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执行器,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汽车的应用越来越普及。提供性能更为优越、使用方便及功能完善的汽车已成为汽车研究人员和制造商所追求的目标。汽车执行器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新型产品,是由电源转换为机械运动,从而驱动各种机构实现完成所需功能的组件,即为用于汽车中央集控的执行器。被广泛地应用在门锁、油箱盖锁、空调及车窗等部位,可以实现电(遥)控等功能,满足各种新型功能的实现。
汽车执行器是一种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由于使用功能的不同,对其驱动力的大小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直接实现动作的执行器来说,其驱动力就要远大于功能转换的执行器,可见大驱动力执行器的动力(即电机)选择是产品功能实现的关键。现有的汽车执行器为了实现大的驱动力,都是选用大电机,体积大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是采用双微型电机驱动结构的执行器,以克服目前这类执行器必须选用大电机,造成体积大、成本高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包括:电机、蜗杆、蜗轮组件、螺杆、限位开关、底壳、上盖;所述底壳上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蜗轮组件和螺杆安装在安装槽中,在底壳和上盖上都设置有与螺杆形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螺杆安装在与其相配合的凹槽内。
所述电机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底壳的左右两侧,通过底壳和上盖固定,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电机上。
所述蜗轮组件安装在蜗杆下方,蜗轮组件的表面与蜗杆啮合连接;所述蜗轮组件内孔设有螺纹,并与螺杆相啮合连接。
所述两个电机共同驱动蜗杆旋转,所述蜗杆带动蜗轮组件旋转,蜗轮组件带动螺杆在安装槽内作直线运动。
上述的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其中,所述两个电机都为微型电机。
上述的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其中,所述两个电机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异极连接。
上述的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其中,还包括钢丝软轴,所述钢丝软轴安装在螺杆的前 端,并延伸到底壳外。
上述的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其中,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和限位开关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种新型结构,采用两个微型电机,并且仅用一个蜗杆实现大驱动力,使执行器的体积更小型化,便于安装和匹配,并使成本降低。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与新型自吸门锁及其他大驱动力需求项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的两个电机连接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
1 电机 2 蜗杆
3 蜗轮组件 4 螺杆
5 底壳 6 上盖
7 安装槽 8 钢丝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图2,一种双电机大驱动力执行器,包括:电机1、蜗杆2、蜗轮组件3、螺杆4、限位开关、底壳5、上盖6、钢丝软轴8;底壳5上设置有一安装槽7,蜗轮组件3和螺杆4安装在安装槽中,在底壳5和上盖6上都设置有与螺杆4形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螺杆4安装在与其相配合的凹槽内。
电机1有两个,都为微型电机,两个电机的连接方式为并联异极连接,以保证总成实现同方向转动,请参见图3。两个电机1分别安装在底壳5后部的左右两侧上,两个电机1通过电机底座固定,电机1的下半部与电机底座配合连接;蜗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电机1上。
蜗轮组件3安装在蜗杆2下方,蜗轮组件3的表面与蜗杆2啮合连接;蜗轮组件3内孔设有螺纹,并与螺杆4相啮合连接。钢丝软轴8安装在螺杆4的前端,并延伸到底壳5外。
两电机轴相向共同驱动一个蜗杆,使两电机的驱动力产生功率叠加,达到大功率电机的驱动效果。两个电机1共同驱动蜗杆2旋转,蜗杆2带动蜗轮组件3旋转,由于螺杆的外形有限位,不能旋转,所以螺杆在蜗轮组件旋转时会产生直线运动,伸出或缩回,由钢丝软轴8连接输出,达到执行器驱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和限位开关连接,在钢丝软轴8运动到某个位置时由螺杆4上的突台触发限位开关,实现信号翻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一种新型结构,采用两个微型电机,并且仅用一个蜗杆实现大驱动力,使执行器的体积更小型化,便于安装和匹配,并使成本降低。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与新型自吸门锁及其他大驱动力需求项目。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