一侧;电源模块设置在前面板内靠近前下堵头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前面板还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的相对的两侧固定在前衬板上,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设置在前衬板与上盖板之间;下盖板的相对的两侧固定在前面板的前衬板上,电源模块设置在前衬板与下盖板之间;上盖板远离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的表面以及下盖板远离电源模块的表面均设有连接螺柱。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包括相连的操作面板和后盖,以及设置在操作面板和后盖内的指纹采集装置、电路板、智能卡感应线圈;操作面板设置在前面板上并从前面板露出;指纹采集装置、智能卡感应线圈与电路板连接,电路板还与电源模块和离合模块的驱动机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盒,电池盒靠近前下堵头的端部设有按键,前衬板对应按键的位置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前衬板上另一端与按键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前锁体还包括锁芯,前面板设有锁芯安装点,锁芯安装点上覆盖有锁芯盖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电子锁还包括后锁体,后锁体包括后面板、设置在后面板外的后执手、以及设置在后面板内并与后执手相连的后执手复位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电子锁还包括方轴,方轴的一端连接离合模块的离合轴另一端连接后执手复位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后执手复位模块包括后转头、后转头底座和后执手复位扭簧,后转头底座固定在后面板上,后转头的一端穿过后转头底座和后面板设置在后执手内,后执手复位扭簧套设于后转头并位于用于后转头与后转头底座之间,方轴与后转头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后面板还设有相连的反锁旋扭和反锁拔片;反锁旋扭设置在后面板上并且一端从后面板的外侧伸入后面板内,反锁拔片设置反锁旋扭伸入后面板内的端部,反锁旋扭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卡设有档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子锁包括设置在前面板外的前执手,设置在前面板内的离合模块、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离合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壳体、后壳体以及设置在前壳体与后壳体内的手柄轴、离合轴和驱动机构,手柄轴与离合轴同轴设置,手柄轴靠近离合轴的一端设有卡槽,卡槽的下方设有离合销,离合销的一端从手柄轴露出;手柄轴远离离合轴的一端从前壳体伸出并穿过前面板设置在前执手内;离合轴卡设于手柄轴的卡槽,离合轴远离手柄轴的端部从后壳体伸出;驱动机构用于控制离合销上下移动;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对采集的身份信息进行处理以及根据处理结果控制离合模块的驱动机构运行。电子锁将离合模块、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设置在同一个面板内,能避免各模块之间的连接插线穿过门板设置,且离合模块采用结构简单可靠的集成化设计,即提高了安全性能又方便安装。进一步地,电子锁能匹配现有的机械锁体,用户在更换锁具时,无须拆除原有的锁体,其通用性和实用性强,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用户更换锁具的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锁的前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锁的后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离合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离合模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后执手复位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子锁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包括前锁体100和后锁体200,前锁体100设置在门板(图未示)的外表面,后锁体设置的门板的内表面,前锁体100和后锁体200之间通过多组紧固件300相互连接并安装在门板上,前锁体100和后锁体200对应设置在门板现有的机械锁体上,紧固件300的位置与现有的机械锁体的安装孔位相对应。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锁的前锁体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3,前锁体100包括前面板110,设置在前面板110外的前执手120,设置在前面板110内的离合模块130、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140和电源模块150。

前面板110包括前衬板111、前饰板112、前上堵头113和前下堵头114。

前衬板111是截面为“[”字型的长条形金属框,一般采用钢板冲压形成,钢板价格便宜,能降低电子锁的生产成本,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不锈钢冲压或者其它硬度较高的金属。前饰板112贴设在前衬板111的外表面。前上堵头113和前下堵头114分别设置在前衬板111的两端。

前面板110的结构并不以此为限,其它实施例的前面板110的结构也可直接采用钢板或其它金属一体冲压成型。

前执手120设置在前面板110的外侧,前执手120与离合模块140相连。

离合模块130设置在前面板110内的中间位置,离合模块130具有壳体及集成设置在壳体内的离合机构和驱动机构13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离合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离合模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壳体131和后壳体132,前壳体131固定在前面板110的前衬板111上,图6隐藏了后壳体132的结构,请一并参阅图1、图3、图5和图6,离合机构包括同轴设置的手柄轴133和离合轴134,手柄轴133靠近离合轴134的一端设有卡槽1331,卡槽1331的下方设有离合销1332,离合销1332的一端从手柄轴133露出。手柄轴133远离离合轴134的一端从前壳体131伸出并穿过前面板110设置在前执手120内,手柄轴133具有轴向的通孔,前执手120也设有带内螺纹的通孔,手柄轴133伸入前执手120内并在通孔内设置螺栓将两者连接。

前执手120与前面板110之间设有套设于手柄轴133的第一垫圈138,第一垫圈138为翻边垫圈,第一垫圈138的翻边插入前面板110并抵靠于手柄轴133。通过调整第一垫圈138的翻边的高度可使前执手120与离合模块130之间通配任何厚度的前面板110。

离合轴134卡设于手柄轴133的卡槽1331,离合轴134远离手柄轴133的端部从后壳体132伸出,该端部设有方形通孔,在方形通孔内设有方轴139。

方轴139穿过设置在门板内的机械锁体,一端通过离合模块130连接前执手120,另一端连接后锁体200的后执手220。方轴139用来引动机械锁体的机械结构以控制锁舌。

离合机构还包括套设于手柄轴133上的前执手复位扭簧135,前执手复位扭簧135套设于手柄轴133上用于控制手柄轴133(也即是前执手120)在扭动后及时回位。前执手复位扭簧135与手柄轴133之间还设有垫片137。

驱动机构136包括电机、齿轮、推板等结构,电机通过齿轮驱动推板上下移动。驱动机构136抵靠于离合机构的离合销1332用于控制离合销1332上下移动以使手柄轴133与离合轴134闭锁和分离;闭锁状态时,驱动机构136将离合销1332上移插入离合轴134内,手柄轴133与离合轴134可同步旋转,此时扭动前执手120即可开门;分离状态时,驱动机构136远离手柄轴133,离合销1332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下移并与离合轴134分离,手柄轴133与离合轴134不可同步旋转,此时扭动前执手120不能开门。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图3、图7和图8,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140设置在前面板110内靠近前上堵头113一侧,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140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对采集的身份信息进行处理以及根据身份信息的处理结果控制离合模块130的驱动机构136运行。本实施例中,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140采集身份信息的方法为刷指纹和刷卡的方式,因此,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140包括相连的操作面板141和后盖142,以及设置在操作面板141和后盖142内的指纹采集装置143、电路板144、智能卡感应线圈(图未示)。操作面板141设置在前面板110上并从前面板110露出,后盖142与操作面板141固定连接,后盖142与操作面板141采用超声波焊接密封。指纹采集装置143、智能卡感应线圈与电路板144连接,电路板144还与电源模块150和离合模块130的驱动机构136电连接。指纹采集装置143、智能卡感应线圈用于采集身份信息;电路板144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指纹识别模块等,电路板144用于处理身份信息并控制驱动机构136运行。本实施例仅示意性地描述了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140采用刷指纹+刷卡的方式采集身份信息,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140采集身份信息的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刷指纹、刷卡、输入密码等的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本实施例中,前面板110还包括上盖板115,上盖板115的相对的两侧固定在前面板110的前衬板111上,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140设置在前衬板111与上盖板115之间。上盖板115远离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140的表面焊接有连接螺柱301,连接螺柱301上设有连接螺栓302以使后锁体200与前锁体100相连。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2、图3和图9,电源模块150设置在前面板110内靠近前下堵头114一侧,电源模块150包括电池盒151,电池接触片152、153,连接电线(图未示)等。电源模块150通过连接电线与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140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前面板110还包括下盖板116,下盖板116的相对的两侧固定在前面板110的前衬板111上,电源模块150设置在前衬板111与下盖板116之间。下盖板116远离电源模块150的表面与上盖板115一样焊接有连接螺柱301,连接螺柱301上设有连接螺栓302以使后锁体200与前锁体100相连。

电池盒151靠近前下堵头114的端部设有两个按键154,下盖板116对应按键154的位置设有开口,按键154的端部从开口处露出。前衬板111对应按键154的位置设有弹簧(图未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前衬板111上另一端与按键154相连。

请再参阅图1和图3,前锁体100还包括锁芯400,锁芯400设置在离合模块130与电源模块150之间,前面板110设有锁芯安装点(图未标),锁芯安装点具有露出锁芯400的通孔,锁芯安装点上覆盖有锁芯盖板401,锁芯盖板401可用磁铁直接吸附在锁芯安装点上以保持整个面板的美观,必要时可取下锁芯盖板401将锁芯400的钥匙插孔露出。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后锁体的结构示意图,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4,后锁体200包括后面板210、设置在后面板210外的后执手220、以及设置在后面板110内并与后执手220相连的后执手复位模块230。

后面板210包括后衬板211、后饰板212、后上堵头213和后下堵头214。

后衬板211是截面为“[”字型的金属框,后饰板212贴设在后衬板211的外表面。后上堵头213和后下堵头214分别设置在后衬板211的两端。

后执手220设置在后面板210的外侧,后执手220与后执手复位模块230相连。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锁的后执手复位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剖视图,请一并参阅图4、图10和图11,后执手复位模块230包括后转头231、后转头底座232和后执手复位扭簧233,后转头底座232固定在后衬板211上,后转头231的一端穿过后转头底座232和后面板211设置在后执手220内。

后转头231具有轴向的通孔,后执手220也设有带内螺纹的通孔,后转头231的一端伸入后执手220内并在通孔内设置螺栓将两者连接。方轴139的一端插入后转头231的通孔内并与后转头231固定连接。后执手220与后面板210之间设有套设于后转头231的第二垫圈234,第二垫圈234为翻边垫圈,第二垫圈234的翻边插入后面板210并抵靠于后转头231。通过调整第二垫圈234的翻边的高度可使后执手220与后执手复位模块230之间通配任何厚度的后面板210。

后执手复位扭簧233套设于后转头231并位于用于后转头231与后转头底座232之间用于控制后转头231(也即是后执手220)在扭动后及时回位。

请再参阅图2和图4,后面板210还设有相连的反锁旋扭241和反锁拔片242。反锁旋扭241设置在后面板210上并且一端从后面板210的外侧伸入后面板210内,反锁拔片242设置反锁旋扭241伸入后面板210内的端部,反锁旋扭241伸入后面板210内的端部具有固定槽(图未标),固定槽内卡设有档圈243。

后面板210还设有多个螺栓安装点(图未标),螺栓安装点上设有连接螺栓302,连接螺栓302与设置在前锁体100的连接螺柱301可拆卸连接。前锁体100和后锁体200通过连接螺柱301和连接螺栓302固定在门板上。连接螺柱301和连接螺栓302的位置与现有的机械锁体的安装孔位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子锁包括设置在前面板外的前执手,设置在前面板内的离合模块、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离合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前壳体、后壳体以及设置在前壳体与后壳体内的手柄轴、离合轴和驱动机构,手柄轴与离合轴同轴设置,手柄轴靠近离合轴的一端设有卡槽,卡槽的下方设有离合销,离合销的一端从手柄轴露出;手柄轴远离离合轴的一端从前壳体伸出并穿过前面板设置在前执手内;离合轴卡设于手柄轴的卡槽,离合轴远离手柄轴的端部从后壳体伸出;驱动机构用于控制离合销上下移动;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用于采集身份信息、对采集的身份信息进行处理以及根据处理结果控制离合模块的驱动机构运行。电子锁将离合模块、信息采集与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设置在同一个面板内,能避免各模块之间的连接插线穿过门板设置,且离合模块采用结构简单可靠的集成化设计,即提高了安全性能又方便安装。进一步地,电子锁能匹配现有的机械锁体,用户在更换锁具时,无须拆除原有的锁体,其通用性和实用性强,降低了生产成本及用户更换锁具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所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