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度保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821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度保持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能保持例如门、窗等打开程度的保持器。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门、窗的作用非常明显,不仅能起到防盗、保持安全的作用,而且门、窗另外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用来采光和通风,以保持屋内环境明亮,空气清新。

在一些时候,人们需要保持门、窗一定的打开程度,从而进行通风或者采光。例如人们在吃饭时,习惯将门打开,利用走廊里的过道风来降温;但门也不能完全敞开,这样风力可能过大,也不能控制风向。

然而,当前没有能简单、方便地保持门、窗打开一定程度的器具,只能采用例如凳子等工具支住门,这样不仅不方便,而且在风力的作用下门可能推动凳子等移动,不仅造成门开度大小的改变,而且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度保持器,可以使门、窗等根据实际需要保持一定的打开程度,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度保持器,包括底板,在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夹具,夹具的间距可调节;底板的后端开设有斜槽,斜槽上装配有可沿斜槽滑动的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斜槽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块的纵向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的直角三角形最小的一个角的度数与斜槽和底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卡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摩擦垫。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板的前端设置有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具包括一对夹板,在底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中装配有一对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两端均设置有弹簧,每一个弹簧连接一个所述的第一滑块,所述的两个夹板各自与一个第一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具上设置有调位钮,调位钮包括圆盘和连接圆盘、夹具的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斜槽上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中装配有第二滑块,所述的卡块通过连杆与第二滑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夹具的侧面上设置有缓冲垫。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均为T形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该保持器可以适应不同厚度的门、窗,能对门、窗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固定,从而使门、窗保持一定的打开程度,以进行通风、采光等,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通用性强,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固定工具,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第一滑槽在底板上布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卡块与斜槽之间配合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底板,2—弹簧,3—调位钮,4—夹板,5—缓冲垫,6—第一滑块,7—卡块,8—第一滑槽,9—斜面,10—摩擦垫,11—连杆,12—第二滑块,13—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度保持器,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上表面设置有一对夹具,夹具的间距可调节;底板1的后端开设有斜槽,斜槽上装配有可沿斜槽滑动的卡块7。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开度保持器,主要用于门、窗等打开以后角度的保持。下面的说明中以保持门打开的角度为例。

门、窗等打开后,门、窗的底部与地面、台面之间均会有一定的间隙,这是门、窗的设计结构所决定的。本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利用设置在一个门、窗与地面、台面之间的保持器,采用摩擦力来固定门、窗的打开位置。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底板1,底板1上有一对用于夹持门的夹具。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门打开所需要的程度,然后将底板1推入到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中,在推入的同时,拉开夹具,将门夹住,那么就将门与底板1之间保持了相对的固定。此时,利用底板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即能对门的位置进行固定。不同的门,其与地面之间的间隙大小不同。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方案中设置了卡块7,如图4所示,在底板1的后端(图2这个视图方向的下端)上开设有一个斜槽,斜槽的宽度小于底板1的宽度,即斜槽只是占据了底板1后端的一部分;斜槽可以看作是自底板1后端从底板1上表面向下表面上倾斜截切后形成的结构,优选地,斜槽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的夹角为10°~30°。

斜槽上装配有一个卡块7,如图4所示,为卡块7和斜槽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卡块7可以沿着斜槽滑动,那么当底板1伸入到门与地面之间的间隙中以后,如果间隙过大,固定效果不好,则将卡块7向底板1上表面的方向推动,使卡块7卡入到门的底部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相当于在底板1上表面和门之间塞入了一个增大摩擦的填充物,此时门与底板1之间受到挤压,会牢牢固定在一起,同时也增大了底板1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可以对门的位置保持良好的固定。为了避免损伤门,同时也为增大摩擦力,卡块7的上表面设置有摩擦垫10,摩擦垫10可采用橡胶垫。

图4同时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卡块7结构的示例。卡块7的纵向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且所述的直角三角形最小的一个角的度数与斜槽和底板1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度数相同。这种卡块7结构能保持其在沿着滑槽滑动的过程中,前端能更好地塞入到门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也与门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

如图1所示,在使用前需要将装置塞入到门底部,为了便于这个过程,底板1的前端设置有斜面9,斜面9将有利于底板1的进入。

如图2所示,展示了本方案中的一种具体的夹具结构。夹具包括一对夹板4,在底板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8,第一滑槽8中装配有一对第一滑块6;在第一滑槽8两端均设置有弹簧2,每一个弹簧2连接一个所述的第一滑块6,所述的两个夹板4各自与一个第一滑块6连接。

在自然状态下,受到弹簧2的作用,两个夹具是保持相互靠近趋势的,在使用时将两个夹具相互拉开,然后夹住门。这种弹性的结构不仅能保持对门、窗等结构的夹持力度,同时也能适应不同厚度的门、窗。为方便使用时两个夹具之间相互拉开,夹具上设置有调位钮3,调位钮3包括圆盘和连接圆盘、夹具的连接杆。使用时握住调位钮3进行夹具位置的调整。夹具的侧面上设置有缓冲垫5,缓冲垫5采用软垫,如橡胶垫,防止对门、窗等造成刮伤。

同样地,卡块7与斜槽之间的配合也可以采用滑槽结构。如图4所示,斜槽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3,第二滑槽13中装配有第二滑块12,所述的卡块7通过连杆11与第二滑块12连接。本方案中,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13均为T形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