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卡扣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JP柜上的卡扣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大量的JP柜被应用于农村电力线路及各配电区中。JP柜是为适应农村低压配电装置标准化、小型化、户外式的要求而设计的配电变压器综合配电柜,它集配电、计量、保护、电容无功补偿于一体。在配网作业中,常常需要拉、合变压器JP柜里的空气开关来配合操作人员的作业,作业人员打开JP柜门会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很多风险:(1)采用绝缘梯或者登高板辅助打开和关闭JP柜门时,会有高坠、触电的风险;(2)采用绝缘棒打开和关闭JP柜门时,由于作业人员操作不方便,时间过长容易出现疲劳、甚至晕厥;(3)作业人员站在地面使用绝缘棒操作时,会过于专注而忽视外物伤害,如牛、马、车辆、马蜂等。并且,绝缘棒上端头和JP柜门把手存在着结构上“不配套”以及JP柜门锁会出现卡涩,给作业人员带来了操作不便、费时费力等问题。综上所述,在排除可控的人为因素风险外,由于JP柜门锁的结构特点,使作业人员传统的作业方式存在风险,不能确保人身安全,同时还费时费力。
现有的卡扣连接结构中,有的结构过于简单,连接不可靠,容易松开,有的结构连接牢靠,但生产成本高,有的容易划伤,不利于推广应用,有的卡扣锁紧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安装和拆卸都非常的不方便,并且还存在开合受力不均、使用寿命低等缺陷。比如公告号CN 202431692 U公开了一种卡扣锁紧装置,包括底座、上盖、活动卡扣、弹簧和拉手;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滑槽前部设有卡扣孔;所述上盖固定在底座上,且上盖的后部设有拉手孔;所述活动卡扣与底座上的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固定在活动卡扣的后部,弹簧的弹力使活动卡扣的前端从卡扣孔中伸出;所述拉手的前端固定在活动卡扣上,后端从上盖上的拉手孔中伸出。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是操作时需要准确的拉开活动卡扣才能打开卡扣锁,若将此应用在JP柜门上使用绝缘棒进行操作将是更不方便的。因此,可以对JP柜门锁进行改装研制,在保证工作安全可靠的同时,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克服操作不方便不可靠、装置容易松开以及开合受力不均,且作业时工作人员会存在着高坠和触电的风险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应用在JP柜上的卡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锁装置包括扣座和能够伸入和伸出扣座的卡扣,
所述卡扣由金属薄片弯曲形成,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中间段,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处于同一平面形成固定部,所述中间段向外突出形成锁舌,所述锁舌中间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宽度,
所述扣座包括锁扣单元和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中空内腔,壳体的一面具有与中空内腔贯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与壳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相连,所述左侧面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右侧面上开设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
所述锁扣单元包括第一锁扣组件和第二锁扣组件,所述第一锁扣组件位于中空内腔的上部区域,所述第二锁扣组件位于中空内腔的下部区域,第一锁扣组件和第二锁扣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定位柱、移动柱和扭簧,所述定位柱一端与左侧面固定,另一端与右侧面固定,所述扭簧套接在定位柱上,扭簧的一端与移动柱接触,另一端与壳体内壁接触,所述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的两端分别容置在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中,所述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的两端分别容置在第二滑槽和第四滑槽中,
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与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锁舌的中间宽度,两个所述移动柱能够同步反向或相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矩形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结构相同,均为开设在壳体上的长条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槽与第四滑槽结构相同,均为开设在壳体上的长条形通孔。
具体地,当所述锁舌伸入或退出扣座时挤压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和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使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沿第一滑槽和第三滑槽向上移动,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沿第二滑槽和第四滑槽向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移动柱上设置有紧压装置,所述紧压装置为柱体,所述柱体中间具有用于与扭簧固定的凹陷部。
可选地,每个所述定位柱上套设一个或两个扭簧。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右侧面还具有用于与柜子内壁连接的固定块,当固定块与柜子内壁相连后使得壳体的右侧面与柜子内壁相距2-3cm。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在JP柜上的卡扣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卡扣锁装置能够排除不可控的人为因素风险,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连接可靠、价格低廉的特点,保证工作安全可靠的同时,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卡扣锁装置中扣座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锁装置中扣座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锁装置中卡扣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卡扣锁装置中扣座的示意图。
图中:1-卡扣,2-扣座,3-第一滑槽,4-第二滑槽,5-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6-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7-第一扭簧,8-第二扭簧,9-第一定位柱,10-第二定位柱,11-柜子内壁,12-壳体的左侧面,13-壳体的右侧面,14-壳体的上壳面,15-壳体的下壳面,16-第一端,17-第二端,18-锁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应用在JP柜上的卡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锁装置包括扣座2和能够伸入和伸出扣座的卡扣1,
所述卡扣1由金属薄片弯曲形成,包括第一端16、第二端17和中间段,所述第一端16和第二端17处于同一平面形成固定部,所述中间段向外突出形成锁舌18,所述锁舌18中间的宽度大于两端的宽度,
所述扣座2包括锁扣单元和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中空内腔,壳体的一面具有与中空内腔贯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与壳体的左侧面12和右侧面13相连,所述左侧面1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3和第二滑槽4,所述右侧面13上开设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
所述锁扣单元包括第一锁扣组件和第二锁扣组件,所述第一锁扣组件位于中空内腔的上部区域,所述第二锁扣组件位于中空内腔的下部区域,第一锁扣组件和第二锁扣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锁扣组件包括第一定位柱9、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5和第一扭簧7,所述第二锁扣组件包括第二定位柱10、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6和第二扭簧8,所述第一定位柱9的一端与左侧面12固定,另一端与右侧面13固定,所述第一扭簧7套接在第一定位柱9上,所述第一扭簧7的一端与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5接触,另一端与壳体的上壳面14接触,所述第二定位柱10的一端与左侧面12固定,另一端与右侧面13固定,所述第二扭簧套8接在第二定位柱10上,所述第二扭簧8的一端与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6接触,另一端与壳体的下壳面15接触,
所述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5的两端分别容置在第一滑槽3和第三滑槽中,所述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6的两端分别容置在第二滑槽4和第四滑槽中,
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5与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6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锁舌18的中间宽度,两个所述移动柱能够同步反向或相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矩形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3和第三滑槽结构相同,均为开设在壳体上的长条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滑槽4与第四滑槽结构相同,均为开设在壳体上的长条形通孔。
具体地,当所述锁舌18伸入或退出扣座时挤压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5和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6,使第一锁扣组件的移动柱5沿第一滑槽3和第三滑槽向上移动,第二锁扣组件的移动柱6沿第二滑槽4和第四滑槽向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移动柱上设置有紧压装置,所述紧压装置为柱体,所述柱体中间具有用于与扭簧固定的凹陷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柱9上套设一个扭簧,所述第二定位柱10上套设一个扭簧。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右侧面13还具有用于与柜子内壁11连接的固定块,当固定块与柜子内壁11相连后使得壳体的右侧面13与柜子内壁11相距2-3cm。
实施例二:
如图2、3和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定位柱9上套设两个扭簧,所述第二定位柱10上套设两个扭簧,第一定位柱9上的两个扭簧和第二定位柱10上的两个扭簧上下对称安装,使得锁舌18伸入扣座2时柜门关闭地更加紧固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卡扣锁装置能够排除不可控的人为因素风险,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连接可靠、价格低廉的特点,保证工作安全可靠的同时,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